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优化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s,BALF)细菌宏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以便于高效提取微量的细菌DNA进行后续的PCR反应和测序。【方法】取稳定期COPD患者的BALF 5mL,离心收集细胞。为了有效提取样品中革兰氏阳性菌的基因组,对QIAGEN的DNA提取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优化:加入裂解缓冲液ATL后首先运用研磨珠和多功能生物样品匀质器破碎菌壁,再加入蛋白酶K孵育,然后加入裂解缓冲液AL振荡混匀。无水乙醇沉淀DNA后,将全部溶液过柱,用洗液AW1和AW2各洗柱一次,最后加50μL洗脱液洗脱DNA。提取的DNA定量后,运用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的细菌16S rDNA量,并按照测序要求构建DNA文库进一步验证。【结果】试剂盒优化法提取的BALF的DNA总量为467.5(135.0-1697.5)ng,明显高于按照传统酚-氯仿法提取的DNA总量95.0(0-612.5)ng,并且所提取的DNA可以很好的扩增细菌的16S rDNA以及构建DNA文库,改良后的扩增产物明显增多(P=0.002)。【结论】使用DNA提取试剂盒结合研磨珠和多功能生物样品匀质器破菌壁的方法能够更高效的提取BALF中微量的宏基因组DNA,为进一步的测序和菌群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状况展开分析,实现多药耐药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控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对50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对临床感染资料及病原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为30例,60.0%,共分离出4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株,占分离菌的10.4%;革兰阴性杆菌41株,占分离菌的85.4%;真菌2株,占分离菌的4.2%。41株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别为:复方新诺明73.1%,阿米卡星22.0%,环丙沙星14.6%,头孢曲松48.8%,头孢噻肟41.5%,头孢哌酮19.5%,头孢他啶20.7%,头孢他啶/舒巴坦12.1%,头孢吡肟22.0%,庆大霉素17.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1.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9.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感染中的常见病原菌,医务人员要结合病原菌高耐药率、高分离阳性率的特征,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分析肺炎肺实变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谱构成,旨在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纤维支气管镜室诊治的住院肺炎病例临床资料,其中肺实变的诊断基于影像学证据,依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病原学检测平台,并参考感染传染科医生解读,本研究对肺炎伴肺实变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86例肺炎患儿的286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5(5.8±3.1)岁,其中195例(68.2%)存在肺炎伴肺实变。总病原体检出率为76.6%(219/286),肺实变和无肺实变肺炎患儿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77.9%(152/195)和73.6%(6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的前5种病原体均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3型。5周岁及以上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达最高77.0%(127/165),肺实变病例和无肺实变病例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67.2%(131/195)和61.5%(56/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3型是导致本研究目标人群患病的主要病原体;病原体检出率高低与是否肺实变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85)和轻度组(n=80)。收集两组患者肺泡灌洗液并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CRP、TNFα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血清CRP、TNFα水平与哮喘程度的关系。 结果 重度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检出革兰阳性菌23株,占36.51%;革兰阴性菌38株,占60.32%;真菌2株,占3.17%。革兰阳性菌中肺炎链球菌占47.8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0.43%;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23.68%,流感嗜血杆菌占26.32%。重度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革兰阴性菌比例及血清CRP与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均P结论 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肺泡灌洗液中革兰阴性菌占比较高,同时其血清CRP、TNFα水平也较高。CRP、TNFα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由嗜肺军团杆菌的巨噬细胞感染性增效子(mip)基因设计的一对引物,用PCR扩增嗜肺军团杆菌3、5、7、8血清型的4个标准菌株的特异DNA序列,研究了用该引物扩增BAL液中嗜肺军团菌特异DNA序列的方法、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表明:用上述引物扩增嗜肺军团菌4个标准菌株的DNA,均可得到207bp的特异扩增产物,BAL液中的军团菌经离心及裂解液裂解后,可直接进行DNA扩增,当BAL与液中军团菌量为2×103CFU/ml时,即可检测出特异扩增带(电泳法),除军团菌外,其它受试细菌均无此特异性扩增,用本法对42例临床非典型肺炎患者的BAL液进行嗜肺军团菌的检测,在42份嗜肺军团菌培养均为阴性的BAL液中,其中一例PCR检测军团菌为阳性。本研究提示:用PCR检测BAL液中的军团菌是可行的,并有快速、灵敏、特异之忧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非粒细胞减少患者肺曲霉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非粒细胞减少患者肺曲霉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资料,随诊其转归。结果22例肺曲霉病(PA)患者,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6.3±21.4)岁。确诊、临床诊断各8例,拟诊6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11例,单纯性曲霉球6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CNPA)5例。常见基础疾病为继发型肺结核(8/22)、糖尿病或类固醇性糖尿病(6/22)、高血压病(5/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2),4例系原发社区感染。常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18/22)、咯血(11/22)、气促(7/22)。影像学表现为肺部渗出或实变病灶9例、空洞改变及典型曲霉球12例,结节或肿块1例。首选药物治疗依次为伏立康唑(10/22)、卡泊芬净(4/22)、伊曲康唑(3/22)。结论非粒细胞减少伴IPA好发于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亦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单纯曲霉球多继发或并发于肺结核。应注意鉴别CNPA与单纯曲霉球。IPA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影像改变未见典型晕征及空气半月征,肺外播散少见,药物治疗首选伏立康唑。  相似文献   

7.
