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药研发过程中.通过筛选而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关键.目前药物筛选模型已经从传统的整体动物、器官和组织水平发展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创新药物的发现都离不开采用适当的药物作用靶点对大量化合物样品进行筛选.而且筛选规模越大,发现新药的机会就越多。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质组学、组合化学等的发展.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应运而生。高通量筛选体系在创新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是新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基因组解析与新药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DNA微阵列技术 ,基因表达的解析已成为可能 ,个体基因差异也正在被发现 ,并产生了一个新的领域———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开发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基因组解析将为许多新药开发提供目标 ,新的药物筛选系统正在形成 ,基于新的作用功能的先导化合物正在被发现 ,利用DNA微阵列技术而实施药理学与安全性评价 ,从基因序列开始对药物标靶的立体构造进行预测 ,从而选择最优秀的化合物。对于临床试验 ,诊断患者的基因多态性 ,筛选最合适的试验人群 ,提高新药的通过率 ,根据个体的基因差异使给药个体化 ,减少副作用 ,加速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28日,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决定向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暨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捐赠小分子化合物库,以支持中国开展传染性热带疾病候选新药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2006,18(3):243-243
2006年,4月19日由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和美国Cellomics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HCS)研讨会”在沪开幕。来自全国1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50余名从事新药研究开发的学者和研究生会聚张江与美英两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共同推进HCS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是国内最早进行HCS研究的机构,去年曾成功  相似文献   

5.
新药筛选,就是用动物实验来筛选、淘汰某种研制药物中药性评价结果不佳的候选成分。一般每10万个候选成分中只有2到3个可以成为最终成功上市的药物。以往新药筛选动物实验用得最多的是小白鼠,现在斑马鱼进入研究人员的视线,它是一种易于饲养的淡水热带鱼,是继老鼠、人类之后第三大脊椎类模式生物,其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达85%。传化集团孵化的环特生物公司专门研究斑马鱼药物筛选。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环特生物总裁李春启博士说,斑马鱼实验一周内就可完成,其成本只有老鼠实验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研发时间短、成本低使得斑马鱼被应用于抗癌类、心血管类和抗癫痫类等新药的筛选。  相似文献   

6.
《生理学报》2021,73(5):694-706
新药研发的失败率之高众所周知,其中一个原因是依靠动物实验获得的临床前数据无法真实反映人类生理情况,不可避免地在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后产生偏差,最终可能导致研发失利。基于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或成体干细胞建立的疾病模型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细胞原材料;另一方面,由于iPSCs或成体干细胞可来源于患者,因而可准确模拟疾病的遗传背景。因此,干细胞疾病模型为药物临床前试验提供了更贴近人体生理和病理情况的体外细胞模型。更进一步地,通过建立群体iPSCs细胞库,可在体外细胞培养皿内进行人类遗传学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及定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等方法筛选人群中与疾病、药物敏感性差异、细胞毒性差异相关的易感位点,为特定药物的毒性、易感性人群间差异等提供遗传学基础,进而为后续临床试验中合适的试验人群的招募提供理论依据。因而,干细胞疾病模型可潜在辅助新药研发,提高新药临床前试验的准确率,降低新药研发的周期和成本。本文以肝脏代谢疾病为对象,对干细胞来源的肝脏细胞疾病模型在代谢功能方面的生理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评估等领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动态     
我国利用虚拟筛选技术研究抗 2型糖尿病新药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国家“973”新药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凯先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上介绍说 ,我国的科研人员利用虚拟筛选技术在抗 2型糖尿病新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基于国产  相似文献   

