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杏鲍菇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生物活性以及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杏鲍菇多糖对人体保健的应用前景,为杏鲍菇多糖将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口感好的珍稀食用菌。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根据杏鲍菇对最佳环境条件的要求及朝阳地区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的特点,修建了具有高标准日光温室的功能,又能自然拔风换气的改良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菌糠再利用技术问题.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对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体积比的阿魏菇菌糠提取液对鸡腿菇、香菇、杏鲍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当PDA培养基中菌糠提取液加入量为10%~50%时,对香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有促进或明显促进作用;而加入量为10%的菌糠提取液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当阿魏菇菌糠提取液加入量大于10%时,明显抑制杏鲍菇和鸡腿菇的菌丝生长.结论:可利用阿魏菇菌糠作为栽培香菇和金针菇的培养料.  相似文献   

4.
6个杏鲍菇菌株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收集的6个杏鲍菇菌种菌丝进行生理、生化研究,酯酶同工酶法分析菌株间的差异与关系。方法:利用杏鲍菇菌丝阶段的生长速度测定、诱变剂抗性试验和酯酶同工酶比较,对杏鲍菇菌株营养生长阶段的理化指标进行研究,对酯酶同工酶谱进行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分析,确立各菌株的异同。结果: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抗诱变剂实验结果显示,2、5、6号菌株对诱变剂抗性较强;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杏鲍菇6个菌株同工酶酶带存在的差异很大。结论:通过试验表明,所选6株杏鲍菇菌种为各自独立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菌糠的营养素含量齐全,但纤维素含量过高是阻碍其饲料化利用的主要因素。故本研究筛选适合于发酵杏鲍菇菌糠的微生物菌株,以改善其饲用品质。【方法】首先,本研究采用纤维素-刚果红、苯胺蓝和MRS-Ca (De Man, Rogosa, Sharpe-Ca)筛选培养基,结合纤维素、木质素酶活力及抑菌活性的测定,从EM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原液发酵的杏鲍菇菌糠中分离筛选具有较强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能力及抑菌能力的细菌/真菌。通过细菌16S rRNA和真菌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所属种属。其次,将筛选出的菌株菌液等体积混合制成复合菌剂用于固态发酵杏鲍菇菌糠。测定不同发酵时长菌糠营养成分含量以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并与相同工艺条件下EM原液发酵的杏鲍菇菌糠进行饲用品质比较。【结果】筛选并鉴定得到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P11、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菌株R8和马克斯克鲁维应变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菌株MU5;木质素酶活性较高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菌株MU7;抑菌活性较高的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菌株R4和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菌株R9。使用以上菌株复合发酵杏鲍菇菌糠7 d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与EM原液发酵的杏鲍菇菌糠相比,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的NDF和ADF分别显著降低了19.6%和21.44%(P0.05);CP (crude protein)、CA (crude ash)和EE (ether extract)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44%、5.26%和123.53%(P0.05)。【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的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优势菌株复合后用于发酵杏鲍菇菌糠可以很好地改善其饲用品质,效果优于生产中常用市售EM原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晰在低温贮藏条件下鲜切杏鲍菇的形态、感官、生理生化等指标的改变,以为鲜切杏鲍菇加工技术的开发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市售杏鲍菇子实体为材料,经过清洗、切割等工序制备成新鲜切片,包装后分别贮藏于4℃和25℃的条件下,测定其表面的微生物增殖、抗氧化能力、挥发性气味物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分析显示贮藏在常温条件下,鲜切杏鲍菇第2 d失去商品价值,出现萎蔫、浸渗现象,表面细菌总数达到2. 7×103CFU/g,过氧化物酶(CAT)下降51. 12%;贮藏在低温条件下的鲜切杏鲍菇在第5 d失去商品价值,此时总抗氧化能力(AOC)与新鲜切片相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下降15%,切片发生黄变。在挥发性气味物质检测中发现在贮藏期杏鲍菇不会产生明显恶臭气味物质,但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酯类物质,可以使气味发生明显改变,降低蘑菇自身新鲜味道。[结论]低温贮藏条件有利于控制鲜切杏鲍菇表面腐败菌的增殖,在第2 d时仅为60 CFU/g,保持蘑菇醇含量在39. 01%,与常温贮藏处理组相比较,能够减缓组织中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的下降分别为2. 53%和19. 64%,商品价值延长至5 d。  相似文献   

7.
5种珍稀食药用真菌活性提取物对果蝇寿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松茸、栎金钱菌、蜂窝菌、云芝、杏鲍菇活性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分别用这5种食药用真菌活性提取物各以5、20g/L的剂量加入培养基中培养果蝇,观察其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茸、栎金钱菌、蜂窝菌、云芝、杏鲍菇的活性提取物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其平均寿命延长率分别达23.96%、53.22%、23.09%、32.58%、20%.这提示松茸、栎金钱菌、蜂窝菌、云芝、杏鲍菇都具有良好的延寿效果.  相似文献   

8.
漆酶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具有降解木质素、影响子实体形成等重要生理功能,而营养条件会显著影响酶的形成。本研究克隆了杏鲍菇和松杉灵芝部分漆酶基因,比较分析了不同营养条件对漆酶基因表达量及胞外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食用菌漆酶基因序列差异较大,蛋白同源性低;杏鲍菇在高N低C、高无机盐、完全培养基中胞外漆酶酶活较高,而在转录水平基因表达量高低分别为低N、完全、高N低C培养基;加入有机碳如蔗渣在促进松杉灵芝漆酶基因的转录同时可提高胞外酶活,同时Cu2+可诱导漆酶的分泌,但无诱导漆酶转录作用。C、N比例的调整对2种食用菌漆酶基因的表达与胞外酶活影响具有明显差异,高氮源可促进菌株漆酶的分泌。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漆酶基因调控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改变营养条件提高食用菌胞外漆酶酶活,加强食用菌胞外漆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敏  李娟  周波  贾乐 《生物技术》2005,15(1):54-55
研究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培养时间、稳渗剂种类、pH值和几种再生培养基对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最适条件为 :在 30℃、pH5 .5、1.5 %溶壁酶条件下 ,以 0 .6mol L甘露醇作为稳渗剂 ,酶解 2 .5h ,原生质体产量达到 2 .90× 10 7个 mL。将所得原生质体过滤、纯化、稀释后涂布再生培养基 ,再生率为 0 .18%。为利用原生质体技术进行杏鲍菇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ITS-RFLP在白灵菇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鉴别白灵菇种质资源的真伪,对58个供试菌株进行ITS特异性扩增,根据遗传差异选择菌株进行ITS克隆测序,经ITS-RFLP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得知:58个供试菌株中,Pl.n0010、Pl.n0020、Pl.n0025、Pl.n0041这4个菌株为杏鲍菇;菌株Pl.n0037是糙皮侧耳;余下53个菌株为白灵菇。结果表明:ITS-RFLP可应用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