肺部感染性病变的细菌学检查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尤其目前泛用抗生素现象较为普遍,易导致细菌成为L型[1]。本文对肺部感染性病变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E)标本进行了需氧性细菌和L型细菌两种方法的培养,同时与患者的痰细菌培养作对照,以对BALF的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9例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肺炎9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支扩8例,肺脓肿4例,肺大疱并感染1例,肺部感染7例,发热待查9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2.9岁±15.6岁,全部病例手术前均进行了胸片及血常规检查,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菌群特征及其与病情、免疫因子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临床进一步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重症肺炎患者(观察组)纳入研究,并选取同期收治的81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免疫因子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菌群分布差异,并对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菌群分布特征与病情及免疫因子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CRP、 IL-6、 IL-8、 PCT及APACHE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PCoA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菌群在PC2轴上均为负向,约有8.41%群落构成差异,在PC1轴上均为正向,约有27.12%群落构成差异;LEfSe分析显示,在属水平上,观察组患者葡萄球菌属、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及埃希菌属等丰度升高,而双歧杆菌科、普氏菌属及乳杆菌属等丰度降低;Chao1指数、Ace指数及Shannon指数与CRP、IL-6、IL-8、PCT及APACHEⅡ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鼠胸部照射γ射线20Gy,照射后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和分类及巨噬细胞存活率,肺指数及肺组织纤溶活力,并做了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照射后2周开始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即明显增多,照射后1——2个月持续处于高水平,高峰在1.5─2个月,照射后3─4个月有所下降,肺指数有相应变化;肺组织纤溶活力则相反,从照射后2周开始持续下降,至照射后2个月已降至最低,接近于零。形态学观察也见到有早期肺水肿和晚期肺萎缩等变化。由上结果可见,大鼠胸部照射后的早期主要为渗出性病变和纤溶活力的降低。文中讨论了照射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淋巴细胞总数的方法。方法用改良的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鉴别和计数BALF中T淋巴细胞。用本法共检测227例大鼠BALF,并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分析3批动物实验的测定结果。结果大鼠BALF细胞涂片ANAE染色效果满意,T淋巴细胞容易鉴别。测得110只正常大鼠BALF中T淋巴细胞比值的正常值为(69.36±11.47)%。各个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BALF中T淋巴细胞比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能准确地显示BALF中T淋巴细胞数值的变化。本研究是国内首次报道,为实验和临床研究肺局部细胞免疫状况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及其应用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血压灌注对无心跳大鼠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不同白细胞及HMGB1的影响。方法:将32只180-200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ham]、缺血30min组[30I]、缺血60 min组[60I]和缺血90 min组[90I](n=8),4组大鼠分别接受麻醉后持续机械通气,测定并统计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白细胞计数及不同白细胞计数,免疫印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HMGB1蛋白的表达。结果:总白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HMGB1蛋白表达均随着低血压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尤其在[60I]和[90I]两组,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增高,并且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与HMGB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证实HMGB1蛋白表达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在低血压灌注缺血期内升高,提示HMGB1蛋白可能具有驱动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炎症反应在急性高原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及单向免疫扩散测量法。结果:HAPE患者外周血中C-反性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均显著高于HAAR组及对照组,补体C3、C4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HAPE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红细胞及白细胞,含有C-反应蛋白,大量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结论:在HAPE发病过程中,除了肺动脉高压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外,炎症损伤亦起一定作用;而HAAR发病过程中,未见炎性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检测HIV阴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2年6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7例HIV阴性有肺部感染症状的TSM患者及33例肺部其他真菌感染患者或非感染患者的BALF及血清标本,分别提取总DNA,运用qPCR技术检测标本中TM菌载量值,并同时进行BALF真菌培养。结果 同一时间采集的17例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在外周血样本中qPCR检测阳性仅11.8%(2/17),BALF真菌培养TM阳性患者同份BALF标本qPCR阳性率可达90.0%(9/10);BALF真菌培养TM阴性患者中,其同份标本有2例qPCR检测呈阳性。33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及BALF qPCR均为阴性。其中,BALF qPCR阳性样本的Cq值中位数为31.40,范围为20.71~35.59。