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证据表明人体肝癌细胞表面膜抗原的成份与正常肝细胞的有差异。应用125I UdR释放试验也证明肝癌患者的周围血淋巴细胞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统有可能识别这些膜抗原的差异性。但除了与人体肝癌有交义反应的胚胎肝抗原的性质有些初步报道以外,人体肝癌相关抗原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硫利达嗪(Thioridazine,THO)在临床上通常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THO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效果,但其对肝癌干细胞的杀伤作用还未曾有报道。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转移、复发及耐药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体外悬浮培养富集肿瘤干细胞并检测药物THO对其杀伤效果,并以此评价THO对肿瘤生长的体外抑制效应。通过检测体外悬浮培养肝癌干细胞在肿瘤干细胞相关因子表达、耐药性及细胞周期等方面因素,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其具备肿瘤干细胞样特征,磷酸化STAT3、NANOG和XIAP表达显著上调,而Albumin表达下调;进一步运用MTT、Western blotting和细胞流式等实验验证了THO对肝癌干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效果并能诱导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而对分化的肝癌细胞影响较弱;此外,THO和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DOX)的联合使用显著增强了其对肝癌干细胞和分化的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该结果首次显示THO对肝癌干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可能为今后肝癌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背景:肝癌肿瘤干细胞被认为肝癌增值、侵袭、浸润的关键细胞。目的:研究人肝癌Hep G2细胞系CD44+细胞的分化、增值及小鼠模型致瘤性等生物学特性。方法:磁珠分选Hep G2细胞系中的CD44+和CD44-细胞亚群;微球形成实验检测两亚群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增殖能力;移植种瘤实验检测两亚群细胞致瘤性和恶性程度的差异。结果及结论:微球形成实验表明CD44+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移植瘤致瘤性实验表明CD44+的致瘤率高,恶性程度高。提示HEPG2细胞系中存在具有增殖、多向分化与体内致瘤能力的CD44+细胞,CD44+细胞是符合肿瘤干细胞定义的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4.
李一鸣  陈博  郭云山  蒋建利  唐娟 《生物磁学》2013,(27):5247-5250
目的:肝细胞癌(HCC)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进展迅速、易复发及预后不良。侵袭转移作为肝癌的最主要的恶性表型,是造成较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Calpain是钙激活中性蛋白酶,广泛参与了细胞多种生命过程。其中Calpainl和Calpain2是Calpain家族主要成员,对于维持肿瘤细胞恶性表型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NA干涉技术下调人肝癌Huh7细胞中Calpain2基因的表达,检测下调Calpain2对人肝癌Huh7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明确Calpain2在人肝癌细胞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合成Calpain2的RNAi片段,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Huh7,降低Hull7细胞中Calpain2的表达,运用细胞黏附实验,细胞侵袭实验及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干涉Calpain2对肝癌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合成Calpain2的RNAi片段。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Huh73,36小时后,细胞中Calpain2的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干涉Calpain2后人肝癌细胞Huh7的黏附率,侵袭率及划痕修复率的显著下降。结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Calpain2能够促进肝癌细胞黏附,侵袭及划痕修复能力,Calpain2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的作用,是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肿瘤促进因子。因此,Calpain2可以作为抑制肝癌侵袭和转移的潜在靶点,靶向Call'ain2的药物可能成为治疗肝癌侵袭转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细胞遗传信息研究方法是对大量混合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一群细胞基因表达的平均值,忽视了细胞间存在的异质性。肝癌作为一种人类常见的恶性致命肿瘤,其内部肿瘤细胞存在高度异质性,群体水平分析无法精确揭示其恶性细胞克隆结构和免疫微环境的细胞种类、状态和亚群分布,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单细胞水平的分析,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肝癌发病机制,进行精准肝癌分型指导临床治疗。同时发现,新型治疗靶点及有效生物标记物,为肝癌患者今后进行精准诊疗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单细胞基因组和转录物组测序技术在肝癌免疫微环境、肝癌细胞异质性、肝癌细胞演化与诊疗和肝癌转移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本文还总结了在肝癌研究中,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在发现新肿瘤亚群、精确识别肿瘤细胞间的异质性和了解肿瘤微环境构成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肝癌细胞反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机制,在体外进行肝癌细胞和TIL混合培养后,检测两种细胞FasL、Fas、caspase-8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肿瘤细胞反击时TIL凋亡比例的变化.将肝癌细胞与TIL按照不同的比例共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IL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癌细胞与TIL FasL、Fas和caspase-8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Western印迹检测FasL、caspase-8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的肝癌细胞与TIL共同培养48 h后,随着肝癌细胞接种浓度的增加,TIL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人肝细胞相比,人肝癌细胞FasL mRNA表达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人肝癌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TIL Fas、caspase-8基因mRNA的表达也明显升高;TIL caspase-8的表达也明显升高.