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为有害昆虫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无毒、无公害、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在生产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它可直接消灭害虫(诱杀雄虫、阻断交配、降低繁殖率等);另一方面还可用来观测害虫的发生动态及数量消长规律,为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目前发现某些文献上将诱蛾高峰视为羽化高峰,如在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预测时,有些将田间性诱剂诱蛾数量消长变化规律作为桃小食心虫雄成虫发生期的观测结果(见《北方园艺》1990年第5、6期“桃小性诱剂在枣树上测报与应用”一…  相似文献   

2.
为了澄清中国玉米螟的种名,1979年8月,我们用一种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èe)和三种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Hübner)不同配比的性诱剂,在河南许昌作了田间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性诱剂顺12-和反12-十四烯醇乙酸醑及醋酸十四(烷)醇34∶39∶27,11天132盆次共诱到71头蛾,效果良好:欧洲玉米螟性诱剂顺11-和反11-十四烯醇乙酸酯97∶3和3∶97,前者共诱到3头蛾,后者共诱到2头蛾,有一定活性:而欧洲玉米螟性诱剂顺11-和反11-十四烯醇乙酸酯35∶65没有诱到蛾,无话性。因此,初步证明:(1)河南许昌的玉米螟主要为亚洲玉米螟,至于是否有欧洲玉米螟存在,须进一步作试验和对标本进行鉴定后才能确定:(2)性诱剂装在橡皮塞内的效果优于装在毛细管内的效果;(3)用诱蛾水盆比用“非洛康”捕蛾器纸盆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蕉藕与几个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触角电位(EAG)和嗅觉仪等技术,测定了自然和室内条件下,蕉藕和几个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的产卵诱集作用。结果表明:(1)自然条件下,蕉藕叶片上亚洲玉米螟的落卵量显著高于供试玉米品种。(2)室内条件下,亚洲玉米螟在涂有0.1g.ml-1和10g.ml-1浓度蕉藕叶片粗提物的玻璃板上的平均落卵量显著高于供试玉米品种。EAG反应结果显示,亚洲玉米螟对蕉藕和4个玉米品种叶片粗提物均可产生EAG反应,多数反应相对值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在0.1g.ml-1浓度时,交配雌蛾对蕉藕叶片粗提物的反应相对值显著高于供试玉米品种。行为测定结果表明,蕉藕叶片粗提物对亚洲玉米螟交配雌蛾、处女雌蛾和雄蛾均有较强的诱集作用,其平均诱捕率显著高于供试玉米品种。经相关性分析显示,田间试验与行为反应结果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综合表明,蕉藕对亚洲玉米螟有显著的产卵诱集作用,且这种作用在0.1g.ml-1至10g.ml-1的范围内有随叶片粗提物浓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1975年4—8月,我们在室温条件下,用折叠纸喷水法饲养高粱条螟越冬幼虫2,052头,将羽化后一天左右的雌蛾尾剪下用二氯甲烷浸泡24小时后进行研磨过滤。诱蛾当天制备纸卡。 田间诱蛾纸卡均为5FE,诱娥盆放在套种玉米地中,离地面约1.5米。试验方法:3亩地放一纸卡,共放28个纸卡,总诱蛾面积84亩;6亩地放一纸卡,共放12个纸卡,总诱蛾面积72亩;对照放11个纸卡(只滴二氯甲烷,无性引诱剂)。试验结果见右表。 从右表可见,用二氯甲烷提取高粱条螟性引诱剂有一定的诱蛾效果。  相似文献   

5.
1975年在三化螟发蛾期间,我们将三化螟雌蛾放在长15厘米、直径3厘米的塑料纱养虫笼内,置于水盆上,盆内保持适量皂粉水,盆口略高于稻苗,傍晚放,早晨收。 通过试验表明,雄蛾在性引诱盆内的消长规律,一般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与预测灯下蛾量消长情况基本相吻合。三化螟蛾在性引诱盆中和诱测灯下的始盛期均在8月12—13日,二次发蛾高峰也均在8月16—17日和8月19—21日。 在螟蛾性引诱试验中,我们有如下几点看法: 1.雌蛾羽化后,当晚即可交尾,且表现较强的性引诱能力,至第三天性引诱力明显下降。在养虫笼内,雌蛾寿命一般仅三天左右,为了系统掌握蛾量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棉红铃虫性诱试验中,我们发现性诱区、树枝把、灯光诱蛾区内的雄蛾量比对照区多得多,这种现象是性诱剂的作用还是其它原因? 我们从第一代蛾开始,进行了雄蛾粗提液的诱蛾效果试验。其方法如下:剪取拄蛾腹部末端三节,浸泡在无水酒精里三日后备用。雄蛾来源:①引诱剂盆得来的,②杨树把、黑光灯、室内饲养羽化的,③雄蛾粗提液盆下获甜的(主要来源)。使用方法与雌蛾性引诱剂丙酮稀释液相同,并设酒精、清水对照。通过一、二代蛾的反复实践证明: (1)雄蛾粗提液诱雄蛾的效果好。诱集雄蛾多,性能稳定,各代诱蛾量的曲线与高斯剂吻台(见袁1、图1)。  相似文献   

7.