同份BALF样本中,BALF qPCR技术(Kappa值:0.708)比BALF培养(Kappa值: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病例组,按照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重度组(n=46)和轻度组(n=33),于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结果:重度组、轻度组血清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组血清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轻度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积矩相关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中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0.711、0.695、0.752、0.793、0.728,P0.05)。结论:炎症因子在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呈高表达,并与大叶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di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9年1月至12月送检至本所的142例BALF标本进行G/GM试验及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142例BALF中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阳性为52例(占36.62%),G试验同时阳性者为49例,GM试验同时阳性者为11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阳性例数与KOH湿片镜检阳性27例(占19.01%)比较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作为一种快速方便高效直观的真菌常规检测方法,是BALF标本中真菌检测的1个重要补充,为临床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了1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百合知母汤对哮喘大鼠的干预,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哮喘模型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地米组、中西药联用组,除正常组外经卵蛋白免疫建立模型,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和BALF中SP-A的含量;计算肺脏、胸腺和脾脏的脏器系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小剂量组血清、BALF中SP-A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地米组及中西药联用组血清和BALF中SP-A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剂量组间比较,中剂量组血清和BALF中SP-A均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模型组肺脏器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百合知母汤可显著升高血清和BALF中SP-A含量,对肺组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均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5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70例,好转6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86.67%(130/150),哮鸣音消失时间为(5.17±0.64)d、ACT评分(27.85±3.86)分、住院时间为(5.73±0.75)d。治疗后,患者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嗜酸性粒细胞(EOS)、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P0.05)。150例患者中,发生支气管痉挛2例,咽喉部疼痛3例,无猝死、大咯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准确性并确定最佳诊断界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CBM)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0月31日的相关数据,不限制语言,纳入符合标准的26个研究(71组数据),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异质性分析,然后分析计算每个诊断界值的合并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最终确定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BALF-GM(诊断界值为0.5时)诊断IPA(确诊和临床诊断IPA)的合并灵敏度为0.87(95%CI 0.84~0.89),合并特异度为0.79(95%CI 0.77~0.81),合并阳性似然比为4.60(95%CI 3.49~6.05),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9(95%CI 0.14~0.25),合并诊断比值比为38.84(95%CI 22.99~52.81),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5%CI 0.90~0.95)。在BALF-GM诊断界值为1.0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4(95%CI 0.93~0.97)。结论 BALF-GM易于检测,对IPA的诊断准确性高,可以对IPA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目前建议BALF-GM最佳诊断界值为1.0。  相似文献   

19.
朱向红 《蛇志》2017,(1):105-106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征象特征,并与临床症状相结合,提高诊断效果。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3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中,弥散型10例(43.48%),节段型4例(17.39%),孤立结节型9例(39.13%)。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表现较为复杂,且临床症状不典型,熟悉各型特征,才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7例具有侵袭性真菌病IFD高危因素患者的468份血清标本,进行GM试验,检测抗真菌治疗前后GM抗原水平的变化,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价GM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IA的诊断价值。结果:以GM检测单次I≥1.0作为阳性界值时,本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95.65%95.24%和91.67%,与试剂盒提供的血清GM试验结果的单次I≥1.5的阳性界值相比敏感性明显提高,而特异性无明显降低,因此能够有效区分临床诊断和拟诊两个IA级别。在其他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加入GM试验后,IA临床诊断组的人数明显增加。诊断级别与I值总体均数的分布具有相关性,回顾性确诊IA组、回顾性可疑IA组、回顾性排除IA组的I值呈现明显的由高到低的群落分布,且三个诊断级别的I值分布范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阳性界值标准I≥1.0,GM试验阳性早于痰培养阳性平均7.73±8.71 d,也早于CT影像学证据平均6.89±8.02 d。基于GM值阳性时的抢先抗曲霉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39)。结论:血清GM抗原检测是早期诊断IA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单次I≥1.0作为阳性界值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阳性检出率和阳性检出时间方面较主要影像学表现和微生物学证据具有一定优势。在高危血液病伴粒细胞缺乏患者中根据GM试验阳性进行抢先抗曲霉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监测血清GM浓度的动态变化具有评价疗效的重要价值。该研究成果对临床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