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前言 毒原性大肠杆菌(ETEC)为引起霍乱样水性腹泻的肠道病原菌,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去流行地区的旅行者也多为此而烦脑。在机场检疫所申报的腹泻症的20—30%为ETEC所致。由与海外航渡无关的集体食物中毒和散发性腹泻症中也能分离出本菌。其分离率由散发事例中水样腹泻的百分数推算。除人之外,也是牛、猪和羊等家畜的重要下痢病原菌。 然而,该ETEC用通常的生化学和生物学试验与常住大肠杆菌不能区别。只能通过毒素的产生性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是艾希氏菌属中的模式种,它包括大多数具动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肠道正常菌群中的一种主要的兼性厌氧菌,通常它在新生儿出生的数小时之内就粘附定居于体内,此后就伴随人的终生,它在人体肠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学活性。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肠杆菌是作为一个益生菌定居于人的肠道中。依据细菌的脂多糖(LPS)抗原(O抗原)、  相似文献   

3.
肠道是病原菌定殖和感染的主要人体器官.肠道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可造成150~250万人死亡,居所有疾病的第三位.不同的肠道致病菌选择不同的肠道部位侵染、定殖,其中小肠和大肠是病原菌在肠道内定殖和感染的最主要位点.在致病过程中,肠道致病菌通过感受一系列环境信号(生物素、核酸、氧、短链脂肪酸、胆盐等)来精确识别其感染位点,启动致病基因表达,快速吸附或入侵肠上皮细胞,进而导致疾病发生.本文简要综述两种最重要的致病菌(大肠致病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小肠致病菌——沙门氏菌)的感染位点识别机制.  相似文献   

4.
用PCR法快速测定食物中毒病原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泽虹  李勇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4):73-76
介绍近年来PCR法在快速测定食物中毒病原菌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弧菌等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发生食物中毒后肠道中保留特殊细菌的人群或许在后期生活中患克罗恩病的风险会增加,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利用克罗恩病小鼠模型研究者发现由常见食物中毒的细菌引发的急性感染性胃肠炎会加速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的生长,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常和克罗恩病相关。甚至在小鼠机体完全消  相似文献   

6.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食源性病原菌,可造成腹泻和呕吐两种类型的食物中毒和其他类型的疾病根据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症状,其毒素可分为致腹泻型肠毒素和致呕吐型肠毒素,其中溶血性肠毒素BL、非溶血性肠毒素和细胞毒素K是引起腹泻型食物中毒的3种主要毒素,cereulide为致呕吐型肠...  相似文献   

7.
细菌对肉鸡肠粘液的粘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禽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 ATCC 25922、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肉鸡不同部位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性能,探讨两歧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对所试病原菌的抗粘附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肠道部位,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肠粘液糖蛋白均有不同的粘附作用,而禽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 ATCC 25922在各肠段粘液上的粘附性能则相近;在相同的肠道部位,所试益生菌的粘附能力大于病原菌;两歧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对所试病原菌的粘附有不同的阻断作用,同时二者有时还存在互补抗粘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非OI群霍乱弧菌已逐渐被认识到是一种人类腹泻病的重要病因。1982年日本卫生保健部公布非IO群霍乱弧菌是8个新确认的食物中毒病原菌之一。由于该菌引起之流行应向卫生保健部报告,由非OI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胃肠炎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可以设想在非OI群霍乱弧菌发病机理中有多种致病因子参与。 有几种已知的非OI群霍乱弧菌毒素。它们是1)类似霍乱毒素的肠毒素(类CT毒素),2)难以与EI-Tor溶血素相区别的非OI溶血素。3)另一种溶血素(NAG-rT-DH),与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素相近似。4)耐热肠毒素(NAG-ST),与大肠杆菌之耐热肠毒素相似但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从硬枝树花中提取得到的4个单体化合物松萝酸(usnic acid)、去甲环萝酸(evernic acid)、巴尔巴地衣酸(barbatic acid)和水杨嗪酸(salazinic acid)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4种细菌及甜瓜根腐病菌、禾谷镰刀病菌、番茄灰霉病菌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水杨嗪酸对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较强,对枯草芽孢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松萝酸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基本无抑制作用。高浓度的去甲环萝酸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巴尔巴地衣酸对4种细菌的抑制作用不强。水杨嗪酸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去甲环萝酸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巴尔巴地衣酸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能力较好,而松萝酸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肠道致病菌,可以感染人畜并引发食物中毒、伤寒等疾病。近年来因抗生素滥用导致肠道沙门氏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肠道沙门氏菌致病的关键在于与宿主细胞接触后可以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T3SS)向宿主细胞内注射效应蛋白,进而调控宿主细胞囊泡运输和免疫应答等生理活动,以方便其高效侵染宿主细胞。T3SS是一类由超过20种蛋白质组成、高度复杂的跨膜分子机器,是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质运输系统和毒力系统。在不同病原菌中,其结构与功能非常保守。位于T3SS核心跨膜区的SctV家族蛋白是T3SS中最保守的组分之一,参与T3SS能量供应和效应蛋白的分泌过程,SctV蛋白的关键氨基酸突变失活后会导致鼠伤寒沙门氏菌丧失对宿主的入侵能力。【目的】以沙门氏菌SctV家族蛋白为靶点,尝试通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与SctV胞内区相互作用的抗感染类T3SS抑制剂。【方法】结合体外相互作用分析、细菌生长曲线实验、细菌分泌实验和细胞侵染实验等对候选分子进行抑制效果的...  相似文献   

