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黑腹四脉绵蚜Tetraneura nigriabdominalis (Sasaki),异名T. akinire Sasaki,又名秋四脉绵蚜、高梁根蚜等。属半翅目,瘿绵蚜科。国内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四川、云南、新疆、宁夏、甘肃、福建、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红腹缢管蚜Rhopalosiphum rufi-abdominais Sasaki为害大豆加剧,我们在1981至1983年对此蚜生物学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昱君  侯廷玉 《昆虫知识》1997,34(4):232-235
缴管蚜小蜂部helinusrhopalosiphiphngusYapetChenl‘]是陆稻地下害虫红腹缢管蚜Anopaloslphumrghbdomlhalis(sasde)的重要寄生天敌。据笔者调查,该蜂对奇主蚜虫的自然奇生率为引.37%~84.03%,平均寄生率达64.40%。为探讨该蜂的利用价值,我们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互寄生与分布缢管好小蜂在文山地区主要分布于海拔740~1720m陆稻种植区(夏秋季)、菜园、小麦地(冬春季),寄生于取食陆稻、棒头草、着麦娘、冬小麦根部的红腹缢管蚜。笔者曾将收集到的禾谷缢管蚜、玉米蚜等15种蚜虫I‘]按一定数量…  相似文献   

4.
陈昱君  李广云 《昆虫知识》1998,35(3):154-157
溢管蚜小峰小helinusrhopalos…h…hngus阿见吧etChen)是多种农作物地下害虫红腹缢管蚜Anopaloswhumr听abdominalis(Sasaki)的主要寄生性天敌。1989年该蜂在云南省文山县陆稻种植区首次被发现,1995年经鉴定为一新种’‘’。继对该蜂的发生规律研究之后”’,我们又对其冬季消长进行了调查。l缢管好小峰及其寄生冬季分布为了摸清冬季溢管蚜小蜂的分布范围,我们于1995年2月11日至3月1日对木同海拔的5个县,6个乡(镇),l个农场的菜园和禾本科植物和田麦(水稻收割后,田水被控于,冬季栽的小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通过调查,在棒…  相似文献   

5.
红腹缢管蚜为陆稻的重要根部害虫,云南文山州发现其有效寄生天敌,经研究为蚜小蜂属2新种:文山蚜小蜂Aphelinus wensanus sp.nov.及缢管蚜小蜂Aphelimus rhopadosiphiphagus sp.nov.,本文详加描述、比较、并略论及中国蚜小蜂科概况,新种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6.
云南丽江地区铁杉球蚜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  卢文华 《昆虫知识》2008,45(1):83-87
铁杉球蚜Adelges tsugae Annand(Hemiptera:Adelgidae)是铁杉的主要害虫,在北美造成铁杉成片死亡。为有效地寻找控制铁杉球蚜的天敌,作者于2005年8~2006年12月,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的河源、牦牛坪、黑水河3个地点对铁杉球蚜的发生进行6次调查,统计不同树枝方位、不同树冠层次、不同取样地点、不同取样时间的铁杉球蚜的为害率。在多数情况下,铁杉北向和南向树枝上的球蚜为害率高于西向和东向;树冠下层的铁杉树枝上的球蚜为害率高于树冠上层;5月树冠上层球蚜为害率反而高于下层,树冠层次球蚜密度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现象,与铁杉球蚜第2代发生高峰期相吻合。3个地点的每株树铁杉球蚜为害率平均为24.6%,河源的球蚜为害率又高于牦牛坪和黑水河。对来自3个地点的12块样地的每样地铁杉球蚜为害率与环境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表明,坡向、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雨量与铁杉球蚜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在调查铁杉球蚜的发生或采集球蚜天敌昆虫时,应在不同时间依据树枝方位和树冠层次来分别进行。在选择调查采集地点时,应以林区坡向、相对湿度、降雨量等环境因子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荷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Linnaeus)属蚜科蚜亚族,为害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近年来,随着细绿萍Azolla fiticuloldes Lamk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各地都相继发现为害并逐年加重,现已成为绿萍养殖的一种新害虫。作者于1979—1981年对该虫的寄主、生活习性、防治办法等作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一、寄主及为害状 经室内、外接种调查表明,此虫在浙江温州  相似文献   

