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探讨瓢虫的迁飞和蚜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秀林  任朝佐 《生态学报》1989,9(2):163-166
在多年的探索中蔡晓明等人首次提出了中国七星瓢虫迁飞的假设,不仅从理论上做了论证,而且与实际现象相当符合。在一定的地面和高空的气象条件下就有迁飞的瓢虫出现,因此,在北方考虑蚜虫的防治时应当考虑瓢虫迁飞的因素,利用迁飞而来的瓢虫去防治蚜虫。由于有些因子之间的关系是灰色的,所以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做了探讨。从所得结论可看出用灰色系统理论探讨瓢虫迁飞与蚜虫防治的相互关系与人们的感性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自1976年首次在秦皇岛海岸发现七星瓤虫的群聚现象以来,又经过连续8年的广泛研究,进一步讨论了七星瓤虫在黄、渤海域的群聚范围、群聚数量、群聚规律以及迁飞等问题。本文的重点是试图从数学上论证七星瓤虫的迁飞,并进一步预测预报七星瓤虫的群聚日期,以便为群聚七星瓢虫的利用奠定基础。 根据可能有关的因子设64个自变量,2个因变量,通过反复计算,大量筛选可能与虫情有关的气象因子,结果入选的气象因子说明,群聚瓢虫是迁飞过程中迫降入海,并由风浪推上海岸的。经过用双层筛选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两种数学方法去筛选自变量,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从定量角度对七星瓢虫的群聚和迁飞给出了论证。并说明七星瓢虫的群聚与近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可以利用短期或中期气象预报代入判别式进行群聚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3.
昆虫的迁飞     
<正> 一、引言 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已证实迁飞是昆虫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生物学特性,是指某种有翅昆虫在一定的季节里,在生长发育的某个特定阶段,成群或分散地,有规律的从一个发生地飞到另一个地区的适应性现象。 迁飞在昆虫生物学、生理学及生态学方面都表现出特殊性,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同时,在害虫测报工作中也有重要意义。 我国解放初期,曾对东亚飞蝗的迁飞及基础理论进行了许多研究。六十年代初期,曾对粘虫的迁飞规律作过一些工作。近年来,正在开展粘虫、褐稻虱和稻纵卷叶螟等三大害虫的科研工作。此外,对小地老虎、棉铃虫、七星瓢虫、叶蝉、草地螟、蚜虫、金龟子、金刚钻等亦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异色瓢虫人工饲料喂养和低温保存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在黑龙江省东部,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常于10月以后迁飞到向阳山坡的石缝深处越冬。因此,可在此时大量收集保存,或于四、五月份在越冬石缝出口处收集瓢虫而用于蚜虫的生物防治。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秋末和春初田间蚜虫量少,瓢虫食物不足,往往有一部分体弱的个体在越冬期或越冬后不久死亡。为解决这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人工饲料喂养和低温保存试验。 一、试验方法 1.饲料 人工饲料配方见表1。其中鸡蛋去壳后,把蛋黄和蛋白充分混合。柞蚕蛹除去蛹皮,用研钵把蛹体组织充分捣烂。人工饲料配制后放入冰箱内冻结保存。  相似文献   

5.
