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华先生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李宗善等,2004)一文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质疑,这主要缘于该文着重于群落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并未对6块热带山地雨林样地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以致朱华先生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及群落特征等方面产生一些不清楚的地方。作为原文的通讯作者,对朱华先生所提出的问题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东海县实验中学的刘迎侠老师在连云港市“新课程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了初中生物学“植物茎的输导功能”一节课,这节课贯穿“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成为生物学课堂的主人,生物学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天地。现就这节课的课堂教学点评如下。  相似文献   

3.
前些日子,市中心教研组的负责同志,我校的有关领导,以及我校生物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观摩了我的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蕨类植物》。课后大家一致反映不错,认为此课有一定新意,比较成功。所以,我将这节课的教案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同时诚恳地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一、教材分析:《蕨类植物》这一章属于第二编《植物的类群》里的内容。这  相似文献   

4.
“绿色开花植物的几个科”,多年来在初中植物教学中,不太受人们重视.从北京市的情况看,一些教师在讲授这段内容时,常常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因此,教者感到枯燥,学者觉得乏味.为了打破这种局面,1984年上半年,我们在区、县生物教研员的大力支持下,就这个问题举办了一系列研究课.在已举办的研究课中,以北京九中黄惠生老师所讲的“十字花科”一节课较为突出.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及我们对这节课的分析介绍如下. 教学过程概述复习提问 1.植物分类等级法所用的单位是什么?(在举手的若干名学生中,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回答正确.回答后,教师将“门、纲、目、科、属、种”竖写在副板书的位置上.) 2.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在举手的若干名学生中,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回答正确,教师予以肯定、表扬.)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线法和点样法对鄂尔多斯风蚀沙化梁地上的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梁地上克隆植物的分布、克隆植物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及其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梁底的滩地盐生植物群落中克隆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而在梁坡的沙生植物群落中较少,非克隆植物物种在梁顶出现频率较高,在梁坡和梁底较少;密集型克隆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与非克隆植物相同,游击型克隆植物在梁顶植物群落中没有出现,在梁坡群落中也很少,而在梁底的滩地中较多。2)梁底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顶和梁坡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梁顶与梁坡群落中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底群落中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在梁坡与梁底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都高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而在梁顶群落中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之间无差异;梁顶与梁坡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底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而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在梁底群落中较高;在梁顶与梁坡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分别高于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而在梁底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低于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3)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中,群落物种多样性随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的变化趋势相同,都为抛物线型。梁坡的沙生植物群落中,群落物种多样性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正相关,而分别与克隆植物和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负相关。梁底的滩地盐生植物群落中,群落物种多样性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正相关,而与克隆植物和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动物_植物_种子传播”系统中种子传播者和植物的互惠关系对维持物种延续、群落结构与更新及多样性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世界范围内种子传播者的减少甚至灭绝对植物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关键互惠假说 (keystonemutualisthypothesis)”认为 ,人为因素使群落中某一物种丢失 ,会引发相关物种连锁灭绝的灾难。在南非高山硬叶灌木群落 (fynbos)中 ,30 %植物种子依靠蚂蚁传播。按种子大小及种子上的油状物 (elaiosome)将群落中蚁传的优势种山龙眼科 (Proteaceae) 2 3种植物分为大种子和小…  相似文献   