8.
<正> 蚜虫是蔬菜的大敌,它不仅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是白菜、番茄、马铃薯、榨菜等多种蔬菜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目前为害蔬菜的蚜虫有棉蚜、萝卜蚜(菜缢管蚜)、桃蚜和甘蓝蚜等。 蚜虫,特别是有翅成蚜,在迁飞中,喜欢黄色、草绿色,而厌恶银灰色和白色。针对这种习 蚜虫是蔬菜的大敌,它不仅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是白菜、番茄、马铃薯、榨菜等多种蔬菜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目前为害蔬菜的蚜虫有棉蚜、萝卜蚜(菜缢管蚜)、桃蚜和甘蓝蚜等。 蚜虫,特别是有翅成蚜,在迁飞中,喜欢黄色、草绿色,而厌恶银灰色和白色。针对这种习  相似文献   

9.
蚜虫生活史类型及种型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上已经有记录的蚜虫有二千数百种,其中有一部分是相当严重的害虫。在我国为害森林树木的有:松蚜Eulachnus rileyi(Williams),柏蚜Cinara thujafoliae Theo-bald,栎蚜Tuberculoides capitata Essiget Kuwana,杨蚜Chaitophorus populi Lin-naeus等等;为害於农作物的有棉蚜Aphisgossypii Glover,高梁蚜Aphis sacchari  相似文献   

10.
仝则乾  孟琳钦  苏丹  张弛  胡祖庆 《昆虫学报》2019,62(12):1392-1399
【目的】小麦黄矮病[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GAV是BYDV在我国的主流株系,且其在田间与介体麦长管蚜 Sitobion avenae 和非介体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同时发生,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大麦黄矮病毒胁迫下介体和非介体蚜虫体内重要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变化规律,为揭示病毒 蚜虫互作生理生化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化方法测定取食健康小麦(空白对照组),取食前期经无毒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3龄若蚜为害72 h的小麦(条件对照组)及取食前期经携带BYDV-GAV麦二叉蚜3龄若蚜为害72 h的小麦(处理组)7 d后,介体麦长管蚜与非介体禾谷缢管蚜成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重要保护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重要解毒酶活性变化。【结果】取食前期经BYDV-GAV感染的麦二叉蚜3龄若蚜为害的小麦7 d后,介体麦长管蚜成蚜体内POD, SOD和AKP活性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但与条件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且条件对照组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取食经BYDV-GAV感染的麦二叉蚜3龄若蚜为害的小麦7 d后,非介体禾谷缢管蚜成蚜体内SOD,AKP和AchE活性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ACP活性显著上升,但与条件对照组相比仅ACP活性显著上升;且条件对照组禾谷缢管蚜体内AKP和AchE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ACP活性显著上升。【结论】取食感染BYDV-GAV小麦后介体麦长管蚜成蚜体内POD, SOD和AKP酶活性升高是前期蚜虫的为害造成,与BYDV-GAV无关;非介体禾谷缢管蚜成蚜体内AKP和AchE酶活性下降是前期蚜虫为害引起,SOD酶活性下降是前期蚜虫为害和BYDV-GAV的综合作用,而BYDV-GAV和前期蚜虫为害均能使禾谷缢管蚜体内ACP酶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11.
在2013年5-9月,采取5点取样,对云南省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及普洱暖热玉米种植区玉米蚜种群动态进行定期、定点、定株的系统调查,明确云南省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种植区玉米蚜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为玉米蚜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玉米蚜在玉米各生育期均有发生;玉米蚜在抽雄散粉期主要集中在雄穗为害,籽粒建成期以后转移集中在苞叶及雌穗为害;玉米蚜在玉米田始终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呈聚集—扩散—聚集趋势。普洱暖热玉米种植区玉米蚜种群数量在玉米进入籽粒建成期后才有所增长;玉米蚜在籽粒建成期以后主要集中在苞叶及雌穗上为害;玉米蚜在玉米田基本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始终呈扩散趋势。两地玉米蚜自然种群消长、垂直分布动态,空间动态均具有一定差异,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相对更适宜玉米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 芹菜二尾蚜(即柳二尾蚜)Cavariella sa-licicola(Matsumura)是为害芹菜和柳树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陕西为害芹菜有加重的趋势,作者于1981~1985年对该虫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花生蚜在烟台地区为害花生,从1967年才猖獗起来,现已成为每年都要防治的常发性害虫。对花生蚜的为害情况及消长规律,我们进行了七、八年的调查,现仅将预测预报与防治整理如下。 一、预测预报 1.虫源基数调查 通过冬季和早春,对花生蚜寄  相似文献   