燕山主峰七星瓢虫迁飞现象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七星瓢虫自确认为迁飞昆虫并提出其迁飞途径受东亚季风影响,在850毫巴(约1,500米)高空,每年定期出现自南向北的迁飞虫群以后,为了直接观察高空虫群的动态,于1979—1980年,在华北平原北端与东亚季风相垂直的燕山山系主峰——雾灵山进行了现场考察。 雾灵山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北纬40°,东经118°),峰顶海拔高2,116米(七盘井),山脚海拔高631米(兴隆县城),相对高差约1,500米。由山脚至山顶的植物演进是:山地农田、山坡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园林绿地中的捕食性瓢虫资源,研究了北京园林绿地中瓢虫的发生规律及生态位。采用定点定期黄板诱集法调查园林绿地捕食性瓢虫资源,然后进行了瓢虫发生时序动态、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等分析。由生态位宽度将瓢虫分为种群竞争力强、中和弱3类,由Mcnaughton优势度指数也将瓢虫分为优势种、常见种和偶见种3类;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红点唇瓢虫和菱斑巧瓢虫既是种群竞争力强的瓢虫种类,也是园林绿地瓢虫的优势种,种群竞争力中的瓢虫种类多为瓢虫常见种,弱的种类多为瓢虫偶见种;园林绿地中优势捕食性瓢虫的发生时序动态既与园林植物上发生的蚜虫种类相关,又与园林植物种类相关;异色瓢虫与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与红点唇瓢虫,以及龟纹瓢虫与菱斑巧瓢虫全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均达0.8以上,而异色瓢虫与菱斑巧瓢虫,龟纹瓢虫与红点唇瓢虫,红点唇瓢虫与菱斑巧瓢虫全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小,均低于0.7。本文为有效保护园林绿地中的瓢虫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远距离迁飞的证据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候变暖,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区北移,小菜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害虫.远距离迁飞不仅引起小菜蛾大面积突然爆发,而且增大了抗药性基因扩散范围,导致抗药性大面积发展.阐明小菜蛾远距离迁飞对于早期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策略制订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对小菜蛾迁飞开展系统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小菜蛾远距离迁飞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小菜蛾远距离迁飞的证据:1)在冬季寒冷地区(如日本北部、加拿大西部和中国东北),小菜蛾无法越冬,推测翌年春季大量发生虫源是远距离迁飞而至;2)在海上观察船、山顶、海岛上或空中捕获到小菜蛾成虫,或直接观察到数量巨大的蛾群,为小菜蛾远距离迁飞提供了直接证据;3)小菜蛾地面成虫突增与昆虫远距离迁飞的适宜气象条件(如夜间逆温层、锋线过境等)相一致,为小菜蛾的远距离迁飞提供了适宜条件;4)垂直昆虫雷达识别的目标昆虫特征与小菜蛾的实验室测量特征和地面诱捕数据相吻合;5)小菜蛾不同地理种群的生物学性状和基因差异程度与地理距离无关,推测不同地点的小菜蛾之间进行频繁的基因交流;6)吊飞试验表明,小菜蛾具有远距离迁飞所需的飞行能力,且寄主植物的适合度下降可能是诱发小菜蛾迁飞的原因之一.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构建小菜蛾远距离迁飞轨迹模型,明确小菜蛾在我国远距离迁飞的路径;研究小菜蛾远距离迁飞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基础;提出小菜蛾迁飞条件下的种群抗药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杨  杨子祥  陈晓鸣  刘平  唐翊峰 《生态学报》2013,33(9):2825-2834
2009-2011年,在四川峨眉对大棚模拟条件下角倍蚜春季的迁飞数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春迁蚜的迁飞活动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在迁飞期内,当日平均气温≥9℃、最高气温≥13℃、平均相对湿度≤80%,春迁蚜开始迁飞;当日平均气温≥15 ℃、最高气温≥22 ℃、日照时数≥7 h、平均相对湿度≤65%,春迁蚜大量迁飞.在迁飞初期和中期,春迁蚜迁飞数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当天气条件适宜时,春迁蚜日迁飞数量的变化为单峰型,前期和末期低、中期高;当迁飞期内遭遇激烈降温,日迁飞数量波动较大,呈双峰或多峰型,同时迁飞期延长、迁飞率和单位面积迁飞量下降.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春迁蚜日迁飞数与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日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P>0.1);表明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春迁蚜迁飞的关键因子,日照次之.  相似文献   

9.
迁飞昆虫标记释放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远距离迁飞昆虫的研究工作,普遍引起重视。我国粘虫Leucaniaseparata Walker、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的迁飞规律研究进展已众所周知,各省区的地方规律都在深入研究中。为了验证昆虫的迁飞特性和迁飞途径,研究中广泛开展了越冬调查、虫源性质分析、雌虫生殖系统解剖,以及飞机航捕。海面捕捉、高山网捕等项工作,研究结果相继有专题文章论述了。在探索昆虫迁飞的特性和迁飞途径过程中,都把标记释放回收有色昆虫作为迁飞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昆虫远距离迁飞特性是物种本身的一种适  相似文献   

10.
