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生态选择性 在目前还缺少理想的选择性杀虫药剂的时候,特别是对害虫天敌这一问题,多数理想的高效低毒及低残毒的杀虫药剂,也都是广谱性的(如合成除虫菊酯),要想用化学防治法而不伤及天敌时,就只好更多依赖于生态上的选择性。这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是特别重要的,也就是所谓“合理施用杀虫药剂”的问题。 无选择性的杀虫药剂可以通过使用方法、方式等的调节来达到有选择作用。以下就是常用的几种生态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从上面所述看来,在使用杀虫药剂时,必须注意这一问题,以免发生不良的后果。对于防止再增猖獗问题,目前提出的方法是:①改变杀虫药剂的使用方式、时间等等以避免对天敌的杀害及对害虫的刺激;②应用选择性的杀虫药剂,使它只杀死害虫而不影响到天敌或其他。下面  相似文献   

3.
张爱国  胡菊华 《昆虫知识》1992,29(5):302-304
现行所采用的测定杀虫药剂水溶解度方法均存在一些问题,如水溶液平衡不充分;不溶物质难以消除;水流速度不易控制等。针对这些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定方法——药膜法。经对溴氰菊酯等5种杀虫药剂的实验,证明该方法所测结果精确可靠,克服了其他诸方法的不足,并可适用于各种类型杀虫药剂水溶解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钦俊德 《昆虫学报》1979,(3):249-256
化学防治是解决害虫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三十年来曾对杀虫药剂和毒理学做了不少的科学研究。据统计,《昆虫学报》发表的有关论文在第一个十年中占总篇数的9%,反映我国对害虫的化学防治在早期已有一定的基础。然而,最早试验用昆虫病原防治害虫开始于五十年代中期,对于昆虫病毒的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所以昆虫病理学在我国的开展较晚。这两门能密切结合生产实践的昆虫学分支学科的内容和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不同,宜加以分述。  相似文献   

5.
Bt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研究前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陆宴辉 《昆虫知识》2012,49(4):809-819
自1996年以来,全球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棉花应用规模迅速增长,目前已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主要种植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大量研究表明,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有效控制了多种靶标害虫的发生危害,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化学杀虫剂的减少使用导致一些非靶标害虫的发生危害明显加重。针对Bt棉花生产中呈现出的害虫新问题,各国分别发展了由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不同措施构成的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自1996年以来,全球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棉花应用规模迅速增长,目前已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主要种植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大量研究表明,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有效控制了多种靶标害虫的发生危害,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化学杀虫剂的减少使用导致一些非靶标害虫的发生危害明显加重.针对Bt棉花生产中呈现出的害虫新问题,各国分别发展了由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不同措施构成的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杀虫药剂毒理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巧云 《昆虫知识》1992,29(3):156-159
<正> 杀虫剂的应用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应用杀虫剂防治害虫而兴起的杀虫药剂毒理学却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科学。它虽然研究哪些物质对昆虫有毒,产生什么中毒征象,然而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杀虫药剂杀死昆虫的机制以及昆虫对杀虫药剂的反应。它还包括环境及昆虫生理状态等因素对杀虫剂毒杀作用的影响,以及杀虫剂对  相似文献   

8.
杀虫药剂抗性家蝇品系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剂的作用靶标,这两大类杀虫药剂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昆虫对抗性的选择。靶标的修饰是某些昆虫产生抗性的分于机理,这种抗性是和AChE的变更型相关的,这些变更型的酶显示出对杀虫药剂的不被感性。利用RT-PCR和Streptavidin偶联磁珠技术从两种抗性家蝇(Musca domestica)品系D3和Kash中分别分离了AChE基因并测定了其按苷酸颅序。eDNA的可读框长2082bp.由此推导出了AChE的氨基酸顺序,通过与敏感家蝇品系Cooper的比较,发现了一些核苷酸顺序差异和4个氨基酸点突变,其中3个替代可能与杀虫药剂不敏感性有关。这一结果表明D3和Kash均属于CH2抗性类型。  相似文献   

