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 Regan)早期发育特征研究, 旨在为该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 双须叶须鱼卵径3.7—3.9 mm, 吸水后的卵径可达5.1—5.3 mm。在水温10℃左右的条件下, 经历336.02h孵化出膜。根据胚胎的外部形态特征可将胚胎发育分为准备卵裂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分化阶段、孵化阶段共7个阶段34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12.4 mm, 第1天体色素出现, 胸鳍上翘, 鳃盖骨出现, 下颌原基出现; 第2天鳃弓原基出现; 第3天消化道出现, 肝胰脏原基出现; 第4天鳃耙出现, 体表色素细胞带出现; 第5天口凹形成, 鳃丝形成; 第6天胸鳍褶, 背鳍褶, 腹鳍褶出现; 第7天鼻凹出现, 星芒状色素团出现; 第9天鳔前原基出现; 第11天尾鳍鳍条开始出现, 胸鳍开始颤动; 第13天鳔1室出现, 半规管形成; 第17天背鳍分化出来; 第21天腹部鳍褶变大, 舌颌骨清晰可见; 第28天脾脏出现; 第33天出现腹鳍鳍条; 第34天鳞片出现; 第85天稚鱼的形态与成鱼无异。双须叶须鱼是已报道裂腹鱼类卵径最大, 较四大家鱼卵周隙小, 是对高原隆起所导致的高寒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指纹白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298例糖尿病患者的指纹白线的出现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指纹白线出现率明显高于同一地区正常人群,差异高度显著(P<0 .01)。其中女性指纹白线的出现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显著(P<0.05),较某些遗传病指纹白线的出现率低。  相似文献   

3.
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新的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s),如艾滋病、SARS、抗药性细菌和埃博拉病毒。这些新出现的传染病构成对世界经济和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它们的出现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有些地区出现EIDs的频率相对比较高。但此前没有研究者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比较的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肱骨滑车上孔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Martin方法,对在西安地区坟墓中收集的213副(男122,女91)中国成人肱骨滑车上孔的出现率、形状、数目和径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滑车上孔出现率为11%,女性大于男性,其出现率女性与男性之比为2.29:1。通过比较得知,中国人滑车上孔出现率与日本人、朝鲜人相近,较白种人为高,而比黑种人低。滑车上孔之形状大部分(78.72%)为横椭圆形;在一个肱骨上出现一个滑车上孔者占97.87%。本文还对该孔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方法分析了宁夏回、汉族掌纹样本共计614份,回族262人(男性129人,女性133人),汉族352人(男性206人,女性146人).结果表明:1)宁夏回族tPD值显著高于汉族(P<0.01),两民族tPD与atd均呈高度相关;2)两民族间手大、小鱼际出现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左手出现率显著高于右手(P<0.01);3)宁夏回族左手掌主线指数显著高于汉族(P<0.01),两民族均表现C线发育不良的出现率显著低于C线缺失的出现频率;4)宁夏回、汉族五种掌褶纹类型的出现率在两民族间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5)不同地区回族大鱼际出现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培养24天的生长周期中,胚性细胞团的分裂细胞数共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出现在继代后的第8天,第二次出现在第12天,第三次出现在第18天,其中以第二次高峰期的细胞分裂数量最多。愈伤组织中仅观察到两次高峰,第一次出现在第12天,第二次出现在第18天。细胞分裂数比胚性细胞团少。细胞分裂高峰出现得迟可能愈伤组织比胚性细胞团生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细胞分裂高峰时期胚性细胞团的DNA和蛋白质均比相同时期的愈伤组织含量高,高峰期在第12和第18天,这与内部的DNA和蛋白质含量变化是一致的,这说明胚性细胞团具有较快分裂能力的原因之一。胚性细胞团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也多于愈伤组织,酶带染色较深,表示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7.
作者测量和观察了现代华南人1963个恒牙。结果表明,铲形上内侧门齿的出现率为91.8%;卡氏尖在M1中的出现率为23.8%,在M2中的出现率为1.6%。  相似文献   

8.
在滩涂生态演替序列中,自海向陆随着土壤和植被的演替,初级生产者的生物量及其固定的能量同步增长。滩涂主要陆生盐生植被和盐沼生植被的初级生产均始于3月;初级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峰值,大穗结缕草群落出现在5月,盐蒿群落出现在7月,白茅群落、芦苇群落和糙叶苔群落出现在6月;生物量峰值出现在9月或10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肌电图检查中异常F波与束颤波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54例ALS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和F波测定,记录216条正中神经、胫后神经的F波以及324块肌肉的束颤波相关参数,计算F波出现率、巨大F波、束颤波的出现率及其异常率,分析巨大F波、束颤波与病程的关系以及巨大F波和束颤波之间的关联性。结果:F波出现率的异常率88.89%,巨大F波出现率55.56%,束颤波出现率48.15%;有束颤波的病程与没有束颤波病程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有巨大F波的病程与未出现巨大F波病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上肢正中神经巨大F波出现与束颤波的出现无关联(P>0.05),下肢胫后神经巨大F波出现与束颤波的出现比较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以上肢为主的F波出现率异常、以下肢为主的巨大F波和束颤波的出现可作为ALS电生理诊断阳性指标。有束颤波或巨大F波时可考虑疾病相对较早,且有较好的神经再支配及代偿,进展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10月、2008年3~7月在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共收集到130份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的粪便,采用粪便分析法中的频率法和剩余物相对干重法对其进行分析.貉的食物主要是鸟类(出现率39.81%,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52.60%)和啮齿类(出现率22.69%,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25.85%),其次为昆虫(出现率26.39%,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13.32%)、植物(出现率7.41%,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1.39%)、鱼类(出现率2.31%,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5.79%)及虾类(出现率0.93%,剩余物相对于重百分比0.85%),软体动物(出项率0.46%,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0.20%)极少,未见到大型有蹄类动物出现.本文还对两种粪便分析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种方法对貉食物种类的分析评述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