14.
为害蔬菜的重要蚜虫有萝卜蚜Rhopalosiphumpseudobrassicae(Davis)、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瓜蚜(棉蚜)Aphisgossypii Glover、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s Koch和芹菜蚜Brachycolus heraclei Taka.等。其中只有甘蓝蚜  相似文献   

15.
苜蓿蚜是豆科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湖北广济不仅为害苕草,而且为害红花草、蚕豆等作物。目前有关苜蓿蚜的报导较少,笔者于1963—1964年在湖北广济县对苜蓿蚜的为害、发生与环境条件等关系,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报导于下。 一、苜蓿蚜为害程度及为害习性 受害的苕草叶片及嫩茎呈现灰黑色斑点,严重时,可使叶片卷缩,逐渐转黄以至枯死。 被害苕草不仅植株矮小,生育期也有所推迟。如未被害的株高140.3厘米,开花20—25%,而被害的株高102.1厘米,仅开花2—3%。据1963年4月17  相似文献   

16.
麦长管蚜为害小麦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了麦长管蚜为害小麦的田间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麦长管蚜为害小麦的关键时间是小麦灌浆期;对于郾师9号其经济阈限在灌浆前期是480头/百株或2402日头/百株的累积蚜量,在灌浆中期是185头/百株或922日头/百株的累积蚜量;对于冀麦19号,其经济阈限在灌浆前期为222头/百株或1110日头/百株的累积蚜量,在灌浆中期为369头/百株或1845日头/百株的累积蚜量。  相似文献   

17.
麦长管蚜为害迟熟连作晚稻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0年以来,浙江各地常有蚜虫为害迟熟晚稻。有的年份为害十分严重,仅次于第五代褐稻虱。在1974年晚稻被害期间,经我们调查,系麦长管蚜(Macrosiphum granarium Kirby)危害。 (一)发生为害情况 麦长管蚜为害晚稻,几年来在宁波地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金华地区、绍兴地区、杭州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 麦长管蚜为害晚稻,主要集中在迟熟连作晚稻(包  相似文献   

18.
<正> 黑云杉蚜Cinara piceae Panzer属同翅目,大蚜科,长足大蚜属。分布于四川省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高山针叶林区。我们于1980年在丹巴地区进行人工林病虫普查时发现该虫。黑云杉蚜为害云杉属的鳞皮云杉Picea aurantiaca var. retroflexa(Mast.)C.T.Kuan和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的幼树。 丹巴地区海拨2,500—3,800米处的云杉人工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单株虫口密度在千头以上,平均有虫株率达43.%。成、若蚜群集云杉主干四周为害,寄主被害后,生长势普遍减弱,年高生长下降51.7%。1981至1983年,我们对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49-54
为明确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与其寄主植物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理,本文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磷钼酸-磷钨酸比色法及索氏回流法,分别测定了瓜蚜为害对黄瓜、哈密瓜、南瓜、瓢葫芦和搅瓜等5种寄主植物叶片内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及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蚜为害后,供试寄主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单宁和黄酮的含量明显上升。说明瓜蚜为害导致寄主植物营养质量下降,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上升,从而对植食者产生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下列害虫和寄生天敌种类对大豆植株中提取的某些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不同组合混合相的触角电位反应: 1)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2)为害大豆植株的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和不为害大豆植株的豆蚜二者所共有的寄生天敌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fabarum Marshall; 3)不为害大豆植株的麦长管蚜的寄生天敌燕麦蚜茧蜂Aphidius picipes Nees。结果表明,与大豆植株相关联的大豆蚜和不相关联的豆蚜所共有的天敌——豆柄瘤蚜茧蜂,对大豆植株的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混合相反应敏感,而与大豆植株不相关联的豆蚜、麦长管蚜及其寄生天敌——燕麦蚜茧蜂,对大豆植株的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混合相反应不敏感。再次证明,植物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在害虫及其寄生天敌搜寻寄主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