9.
一.杀虫药剂的毒理作用是决定其是否产生植物药害的决定因素在植物化学保护中,杀虫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显然,我们是要防止病虫害而来保护植物,因此不能反而由于施用杀虫药剂而使植物受害。但是,一般说来,杀虫药剂对于作物多数是有一定作用的。从杀虫药剂对生物的一般性作用来说,对  相似文献   

10.
刘喃喃  朱芳  徐强  高希武 《昆虫学报》2006,49(4):671-679
杀虫剂抗性是指“生物的一个品系发展了对该生物正常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具有致死作用剂量的杀虫药剂的能力”。行为改变、生理学上的变化或代谢解毒等抗性机制能够降低毒物到达靶标的有效剂量。行为抗性是指减少昆虫与毒物接触或使昆虫能够存活于对大多数对正常个体致死(或有害)的环境中的任何行为。生理学改变的机制包括杀虫剂对表皮的穿透性降低、增加对药剂阻隔(sequestration)或储存和加速杀虫剂的排泄。细胞色素P450、水解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杀虫药剂代谢解毒的主要3大酶系。细胞色素P450是一个超基因家族,是生物体内对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合物解毒代谢或活化最重要的酶系。在许多害虫中发现P450介导的解毒代谢增加导致了对杀虫药剂抗性的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可溶性的 二聚体蛋白,与代谢解毒、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的排泄有关,许多昆虫中证明其抗药性与该酶活性增加有关。水解酶实际上是一组异源的酶类,其对抗药性的作用包括通过基因扩增增加酶量,作为结合蛋白隔离杀虫药剂或通过增加酶的活性加强对药剂的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害虫的生物防治虽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老生常谈。但由于近十几年滥用杀虫药剂的结果,出现害虫再增猖獗现象,同时对人类健康及野生生物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各国昆虫学工  相似文献   

12.
大部份害虫再增猖獗现象是属于这一类的,即:为了甲种害虫施用某一杀虫药剂,结果引起乙种害虫的再增或猖獗。有时,引起猖獗的害虫原来是重要的害虫,但是,也有时,因为某一药剂的施用,引起了一些原来是不重要的害虫猖獗成灾。后一类情况是最不幸的结果。 勃朗(Brown,1951)总结说,由于DDT在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转基因抗虫作物自 1996年被批准商业化种植以来 ,它的抗虫性和经济效益已得到了普遍肯定 ,同时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如转基因抗虫作物的长期种植 ,是否会导致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是否会影响有益昆虫 ,包括重要经济昆虫、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以及重要蝶类的种类及种群数量 ,已成为转基因抗虫作物生态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一些研究结果表明 ,转基因抗虫作物在对靶标害虫有效控制的同时 ,一些对杀虫蛋白不敏感的非靶标害虫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由于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客观上也使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上升 ,这对转基因抗虫作物害虫综合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靶标害虫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害虫天敌种群数量 ,靶标害虫取食转基因抗虫作物后发育迟缓 ,也间接影响了天敌昆虫的生长发育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花粉或花蜜是一些重要经济昆虫如蜜蜂、熊蜂和一些寄生蜂 ,甚至捕食性天敌的食物来源 ,或花粉飘落到一些鳞翅目昆虫如家蚕或重要蝶类昆虫的寄主植物上 ,直接或间接对这些昆虫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昆虫 ,特别是对有益昆虫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也有研究报道认为对某些有益昆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这为深入开展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呈频发重发态势,严重危害林业生态安全。化学防治是目前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本文基于我国森林害虫发生特点,详实阐述森林害虫化学防治中烟雾防治、注干防治、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和行为化学防治的作用、应用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化学防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森林害虫化学防治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虫棉花和玉米自1996年商业化种植以来,已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与其相关的生态安全性,特别是其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及靶标害虫的抗性监测和治理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大量室内和田间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在该领域内取得的进展。结果表明: 由于Bt棉田和玉米田杀虫剂用量的减少,某些对Bt杀虫蛋白不敏感的非靶标植食害虫种群有上升的趋势; 现阶段生产上推广种植的Bt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柞蚕和蜜蜂等经济昆虫以及帝王斑蝶是安全的。杀虫剂用量的减少,降低了对天敌的杀伤力,Bt田中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药田; 但Bt田内靶标害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和数量。Bt棉花和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对农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无明显不利影响。靶标害虫田间抗性监测结果表明,无论在以大农场单一种植经营为主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或澳大利亚,还是在以小农经营为主的多种寄主作物小规模交叉混合种植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或印度,田间并未出现10年前人们所关注和预测的靶标害虫种群抗性上升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发达国家严格执行了预防性的抗性治理对策及发展中国家独特的作物种植模式有关。尽管目前在田间尚未发现害虫对Bt作物产生抗性,但应用更多年份之后,害虫对Bt作物的抗性就很可能不是“是否”发生问题,而是“何时”发生的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Bt棉花和玉米长期、大面积种植后,其对非靶标生物及靶标害虫抗性发展影响的长期生态效应上。  相似文献   