结果表明,肝癌细胞可以通过Fas系统诱导TIL发生凋亡,这为肝癌的免疫逃逸和肿瘤反击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Sulfiredoxin(SRX)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蛋白质,最近研究发现其对某些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细胞恶性转化有重要作用,而SRX对宫颈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有何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取宫颈癌HeLa细胞株,分别设为Wild-type(WT)组,Non-target(NT)组,Knock-down(KD)组. 利用siRNA技术干扰SRX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内源性表达,采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力、浸润、迁移能力、细胞凋亡情况,并分别用3组HeLa细胞上清液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各组条件培养基对内皮细胞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两对照组比较,SRX干扰组细胞增殖力、浸润、迁移力显著降低,且干扰组上清使内皮细胞体外血管形成能力也明显下降(P<0.05),而凋亡率则明显增加(P<0.05).而两对照组之间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SRX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具有促进作用,说明SRX可能与宫颈癌恶性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究SIRT7基因琥珀酰化修饰对肝癌患者的生存、免疫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法对SIRT7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转染效果。结果:(1)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SIRT7在多种肿瘤(包括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SIRT7的表达与肿瘤的生存曲线相关(P<0.05);肝癌患者的SIRT7相对表达量与其预后相关,高表达组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情况(P=0.017)和无进展生存情况较低表达组缩短(P=0.004);免疫浸润和肿瘤微环境分析结果显示,SIRT7表达水平与多数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肿瘤微环境(ESTIMATES core)均有明显负相关。(2)Western blot显示,SIRT7在肝癌细胞中表达高于正常细胞。因此,SIRT7 可作为肝癌的潜在预后标志物。结论:SIRT7表达水平与肝癌(HCC)患者的预后、免疫细胞浸润性、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浸润等相关。  相似文献   

9.
动物病毒载体与基因治疗的现状和前景(续)侯云德三、甚因转移方式1。外源基因体外转移,返回体内。实际上,目前在基因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是将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取出在体外培养增殖,同时将某种外源基因如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等基因导入该细胞,然后再将此经基因改造的细胞重新返回人体,以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及动物体内有些蛋白质,在胚胎中存在,而在成年期含量极低,当发生肿瘤时又大量产生。甲胎蛋白是这类蛋白之一种。正常人体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极低,当体内产生原发性肝癌时,甲胎蛋白的水平可升高近百倍,甚至千倍以上。因此血清甲胎蛋白含量的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和Ruoslahti比较了胚胎及肝癌来源的甲胎蛋白的物化性质,都证明二者相似。Gitlin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证明人体甲胎蛋白是由印黄囊及肝细胞合成。原发性肝癌发生过程中肝癌细胞是重要的合成部位。但是甲胎蛋白的大量合成与肝癌发病机制的关系至今还很不清楚。深入研究其合成过程的调节控制机制,显然有其特殊的意义。而用体外无细胞系统深入研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比用整体或完整细胞更便于认识和分析。真核细胞的无细胞翻译系统过去较多利用  相似文献   

11.
恶性细胞有别于正常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它们具有浸润性。1925年Fischer最早研究恶性细胞的体外浸润能力。之后,不少研究者应用不同的培养系统也都观察到恶性细胞的这种特征。Abercrombie认为,恶性细胞运动的接触抑制缺陷与浸润性有关。近几年来,我国细胞生物学研究者曾相继建立了不少长期培养的人癌细胞系。这些细胞系是否皆丧失了运动的接触抑制特性?它们是否仍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瑞香素抗恶性胶质瘤、肝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共同靶点及可能机制,并对其进行体外实验验证。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瑞香素与恶性胶质瘤、肝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瑞香素-三种肿瘤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对瑞香素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实验验证:采用CCK-8和Western blot法行体外实验验证不同浓度瑞香素对U-251 MG、HepG-2和MDA-MB231细胞系细胞抑制率和P53、RRM2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共筛选出瑞香素抗三种肿瘤核心靶点56个,富集分析显示靶点富集在P53通路和癌症通路,参与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凋亡、DNA生物合成和修复等生物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瑞香素与P53、RRM2有较好的结合作用。体外验证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瑞香素能显著抑制U-251 MG、HepG-2、MDA-MB231的增殖(P<0.01),并显著上调其P53蛋白及下调RRM2蛋白的表达,且...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肝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其恶性增殖是临床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寻找能有效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药物,是肝癌治疗的一条重要途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天然产物Dalbinol能浓度依赖性的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初步的机制研究发现Dalbinol能够降低Dvl-2/3和GSK-3β(p S9)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过度激活,下调β-catenin靶蛋白c-Myc和Survivin的表达。此外,Dalbinol也能抑制β-catenin的上游一个重要的调节蛋白Fox M1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Dalbinol在肝癌中的抗肿瘤效果,初步阐明了其抑制肝癌增殖的分子机制,可能为肝细胞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候选药物和相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IL6对肝癌细胞系BEL7404恶性度的影响。