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榆社—有角大唇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了产自山西榆社大唇犀属的一个新种——有角大唇犀Ch.(Acerorhinus)cornutum sp.nov. 过去,对大唇犀是否有角虽然也有过种种推测,但缺乏可靠依据,榆社的材料鼻部前端的构造,显示了角的存在。因此,Acerorhinus是大唇犀属三个亚属(Heissig,1975)中,唯一有角的一个亚属。文中还就大唇犀头骨吻部主要肌肉进行了复原,对其功能和生态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文榕生 《化石》2009,(4):66-71
古人对犀牛形象认识与再现的 变化(明清) 明代,流传下多种犀牛图形。 弘治十六年(1503),孝宗下诏太医院编纂修订的《御制本草品汇精要》由8位宫廷画师彩绘插图。其释“名”有:“通天犀、乌犀、南犀、川犀、分水犀、黄犀、毛犀、牯犀、胡帽犀、兕犀、黔犀、奴角犀、骇鸡犀、食角犀、堕罗犀”,可以看出有按地域、毛色、行为、品质等不同标准命名。较详细的描述则是:  相似文献   

3.
美国Ecogen公司宣布,该公司基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t)的生物杀虫剂已证明对防治草坪虫害非常有效。实验是在美国ChemLawn Servies Corporation实验室和温室进行的。结果表明,这种新型Bt植株明显抗草坪及观赏植物害虫。对Bt生物杀虫剂敏感的两种普通害虫是日本甲虫和北方圆头犀金龟子,每年,美国在用于专业草坪防治这些害虫的费用就达5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4.
《化石》2013,(3)
已绝灭的真板齿犀(Elasmotherium)在其额骨上长有一只2米长的角,它一直生存到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将其形象绘制在洞穴壁画上,由此被认为是传说中"独角兽"的真实原型.所有其他的板齿犀都有一个或强或弱的鼻角,但真板齿犀似乎失去了其祖先的鼻角而突然获得了一个庞大的额角.板齿犀类从鼻角到额角的过渡一直很难解释,因为在具鼻角的祖先和具额角的后代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形态鸿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邓涛研究员等人在5月出版的《科学通报》上报道了他们在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红粘土中发现的一具大型的拉氏中华板齿犀(Sinotherium lagrelii)头骨,由此为真板齿犀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牙齿釉质的全样和系列碳、氧同位素分析,重建了甘肃临夏盆地25~2.5Ma期间犀牛的食性和环境。其结果支持先前根据牙齿和头骨-肢骨形态做出的一些推断,并对部分属的古生态提出了新的看法。同位素结果支持如下的推断:晚渐新世的巨犀Paraceratherium生活于森林环境,而与其共生的异角犀Allacerops栖息地相对开阔,食性特化程度低;中中新世的西班牙犀Hispanotherium在开阔领地上取食草本植物,而同时代的奇角犀Alicornops在森林环境中具有更特化的食性;晚中新世的副板齿犀Parelasmotherium在开阔的稀树草原上取食草本植物。与先前认为无鼻角犀Acerorhinus和额鼻角犀Dicerorhinus生活于森林化环境的推断不同,数据指示这两种犀牛也生活于开阔的稀树草原环境。同位素结果未能得出伊朗犀Iranotherium的确切生活环境,但支持先前认为它特化为C3草本植物取食者的推断。研究结果也显示大唇犀Chilotherium在晚中新世的大多数时间内是森林生活者,但其在晚中新世末期占据了更开阔的环境。此外,分析结果与先前的推断一致,即上新世的山西犀Shansirhinus和更新世的披毛犀Coelodonta是开阔生活环境中的食草者。最后,碳同位素数据支持在此项研究中的所有犀牛都是纯C3取食者,确认C4植物不是临夏盆地25~2.5 Ma期间植被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6.
孙丹辉 《化石》2021,(2):77-78
板齿犀属(Elasmotherium)体型巨大,具有一个最长可达2米的额角,是曾经生存在欧亚大陆的犀科动物.虽然板齿犀属被认为与中华板齿犀属(Sinotherium)关系密切,且板齿犀类2000万年以来从鼻角向额角的演化过程已被重建,但板齿犀属,即真板齿犀的起源问题尚未得到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犀金龟亚科Dynastin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金龟科Scarabaeidae,多为大型至特大型甲虫。该亚科昆虫世界广泛分布,目前全世界种类已发现8族225属1 860余种。犀金龟成虫为植食性,幼虫多腐食性,部分植食性,其幼虫主要危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有些种类是重要的农林业害虫。因此,开展犀金龟系统分类的相关研究对农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犀金龟亚科昆虫大多外形奇特、极具有观赏性,深受爱好者的喜爱,对其生物学、分类学的研究热度持续升高,促使国际贸易盛行,但同时也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外来入侵物种威胁生态系统平衡等问题。犀金龟亚科的分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成虫形态学方面,而该类群一些属的成虫鉴定特征与丽金龟亚科的极为相似,导致犀金龟亚科分类系统常存在争议,因此引入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及分子信息可为犀金龟亚科的分类系统提供新的证据。本文回顾了犀金龟亚科的研究历史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给出了中国犀金龟亚科物种列表,但该亚科现阶段分类学仍以新种记述为主,研究方法较单一,因此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可为未来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榕生 《化石》2009,(3):48-53
对于有人将“兕”与“雌犀牛”对等的诠释观点,我们认为值得商榷。除了上文提到金文有“兕”与“犀”二字,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对“角”的区分,已经表明古人认识到犀牛不是一种。若再将古人的一些关于犀牛的诠释,先按照具有比较显著特征的印度犀(大独角犀)与苏门犀(双角犀)进行梳理(表1),可能比较容易看出端倪。  相似文献   