7.
植物各个器官表面及内部定殖着高度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与植物长期共进化,作为宿主植物的“共生功能体”(holobiont)在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病害抵御和环境胁迫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近10年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关植物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特征、群落构建的驱动因素和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然而,与土壤微生物组相比,目前对植物微生物组的认识及其应用尚且不足。本文系统总结了植物微生物组的组成特征,植物微生物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促进养分吸收、提高病害抵御能力及环境胁迫适应性等方面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从宿主选择、环境因子以及生物互作3个方面总结了驱动植物微生物群落构建的因素,并着重阐述了植物–微生物互作如何塑造植物微生物群落以及如何调节对植物的有益功能。此外,我们对未来植物微生物组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如核心微生物组挖掘和合成群落构建,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微生物群落水平上的互作机制等。深入理解植物微生物群落特征、生态功能以及构建过程对于精准调控植物微生物组以提高植物适应性和生产力以及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红树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导言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特有的植物群落。我国南方海边也有。构成红树群落的植物,虽然以红树科为主,但其他科属倘在形态上和生态上具有此群落特异之点的亦统属之。作者最近对我国红树科(Rhijophoraceae)植物曾作过一番有系统的研究,写成“中国红树科志”一文,载植物分类学报第二卷第二期。近因同志们常提到初中植物学里面也曾叙述到祖国南方海边也有红树林,好些读者都想知道红树林究竟是什么一回事,所以作者另成此文,在这方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黑土滩”退化草地以及在“黑土滩”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在第2~6年间植物群落演替及物种多样性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发生.两种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人工草地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比“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的低,建植第4年的人工草地群落和封育4年的“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的各指数最高。两种不同类型草地草场质量指数也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人工草地群落的草场质量和生物量比“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高。从植物的生活型看.一年生植物被多年生植物替代。β多样性的时间动态反映出演替过程中,两种类型的草地群落2龄与5龄、6龄群落间的β多样性低,物种周转率高;2龄与3龄,5龄与6龄群落间的β多样性高.物种周转率低,4龄群落是过渡群落。在时间序列上可分为两个阶段.2~4龄主要是一年生草本的入侵.4~6龄主要是多年生草本的定居。  相似文献   

10.
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所述的“神树林”是广泛意义上的的概念,包括多种因文化信仰面保护的各种森林块,这些森林块不仅有多种的生态功能,也是村社水平生物多样性相对集中的地方,通过对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进行了广泛调查,取样比较了自然保护区,村社集体林和“神树林”3种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森林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神树林”群落的物种总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神树林”群落的物种总数(67)、样方特有种(17)、Sha  相似文献   

11.
植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功能的稳定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以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探究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草地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特征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草地群落结构特征(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与植物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纬度分布格局,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均表现出自东南向西北沿森林草原带—森林带—草原带—草原荒漠带逐渐递减趋势。森林草原带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显著高于森林带、草原带和草原荒漠带;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衡量群落稳定性的指标,其稳定性大小表现为森林草原带>森林带>草原带>草原荒漠带。降雨量是影响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改变土壤含水量影响群落稳定性。研究结果揭示了草地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驱动机制,为维持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群落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放牧干扰下的蝗虫-植物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和蝗虫群落在不同放牧强度影响下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盛度变化。比较了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在放牧梯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放牧干扰活动会明显地影响植物和蝗虫群落结构,但蝗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非与植物完全同步。蝗虫与植物间的联系更多地表现在植物起着蝗虫栖息地条件的作用,而并不完全是食料植物的作用。文中对放牧实践与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放牧干扰下的蝗虫-植物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康乐 《生态学报》1995,15(1):1-11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和蝗虫群落在不同放牧强度影响下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盛度变化。比较了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在放牧梯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放牧干扰活动会明显地影响植物和蝗虫群落结构,但蝗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非与植物完全同步。蝗早与植物间的联系列多地表现在植物起着蝗虫栖息地条件的作用,而并不完全是食料植物作用。文中对放牧实践与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广西的红树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鹏  胡继添   《广西植物》1983,(2):95-102
本文主要讨论广西沿海的红树林的植物种类成分、外貌、适应形态学特点、群落类型和演替规律,以及生产管理问题。 该地区的红树植物种类计有8科、12属、12种,以红树科植物占优势。群落类型有:白骨壤群落、桐花树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红海榄群落、木榄群落、木榄-桐花树群落、桐花树-海漆稀树群落和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群落等。  相似文献   

