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神经垂体主要由神经分泌纤维、脑垂体细胞和微血管组成。神经分泌纤维主要是无髓鞘神经纤维,也有一些是有髓鞘神经纤维。神经垂体中还有一些多层体构造。神经分泌纤维有两个基本类型:A型纤维含有直径为1250—1750Å的神经分泌颗粒;B型纤维含有直径为450—1000Å的颗粒状囊泡。腺垂体的分泌细胞按其超显微构造的特点和所含的分泌颗粒大小不同可以区分为六个类型:催乳激素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和后腺垂体的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2.
锯缘青蟹窦腺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借助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据缘青蟹(Scylla serrata)窦腺的形态结构。窦腺位于眼柄视神经节内髓背侧近外髓处。窦腺呈羹状;腺体壁山神经分泌细胞的末梢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末梢内充满了电子致密的神经分泌颗粒。根据颗粒的大小、形态及电子致密度等特征,可以区分出4种类型的神经末梢。一些末梢中的多形性颗粒可能是由Ⅱ型末梢中的颗粒转变而成的。一些现象表明,神经分泌物质可以通过胞吐作用或一种类似“顶浆分泌”的方式释放,从而说明神经激素的释放可能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胸神经团的神经分泌细胞,描述了其显微和超显微结构。依据细胞形态、细胞核、内分泌颗粒和细胞质的特征将胸神经团神经分泌细胞分为3种类型:Ⅰ型细胞最大,胞质中存在许多大小不同的空泡,分泌颗粒数量很少;Ⅱ型细胞中等大小,细胞器发达,分泌颗粒数量较多,形态多样;Ⅲ型细胞最小,分泌颗粒数量最多,细胞器很少。  相似文献   

4.
乌龟脑垂体显微及其腺垂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龟脑垂体由柄形神经垂体和椭圆形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后部上方呈背腹型排列。神经垂体中神经叶不发达,腺垂体分为远侧部和中间部,特殊空泡结构成为垂体门脉系统的特征。远侧部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3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腺垂体远侧部主要有5种分泌激素细胞:即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非分泌类型滤泡-星形细胞(FS)。生长激素分泌细胞核大、分泌颗粒少的特征成为乌龟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可能与乌龟具有生长慢、寿命长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蓖麻蚕幼虫一蛹蜕皮前后(自蜕皮前1天至蜕皮后第7天),神经分泌细胞的活动周期可人为地分为3个时期:第1期一仅见少量的神经分泌颗粒分散在核周质中。第2期一神经分泌颗粒部分聚集成簇,往往分布在高尔基复合体附近。第3期—核周质中充满着大量的分泌颗粒。休眠型的A型神经分泌细胞始终处于第3期,B型神经分泌细胞则由第1期转向第2期。而在非休眠蛹中,A型神经分泌细胞却由第3期转向第1期,B型神经分泌细胞则由第2期向第1期转化,两者的神经分泌颗粒的数量均随着蛹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乌脑龟垂体显微及其腺垂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龟脑垂体由柄形神经垂体和椭圆形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后部上方呈背腹型排列。神经垂体中神经叶不发达,腺垂体分为远侧部和中间部,特殊空泡结构成为垂体门脉系统的特征。远侧部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3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腺垂体远侧部主要有5种分泌激素细胞:即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非分泌类型滤泡.星形细胞(Fs)。生长激素分泌细胞核大、分泌颗粒少的特征成为乌龟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可能与乌龟具有生长慢、寿命长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华绒螯蟹窦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金生  刘安西  杜育哲  顾景龄 《动物学报》2001,47(1):27-31,T003,T004
借助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养殖河蟹 1龄蟹种、早熟蟹种和 2龄成蟹窦腺的形态结构和神经分泌物质释放方式。河蟹窦腺位于眼柄视神经节内髓与终髓交界处背侧 ,活体为乳白色 ,扁球状 ,大小约为 0 5 5mm×0 45mm× 0 2 3mm。窦腺呈囊状 ,腺体壁由膨大的神经分泌细胞末梢和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末梢内充满电子致密的分泌颗粒。根据颗粒的大小、形态和电子致密度等特征 ,区分出 6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分泌末梢。河蟹窦腺中的神经分泌物质以胞吐作用方式释放 ,一些现象表明 ,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分泌颗粒的释放。 1龄蟹种、早熟蟹种和 2龄成蟹窦腺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 ,但神经激素颗粒释放情况明显不同 ,从形态结构上证实了窦腺对养殖河蟹性腺发育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胃酸分泌的外周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神经节后神经纤维支配了胃粘膜壁细胞、ECL细胞、G细胞和D细胞,某些体液因子也可影响后三种内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它们相互作用最终调节组织胺的释放,从而组织胺、胃泌素、乙酰胆碱、生长抑素共同调节壁细胞的泌酸功能,以控制胃内适当的酸度。