9.
I-Min Tso 《昆虫知识》2009,(5):664-664
一只甲虫所释放的绿宝石般的颜色完全依赖于照射它的光线。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当被左旋偏振光或普通日光照射时,这种名为Chrysinagloriosa的甲虫便会发射出像宝石一样的绿色光泽。但是如果被右旋偏振光照射,这种甲虫则会发出茶青色。  相似文献   

10.
《昆虫知识》2009,46(6):829-829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军方目前正在秘密资助一项用于间谍任务的“生物武器”计划,该计划将利用甲虫或其他体型较小的昆虫,来实现窃听或拍照等秘密任务。据悉,美国国防部科技计划局已经花费数年时间,研制出了一种可以执行秘密间谍任务的电子生物武器。科研人员将一个微型的电子芯片植入甲虫大脑,通过笔记本电脑实现无线遥控“间谍甲虫”。据科研人员介绍,美军计划利用这种植入设备,通过刺激甲虫的大脑来振动翅膀,控制甲虫的起飞、飞行和降落等活动。这种设备是纳米级的芯片,遥控者可以通过控制甲虫一侧或另一侧的基底肌肉使翅膀振动,从而实现控制方向。同时,科研人员还将一个微型电池和一个带有收发器的微型控制器植入了甲虫体内。  相似文献   

11.
正甲虫遇到蛙,会是什么结果?当然是被吃掉喽!这个答案对,也不对。一般情况下,甲虫遇到蛙,很快被吞下,不久后它会被消化,生命就这样结束啦!然而有一种甲虫与众不同,能凭自己的本事与命运斗争,最终活下来。究竟是哪种甲虫这么厉害?"重生"的甲虫它就是掌握独特逃生秘诀的梭形扁牙甲。梭形扁牙甲是一种水生甲虫,往往和蛙类生活在同一环境中。蛙作为食虫高手,见到这种甲虫当然不会客气。"啊呜!"还没等梭形扁牙甲反应过来,眼疾嘴快的黑斑侧褶蛙就把它吞进肚子里了。  相似文献   