对鳞翅目蛾类 2科 42种和蝶类 7科 31种昆虫的翅形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无论是蛾类还是蝶类 ,迁飞昆虫前翅形状均具有区别于非迁飞昆虫的共同特征 ,即前翅相对窄长 ,前缘较平直 ;然而与不同的翅振模式相适应 ,蛾类与蝶类迁飞昆虫的翅形特征又有所不同 :蛾类迁飞昆虫翅外侧较宽阔 ;蝶类迁飞昆虫翅外侧较窄小。  相似文献   

11.
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正> 捕食性瓢虫的人工饲料研究始于50年代,迄今已对多种瓢虫的人工饲料配方及其组分的营养效应进行了研究,为大量繁殖瓢虫和研究瓢虫的营养生理学和营养生态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粘虫迁飞模拟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胡伯海  林昌善 《生态学报》1983,3(4):367-375
粘虫是我国禾谷类作物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近十多年来,我国昆虫学者在迁飞问题上作了大量研究工作。迄今已基本摸清了我国东部粘虫的远距离迁飞、迁飞方向及路线(林昌善等,1963;林昌善、张宗炳,1963),分析了粘虫迁飞的生理生态机制(马世骏,1963)和迁飞与气流场的关系(林昌善,19632 赵圣菊等,1981),开展了一些粘虫飞行的观察和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体表细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和茄二十八星瓢虫H .vigintioctopunctata (Fabricius)体表的细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在细微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一 ,2种瓢虫鞘翅表面凹陷内 ,毛的着生位置不同 ,马铃薯瓢虫的毛着生于凹陷中心 ,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毛着生于凹陷边缘 ;第二 ,鞘翅表面凹陷的深浅不同 ,马铃薯瓢虫的凹陷较深于茄二十八星瓢虫。这为 2种瓢虫的形态学研究提供了细微结构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迁飞是农业害虫适应环境变化、保障种群繁衍的季节性转移为害策略。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农业害虫在中国迁飞致灾问题十分严重。我们自2003年起,在农业昆虫自华北及其以南地区迁入东北地区的必经之地,位于渤海中间的山东省长岛县北隍城岛(38°24′N;120°55′E),系统监测研究了迁飞昆虫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种群动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季节性迁飞规律。研究表明,跨越渤海迁飞的昆虫种类有9目36科120余种,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等鳞翅目害虫为优势种类。多数种类呈现迁飞性昆虫的生理生化特征,春季和夏初种群多数个体卵巢发育成熟、交配基本完成,显示迁飞末期的生殖特征,夏末和秋季种群卵巢尚未发育、交配率低,显示迁飞初期的生殖特点。对迁飞路径的分析表明,迁飞类型可分为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nubilalis(Hübner)和绿盲蝽Apolyguslucorum (Meyer-Dür)为代表的单个夜晚为主的近距离迁飞,其迁移距离多在200 km以内;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和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schler)为代表的1-2个夜晚为主的中距离迁飞,其迁移距离多在500km以内;以及以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emberg)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为代表的多个夜晚的远距离迁飞,其迁移距离多远于500 km。文中基于这些害虫的迁飞生物学特征和迁飞规律,提出了以"阻断成虫迁飞过程"为核心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白背飞虱的再迁飞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远昆  翟保平 《昆虫学报》2004,47(4):467-473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白背飞虱经过一次远迁降落、取食不同水稻品种后的再迁飞能力。根据吊飞试验的持续飞行时间可将白背飞虱种群划分为居留型(<30 min)、迁飞型(≥30 min)、远迁型(>420 min)和再迁飞型(第二次吊飞持续飞行时间 ≥30 min)。在所测的558头白背飞虱中,再迁飞型的比率为5.7%;而在112头迁飞型个体中,再迁飞的比率为28.6%。取食不同品种的水稻对白背飞虱的飞行能力和再迁飞能力有显著影响。取食感虫水稻的白背飞虱飞行能力和再迁飞能力较强,再迁飞的比率也较高 (>5%)。