这些中调节机制涉及神经、体液、内分泌、旁分泌、自然分泌和神经一一内分泌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黄瓜雌花发育过程中柱头的腺特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黄瓜(Cucumis sativus L.)雌花柱头发育过程中传递组织、分泌组织和乳突细胞的超微结构。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乳突细胞和分泌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内密布很多管状及槽库膨大的内质网,产生很多分泌囊泡;在成熟柱头的传递组织和分泌组织细胞间观察到大量的胞间连丝;乳突细胞和分泌细胞高度液泡化,质膜内折;在柱头发育过程中分泌组织细胞的核周腔扩大形成裂瓣状核,到柱头成熟阶段裂瓣状核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成熟柱头的不同组织细胞中, ATPase的活性呈现在质膜和液泡膜上,随着柱头的发育,PM-H+-ATPase的比活性明显增强。结果表明,黄瓜雌花柱头的腺特征随发育进程而趋于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硬骨鱼类,生长激素的合成是由从下丘脑分泌的神经内分泌因子和由垂体及其他外周器官分泌的调节因子来调控的.从细胞水平上阐明这些调控因子在脑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细胞中的信号分化和整合机制,对于更好地了解鱼类生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的内分泌调控网络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GH调节因子作用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包括神经内分泌因子,垂体及外周水平的调控因子,主要侧重于它们的受体系统及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脑垂体结构研究:Ⅰ.腺垂体前叶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尼罗非鲫Oreochromis nilotica腺垂体前叶的超微结构。前叶主要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ACTH)、催乳激素分泌细胞(PRL)和一种非分泌类型的星状细胞(SC)所构成。对脑垂体结构的周年观察,表明在产卵期间ACTH细胞和PRL细胞均高度活跃,ACTH的分泌可能促进排卵活动,而PRL的分泌活动则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腺垂体前叶只接受B型神经分泌纤维的直接支配,星状细胞和Ⅱ型脑垂体细胞则参与腺细胞分泌颗粒的释放和运输等活动。本文并讨论了腺细胞的分泌颗粒通过胞吐和扩散两种方式释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测定和电镜技术的综合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神经内分泌学的发展,丰富了人体调节系统的知识。目前在体内已发现40多种能够产生活性肽的细胞,其中包括神经元、内分泌细胞和旁分泌细胞。它们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胃肠道和胰腺;也存在于呼吸道、皮肤、泌尿生殖道和其它器官。由于这些细胞的分布相当广泛,分泌方式和作用途径多种多样,细胞的形态和组织化学也各有特点(但都具有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APUD特征)。所以,Pearse(1978)建议采用“弥散的神经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窦腺神经末梢及X-器官神经分泌细胞的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性未成熟的中华绒螯蟹黄蟹的窦腺及X-器官的超微结构。X-器官位于眼柄神经节终髓的腹外侧,与窦腺位置斜相对,窦腺主要由神经分泌细胞的末梢和胶质细胞组成。神经末梢含有大量的膜结构包围的颗粒、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许多电子透明的小泡,末梢外周有时可见指状突起。依据颗粒的大小、形状、电子致密度以及胞质特征,可区分出6种类型的窦腺神经末梢及7种X-器官神经分泌细胞。观察了末梢中神经分泌颗粒的胞吐作用方式的释放过程,并且尝试对窦腺不同末梢中的颗粒及X-器官神经分泌细胞中的颗粒作了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即电子致密度无大的变化,形态特征相似,只是大小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贯叶连翘的分泌结构及其与金丝桃素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贯叶连翘(HypericumperforatumL.)地上器官分布着分泌细胞球(黑色腺点)、分泌囊(半透明腺点)和分泌道(半透明腺条)3类内部分泌结构。分泌细胞球在茎、叶和花器官中均有分布,由2层鞘细胞包围多个分泌细胞构成实心的分泌细胞团。分泌囊主要分布于叶片中,分泌道则分布于花器官中,它们都是由1~2层切向扁平细胞围绕圆形或长形腔道构成,腔道的贮存物为精油。利用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金丝桃素类物质是由分泌细胞球(黑色腺点)所合成和积累的。通过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样品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金丝桃素类物质积累在成熟腺体分泌细胞的中央大液泡中,细胞周围浓厚的细胞质中分布着大量小液泡和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在此基础上对金丝桃素类物质的积累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外泌体(exosomes)几乎由所有类型的细胞释放,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携带不同的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最近的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泌的外泌体可参与神经性疾病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过程,并发挥其潜在的神经调节和修复功能。