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巴戟天茎基腐病及其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是我省地产贵重药材,原系野生,由于长期采掘,药源逐渐枯竭。近年来闽南、闽西一些县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但是,在野生转家种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种毁灭性的镰刀菌病害--茎基腐病,发病率较轻的为10-20%,重者高达80-100%,严重地危害巴戟天生产和品质。因此,巴戟天茎基腐病的研究对于发展我省巴戟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巴戟天属(Morinda)植物约有8种,产西南至台湾,本属药用植物有5种,其中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著名的南药,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本文对巴戟天属4种药用植物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为巴戟天属提供细胞学资料。实验材料采自广东、福建、海南栽培或野生植株的成熟种子。1.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广东高要,栽培,吴永忠7139,福建南靖,栽培,吴永忠7191;2.双华巴戟(M.  相似文献   

3.
巴戟天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一种壮阳、补肾、强筋骨的贵重药材。原系野生植物,由于长期采掘药源逐渐枯竭。为了满足人民用药需要,近年来闽西、闽南逐渐地把野生巴戟天转为人工栽培。但在人工栽培的实践中发生了一种毁灭性的茎基腐病,严重地影响植株生长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研究巴戟天寡糖具有抗抑郁、神经保护等功效,且毒副作用较小,然而其在提纯与检测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是现代研究领域的困扰之一。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百度学术、万方、维普、Pub Med、Science等数据库,归纳整理近年来国内外与巴戟天寡糖相关文献,论述其提纯、成分检测方法以及临床药理作用,为深入探讨巴戟天发挥药效机制、进一步开发巴戟天新药提供科学依据,尽可能提高巴戟天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石蜡切片法、荧光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年生巴戟天根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对蒽醌类化合物在根中的分布场所及其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戟天根的结构类似一般多年生草本植物,薄壁细胞是巴戟天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储存场所,蒽醌类化合物含量随着根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由以上研究总结出巴戟天以四年或四年以上采收为好,并以根皮厚、木心细者为上品。  相似文献   

6.
巴戟天根的结构及其与蒽醌类化合物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石蜡切片法、荧光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年生巴戟天根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对蒽醌类化合物在根中的分布场所及其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戟天根的结构类似一般多年生草本植物,薄壁细胞是巴戟天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储存场所,蒽醌类化合物含量随着根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由以上研究总结出巴戟天以四年或四年以上采收为好,并以根皮厚、木心细者为上品。  相似文献   

7.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对南药巴戟天的基原、产地变迁、加工炮制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记载。经考证,古今巴戟天基原植物差异很大,清末以前本草记载的巴戟天涉及基原植物有6科10属12种,通过比对本草文献中对巴戟天的有效生物学描述,可以明确古代巴戟天来源于葡萄科(Vitaceae)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num Diels et Gilg)、百合科(Liliflorae)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及开口箭(Campylandra chinensis(Baker)M.N.Tamura et al.)3种;古代巴戟天产地与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的品种产地差异大;炮制方法古今沿用,炮制品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和酒巴戟天;品质以条粗大而且呈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芯木部细、味微甜、无蛀虫、体干者为佳。通过本草考证,可厘清巴戟天古今之变,为巴戟天商品规格研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南药巴戟天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对南药巴戟天的基原、产地变迁、加工炮制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记载。经考证,古今巴戟天基原植物差异很大,清末以前本草记载的巴戟天涉及基原植物有6科10属12种,通过比对本草文献中对巴戟天的有效生物学描述,可以明确古代巴戟天来源于葡萄科(Vitaceae)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num Diels et Gilg)、百合科(Liliflorae)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及开口箭(Campylandra chinensis(Baker)M.N.Tamura et al.)3种;古代巴戟天产地与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的品种产地差异大;炮制方法古今沿用,炮制品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和酒巴戟天;品质以条粗大而且呈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芯木部细、味微甜、无蛀虫、体干者为佳。通过本草考证,可厘清巴戟天古今之变,为巴戟天商品规格研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我省重要药材之一。它具有补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功能。巴戟天的本草考证[1]指出,古代本草上所记载的巴戟天有两种:归州巴戟天和滁洲巴戟天。前者的原植物是四川伏牛花(Damn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后者的原植物为阔叶麦门冬(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种植模式对中药材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生长的影响,对两种种植模式下巴戟天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地连片种植基地(PLZ)的土壤有效矿质营养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低于坡地围林种植基地(PWZ)的24%~28%和38%~43%,差异极显著(P 0.01)。PWZ种植3年的巴戟天茎、叶和肉质根形态指标均显著优于PLZ的(P 0.01);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PLZ的巴戟天肉质根性状逐渐优于PWZ的,PLZ的6 a生巴戟天单株产量是PWZ的1.16~1.17倍;肉质根多糖、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PWZ的(P0.01),且有效成分含量均随种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P0.01)。可见,巴戟天在PLZ模式下的肉质根质量好,入药更符合国家药典优品性状的要求。同时,建议合理增加肉桂围林种植基地的光照量,抑制藤苗生长,以提高巴戟天肉质根的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  相似文献   