11.
【背景】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牦牛肠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增加,益生菌作为对抗耐药性细菌的新型武器,应用前景广阔。【目的】获取益生特性优良的牦牛源益生菌。【方法】将20份牦牛粪便样本在含0.5%CaCO3的MRS培养基上分离纯化,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用牛津杯法筛选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排除酸和过氧化氢后,经耐酸耐热试验和蛋白酶敏感试验筛选产细菌素菌株,用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通过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腹泻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耐模拟胃肠液、测定自聚集能力和疏水性及抗生素敏感试验分析益生特性。【结果】从20份牦牛粪便样本中共分离出11株产生溶钙圈的菌株,其中6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经复筛得到2株产细菌素的乳酸菌SC6和SC9,经鉴定均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其中SC9对腹泻病原菌抑菌效果明显,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肠道黏附能力,对5种常用抗生素均敏感。【结论】屎肠球菌SC9有一定的抗逆性和潜在的益生能力,具备作为益生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正> 几种肠道菌(大肠杆菌,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厌氧肠道菌)及非01群霍乱弧菌能产生引起人及家畜(小猪、小牛和羔羊)水样腹泻的耐热肠毒素。由产毒大肠杆菌、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产生的耐热 肠毒素都能激活肠细胞乌苷酸环化酶,通过提高细胞内CGmp的浓度引起肠道腺体分泌。两种耐热肠毒素都溶于甲醇,70℃时稳定,耐酸、碱能使乳鼠及兔回肠袢腺体分泌。此外,它们还有相同的13个氨基酸序  相似文献   

