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协和发酵工业公司高级顾问木下祝郎博士,在1994年3月9日给上海发酵食品公司总工程师居乃琥的信中,谈到了他对《发酵工业词典》一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综观我国当代发酵法生产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酶制剂、抗生素等研制过程,基本上是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仿制,本文中L-谷氨酸发酵的研制可以说是一个典型范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我国氨基酸和有机酸发酵之发达,莫不始于L-谷氨酸发酵的成功。然而反思我国的发酵工业,虽然L-谷氨酸、柠檬酸、啤酒的产量堪称世界第一,但充其量中国只能称之为发酵工业大国。因此,今后如果不进行自主科技创新,中国的发酵工业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科技领先的强国。  相似文献   

3.
谷氨酸发酵过程葡萄糖自动流加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料(流加葡萄糖)操作是谷氨酸发酵过程最重要的操作之一,工业上有各种各样的补料操作方法。控制葡萄糖浓度于一个较为平稳且适中的水平有利于提高谷氨酸发酵的性能指标。通过在线计量谷氨酸发酵中的氨水耗量并据此在线推定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构建了一个谷氨酸发酵自动在线补料系统。使用该控制系统,谷氨酸发酵过程的葡萄糖浓度可以控制在任意水平,平稳、无波动的谷氨酸发酵可以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部门。自1957年日本首创用微生物发酵法工业生产L-谷氨酸以来,各种氨基酸发酵的研究开发蓬勃发展起来,现在大部分氨基酸均可用微生物方法生产了,氨基酸工业已成为新兴的工业部门。据估计1985年世界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它的体积比细菌还小,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噬菌体缺乏细胞结构,没有独立代谢酶体系,只有寄生活体细胞中生长和繁殖,并且有专一寄生性,在国内外发酵工业中噬菌体危害是一个普遍问题,在谷氨酸、酶制剂、抗菌素生产中都有噬菌体危害,本文专门介绍谷氨酸发酵中噬菌体感染情况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 1957年木下等发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进行谷氨酸的工业生产以来,日本的氨基酸发酵生产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很多氨基酸已能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胺和N-乙酰-I-谷氨酰胺(N-AGM)作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等的抗溃疡病药物正在大量应用。作者等应用谷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的野生株,通过控制环境因素使谷氨酸发酵转换成谷氨酰胺和N-AGM发酵,建立了这些氨基酸的工业生产方法。同时也研究了从谷氨酸发酵转换生产脯氨酸的方法。通过改变培养条件,用谷氨酸棒杆菌使发  相似文献   

7.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0):1618-1618
谷氨酸是我国大宗的发酵产品之一.谷氨酸发酵需要补糖,传统的方法是凭经验,瞬时、间歇式地投料,但这种间歇式补料容易引起糖浓的剧烈变化,造成罐内环境、如渗透压等的不稳定,从而对菌体代谢活性及最终发酵生产带来负面影响~([1-3]).  相似文献   

8.
废糖蜜是发酵工业的廉价碳源,一向被用于酒精、丙酮丁醇、酵母和柠檬酸等的发酵生产。考虑到我国味精工业发展的需要,从节约粮食、降低成本出发,我们曾对黄色短杆菌617以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谷氨酸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大量试验,最后确定采用糖蜜流加法对以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谷氨酸是适宜  相似文献   

9.
<正> 日本以谷氨酸为中心的氨基酸发酵生产每年达数十万吨,可谓世上氨基酸生产大国。这是日本微生物工作者将理论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二十多年奋斗的结果。其起点可以说是从筛选野生型谷氨酸产生菌开始的。这类菌一般是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杆菌,有强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需要生物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味精工业的日益发展,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工业用粮不断增加。为开辟L-谷氨酸发酵的原料来源,扩大甜菜糖蜜综合利用的范围,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组成了以工人为主体的试验小组,进行了用甜菜糖蜜代替淀粉水解糖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试验工作,通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5L小发酵实验,实验不同流加糖浓度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从而探索改善发酵生产中流加糖工艺。  相似文献   