16.
果树害虫抗药性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多年来,农药在害虫防治中起了巨大作用。然而,害虫抗药性乃是化学防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关于害虫抗药性的研究,FAO专门成立了害虫抗药性专家工作组,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负责制定农业害虫抗药性监测和测定的标准方法”。就果树害虫而言,1970年发表了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成虫的抗药性测定方  相似文献   

17.
施用杀虫药剂反而引起了施药后害虫的猖獗,或是使用杀虫药剂防治某一种害虫引起了另一种害虫的猖獗,总称为再增猖獗(Resur-gence)现象。这一现象实际上很早就已存在,但是在DDT使用之后,才受到人们的注意。因为,文献上已经报告了数十处由于使用DDT而  相似文献   

18.
全部种群治理(TPM)——一种害虫防治的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由于四十年代以来使用的防治害虫策略(过多地依赖杀虫药剂)的失败,在1960到1970年期间,害虫防治出现了两个新的策略:一个是大家熟知的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一个是全部种群治理(Total Population Management,简称TPM),前者在国内已有许多介绍,并且指导着多数害虫防治工作,但是后者几乎没人报道,事实上,TPM这一防治策略还是相当重要的,不但目前有许多害虫还采用这一策略,并且很可能它是未来的害虫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1世纪以来的20年间我国棉花害虫治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从Bt棉花害虫种群地位演替、靶标害虫对Bt棉花抗性演化、棉花-害虫-天敌化学通讯三个方面总结了棉花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进展,从预测预报、棉花抗虫性利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梳理棉花害虫防控关键技术研发概况,以棉铃虫、盲蝽两大主要害虫为例介绍了棉花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应用。最后,从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棉花害虫防控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红铃虫免配剂(Nomate PBW)防治棉红铃虫的最近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clla是世界大部分产棉区的重要害虫之一,也是我国长江流域棉区的主要害虫。由于红铃虫幼虫孵化后在较短时间内就蛀食棉铃,所以一般的化学杀虫剂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多年使用化学杀虫剂不仅杀伤棉田天敌和有益生物,破坏了棉田生态平衡,而且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1981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美昆虫信息素技术讨论会”上,美国阿尔巴尼国际公司(Albany International)的Brooks和Doane的报告中指出,经红铃虫为害的棉籽会产生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喂食奶牛发现乳汁中也含有这种有毒物质。我国不少地区棉籽油作为一种主要食用油在使用,因此,这一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多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探索防治棉红铃虫的新方法,1960年美国的Beroza首先提出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弥散于大气中,扰乱雌雄蛾交配,直接防治害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