【目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亚洲玉米螟越冬特性及预测预报的研究,对于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东昌府、曲阜、商河、滨城区、即墨和栖霞地区玉米秸秆和穗轴进行剖查,统计越冬幼虫虫量和位置分布。并将幼虫带回济南放于室外待其化蛹,统计化蛹时间及存活率。【结果】山东省6个地区2007年春季玉米秸秆和穗轴中亚洲玉米螟平均越冬虫量分别为41.80头/百秆和19.91头/百穗,其中在玉米秸秆中越冬虫量占总量的67.30%。越冬幼虫在玉米秸秆上、中和下部比例分别为21.18%、38.80%和40.02%。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化蛹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分别为5月27日、6月5日和6月21日,预测越冬代羽化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分别为6月8日、6月17日和7月1日。【结论】应重视对亚洲玉米螟越冬虫源的控制,及时处理玉米秸秆和穗轴,第一代幼虫应该在6月中下旬防治,第二代应该在7月中旬防治。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赤眼蜂是生物防治中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为探明艾叶精油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及两者对米蛾的联合防治效果,本文研究了艾叶精油熏蒸、触杀、驱避活性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及艾叶精油和玉米螟赤眼蜂对米蛾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艾叶精油熏蒸和触杀处理对玉米螟赤眼蜂卵具有明显影响,寄生在米蛾卵上的玉米螟赤眼蜂卵经0.1、0.2、0.3、0.4、0.5、0.6μg/cm3艾叶精油熏蒸处理72h后玉米螟赤眼蜂的羽化率分别为56.67%、49.33%、44.00%、33.33%、26.00%和14.67%;寄生在米蛾卵上的玉米螟赤眼蜂卵经100、200、300、400、500、600mg/L艾叶精油触杀处理72h后玉米螟赤眼蜂的羽化率分别为54.00%、45.33%、38.00%、28.67%、18.00%和6.00%,均与对照组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艾叶精油驱避活性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蜂也有明显的影响,300mg/L艾叶精油对玉米螟赤眼蜂的驱避率79.05%,随着时间间隔和距离间隔的增加,这种影响作用降低;联合应用艾叶精油与玉米螟赤眼蜂时先释放玉米螟赤眼蜂,24h后再滴加艾叶精油的防治效果最佳,米蛾的死亡率可高达96%。  相似文献   

9.
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混生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殖隔离试验、形态鉴定、网室内性信息素活性反应和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 :张家口苍耳中的玉米螟与新疆伊宁的欧洲玉米螟同种 ,而为害玉米的优势种与广东阳山的亚洲玉米螟同种。张家口为害玉米的种群中 ,有部分雄蛾对欧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及苍耳中的雌处女蛾具有反应。苍耳和玉米中的种群在玉米、谷子、高梁、苍耳、草和大马蓼等 6种寄主上均可产卵和取食为害 ,并能正常完成生活史。研究结果证实张家口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混生区 ,而且在玉米中很可能有少量欧洲玉米螟与亚洲玉米螟混生。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性诱剂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付根  王凤良 《昆虫知识》1998,35(6):347-351
1993~1996年对棉铃虫性诱剂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棉铃虫性诱剂中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性诱剂诱蛾效果最好,其效果与进口性诱剂相当。在第1代,性诱剂诱蛾效果好于杨树把。在第2代,其效果与杨树把接近。在第3、4代,其效果差于杨树把。性诱剂与杨树把诱蛾的蛾量消长基本同步并且两者与田间卵量消长基本一致。因此,在第1、2代应以性诱剂取代杨树把,在第3、4代应以杨树把进行测报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张汝霖  李庭乐 《昆虫知识》1992,29(6):331-333
本文通过对玉米螟和粘虫蛾量序列的相关分析和t测验及两种雌蛾性比变化一致性和卵巢发育进度近似性的分析,阐明了玉米螟与粘虫发蛾同步规律,为玉米螟的迁飞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是近年农业新发害虫,为探讨作物分布和种植布局与其田间发生的关系,本文初步研究了作物种植比例、种植模式对二点委夜蛾田间发生规律的影响。【方法】在济宁市等二点委夜蛾发生典型地区,调查统计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种植分布情况,完成作物种植比例影响试验;在济宁市和肥城市不同作物田进行诱蛾试验,研究分析不同作物种植方式与二点委夜蛾发生关系。【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单植玉米比例与玉米田2代幼虫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植大豆比例与越冬代蛾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玉米毗邻花生、大豆田诱蛾量显著高于小麦-玉米种植田。【结论】以上试验说明,越冬代成虫羽化后向各种作物田迁移,没有特别喜好。1代以后的成虫则更喜欢玉米周围有花生、大豆种植的田块,越冬代幼虫可能更喜欢在花生、大豆田越冬。  相似文献   

13.