12.
γ-聚谷氨酸在食品、化妆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的生产菌株是谷氨酸依赖型菌株,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谷氨酸作为前体,因而生产γ-聚谷氨酸的成本较高。文中主要研究从糖质原料一步法发酵合成γ-聚谷氨酸的生产工艺。首先,从产γ-聚谷氨酸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中克隆γ-聚谷氨酸合成酶的基因簇pgs BCA,在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ATCC13032中进行诱导型和组成型表达,结果显示,仅诱导型表达菌株可以积累γ-聚谷氨酸,产量为1.43 g/L。进一步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诱导时间为2 h,IPTG浓度为0.8 mmol/L,γ-聚谷氨酸产量为1.98g/L。在此基础上,在一株高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F343中外源表达pgs BCA,对重组菌进行发酵,结果表明,在摇瓶发酵中γ-聚谷氨酸产量达到10.23g/L,在5L发酵罐中产量达到20.08g/L;继而对γ-聚谷氨酸进行分子量测定,结果显示,产自F343重组菌的γ-聚谷氨酸的重均分子量比产自枯草芽孢杆菌的提高34.77%。文中构建了一步法发酵糖质原料生产γ-聚谷氨酸的新途径,同时为开发其潜在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线推定和控制葡萄糖浓度改善谷氨酸发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酸发酵过程一般需要定时、人工分批式地添加葡萄糖。该流加操作方式会引起发酵罐内葡萄糖浓度的剧烈波动, 不利于高效、稳定的谷氨酸生产。谷氨酸发酵具有显著的非增殖耦联特征, 产酸期葡萄糖耗量与氨水耗量存在非常明显的关联性。通过在线计量氨水耗量推定糖耗以及葡萄糖浓度, 可比较准确地将谷氨酸发酵产酸期的糖浓度控制在预先设定的水平。当糖浓度控制在5 g/L~10 g/L的低水平时, 最终谷氨酸浓度可以达到80 g/L的较高水平, 高糖浓度下的渗透压效应有望得到缓解, 有利于发酵生产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陈敏  王静馨 《生物技术》1995,5(4):37-39,46
以模糊综合评价值作为评价指标、加权单纯形方法优化发酵过程工艺条件。应用本方法,对以谷氨酸发酵废液为原料的酵母发酵过程的发酵温度、pH、菌种量、初始糖浓度、通气量及流加液糖浓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5.
酵母菌的高密度发酵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高密度发酵是酵母工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限制酵母菌高密度发酵的可能的因素,并讨论了高密度发酵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高密度发酵的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固态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道棠 《生命科学》1992,4(2):15-17
本世纪以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粮食短缺,蛋白质极度不足的现象,这一矛盾在发展中国家变得愈来愈尖锐。本世纪初,科学家曾认为,大规模培养微生物作为人类食物或动物饲料中蛋白的一种直接来源,可根本解决这一矛盾。但由于技术及成本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一设想仅在欧洲少数国家中研究,并未真正形成世界性工业生产的规模。自60年代以来,由于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如大规模的青霉素通气搅拌发酵普及以及由于谷氨酸、氨基酸发酵业形成,以代谢调控的发酵技术成熟,为大规模生产微生物蛋白奠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微滤膜技术在发酵工业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主要针对该技术在酒精类饮料(啤酒等),抗生素(头孢类、硫酸连杆菌类、青霉素类、红霉素类等)、有机酸(甘氨酸、谷氨酸、色氨酸、乳酸等)三大类发酵产品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糖质发酵生产谷氨酸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全国普遍推广应用以后,给我国的味精生产工业带来了重大技术革新。这不但在生物化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也有很大价值。近几年来,我国谷氨酸发酵工业,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进一步落实毛主席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  相似文献   

19.
浅析工程菌发酵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君 《微生物学杂志》2001,21(1):50-51,64
工程菌发酵培养主要包括育种技术、发酵过程的优化等。其中良好的生产菌种是发酵工作的中心环节。在传统的发酵工业中 ,菌种的诱变和筛选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七·五期间 ,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确定后 ,基因工程技术 (重组DNA技术 )为发酵工程开辟了广阔的领域。生物技术产品作为优先开发的领域之一 ,给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克隆出目的基因 ,然后将其组装入表达质粒 ,转染到宿主细胞中 ,经过发酵诱导表达目的产物以及纯化等一系列程序生产出所需要的目的产物。特别是医疗用蛋白、多肽类治…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谷氨酸总发酵能力已接近160万t,约占全球谷氨酸产能的75%;而日本的谷氨酸产能,即包括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在本土和海外分公司产能在内合计只有不到60万t;韩国的谷氨酸发酵能力在20~25万t。再加上我国台湾地区的谷氨酸发酵能力,可以认为,亚洲谷氨酸厂商基本上主宰了国际谷氨酸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