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蛇趣五则     
(一) 饶有风趣的蛇节蛇,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样子丑陋,面目可憎,再加上蛇毒可致人于非命,都不喜欢它。可是,在有些国家崇拜蛇,更使人意想不到的还有蛇节。素有“山国”之称的尼泊尔,每年尼历四、五月(公历约七月中旬)都要举办蛇节(亦名纳格潘贾米节),节日期间,人们将蛇像挂在大门上,用以“驱邪除鬼”。印度也有蛇节。在每年八月举行。在这时候,蛇被捕来作为崇拜、溺爱甚至亲吻的对象。活动多种多样。你会看见,到处都有蹒跚学步的小孩在玩蛇,信徒们在吻无毒的蛇,年轻人让蛇缠在脖子上大摇大摇地走来走去。在比哈尔邦,印度教徒用蛇形的船和木筏大加庆祝;在加尔各答,人们祭祀自己所崇拜的大蛇女神;在北方邦,人们将用于献祭的货币浸在河里;在旁遮普邦,人们祭祀黑蛇塑像。  相似文献   

2.
用兔抗人ER-α和ER-β多克隆抗体对文昌鱼神经系统、轮器哈氏窝和性腺进行免疫细胞化学的定位研究。结果揭示幼年和成年两性不同发育时期文昌鱼在这些部位分布ER-α和ER-β蛋白。ER-α定位在端脑、中脑、后脑和神经管中大多数神经细胞核,少数在胞质及其突起和神经纤维,ER-β则定位在细胞质或细胞膜上,少数在核内。ER—α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哈氏窝下层的上皮细胞核,少数在上层细胞质,β受体则在上层细胞核。在性腺,ER-α分布在卵巢中卵原细胞和小生长期卵母细胞胞质与核仁,生发泡(核)显免疫阴性,在大生长期卵母细胞核膜和核仁的免疫阳性显著增强,成熟期则在卵细胞生发泡表达,ER-β免疫阳性物质分布在卵原细胞和早期卵母细胞质以及成熟卵细胞的卵被膜检测到,生发泡显免疫阴性。在精巢,这两种ER亚型均定位在精原细胞、初级与次级精母细胞和足细胞质,精子细胞在胞核,精子显免疫阴性。另外,双染结果还揭示ER-α和ER-β在上述部位多数共存于同一细胞,少数在不同细胞表达,且在细胞定位有不同。首次发现这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在文昌鱼有广泛分布,它们介导雌激素对文昌鱼神经内分泌组织的调节作用。α和β受体在靶细胞定位的不同,提示两者在介导雌激素信号路线和基因转录机制可能有不同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细菌的芽孢     
细菌的芽孢邢广林(山东省宁阳县第十四中学271411)某些细菌在生长后期能够形成一种特有的休眠状态的细胞,称为内生孢子,亦称芽孢。在不同细菌中,芽孢所处的位置不同,有的在中部,有的在偏端,有的在顶端。芽孢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圆柱形。在有些细菌中,芽孢...  相似文献   

4.
湿地水鸟     
正湿地水鸟(Waterbird)是指在生态上依赖于湿地,生活史某一阶段依赖于湿地,且在形态和行为上形成适应特征的鸟类。它们栖息于湿地,依水而居。或在深水中游泳和潜水,或在浅水、滩地与岸边涉行,或在湿地上空飞行。不同的类群和种类,与湿地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同。许多种类不仅在湿地环境中栖息和觅食,还在湿地中营巢繁殖,也有些种类仅在湿地中栖息或觅食,但选择岛陆环境营巢孵育后代。但不论其生态习性如何,湿地水鸟在喙、腿、脚、羽毛和体型,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均显示出长期适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控制条件下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在白菜、大葱、甘蓝和豇豆上的生命表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幼虫在4种寄主植物上均为5个龄期。幼虫和蛹在大葱上的发育历期最长,在白菜上最短。甘蓝叶片饲养的甜菜夜蛾生殖力最高,单雌产卵量为1015.8粒,豇豆叶片上饲养的生殖力最低,为496.1粒。甜菜夜蛾在甘蓝上的内禀增长率和净增殖率最高,分别为0.237和287.82,在大葱上最低,分别为0.172和173.90。在大葱上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较低,在其他3种寄主植物上较高。甜菜夜蛾的特定年龄生殖率在甘蓝叶片上最高,第22天单雌产卵量高达453.6粒。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4种植物中,甘蓝是甜菜夜蛾的最适寄主。  相似文献   