15.
生态的多样性度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很久以前,生态学家就发现在自然群落中,存在着很大的变异性。有的群落,例如寒带岩石海岸的软体动物群落,只包括了很少的几个种,相反,在热带雨林中,可能有成百上千种植物。为了表示各种群落的这种变异性,生态学家们引进了“多样性”的概念。其实,“多样性”就如统计中的方差一样,一片森林中树木高度的方差,则表示这些树木高度上的变异性,而多样性则表示这些树在种的同一性上的变异。因此,生态多样性一般有两个概念:一个指群落中种数的多少,另一个指各种之间相对丰富度。因此,它是“种数和均匀度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片断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华  许再富  王洪  李保贵   《广西植物》1997,17(3):213-219
本文选择了西双版纳地区6个傣族“龙山”片断热带雨林和一个同样植被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原始林为研究样地,在各样地中均设置一个2500m2面积的样方,采用植物群落学与植物种类编目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各“龙山”片断雨林的群落结构(层次和覆盖度),植物丰富度(单位面积上的植物个体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随着隔离(孤立)时间的增加和人为干扰的加剧,“龙山”片断热带雨林的群落结构和植物丰富度将越趋偏离原始热带雨林,亦即群落结构变得不完整,植物丰富度降低,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片断热带雨林中的雨林成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被先锋成分等其它植被类型成分替换。本文也对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放牧影响下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牧压梯度上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的植物种度降低,但其均匀度和多样性在中度放牧的群落中最高。牧压梯度上草原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变化决定于群藻中种间竞争排斥和放牧对不同植物的抑制或促进,而群落的层片结构是这两种作用的综合反映,表征着群落内生态位分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中度的放牧削弱了建群植物层片的竞争排斥,又不抑制其它层片的发育,是群落具有较高植  相似文献   

18.
最近,系统地听了几位高中生物学老师的课。讲的是“生物进化理论——达尔文学说”。学到不少东西。但也感到有一个问题值得提出来和老师们共同研究研究。那就是教学中如何处理材料(事实)和观点(理论)的关系问题。就拿“适应”这节教学来说吧,从我听课看到的,在处理材料和观点的问题上,就存在三种可以研究地现象:(1)材料丰富,缺乏观点。有一位老师在讲授中,占用大半课堂教学时间,平铺直叙地讲了不少动、植物形形色色的适应现象,而没有渗透观点。结果,现象罗  相似文献   

19.
以氮素和水分(冬季增雪和夏季增雨)为控制因子, 开展相关田间控制实验, 分析不同功能群(以生活史为划分依据)尺度和群落尺度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对氮素和水分的响应, 得出以下结论: 1)一年生植物的繁殖生物量比重明显高于多年生植物, 而多年生植物种的叶/地上生物量比值显著高于一年生植物; 2)一年生植物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剧烈, 氮添加耦合夏季增雨、氮添加耦合冬季增雪显著增加了一年生植物的繁殖生物量比重和叶生物量比重。多年生植物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不敏感, 表现为多年生植物的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对氮素添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不明显。3)氮素添加和水分处理改变了群落尺度生物量分配格局: 氮素添加耦合冬季增雪处理降低了群落植物的繁殖生物量比重和茎生物量比重, 提高了群落植物的叶生物量比重。4)冬季增雪和夏季增雨与氮素添加的交互作用对群落生物量分配格局的改变不同。夏季增雨耦合氮素添加处理下群落的茎生物量比重显著提高, 群落茎生物量分配的改变引起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冬季增雪氮素处理下群落的叶生物量比重增加, 但茎生物量比重增加不明显。冬季增雪也改变了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山东刺槐林对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及谱系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外来植物,通常认为外来物种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然而,刺槐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刺槐群落和以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或栓皮栎(Q. variabilis)为优势种的本地落叶栎群落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谱系多样性及群落谱系结构的差异,探究刺槐林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山东丘陵区设置17个刺槐群落和17个相应的落叶栎群落样方(样方大小为20 m×30 m),调查每个样方内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情况。研究发现,刺槐群落与落叶栎群落林下植物物种和谱系α多样性并无显著差异,而刺槐群落林下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显著低于落叶栎群落,且刺槐群落植物谱系距离随环境距离的变化速率低于落叶栎群落,刺槐各样方间共有物种比例较大,物种的生态位较为相似,表明刺槐导致了植物群落的均质化。另外,刺槐群落较落叶栎群落具有较高的外来物种丰富度。可见,山东刺槐林虽然对植物物种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却改变了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应对刺槐林进行长期监测,有效防控外来植物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