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植物纤维和纤维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馥萃 《生物学通报》2001,36(11):16-18
工业上 ,纤维指柔软细长的丝状物 ,有一定强度、弹性和吸湿性 ,是纺织、编织和造纸等的原料。纤维分为化学 (合成 )纤维和天然纤维。后者又分矿物纤维 (仅石棉 )、动物纤维 (羊毛、蚕丝等 ,成分为蛋白质 )和植物纤维 (Vegetable fibres)。产生植物纤维的纤维植物 ,全世界有数百种 ,我国约 5 0 0种左右。其中栽培的纤维作物 ,全世界仅 30种左右。狭义的纤维植物仅指麻类——包括软纤维和硬纤维 ,并不包括棉花及制浆木材。纤维植物主要有锦葵科、荨麻科、椴树科、亚麻科、桑科、豆科、梧桐科、大戟科、榆科、卫矛科、瑞香科、夹竹桃科、萝…  相似文献   

2.
营养基本知识讲座(一)──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刘绣云(北京医科大学营养教研组100083)前言就目前所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40余种,可分成6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包括膳食纤维)、无机盐(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世界上没有一种天然食...  相似文献   

3.
修订膳食营养供给量的委员会分给我的发言部分是碳水化物、纤维和微量元素的供给量问题。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年来是个空白,但国外这些年却有不少进展,积累的资料相当多。因此膳食营养供给量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在多种糖尿病特有因素刺激下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以及PPARγ激动剂干预后其表达的变化,探讨ABCA1及PPARγ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研究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外模拟糖尿病状态,分别以高葡萄糖、高胰岛素和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中ABCA1表达的变化;以PPARγ激动剂预处理巨噬细胞后,再以上述因素刺激细胞,分别检测巨噬细胞中ABCA1的表达并比较。结果:高葡萄糖、高胰岛素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可作为独立因素,导致细胞中ABCA1表达减少(P〈0.05)。PPARγ激动剂预处理后,ABCA1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糖尿病状态下,一些糖尿病特有的刺激因素如:高葡萄糖、高胰岛素和糖基化终末产物等作为独立因素使ABCA1表达减少,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非糖尿病人群增高的原因。PPARγ激动剂干预后,糖尿病状态下ABCA1的表达增加,这提示我们应用PPARγ激动剂可能延缓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5.
膳食营养是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最为重要,也较为迅速的因素,并由此影响宿主的代谢状况。高脂等不健康饮食习惯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使肠道通透性增加,形成全身的慢性、低水平炎症,进一步破坏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导致包括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等在内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高纤维饮食可能通过富集短链脂肪酸(SCFAs)产生菌,增加肠道内SCFAs浓度,降低内毒素产生菌水平,进而减少脂多糖(LPS)入血引起的组织器官炎症。这类饮食还能抑制某些能产生有害物质,如三甲胺(TMA)和吲哚的有害菌,从而改善宿主的代谢状况。益生元能减少宿主的脂肪积累,降低宿主的炎症水平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还伴随着食欲因子、胃肠肽水平和肠道中某些益生菌丰度的增加。此外,蔬菜、水果、奶制品等食物也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宿主的代谢状况。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在调节宿主的代谢状况中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是在食物-肠道菌群-代谢这条通路中到底存在着一种怎样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前糖尿病与肿瘤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包括两者相关的流行病学、糖尿病与不同类型肿瘤的相关性及降糖药物对肿瘤的影响等方面。从现有的相关研究可发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者可能存在某些相关联的作用机制,从而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发病率。但现阶段的研究结果仍存在很多争议,因此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对糖尿病合并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目前糖尿病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植物纤维     
