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苯丙氨酸解氨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苯丙氨酸解氨酶由四个亚基组成,含两个脱氢丙氨酸残基。植物酶具有内在不稳性,由多种同工酶组成。酶催化过程中发生构象变化,底物经过负碳离子中间体完成反应。该酶并非是二单体负协同变构酶。一级结构表明,酶以无规则卷曲结构为主。酵母基因约2.7kb,有六个内含子,编码75kD_a肽。植物酶由多基因编码,有一个内含子,编码78kD_a肽。启动子部位有两个富含A、C碱基的序列,为胁迫作用基因活化因子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2.
胚乳对幼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大麦、玉米黄化幼苗的萌发过程中,PAL活性有“消长”现象。当去胚乳后,幼苗中PAL活性普遍下降。亚胺环己酮处理可以阻止去胚乳造成的PAL活性下降。大麦、小麦去胚乳老化12h幼苗的提取液可在体外抑制整体苗的PAL活性。表明胚乳在调节幼苗体内PAL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去胚乳后体内有PAL“抑制蛋白”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是连接植物初级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催化苯丙烷类代谢第一步反应的酶。综述植物PAL基因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PAL基因的结构特点、表达特点和PAL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并指出今后对PAL基因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细胞的分化问题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七十年代以来,苯丙酸类代谢与细胞分化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发现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PAL活性有所增高,在分化组织中则有管状分子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木质素在细胞壁中的沉积。我们应用组织培养手段诱导烟草、甜叶菊和丹参产生愈伤组织,并研究了它和悬浮细胞在分化过程中 PAL、木质素与管状分子形成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4.3.1.5)反应机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有关文献阐述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4.3.1.5)反应机理研究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两种反应机理的提出:其一,米切尔加成反应(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其二,傅氏反应(Friedel-Crafts Reaction)。通常认为该两种反应机理较好地解释了L-Phe的氨消除模式,PAL含有的去氢丙氨酸(DHA)单位是反应活性的关键。随着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据的提出,主要基于PAL和HAL(组氨酸解氨酶,EC4.3.1.3)具有高度同源性(19%~29%序列分析),及其对“姐妹”酶HAL的X-射线结构分析,发现催化性的亲电试剂并非DHA,而是3,5-二氢-5-次甲基-4H-咪唑-4-酮(MIO)。由此,提出一对非芳香L-Phe异构体作探针,以支持这一机理的实验研究。此外,还列出红酵母PAL逆向催化合成非天然芳族氨基酸的相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苯丙氨酸解氨酶在诱导黄瓜幼苗抗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诱导黄瓜幼苗抗寒性中的作用,采用喷施特异抑制剂(AOPP)的方法控制PAL活性,测定幼苗抗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可以诱导黄瓜幼苗叶片中PAL的基因表达和活性升高;喷施AOPP显著抑制了叶片中PAL活性,减少了酚类和类黄酮物质的积累.低温对黄瓜幼苗造成显著伤害,AOPP预处理加剧了低温对幼苗的损伤,幼苗抗寒性降低.与对照相比,幼苗叶片中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光化学猝灭参数Y(NO)升高,胁迫相关基因(PR1-1a、COR47、P5CS、HSP70)的诱导表达受到抑制.低温导致黄瓜幼苗叶片中H2O2积累,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降低,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升高,AsA∶DHA减小;喷施AOPP的幼苗中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H2O2过量积累,AsA∶DHA更低.施用H2O2清除剂可以有效缓解喷施AOPP引起的低温损伤加剧,而施用CAT抑制剂的幼苗对低温胁迫更敏感.表明低温诱导了PAL活性升高,促进了苯丙烷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提高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可有效清除活性氧分子,维持AsA氧化还原状态,缓解低温引起的光损伤和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反应条件下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作用下由肉桂酸和氨合成L-苯丙氨酸(L-Phe)是酶法合成该氨基酸的重要途径,国外已利用该途径进行L-苯丙氨酸的工业生产,但是该过程仍存在着转化率低和酶活力稳定性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开展提高酶活力稳定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水稻抗稻瘟病与苯丙氨酸解氨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已知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与水稻抗稻瘟病有密切相关,水稻受到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侵染时,体内PAL与POD活性会发生显著变化。本文采用30个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为材料,选择经常规浸种、催芽、生长较一致的种子,每一品种  相似文献   