温湿度对黄刺蛾越冬代成虫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相对湿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对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越冬代成虫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是成虫羽化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其羽化率分别可达82.7%~87.3%,15℃和35℃下羽化率显著较低。高相对湿度对成虫羽化有利,RH80%和90%下羽化率分别为84.0%、81.0%,羽化率比RH70%以下显著提高。不同温度对黄刺蛾羽化进度有一定影响,在15,20,25,30,35℃下,其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第5周、第4周、第2周、第2周和第3周;分别用直线回归和Logisitic回归模拟天数与累计羽化进度的关系,2种模型均极显著。用直线回归模型计算,越冬成虫在25℃下的理论羽化截止日期最早,时间为6月3日。  相似文献   

14.
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成虫的卵巢发育与性诱剂诱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迁飞性昆虫的生理发育比较复杂,这影响了其对性诱剂的行为反应,造成了田间性诱效果的较大波动。本研究旨在明确性诱剂诱捕对不同迁飞时期田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种群的监测效果以及性诱剂诱捕与雌蛾卵巢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5年9月开始,在浙江宁波和温州、广西宾阳及江西宁都4地,利用性诱剂和网捕法监测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动态。解剖雌性卵巢并拍摄卵巢分级特征图。利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性诱剂诱集和雌蛾卵巢发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16年6月下旬-7月中旬宾阳县稻纵卷叶螟为迁出代和本地繁殖代的混合种群,各级别卵巢均能解剖到,但是Ⅰ-Ⅱ级卵巢的比例最高;7月上旬宁都县稻纵卷叶螟为迁入代,卵巢以Ⅳ级为主(70%),雌蛾交配率达91.3%;9月下旬宁波北仑稻纵卷叶螟为迁出代,虫量逐渐减少至消失,卵巢处于未成熟状态,无交配发生;10月上旬温州市瓯海区稻纵卷叶螟为宁波南迁代的过境代,卵巢以Ⅱ和Ⅲ级为主,部分雌蛾完成交配,但未见雌蛾产卵。对于迁入代、过境代和本地繁殖代,网捕法和性诱法对种群动态的监测结果类似。对于迁出代,由于成虫未性成熟,性诱法不能引诱到雄蛾,但能网捕到大量成虫。相关性分析表明,对于迁入代、过境代和本地繁殖代性诱剂引诱的雄蛾数量与网捕成虫数量、网捕性成熟雌蛾数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P0.05),其中与后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结论】性诱集可以用于准确监测迁入代、过境代和本地繁殖代田间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由于性诱剂监测的种群数量与稻纵卷叶螟的卵巢发育级别极显著相关,在进行防治适期或发生量预测时,性诱法可能比田间赶蛾法更有利于指导防治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在黄淮海夏玉米区释放米蛾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防治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可行性,本试验在室内组建了玉米螟赤眼蜂在亚洲玉米螟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基础上,在河南省鹤壁市滑县测定了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筛选出了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释放密度和释放方法。结果显示,米蛾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在亚洲玉米螟卵上的净生殖力R0为9.8240,单雌平均产雌率R0'为12.6256,2013年在河南省鹤壁市滑县释放玉米螟赤眼蜂能使亚洲玉米螟虫口密度减退73.91%,释放密度为2.25×105头/hm2。2014年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采用传统的人工挂卡和新型的无人机释放玉米螟赤眼蜂,亚洲玉米螟虫口密度减退54.55%-68.16%。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夏玉米区释放米蛾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类型诱捕器、诱捕器悬挂高度及诱捕器颜色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水盆式和三角式两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较好,日均诱蛾量分别为0.7和0.6头,周诱蛾量分别为12.7和10.3头,总诱蛾量分别为46.3和41.3头,均与瓶水式、飞翼式诱捕器的日均诱蛾量、周诱蛾量和总诱蛾量显著差异;三角式诱捕器悬挂在2.5 m和2.0 m处的诱捕效果较好,日均诱蛾最分别为0.7和0.6头,周诱蛾量分别为11.0和10.3头,总诱蛾量分别为43.7头和41.3头.