因此,NSCs分泌的外泌体可以起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该文阐述了外泌体的生物合成,NSCs分泌的外泌体的特性、功能及其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外泌体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鼠巨细胞病毒(rat cytomegalovirus,RCMV)感染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后,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原代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将星形胶质细胞感染RCMV后和神经干细胞在Transwell24孔共培养体系下进行共培养,同时设对照组;用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与感染RCMV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其分化细胞中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和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结果发现,感染RCMV的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时,神经干细胞分化减慢,分化成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感染RCMV后可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可能与RCMV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各种营养因子,干扰了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恒河猴睾丸的激素分泌及其调节作用,作者发展了一种简便分离睾丸Leydig细胞和用无血清培养的实验模型,研究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恒河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mCG)、环磷酸腺苷(cAMP)、Forskolin和雌二醇(E2)对睾丸Leydig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离体的Leydig细胞对低剂量同源的mCG和异源的hCG产生睾酮都有依赖反应,而高剂量的前者对Leydig细胞分泌睾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后者不出现反向调节;cAMP和Forskolin对Leydig细胞分泌睾酮有刺激作用;雌二醇具有明显抑制hCG和mCG促睾丸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催产素和加压素与应激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u LL  Onaka T  Zhu SG 《生理科学进展》2002,33(4):332-335
催产素和加压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大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神经垂体激素。各种应刺激都可以引起催产素和加压素神经元的活动。目前应激后引起的这类神经活动的变化与人类的某结疾病的病理生理相关联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西文总结了近几年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催产素和加压素神经元在应激中的反应;(2)在大细胞性催产素和加压素神经元的应激反应相关联的神经传递物质;(3)与应激相关联的精神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和哺乳动物斯钙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斯钙素(stanniocalcin,STC)是近年来在人和哺乳动物中新 一种参与矿质代谢的调节蛋白。人和哺乳动物的STC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8p11.2 ̄p21带上。STC为同型二聚体糖蛋白分子,由cDNA推测,其单体肽链由247个氨基酸残在组成。STC存在珩多种组织细胞,但主要集中于肾脏的肾小管与集合管的主细胞和α-闰细胞中,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分泌。其生理作用在于抑制肠对Ca^2+的吸收,促进肠  相似文献   

20.
鲤、青鱼肠粘膜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鉴别和定位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使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用10种哺乳动物激素培育出的抗血清对鲤、青鱼肠道粘膜中内分泌细胞的鉴別表明,它们的肠道粘膜上皮中存在有胃泌素、P物质、牛胰多肽、亮氨酸脑啡肽、胰高血糖素样免疫反应物、抑胃多肽等6种免疫活性內分泌细胞;而五羟色胺、胆囊收缩素和神经降压素没有免疫活性反应。在鲤的肠粘膜中存在生长抑素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青鱼中则未见到这种细胞。两种鱼的各种免疫活性內分泌细胞多数在前肠的分布密度较大;但青鱼肠粘膜中P物质和亮氨酸脑啡肽两种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却在直肠中分布最多;胰高血糖素样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在中肠分布最多。P物质和胃泌素免疫活性內分泌细胞大多数分布于肠褶顶部;其他各种免疫活性內分泌细胞则主要分布于肠褶的中、底部。本文比较了鲤、青鱼的肠内分泌细胞在各肠段中的分布密度,并对其形态学及分布特点进行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