食用植物纤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虽然不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因其特殊的保健和防病治病功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概述了植物纤维对人体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可食性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长特性、地理起源等,并基于相关指标对其食用推广价值进行了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可食性入侵植物共计114种,隶属30科,其中以禾本科、豆科、菊科、苋科和柳叶菜科植物为主,且多年生和1年生草本植物占据多数;其地理起源上多源自美洲地区,以人为有意引入为主;大多数可食性入侵植物可以直接被人类、家畜和家禽等食用对象所直接食用,可食性器官以茎、叶为主;属于高、中、低食用价值等级的外来可食性植物分别有9种、76种和29种,中等可食性入侵植物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利用某些入侵植物的可食性来减少其种群危害,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酵母生物转化植物纤维为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上每年可形成大量价格低廉的可再生植物纤维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生物转化生成乙醇,使得乙醇作为替代能源成为可能。利用酵母发酵生成乙醇因具有工业应用前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着重介绍了植物纤维水解液中有毒物质对酵母菌种发酵的影响、水解液的脱毒处理及菌种的驯化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褐藻膳食纤维(海藻酸盐,Alg)是存在于海洋食用藻类中的一种酸性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表明,褐藻膳食纤维可有效地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通过菌群代谢膳食纤维发酵产物调节宿主机体的代谢水平,从而改善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相关性疾病。从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角度出发,对褐藻膳食纤维作用于人和动物模型体重、血糖、脂代谢以及肠道菌群的效果加以综述,并探讨其潜在机制,为海洋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是墨西哥油料作物之一,墨西哥也是世界主要红花产区。红花具有耐干旱特性,故宜种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红花籽富含油酸和亚油酸,不少国家有食用红花籽油的习惯。红花籽榨油后的下脚料——红花籽饼可分为两部分,即高蛋白的部分和高纤维部分,两者都是极好的饲料添加剂。高蛋白部分含有40%蛋白质,17%纤维;高纤维部分含有45%纤维,20%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實驗結果表明最低制菌濃度的金黴素可以顯著抑制大腸桿菌在含有葡萄糖和某些合氮物如酪朊水解物、丙氨酸、門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或硫酸銨的培養基中的呼吸,也抑制了氨氮的同化。在以丙酮酸和谷氨酸作底質時有同樣的現象。以上述含氮物中的任何一種加於大腸桿菌的葡萄糖磷酸鹽緩衝劑的懸浮液中,可以有力地提高其呼吸率,比在單獨葡萄糖中的要高得多。2.5微克/毫升的金黴素可以強烈地抑制這種提高作用。這種觀察到的抑制並不是由於個別底質分别受到抑制的結果。本文討論了金黴素抑制大腸桿菌呼吸的作用機構和可能的幾種解釋,並指出這種作用可能是由於金黴素抑制了包括碳水化物和含氮物在内的某個或某些聯合代謝過程。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的消化策略(英文)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IanD.Hume 《动物学报》2002,48(1):1-19
理解动物的营养生态位是充分理解其整个生态学的基础,对于害兽控制和物种保护也很重要,食肉动物的小肠很发达,这可能与对食物的高消化能力有关;杂食性动物有更复杂的胃肠器官,其后端有可进行发酵的盲肠,消化物的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tention times,MRTs)更长;最长的平均滞留时间见于食草动物,其消化道内高密度的微生物种群对不同滞留区内的消化物进行发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食草动物都能够最大程度地消化植物纤维,只有反刍动物、骆驼和个体较大的后肠发酵动物(hindgut fermenter)能够具有这种能力,对比而言,许多其它的食草动物,如前肠发酵的有袋类和小型的后肠发酵动物如兔子、田鼠和负鼠等,它们具备可以使植物纤维消化效率最大的消化系统,可以在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非常高的情况下仍能处理大量的食物。这些不同的消化策略使哺乳动物具有广幅的营养生态位。  相似文献   

14.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选取南亚热带代表性森林类型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建立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样地.2003年7月开始每月进行氮处理.这些处理分别为对照、低氮处理、中氮处理和高氮处理,即0、50、100 kg N hm-2 a-1 和150 kg N hm-2 a-1.在2004年11月和2006年6月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分别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可浸提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浸提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2006年6月高于2004年11月;季风林高于马尾松林和混交林.随着氮沉降增加季风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减少,但可浸提有机碳含量则增加,且此趋势在高氮处理下表现明显.然而,氮沉降增加对马尾松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浸提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氮沉降增加可能提高季风林土壤有机碳的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消化生理特征和消化对策可决定其营养生态位。为揭示黄毛鼠适应高纤维食物的消化对策,在高纤维食物饲喂10 d和20 d时,以食物平衡法测定摄食量、粪便量及相应的能量学参数。在取食高纤维食物10 d时,摄食量无显著变化,但粪便量显著增加,消化率显著下降;至20 d时,摄食量显著增加,消化率仍低于对照组,但消化能与对照组无差异。高纤维组动物的体重在第10 d时显著下降,但在第20 d时未进一步下降。该结果表明,黄毛鼠能够通过增加摄食量和降低消化率的消化对策适应高纤维食物,此外,降低体重使总能量需求减少,也是其适应低质量食物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与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在组织中较为广泛地表达,主要是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糖稳态,为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的生物学受体。