8.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到某些损伤而发生的代谢紊乱、异常等现象,引起人类疾病的原因各异,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为了减轻人类的病痛,有针对性治疗疾病,需要研发出专一、有效的药物。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最重要一步就是药物的筛选,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是基因工程筛选技术,可以实现药物专一性选择,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利用受体进行药物的筛选,本文将简要介绍受体药物筛选技术的研究进展,希望对以受体为靶标的新药筛选技术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由本刊与美国国际高科合作协会(WHTS)等单位共同主办的WHTS第二届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于2004年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创新是为了美好的明天”。会议内容涵盖了近百个新药发明科技报告,涉及新药发明的前沿进展、新药筛选的前沿技术、药靶验证、药效机理、生物标记,生物芯片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9):100-10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国家“973”新药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凯先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上介绍说,我国的科研人员利用虚拟筛选技术在抗2型糖尿病新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基于国产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虚拟筛选新药系统,目前已捕获数个具有显著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先导化合物,为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展示了诱人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过去对农用抗菌素的筛选,多数沿用医抗筛选的经典方法,即测定从土壤分离菌株的发酵液(或菌块)对植物病原菌的体外拮抗作用,挑取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即能产生抑菌圈)菌株,作为筛选过程的第一步,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方便,易行,可以过筛大量菌株。第一个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际防治稻瘟病的农抗杀稻瘟素S(bla sticidines)就是应用这个原则筛选到的。以后,H.Umezawa及T.Iwasa先后报导了他们筛选到的春日霉  相似文献   

12.
胡国洲 《生命科学》1993,5(1):10-13
今年年初中美有关知识产权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正面临重大的转折:十一亿人口医疗保健事业的需求,不能再依靠仿制或者进口国外医药产品来满足,创制新药已经成为我国医药研究人员的紧迫任务。目前,中央有关部门正在步署我国的新药研制工作。由国家计委支持、四个研究单位组成的“国家医药、农药筛选协作组”已正式成立。这儿我想谈谈对新药筛选工作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自1994年Science、Nature等杂志发表专题评述,至2009年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完成,斑马鱼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型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式生物在发育毒性与致畸性研究中引人注目的优势是胚胎发育的透明性,基于高通量的检测体系,以及短时-高效-低费筛选,用于中药毒理和重大疾病中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的大规模新药筛选研究。随着"3R原则"的推行与实施,斑马鱼可能发展成为发育毒性与致畸性试验哺乳动物替代模型。概括介绍了国内外斑马鱼发育毒性与致畸性研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深入研究HBV复制机理,筛选参与HBV复制的基因,可能为开发抗乙肝病毒新药提供新 的靶点.本文拟建立一种筛选HBV复制相关基因的方法: RNAi文库感染HepG2.2.15细胞后,利用免疫磁珠收集HBsAg表达降低的细胞,提取DNA,PCR扩增siRNA编码序列,将PCR产物克隆入T-easy载体,随机挑选克隆测序,发现DDB1基因可能参与HBV复制.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筛选HBV复制相关基因的方法,为大规模全基因组筛选参与HBV复制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20年里,斑马鱼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脊椎动物,在发育、遗传、免疫、肿瘤和毒理等诸多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斑马鱼作为活体模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某些生物学过程的药物筛选。通过斑马鱼初步筛选,在药物研发初期可确定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毒性以及副作用等。最近的研究还发现,斑马鱼不仅用于新药筛选,还可用于药物结构的优化。本文重点介绍斑马鱼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丁宏  沈旭 《微生物与感染》2007,2(2):F0003-F0004
随着新药筛选研究的深入,在活细胞水平上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变化或化合物作用于细胞的活性和毒性成为药物筛选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三、寻找新药的途径目前寻找抗肿瘤药的方向主要有二:一为纯经验式地筛选大量化合物,一为寻找可资利用的肿瘤与正常细胞代谢上的差别,为合成筛选对瘤细胞毒性更大的新药提供条件。究竟那个方向好?什么是关键问题?在有关学者中间经常存在着热烈的争辩。Skipper 把这种争辩称之为“冲动,短视而无益的争论”,他认为这两种途径显而易见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什么是关键问题?”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许最聪明的办  相似文献   

18.
进行基因组新药的研发不一定就能发明新药。美国大型企业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生物技术相关预算一方面在迅速上升:另一方面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新药数量却在减少。解决上述问题的秘诀就在于RNAi和干细胞组合起来的高通量筛选(11ighthroughputscreening,HTS)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微生物源新药发现过程中的高通量样品制备技术,组合化学技术和高通量筛选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2006,18(2):109-109
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和丹麦H.Lundbeck A/S(中文名:灵北医药公司)最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将瞄准全球市场共同研究开发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的治疗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