6.
许多苏联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了空气中的CO_2经过同化作用在叶中形成的醣,在植物中沿着皮层(靭皮部)移动,而後,到达根部,钻到最细和极活动的须根中。在植物根中糖遭到逐步的水解,结果形成丙酮酸。在羧化酶存在时丙酮酸结合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形成草酰乙酸。後者很容易还原转变成蘋果酸。在根中形成的,带有土壤中的二氧化碳的有机酸,在植物中上升进入叶片。在陽光下叶片中的二氧化碳,因脱羧酶作用的结果重新释放,而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被还原,形成醣和蛋白质。乌克蘭共和国科学院植物生理和農业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气调贮藏中,莱阳在梨果心的组织褐变在时间上先于果肉,在程度上重于果肉。在果肉内中部3/5易褐变。褐变部位的不均一性与酚类物质在果实中分布的不均一密切相关,酚类物质含量越高,褐变越严重。层析法鉴定出绿原酸、桂皮酸、阿魏酸和咖啡酸,其中以绿原酸为多酚氧化酶的最适底物。酶法分离纯化了原生质体和液泡,表明酚类物质存在于液泡内,多酚氧化酶在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8.
用兔抗人ER-α和ER-β多克隆抗体对文昌鱼神经系统、轮器哈氏窝和性腺进行免疫细胞化学的定位研究。结果揭示幼年和成年两性不同发育时期文昌鱼在这些部位分布ER-α和ER-β蛋白。ER-α定位在端脑、中脑、后脑和神经管中大多数神经细胞核,少数在胞质及其突起和神经纤维,ER-β则定位在细胞质或细胞膜上,少数在核内。ER-α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哈氏窝下层的上皮细胞核,少数在上层细胞质,β受体则在上层细胞核。在性腺,ER-α分布在卵巢中卵原细胞和小生长期卵母细胞胞质与核仁,生发泡(核)显免疫阴性,在大生长期卵母细胞核膜和核仁的免疫阳性显著增强,成熟期则在卵细胞生发泡表达;ER-β免疫阳性物质分布在卵原细胞和早期卵母细胞质以及成熟卵细胞的卵被膜检测到,生发泡显免疫阴性。在精巢,这两种ER亚型均定位在精原细胞、初级与次级精母细胞和足细胞质,精子细胞在胞核,精子显免疫阴性。另外,双染结果还揭示ER-α和ER-β在上述部位多数共存于同一细胞,少数在不同细胞表达,且在细胞定位有不同。首次发现这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在文昌鱼有广泛分布,它们介导雌激素对文昌鱼神经内分泌组织的调节作用。α和β受体在靶细胞定位的不同,提示两者在介导雌激素信号路线和基因转录机制可能有不同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lisL.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分布在北温带36°N-55°N范围内。明确草地螟在整个欧亚大陆的发生动态,对于阐明其灾变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查阅有关中、俄草地螟的文献资料,分析1900年以来欧亚大陆草地螟的发生情况。【结果】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今,草地螟在欧亚大陆先后于1925-1936年、1948-1960年、1969-1989年和1995-2014年出现了4个大的群发期。在1925-1936年、1969-1989年和1995-2014年3个群发期内,存在着草地螟重发生区沿着欧亚大草原东西向蔓延的现象。在1948-1960年这个群发期,草地螟主要发生范围局限在东北亚地区。此外,草地螟种群在不同区域内呈现出不同的暴发周期。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草地螟的暴发周期为10年左右,但在1937-1968年间出现了长达30余年的间歇期。在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草地螟的暴发周期为20年左右。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由于其位于欧亚大陆两个主要的发生基地之间,无论草地螟重发生区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传播,都会在当地造成危害,因此发生也更频繁。【结论】草地螟在欧亚大陆的猖獗为害具有群发性,重发生区会沿着欧亚大草原东、西向蔓延。草地螟在一个地区内的间歇性猖獗不仅与当地的环境因素有关,还可能受到草地螟重发生区在大陆尺度上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下的棉铃虫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42,自引:15,他引:27  
组建了棉铃虫在五种恒温条件下的种群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卵期孵化率在25℃中最高,在35℃中孵化率显著下降。在20°—35℃范围内,幼虫存活率变化不大;在15℃中幼虫死亡率显著增加,低温对幼虫存活的影响主要发生在4—6龄期间。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蛹期存活率与温度呈直线相关。世代存活率以30℃中为最高,25℃中次之。在25°—30℃范围内,雌蛾平均产卵量最大,产卵率最高;15℃低温主要影响卵的形成,持续35℃高温主要影响成虫的产卵行为。在五种温度中的世代存活率和雌蛾平均产卵量均呈抛物线趋势。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的种群增长指数可以用二次抛物线方程表示。计算结果表明,在15.05°—36.08℃范围内,棉铃虫种群世代数量都是上升的趋势,在最适温度下繁殖一代,种群的数量约增加350倍;在15.05℃或36.08℃中,种群世代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蝴蝶新种, 新亚种及新记录种(Ⅲ)(鳞翅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记述中国粉蝶科1新种,4新亚种,1新型,1中国新记录种及6个《中国蝶类志》未记述的已知种,所有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I)(鳞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中国蝴蝶1新种、3新亚种、2中国新记录种和2中国新记录亚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要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新疆蝗总科的新属新种及国内新记录(直翅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采自新疆网翅蝗科1新属1新种,白条蝗属Albistriacris,gen.nov,托里白条蝗Albistriacris tuoliensis,sp.nov,及中国新记录;红足米纹蝗Notostaurus rubripes Mistshenko。模式标本保存于山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棘豆属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阎平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7):1474-1477
对野外采集的新疆棘豆属植物以及标本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马尔洋黑毛棘豆是新变种,白花米尔克棘豆、白花冷棘豆、白花二裂棘豆、白花庞氏棘豆和白花小叶棘豆是5个新变型.短梗棘豆、长翼棘豆、鸟状棘豆和长苞黄花棘豆是新疆地理分布新记录.并对新变种马尔洋黑毛棘豆和长翼棘豆的果期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该文报道了近年来在广西发现的较为重要的3种新记录植物和1种新组合植物,这些新植物是广西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V)(鳞翅目: 眼蝶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记述眼蝶科6新种,3新亚种,1新级位,1新组合,5新记录,13个在<中国蝶类志>中未记载的已知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IV)(鳞翅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记述斑蝶科 1新种、1新记录种 ;蚬蝶科 2新种、3新亚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19.
记述我国粉蚧科1新属:结粉蚧属Sinococcus,gen.nov.及其模式种:采自天津南开大学校园榆树Ulmus pumila L.枝干树皮裂缝内的榆华粉蚧Sinococcus ulmi,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0.
记述采自云南省绿春县牛孔乡的直翅目蚱总科枝背蚱科1新属:盾蚱属Aspiditettix gen.nov.及1新种--云南盾蚱Aspiditettix yunn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