13.
【背景】F-RNA噬菌体近年来常被作为水环境中诺如病毒污染的指示物。本课题组前期以大肠杆菌ATCC700891T为宿主,从人便样中筛选出一株F-RNA噬菌体YM1,其与大肠杆菌噬菌体MS2亲缘关系最近,MS2宿主通常为含有性菌毛的雄性大肠杆菌。【目的】探索F-RNA噬菌体与其肠道宿主及诺如病毒之间的互作关系,筛选YM1的肠道宿主。【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YM1阳性便样中的大肠杆菌并进行YM1侵染验证,结合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分析YM1接种前后便样中的差异性菌群种类,对YM1阳性便样中潜在的YM1肠道宿主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到351个大肠杆菌菌株,YM1侵染结果表明这些大肠杆菌均不是YM1的宿主;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分析差异性菌种显示,Enterobacter sp. (OTU144)和Enterobacter sp. (OTU11)这2株肠杆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在YM1感染后发生显著性的降低,表明该2种细菌可能为YM1的潜在肠道宿主。【结论】YM1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便样中大肠杆菌并非YM1的肠道宿主,同时发现了2种YM1的潜在宿主,为进一步筛选分离YM1的肠道宿主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竞争排斥益生菌(competitive exclusion product, CE)是1973年由Nurmi和Rantala提出的用于预防和控制刚出壳鸡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产品,后来渐渐扩展到用于其他肠道病原菌的防控。除了控制病原菌定殖外,CE产品也可以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降低死亡率等。现欧美等国家也开发出20多种CE产品用于养禽和养猪业。关于竞争排斥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已经提出了一些假说,如竞争粘附位点或营养、刺激局部免疫反应和产生各种各样的抗菌物质等。由于细菌的抗菌素抗性日益严重,CE产品的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5.
探讨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和分布规律,为食物中毒事件的判定、预防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03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报告进行汇总分析。10a间石家庄地区共报告242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111起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45.87%(111/242);单一致病菌和混合致病菌所致食物中毒分别占80.18%(89/111)和19.82%(22/111)。共检出7种病原菌,以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其他还有沙门菌、蜡样芽胞杆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样品中以食品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患者粪便、剩余食品、呕吐物、涂抹物;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主要集中在4至9月份;食物中毒总体呈下降趋势。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呈多样性,以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食物中毒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近2a,沙门菌食物中毒有增多的迹象,应根据以上特点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抗动物病原菌芽孢杆菌的筛选、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鸡肠道分离、挑选的18株芽孢杆菌经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初步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同时测定了它们对5种常见动物病原菌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的抑菌活性,其中有4株芽孢杆菌对5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还分别测定了它们产木聚糖酶(从0.895 U1到3.239 U1)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0.391 U2和0.465 U2)。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分离株BC17、BC32、BC106、BC228、BC247和BC261具有作为益生菌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给26头仔猪口服大肠杆菌NY—10菌林(O33,:K.H)和ST-A菌株(未定型,但与前者血清型不同),研究了不同日龄仔猪肠道内大肠杆菌定居的规律。 给不同日龄仔猪口服109一3×1010个细菌,定期从各猪的直肠粪样中分离大肠杆菌,并崩相应抗血清对所分离的各株大肠杆菌加以鉴定。结果表明,NY-10或ST-A菌液经初生仔猪口服后,两者在肠道内的定居模式基本相同;NY-10菌株在不同日龄仔猪肠道内的定居曲线也大体一致。一个血清型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占100%的优势期为5—6天,而总的定居期约10天,以后则被其它血清型大肠杆菌更替。在最初接种的NY 10株菌于定居肠道中消失后7一12天,给仔猪再次口服该栋菌4×1010个。发现该株菌迅速被排除,或者不篚从这些仔猜的直肠棉拭中分离到,或者仅在肠遒中定居很短的时期。与此相反,初次口服过ST-A菌株的仔猪,在口服NY一10株苗后,则后者在这些仔猪肠道内的定居模式与初次口服NY一10株菌的定居曲线相似。本试验证实,仔强肠道对大肠杆菌的排斥具有抗原特异性,其机制可能主要是寄上肠道对定居菌的主动免疫应答所致的免疫排除。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竹鼠养殖业不断发展,人工养殖技术的限制导致细菌性疾病不断发生,其中大肠杆菌病成为防治的重点。【目的】分离导致四川绵阳某规模化竹鼠养殖场竹鼠死亡的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耐药情况分析,为竹鼠细菌性疾病防治提供案例支撑。【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遗传进化分析、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从竹鼠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理组织切片可见肺脏、肝脏、肾脏病变严重,脾脏组织病变程度不大;药敏试验表明该株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多粘菌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新霉素、红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等7种药物耐药;该菌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I、aph(3′)-II]和氯霉素类耐药基因(cmlA、floR)。【结论】该竹鼠养殖场疾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该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氯霉素类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香菇酶解物对小鼠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环磷酰胺(CY)造模法制作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然后对其中两组分别灌胃香菇未酶解物和香菇酶解物,最后观察疗效、测定免疫指标和试验小鼠肠道中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乳酸菌数和真菌总数等。【结果】香菇酶解物可使受免疫抑制的小鼠(活跃度、粪便、毛皮、体重)恢复到正常水平,促进免疫器官脾脏及胸腺的发育(P<0.05),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P<0.01)。同时提高小鼠肠道中以乳酸菌为主的有益菌数量(P<0.01),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P<0.01)。【结论】香菇酶解物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对肠道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国内外屡次报道了人们由于吃了海产品而引起食物中毒,但以往均认为这是鱼品腐败后的有毒分解产物所引起,一般推想海洋中盐度高、水温低、有机质少等不利因素,不会发现为害人类病原菌。1960年日人泷川严首次报道了从食物中毒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一种嗜盐性病原菌,以后又在许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