颜色对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影响不大,红、白、黄、绿四种不同颜色的三角式诱捕器的13均诱蛾量、周诱蛾量和总诱蛾量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玉米果穗挥发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定向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GC-EAD)技术以及行为实验测定了亚洲玉米螟对玉米果穗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玉米果穗气味对其未交配雄蛾、雌蛾均具有引诱作用;从中分离出35种化合物,其中(+)-环苜蓿烯含量最高,达到(2391.60±161.34)ng;6种化合物能引起亚洲玉米螟未交配成虫的GC-EAD反应,其中顺-3-己烯-1-醇、(+)-环苜蓿烯、β-石竹烯对未交配雄蛾、雌蛾定向行为具有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百色在广西丘陵区与云南高原的交接地带,是右江河流两岸的典型低洼盆地(海拔自110—130米)。这个地区,一年内种早、晚两造玉米(有的也种一造中玉米),早玉米多在2月上旬至3月下旬播种,晚玉米7月上旬至8月下旬种植。玉米螟为害比海拔高的土石山区(海拔500—900米)和高寒山区(海拔1200—1500米)严重,晚玉米重于早玉米,早玉米常年被害株率在20—60%左右,晚玉米在40—95%,损失很大。 右江盆地玉米螟一年发生6个完整世代(个别有7代)。越冬代蛾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一代蛾在5月上旬至下旬,二代蛾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三代蛾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4代蛾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5代蛾在10月上旬至下旬,6代蛾(少数)在11月上旬至中旬。绝大部分以第6代幼虫在玉米、高粱、小米秆内越冬。 群众对王米不同播种期与玉米螟的为害关系说法不同:有的说提早播种能减轻受害;有的说推迟播种螟害轻。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我们于1962—1963年进行了考察,现将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对在不同温度(1℃、4℃、7℃、10℃)下冷藏不同时间(0、3、5、7、10、15、20、25、30、40 d)处理的米蛾卵的寄生适合度,进而以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赤眼蜂羽化率和羽化雌蜂率三者乘积表示米蛾卵的繁蜂质量指标(Q),确定繁殖两种赤眼蜂时米蛾卵的最佳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结果表明:繁殖稻螟赤眼蜂时,4℃下冷藏米蛾卵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最高,7℃次之,米蛾卵冷藏超过15 d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降低50%,但是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仍高于20粒;繁殖玉米螟赤眼蜂时,7℃冷藏米蛾卵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最高,4℃次之,米蛾卵冷藏10 d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降低50%,但是冷藏20 d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仍高于20粒,但各温度间差异不显著;冷藏15 d以内繁殖的赤眼蜂羽化出蜂率和羽化雌蜂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从数值上看冷藏15 d以内,4℃下冷藏米蛾卵的繁蜂质量较高,冷藏15 d以上,10℃下米蛾卵的繁蜂质量较高。综合分析在4℃~7℃下冷藏的米蛾卵繁蜂质量最好,冷藏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5 d,两种赤眼蜂之间略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繁育寄主对三种赤眼蜂个体大小及抱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张斌  张帆  李元喜 《昆虫学报》2015,58(10):1098-1107
【目的】繁育寄主及成蜂日龄均会影响赤眼蜂体内的抱卵量,为了解繁育寄主及育出赤眼蜂个体大小与赤眼蜂抱卵量的关系,我们在室内研究了米蛾 Corcyra cephalonica(Stainton)卵和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üenée)卵作为繁育寄主对3种赤眼蜂雌蜂大小、抱卵量的影响。【方法】在光周期14L:10D、温度25±1℃的室内条件下,以米蛾卵、亚洲玉米螟卵作为繁育寄主,解剖不同日龄(羽化后12-72 h)松毛虫赤眼蜂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以及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观察雌蜂抱卵量,测量成蜂的大小,分析雌蜂抱卵量与其日龄、个体大小以及繁育寄主的关系【结果】在羽化后48 h以内,3种蜂的抱卵量随雌蜂日龄的增长而增加。羽化后72 h,除米蛾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及玉米螟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的抱卵量比羽化后48 h时略高外,其他组合均出现下降。以亚洲玉米螟卵为繁育寄主时的玉米螟赤眼蜂的抱卵量显著高于对应日龄的以米蛾卵为繁育寄主时的抱卵量,而松毛虫赤眼蜂(除羽化后12和24 h外)和稻螟赤眼蜂则相反;以米蛾卵为繁育寄主时,相同日龄的赤眼蜂中,松毛虫赤眼蜂抱卵量最高,稻螟赤眼蜂的抱卵量最低;以亚洲玉米螟卵为繁育寄主时,玉米螟赤眼蜂抱卵量最高,稻螟赤眼蜂抱卵量最低。雌蜂抱卵量与雌蜂个体大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程度随雌蜂日龄增加而更加明显。【结论】后足胫节长度可以作为评价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质量的指标。赤眼蜂抱卵量受繁育寄主、赤眼蜂蜂种及雌蜂日龄的显著影响,寄主的适合性也会影响育出赤眼蜂的大小,筛选合适的繁育寄主有助于提高赤眼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