11.
巴戟天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其主要成分有:糖类、蒽醌类、环烯醚萜苷类、有机酸类、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甾醇类等,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湿、固精髓等功效。本文综述巴戟天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抗病性、繁殖方式等5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建立巴戟天愈伤组织再生体系,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一步开展其品种改良、遗传转化、多倍体诱导、细胞悬浮培养提取次生代谢物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名贵南药 巴戟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辉  赵晟 《生命世界》2002,(1):26-27
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茜草科巴戟天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其肉质根为中药材巴戟天,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南药”之一。味甘、辛,性微温,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在抗衰老的药物中,巴戟天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被誉为“补肾阳之要药”。现已开发的巴戟天系列产品,有巴戟乌鸡精、巴戟黑米酒、巴戟滋补膏、巴戟补肾丹等,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实现,巴戟天将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在保障世界人民健…  相似文献   

13.
张哲僧   《广西植物》1984,(4):321-331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系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本文对它作了宏观和微观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植物学和《本草》重新考察;对三个混淆种亦进行了解剖研究,并根据它们的解剖要征,如同在第326页的分种检索表中一样,彼此间能够加以区别;此外,对二个非常难以区分的种类,即副巴戟和正品巴戟天,在外部形态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它们在花冠上的毛状体的分布和特征,彼此间也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央六部一委"发展中药材生产"文件精神,福建省科委于1976年下达"巴戟天野生转家种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由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大生物系、省药检所、福师大生物系、福建农学院植保系、福建林学院林学系等单位参加,在龙溪地区、南靖县医药部门协作下,完成了这项科研项目。省科委委托省医药管理局于1983年12月29日至31日在厦门召开了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福建省医药总公司、福建省药材公司、厦门市科委、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龙溪、龙岩地区有关的县医药部门和基层生产单位的社队共33个单位53位代表。  相似文献   

15.
巴戟天应用的名实沿革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智胜  苏中武  李承祜   《广西植物》1993,13(3):252-256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实地考查认为:南北朝以前使用之主流巴戟天药材的原植物可能为五味子科植物铁箍散Schisandr a propinqua(Wall.)Baill.var.sinensis Oliv.,药材现称川巴戟或香巴戟;唐代至清末广为运用的品种为归州巴戟天,原植物为茜草科植物四川虎刺Damma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药材现称鄂西巴戟天或恩施巴戟天;现今药典收载之巴戟天为清末发展的新品种,其原植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巴戟天及多糖提取物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3天的SD大鼠5只分离原代成骨细胞,再取8周龄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七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三组给予10 g/L、50 g/L、100 g/L巴戟天水灌胃,其余三组分别给予10 g/L、50 g/L、100 g/L巴戟天多糖灌胃,72 h后采用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OPG、RANKL及骨钙素的含量,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巴戟天水及多糖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OPG和RANKL mRNA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blot检测OPG和RANK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巴戟天水及多糖提取物组A570nm、ALP活性、骨钙素含量、OPG/RANKL mRNA表达量、OPG和RANKL蛋白表达阳性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A 570 nm、ALP活性、骨钙素含量、OPG/RANKL mRNA表达量、OPG和RANKL蛋白表达阳性密度均高于同等剂量的水提取物各组(P0.05);巴戟天多糖组中随着多糖剂量的升高A 570 nm、ALP活性、骨钙素含量、OPG/RANKL mRNA表达量、OPG和RANKL蛋白表达阳性密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水及多糖提取物均能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成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巴戟天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无机盐、蔗糖和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CCC、PP333、ABA、MH)对巴戟天试管苗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戟天试管苗在无生长调节剂的MS、1/2MS、1/4MS三种无机盐浓度培养基上均能保存培养360d,存活率达90%;蔗糖浓度为20~40g/L时,植株生长健壮,能延长保存时间;四种生长调节剂均能诱导试管苗侧芽的生成,抑制顶芽和叶片的生长。其中以PP333促进壮苗效果最好,能提高试管苗素质,在1/2MS+PP3330.5~1.0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试管苗能保存480d,存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巴戟天自古用为强壮药 ,系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 .的干燥根。历年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 ,具有补肾阳 ,强筋骨 ,祛风湿等功效。因其临床需求量大 ,来源紧缺 ,近些年来常见其它品种混充入药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了鉴定。1 药材来源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来自苏州市药材站 ,越南巴戟天 (来源不详 )来自安徽亳州 ,虎刺Damnacanthusindicus (L .)Gaertn .、羊角藤MouindaumbellataL .、假巴戟Morindashung…  相似文献   

19.
为查明武陵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的分布现状,进一步保护和挖掘有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本调查在湖南省武陵山区野生百合聚集区开展实地调查研究,重点分析该地区野生百合资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武陵山区野生百合集中分布在海拔268-667 m溪流的草丛、低矮灌木丛及岩石缝中,生长较集中;伴生植物主要以石菖蒲、蕨类、苔藓为主;调查结果说明了武陵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种群数量减少及分布范围相对集中萎缩,种群受威胁程度加剧,应加强野生南川百合资源群落的监测研究和保护,对恢复和稳定武陵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生态平衡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物野生近缘种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物野生近缘种将是保证下一世纪粮食充足的重要因素。近30余年来国际国内非常重视作物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我国作物野生近缘种特别丰富,同时受威胁非常严重。因此,加大力度开展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存技术、种质创新和利用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