9.
从萌发的水稻、大麦胚乳中,通过85%硫酸铵盐析、D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获得部分纯化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调节因子(PAL—R),研究其基本性质,及体外PAL-R对PAL和PAL-I的影响,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含有较高浓度底物反式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CA)和氨反应介质中,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红醇母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EC4.3.1.5)催化反应的影响。加入适量β-CD可以克服高浓度CA对PAL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产物L-苯丙氨酸(L-phe)的产量,β-CD最适用量随CA浓度升高而增加,其摩尔数量约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表达苯丙氨酸脱氨酶 (PAL) (EC4 .3 .1 .5) ,并应用此酶转化肉桂酸生成L 苯丙氨酸。方法是将欧芹苯丙氨酸脱氨酶cDNA亚克隆到组成型表达载体pMG3 6e启动子P3 2下游 ,以菌落PCR法鉴定插入片段的大小和方向都正确的克隆 ,进而以HPLC检测肉桂酸浓度的方法鉴别重组质粒有催化肉桂酸生成L 苯丙氨酸的酶活力。结果获得能表达PAL酶活性的阳性克隆 ,在pH1 0 ,含 1 .0 %肉桂酸、8.0mol/L氨的转化液中 ,3 0℃反应 2 0h ,肉桂酸重量转化率可达 60 %。该基因工程菌有希望用于工业化生产L 苯丙氨酸。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中L-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4.3.1.5)的产酶条件及用此酶把反式肉桂酸转化成苯丙氨酸的条件.结果表明,在下列培养基(g/L)及培养条件下PAL的活力较高:酵母膏10.0,蛋白胨10.0,NaCl5.0,KH_2PO_4 0.5,苯内氨酸0.5,(NH_4)_2SO_41.0,葡萄糖5.0,pH6.0—6.5,培养温度为30℃.转化过程中,[NH_4~+]对初速度的影响符合米氏方程,其K_m和V_(max)分别为16.85mol/L和5.96 g·L~(-1)·h~(-1),最适pH为10.0.底物肉桂酸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在低浓度时有激活作用,在高浓度下则有抑制作用.肉桂酸转化为苯丙氨酸的转化率在60.0%以上.  相似文献   

13.
14.
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细胞)中珠蛋白基因表达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只表达胚胎型的γ-珠蛋白基因而不表达成人型的β-珠蛋白基因。羟基脲(Hydroxyurea)是一种抑制DNA合成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在临床上被用来治疗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贫血。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羟基脲浓度增加HEL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用常规RT-PCR方法和定量PCR分析证明;用羟基脲诱导HEL细胞后,β-珠蛋白基因表达增加,α-珠蛋白基因表达减少,而γ-珠蛋白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对参与珠蛋白表达的转录因子GATA-1和NF-E2的定量PCR分析发现:这两种转录因子的表达均增加3倍以上。因此,羟基脲可能通过某些信号传递途径促进β-珠蛋白基因表达,从而使HEL细胞趋向终末分化。  相似文献   

15.
PA-1细胞是一株从人卵巢性畸胎瘤衍生的细胞株,经10~(-5)mol/L视黄酸诱导后,部分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方式发生一定的改变。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发现诱导后细胞的结蛋白和胞外基质(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和腱粘连蛋白)表达与分布模式有较大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与细胞形态改变相关。但大部分PA-1细胞诱导后的生长状况并没有较大的改变,仍分泌与表皮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相关的活性物质。以上结果提示PA-1细胞经视黄酸诱导后一部分细胞可能向肌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6.
17.
18.
结球甘蓝离体下胚轴愈伤组织的维管组织及管状分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球甘蓝离体下胚轴培养初期,在切口较深层发现的维管组织结节,是由外植体维管组织衍化的。愈伤维管组织既可由愈伤薄壁细胞分化,也可由愈伤形成层分化。愈伤形成层向内分化导管分子,向外没有发现筛分子的分化。愈伤维管组织有不同的形态,起初常各不相连,后和外植体维管组织衔接。芽的再生起初和愈伤维管组织没有直接的联系,后原形成层自上而下分化,逐渐与愈伤维管组织相连接。不定根发生于维管组织结节的单向极性分化,始终  相似文献   

19.
火炬松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物的生长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炬松(PinustaedaL.)成熟合子胚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测定了其培养物的鲜重、干重、细胞体积和胚数及培养液中的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等生长参数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培养周期内,培养液中的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的逐步降低与培养物的鲜重、干重、细胞体积和胚胎数的逐步增加保持一致性。在培养至18—21d,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均接近或降到最低点,而胚数及细胞体积的增长都达到最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