方法:用磷酸钙介导转染技术,将NFIL6表达载体(pCN)和空载体质粒(pCN空)分别导入肝癌细胞系BEL7404,并借助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裸鼠成瘤试验对转染细胞的恶性度进行了检测。结果:与原细胞系BEL7404和空载体转染的该细胞系相比较,转染了NFIL6基因的BEL7404的各细胞克隆生长速度减慢,在软琼脂中集落形成率恶性度下降,裸鼠成瘤试验显示成瘤性明显降低。结论:表明外源转染的NFIL6对肝癌细胞系BEL7404具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表皮形态发生素(EPM)对盱细胞癌SK-HEP-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表达EPM的SK-HEP-1细胞,real-timePCR和Westem印迹检测EPM在肿瘤细胞内的表达,CCK8分析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Matrigel-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浸润能力。结果:EPM在肿瘤细胞内的高表达不影响细胞的增殖能力,怛明显增强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结论:肝癌肿瘤微环境有可能通过EPM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将有助于阐明肝癌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发现新的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斑马鱼构建肝癌细胞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可视化转移模型,为CAFs介导的肿瘤转移患者的机制研究和药效评价提供临床前模型。方法 建立肝癌Huh7细胞与CAFs体外共培养体系,分别采用CCK8和Transwell小室检测Huh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同时将不同颜色荧光标记的Huh7细胞和CAFs注射到斑马鱼卵黄周隙中,构建可视化转移模型,观察CAFs对Huh7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及Huh7细胞与CAFs在血管中的结合情况。结果 与CAFs共培养的Huh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加。此外,成功建立斑马鱼肝癌细胞和CAFs可视化转移模型。与CAFs共注射的Huh7细胞的迁移能力和结合率显著增加。结论 CAFs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并且在远端转移中,大多数肝癌细胞与CAFs仍处于紧密结合状态。因此在临床上可以靶向实体瘤的成纤维成分,阻断其对肿瘤的支持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探讨叉头框蛋白Q1(forkhead box Q1, FOXQ1)基因在肝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对肝癌细胞体外血管生成作用.利用 q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24例肝癌、癌旁组织、正常肝细胞L02及肝癌细胞SMMC-7721中FOXQ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FOXQ1的蛋白质表达.合成shRNA-FOXQ1及shRNA-NC慢病毒,转染到SMMC-7721细胞.用体外血管生成实验检测转染shRNA-FOXQ1的肝癌细胞血管生成能力. 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间FOXQ1、VEGF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显示,癌组织和SMMC-7721细胞中FOXQ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细胞(P<0.05),FOXQ1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等参数差异显著(P<0.05).shRNA-FOXQ1组血管生成能力明显低于shRNA-NC组和空白组(P<0.05),FOXQ1、VEGF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也明显低于shRNA-NC组和空白组(P<0.05).研究结果证实,FOXQ1在肝癌中高表达,如果沉默FOXQ1的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血管生成,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与肝癌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免疫电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简称β-G)在正常人体组织匀浆和体液中含量很低,在人体细胞中β-G超微结构定位尚未见报道。采用低温包埋,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进行了人体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内β-G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β-G定位于内质网,同时观察到肝癌细胞中标记β-G的金颗粒数目明显多于肝细胞中金颗粒数目。这一结果可能对肝癌的期发现,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豆甾醇(stigmasterol from Hedyotis diffusa willd.,S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体外抑制作用,对肝癌H22的体内抑制作用及对其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评价S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抑制率变化规律。昆明雄性小鼠6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接种H22瘤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30mg/kg)和高中低剂量SHD给药组(剂量分别为15、30、60mg/kg),腹腔给药10 d后,比较各组瘤重抑制率、H22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结果:SHD对SMMC-7721、BEL-7402细胞具有体外抑制作用;SHD显著抑制H22肿瘤,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SHD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此作用与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眼镜蛇毒及其组分 C 抗小鼠肝癌的病理学改变。 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眼镜蛇毒及其抗癌活性组分 C 与 B A L A/c 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体外孵育, 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与肝癌细胞孵育, 然后取孵育液接种于小鼠前肢腋下, 接种后第 10d 处死, 解剖取出瘤结, 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 结果 空白对照组瘤结较大, 显微镜下见瘤细胞生长活跃、核大、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 而坏死灶少见, 且瘤细胞向周围浸润扩散; 治疗组瘤体较小, 瘤细胞固缩、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见, 而坏死灶多见, 瘤细胞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围绕, 限制了瘤细胞向周围蔓延浸润。 结论 眼镜蛇毒及其组分 C 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体外抗癌作用是明显的, 不同剂量及不同孵育时间的抗癌作用亦显著不同, 其中组分 C 对抗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