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物》(90版)45页上有关小麦淀粉酶分解淀粉成麦牙糖、遇碘液不变蓝的实验是一个演示实验。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认真做好这个演示实验,以此说明酶的概念;另一方面又进行了两点扩展:  相似文献   

2.
生物信息技术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映宇 《生物技术》2004,14(1):63-65
综述了生物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前沿领域,特别是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方面的应用,重点展示生物信息技术在基因克隆与定位、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空间结构预测和蛋白质功能研究方面的运用,丰富了生物技术概念的内涵并拓展了其外延。  相似文献   

3.
对功能核酸概念的分析需要建立在对功能核酸研究的基础上,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进行探析。从内涵来看,它是对具有特殊结构、执行特定生物功能的核酸分子的统称;从外延来看,它包括适体、核酸核酶、核糖开关、发光核酸、修饰核酸、功能核酸裁剪、核酸自组装、功能核酸纳米材料、核酸纳米酶、核酸药物、核酸补充剂以及DNA存储技术等。目前功能核酸已成功地应用于生物传感、生物成像、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对功能核酸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尝试对其范畴、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梳理和完善功能核酸的基本概念,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从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发挥实验在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作用:以关注实验结果的实验解决术语类概念;以关注实验过程的实验解决内涵类概念、以亲身体验实验解决外延类概念;从而促进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组生物实验改进小麦淀粉酶水解淀粉实验的扩展及实验中注意的几个问题丁成华(江苏省沛县魏庙中学,221639)高中《生物》(必修)第45页中小麦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演示实验,教材中选用两支试管,一支试管说明小麦淀粉酶能水解淀粉成麦芽糖,另一支做对照实验。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生物教学围绕课本转的理念,分析了目前生物概念过于抽象,阻碍学生理解,教师教学缺乏创新等导致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本文提出要以实验、演示或事实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要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妙用简笔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淀粉酶的简易取材方法高中《生物》(必修)课本第45页的演示实验,证明酶是生物催化剂。所用的酶,是选取萌发的小麦种子芽,与石英砂和蒸馏水碾磨后的过滤液。我们做此实验时改用人的唾液方法较简便。首先,准备好过滤装置,如漏斗、脱脂棉、试管等。然后让几...  相似文献   

8.
呼吸作用是初中生物学教学核心概念之一,是学生理解新陈代谢概念、高中学习细胞呼吸的基础.教学过程围绕呼吸作用概念的建构而展开,通过4个演示实验展示了概念事实,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出概念内涵,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构建了概念,最后通过应用知识达到了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与生物学实验技术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我们在生物教学以及生物有关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给以区别和注意。  相似文献   

10.
湿地生态单元定义及其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单元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和生物保护中被广泛应用。通过阐述湿地生态单元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分析了湿地生态单元的特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内部生态单元、湿地"外援"生态单元和人工重建湿地生态单元等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案例,并对湿地生态单元未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湿地保护与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物课堂教学有其本身特点和内涵,通过观察生命活动现象,了解生命活动规律,去认识生命活动本质。《生理卫生》是向中学生讲授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卫生保健的一门学科。人体是个复杂、奇妙的机体,如何去向学生介绍,观察人的生命活动,特別是观察人的心脏活动,了解心脏的生理知识,沒有比较复杂的医学仪器是难以实现的。在中学的课堂里也不可能利用临床医学上的方法去进行研究,或解剖大型哺乳动物去演示。两栖类动物(青蛙、蟾蜍)是实验的好材料,也适于幻灯投影演示。通过电化演示放大,产生由“静”变“动”的效果,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知识,逐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12.
酶的实验     
这组实验与高中生物课的《新陈代谢与酶》一节的教学相配合演示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概念是在表象基础上产生的,概念和表象都具有概括性特征,但是概念处于高级的水平,它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抽象的特征。所以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牢固掌握概念的先决条件。就如何利用观察法进行概念教学谈了自己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理卫生》第七章中“新陈代谢概述”一节没有实验,鉴于新陈代谢的概念比较抽象,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变化过程非常复杂,包含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而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都是在不同的酶催化下进行的,即使学生对于酶的概念和作用特点能有所理解,但也比较抽象,教师在讲授这部分教材时,除了将酶与一般催化剂进行比较,指出酶“仅能影响化学  相似文献   

15.
用三粒黄豆进行的一组酶的实验陈平平(南京教育学院生物学系210017)孙美姝(南京市第三中学210002)本文介绍用黄豆种子进行“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的一组简便、快速的实验方法。大豆(GlycinemaxL.Merr)约合脂肪...  相似文献   

16.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付爱娥(新疆农九师一六七团中学834611)义务教育新编生物教材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的特点,增加了许多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如何搞好初中生物教学,是摆在每位初中生物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在探索生物教学规律,努力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陈代谢与酶"一节的学生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陈代谢与酶”一节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了酶的发现、酶的概念和酶的特性。对酶的特性教材中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学会探索酶的特性的方法.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切身体会到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这种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和探究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呼吸作用是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厌氧呼吸又是高中生物教材中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之一.在“呼吸作用”的教学活动中增加厌氧呼吸的演示实验是很必要的. 1.原理: 葡萄糖在酵母菌多种酶的作用下,经发酵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闻到酒香味,检查出二氧化碳的生成,即可了解酵母菌厌氧呼吸的过程.而现行教科书中,以饱和石灰水变混浊检查CO_2的生成.由于生物  相似文献   

19.
李保兴 《生物学通报》2006,41(5):M0002-M0002
在高中课本中,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产生一定反应的特性,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从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应激性的内涵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刺激来自生物体外:反射的内涵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反应。刺激既有外界环境的,又有内部环境的.反应的发生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二者内涵是不相同的.自然其外延也不相同。应激性的外延涉及到一切生物体,既包括植物也包括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动物和人,它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反射的外延仅是具有神经系统的人和动物,比应激性要窄。那么能否说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反射属于应激性呢?不能,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反射也属于应激性,人和动物对内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反射但不属于应激性。例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减压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又称加压反射),都是由内部环境变化引起的反射,依照概念都不属于应激性,这样应激性与反射之间既有交叉重叠的地方.又有不相同的地方,用下图表示。  相似文献   

20.
在生物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感加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和提高实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设计并进行了这组实验。它包括三个实验多个项目。在实验课或课外活动时,将实验一、二的结果观察放在实验三之后(实验一的某些项目结果放在次日观察)。这样,用一节课便可解决多个问题。本组实验也可以分开,用作演示实验。实验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