PPARγ表达增强或激活可调节脂质代谢,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减少细胞粘附分子和其他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并抑制血管平滑肌产殖和迁移;可能改善某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危险因素,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Iuteolin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Iuteolin对照纽,糖尿病模型组,低剂量Iuteolin(10ms/(kg·d))灌胃治疗组,高剂量Iuteolin(100ms/(kg·d))灌胃治疗组。各组大鼠饲养8周后,测体重、血糖、心功能、左心室重量、心肌胶原含量及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分离心肌线粒体检测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线粒体肿胀程度。结果:Iuteolin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无明显影响,但可减少糖尿病引起的体重下降。高剂量Iuteolin可显著减小糖尿病大鼠心室与体重比值,提高左室发展压,降低左室舒张末压。高剂量Iuteolin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心肌ROS及胶原含量。心肌线粒体ROS水平与肿胀程度均明显下降,心肌线粒体SOD活性明显增加。结论:Iuteolin处理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及抑制线粒体肿胀有关。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EDCF与EDRF参与调节血管张力。非环氧化酶产物、非脂肪氧化酶产物(可能是肽类)的EDCF_1在缺氧状态下分泌并使血管收缩。近期刚分离与提纯的肽类内皮细胞素,已证实为最强的血管收缩物质之一。另一种环氧化酶产物的EDCF_2可被外源性五碳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或快速牵拉血管所诱生。在自然高血压鼠血管上,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可诱生类似物质。这种EDCF_2不属于任何一种leukotriene类物质。在多种环氧化酶产物中,已知不是前列腺素I_2或throboxane。EDCF(s)很可能参与缺氧性血管痉挛、高血压病及某些局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纤维素结合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资源是生物界最为丰富的有机碳源,有效酶解植物纤维资源对于减缓能源枯竭和食品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天然纤维素结构上的复杂多样性为酶的攻击和可及带来巨大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问题,自然界中能够利用纤维原料的酶大多由相对独立的两种结构域、催化结构域(CD)、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M)组成。其中,CBM有助于酶与不溶性底物的结合,在纤维原料酶解中具有重要作用。CBM所具备的特殊的底物特异性不仅对于提高酶与纤维的可及度,增强纤维素酶解效率,揭示纤维素酶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应用在基因工程产品的分离纯化,酶制剂的品质改善及细胞固定化等领域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近年来CBM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暖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现象,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的积累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许多研究普遍发现短期增温减少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碳组分,但尚不清楚这种负效应在长期增温下是否仍存在和有机碳组分是否变化。以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辐射模拟增温,探究长期增温对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2017—2021年的连续增温观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表层土壤中,增温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4.5%,其中土壤重组有机碳库显著降低9.1%,轻组有机碳库显著增加9.8%,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5.8%,但微生物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和络合态碳含量不变。增温持续时间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库、重组有机碳库、惰性有机碳和络合态碳。增温处理与增温持续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库,但对土壤有机碳、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络合态碳和轻组有机碳库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长期增温背景下南亚热带季风林的土壤有机碳因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增加而增加,使总有机碳增加的生物调控作用可能比矿物保护作用强,但减少的惰性碳组分和增加的活性碳组分可能会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下降。本研究结果探讨了南亚热带森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对长期增温的响应,与大多数研究所发现的短期增温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形成对比,结果可为预测未来该地区土壤碳库的变化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