吊飞前后取食常规稻与耐虫品种组合的飞虱的再迁飞时间则较短,再迁飞比率也较低;但吊飞前后均以耐虫品种饲喂的个体,反而也表现出较高的再迁飞比率和中等水平的再迁飞时间。而且,第一次飞行360 min以上的个体具有较强的再迁飞潜力。交配只对6日龄雌虫和2日龄雄虫的飞行能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生物体的外在形态(个体大小及异速生长)不仅是分类学的重要依据, 也是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功能性状。昆虫体型的地理分异及其机制是昆虫生物地理学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瓢虫体型、分布和环境因子数据, 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 探索了中国瓢虫体型(体长、体宽与长宽比)的纬度地带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了确定营养级对瓢虫体型特征的影响, 我们对全部瓢虫、植食性瓢虫和捕食性瓢虫分别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瓢虫的体型大小具有显著的纬度地带性, 即纬度越高, 瓢虫的体长或体宽越大, 符合贝格曼法则。与温度相关的环境因子是导致瓢虫体型大小地理分异的主要环境因素, 因为瓢虫以成虫越冬, 体型越大则能量储存越多, 冬眠期间的耐饥力越强; (2)由于食性和食物空间分布的差异, 在各个纬度上, 植食性瓢虫体型总是大于捕食性瓢虫; 捕食性瓢虫的长宽比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 即纬度越高, 瓢虫体型越狭长; 而植食性瓢虫的长宽比与纬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捕食性瓢虫的长宽比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因为年降水量降低导致植被的斑块化增加, 引起捕食对象分布更为分散, 从而要求瓢虫具有更强的飞行能力, 即更大的长宽比。综上所述, 在省级尺度上, 温度和降水分别主要影响瓢虫的大小和长宽比, 其效应随营养级(食性)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海南南部夜间空中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南部是中国农作物冬季南繁育种的重要基地。为了明确南繁基地空中昆虫群落结构,利用探照灯诱虫器于2017年-2018年监测了空中飞行的昆虫种类和动态。共计发现396种昆虫,隶属于13目88科307属,其中包括粘虫、棉铃虫、稻飞虱、稻纵卷叶野螟等重大迁飞性害虫以及黑肩绿盲蝽、异色瓢虫等迁飞性天敌昆虫。鳞翅目(206种,52.02%),半翅目(85种,21.46%)和鞘翅目(57种,14.39%)是该地区的三大优势目。本研究明确了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南繁基地夜间空中昆虫群落的结构,为指导作物害虫测报和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异色瓢虫成虫对麦二叉蚜的捕食作用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对麦二叉蚜捕食作用研究,得出:1.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对麦二叉蚜捕食作用的功能反应均是HollingⅡ型反应;2.异色瓢虫捕食麦二叉蚜时,同等数量的异色瓢虫雌雄混合的干扰作用大于同一性别成虫间的干扰作用;3.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均喜好捕食低龄若蚜.  相似文献   

19.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是一种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特性,明确小菜蛾在我国的种群发生动态及迁飞路径对其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了2009年5月我国南京、故城、安阳、大连、公主岭、沈阳6个地区小菜蛾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并首次利用HYSPLIT平台对不同地区小菜蛾种群的迁飞峰次进行了轨迹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我国6个地区的小菜蛾成虫种群存在显著地“突增”或“突减”现象,符合迁飞昆虫在迁飞期的种群动态的典型特征;5月14日南京地区起飞的小菜蛾种群可迁飞至大连,5月19日故城地区起飞的小菜蛾种群可迁飞至公主岭,5月20日安阳地区起飞的小菜蛾种群可迁飞至沈阳;首次明确了小菜蛾轨迹分析的设定参数,800-1200 m为小菜蛾适宜迁飞的飞行高度,飞行持续时间一般为2-3d.  相似文献   

20.
稻纵卷叶螟迁飞北回归区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根据我国大陆东半部往返迁飞途径和寄主食物锁链与气候演替规律的分析,春夏季逐代北移,秋冬季大幅度南返,形成连续性迁飞年环。相对的正向迁移终点与逆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