12.
卷甲虫属一新种—三角卷甲虫:甲壳纲:等足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江苏省昆山县的等足目卷甲虫科卷甲虫属一新种-三角卷甲虫Armadilliiumtriangulesp.nov.讨论了同近似种寻常卷甲虫Armadillidiumvulgare(Latreille,1804)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昆虫知识》2008,45(6)
据《探索发现》网站报道,近日美国专家通过实验室研究证明,在北美许多原始森林的多岩石地带,成片的美国黑松木枯死原因可能与甲虫流行有关,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向其它林区蔓延。但是最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甲虫泛滥成灾,已经造成当地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科学家担心这种现象一旦发生蔓延,将有可能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问题。据科学家称,这种甲虫已经毁掉了美国数百万公顷原始森林,这将直接威胁当地气候问题,当地居民有可能面临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岩亮洞是广西扶绥地区最近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巨猿化石点,经过初步发掘,采集到了丰富的巨猿材料及大量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犀类化石居多,包括146颗完整的牙齿及十多件头后骨骼化石,从形态特征判断,这些犀类化石应属于独角犀的一新种Rhinoceros fusuiensis。岩亮洞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以种群丰度最大而不同于其他已知东亚地区的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类材料。本文从犀类牙齿的主尖釉质层、齿质暴露程度、咀嚼面的磨蚀程度等方面对岩亮洞独角犀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死亡群中至少有4头幼年个体、5头青年个体、5头成年个体和1头老年个体。依据牙齿磨蚀程度和牙齿萌出顺序对年龄结构的分析及统计显示,其中青年个体和成年个体最多,幼年个体次之,老年个体最少,其死亡的原因不是通常意义上磨耗型死亡,突发性的灾害可能是造成这种死亡年龄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 1989年5月18日在我校农场采得4头甲虫,经鉴定隶属负泥虫科(Crioceridae)。寄主为菊科杂草,其中1头左前足腿节近端部1/3处突然斜切,另外生出一细小节与胫节相连,并在腿节与胫节交接处生出另一节,长约0.74mm(见图)。该虫体长4.7mm,宽2.1mm。体均为蓝色,有金属光泽,爪基部合并,头顶角小于90°。畸形左前足的腿节长11.1mm,胫节长1.1  相似文献   

16.
正网罗全球新奇趣,动物圈顶级"热搜"齐聚,保准你看完本期想下期。新物种的名字真厉害动物学家萧昀是《宝可梦》系列的超级粉丝。前不久,他和同事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三种新甲虫,决定用《宝可梦》中的角色名为新物种命名。于是,这三种甲虫分别叫急冻鸟甲虫、火焰鸟甲虫和闪电鸟甲虫。而在我国四川,科学家前不久也发现了一种叉襀科昆虫的新物种。为了致敬明星胡歌与古天乐对中国西部山区环境的保护,他们正式以胡歌和古天乐的名字命名这种昆虫为胡古叉襀。  相似文献   

17.
祁国琴 《人类学学报》2018,37(4):664-666
记述了云南禄丰石灰坝古猿产地的貘类化石。材料只有3枚单个的下牙齿,经观察、测量、对比可将其归入1981年时墨庄等所建立的云南貘(Tapirus yunnanensis)。至此,云南禄丰古猿产地的奇蹄目化石全部研究完毕。该目共有马类2种:西氏三趾马Hipparion theobaldi,禄丰三趾马Hipparion lufengense;犀类2种:禄丰无鼻角犀Acerorhinus lufengensis、林氏山西犀相似种Shansirhinus cf.S.ringstroemi;爪兽1种:元谋巨爪兽Anisodon yuanmouensis和貘类1种:云南貘Tapirus yunnanensis。  相似文献   

18.
知识果味派     
<正>小熊猫是小的大熊猫吗?当然不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从动物分类上来说,小熊猫和浣熊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大熊猫和黑熊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同样的,小独角犀不是小的大独角犀,它们也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小独角犀也叫爪哇犀,大独角犀又称印度犀。  相似文献   

19.
《昆虫知识》2007,44(4):537-537
右面这幅图片看起来像是甲虫的末日,然而事实上,这种名为Damaster blaptoides的亚种正在享用这只可怜的蜗牛。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这种甲虫生有长而纤细的脑袋,它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并钻入那些没有鳃盖的蜗牛的壳内。  相似文献   

20.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Metacommunity理论框架为理解生物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构建机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方法。然而,少有研究揭示土壤动物metacommunity的格局及其构建机制,小尺度空间的研究更是少见。于2015年分别在凉水和丰林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长期动态监测样地内,通过空间直观定位调查监测的方法获得地表甲虫群落,揭示小尺度空间(300 m)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的格局,并进一步分析地形、土壤因子与这种metacommunity格局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镶嵌型(nestedness)和随机型(random)是小尺度空间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的常见格局。地表甲虫的metacommunity格局具有类群依赖性,步行虫科和葬甲科多形成镶嵌型格局,而隐翅虫科则仅形成随机型格局。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格局具有季节波动性,在相对温暖的季节易形成显著的镶嵌型格局,而在相对寒冷的季节多为随机型格局。凉水和丰林地表甲虫的metacommunity格局没有明显差异。地形和土壤因子对地表甲虫metacommunity格局有重要的影响,该影响过程相对复杂,依类群和时间而异。本实验表明镶嵌型和随机型是小尺度空间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地表甲虫的常见格局,地形、土壤因子对这些格局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