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安地区现代人颅骨非测量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对西安地区140例(男70、女70)出土成人颅骨进行了非测量性变异类型的研究,计算出了25项形态的常见变异类型出现率、以及性差显著和非常显著的项目和类型,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颅骨某些角度的测量计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士海 《人类学学报》1983,2(4):390-395
本文根据余弦定理对颅骨20项与法兰克福平面无关的角度,采用测量计算法,即用直脚规或弯脚规测量各角三个测点间的三边直线距离,将余弦定理公式输入袖珍电子计算器内,再由计算器算出角度。经实践我们认为此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无需投影描绘仪和定颅器等设备、节约时间、精确度高和误差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2009,28(3):217-236
本文报道大荔颅骨的一系列测量数据, 并且将其与中国, 欧洲和非洲的中更新世人类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 发现大荔颅骨的测量数据大多没有超出中国和欧洲/非洲中更新世人的变异范围, 有的与中国中更新世人接近, 有的与欧洲和/或非洲标本更加接近。本文将这些结果与大荔颅骨的与中国古人类共同具有的其他测量和观察特征进行综合考虑, 建议大荔人群属于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链中的一员, 并且表现出中国古人类与欧洲和非洲古人类之间基因交流的形态证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国人颅骨测量特征及其地区性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刘武  杨茂有 《人类学学报》1991,10(2):96-106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青岛和长春地区出土的124例(男71,女53)成人颅骨进行了某些角度的测量。测量结果,进行了颅骨的人类学特征和性别差异的讨论。并与其它地区的国人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青岛汉族颅骨某些角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本文对青岛地区出土的已知性别成人颅骨304例(男153,女151)进行了十六项角度的测量,并按测量结果进行了分型。 2.讨论了颅骨某些角的性别差异。 3.将所测结果与湖南资料进行了比较,发现多无差异,可能与同为汉族有关。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颅骨的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本文以来源于壮族居民世代聚居地区,生前资料比较可靠的150例颅骨为材料并用多因素分析等6方法探索壮族的体质特征、人种地位、地区类型及可能的起源。结果表明,壮族居民属黄色人种南亚类型,中华民族的华南,与柳江人,Chen皮岩人有最接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青岛汉族颅骨某些角度的测量(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青岛地区出土的已知性别成人颅骨312例(男154、女158)进行了十七个角度的测量,并按测量结果对颅骨某些角度的性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颅骨的非测量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广西马山县州圩村一组确知身前状况的壮族成年居民男性80例,女性84例颅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结果,并对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北亚、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一大片区域为背景探索日本人的起源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日本旧石器时代港川人、绳文时代和现代人与大约同时期的华南居民有最接近的亲缘关系;从绳文时代到现代日本人的时代变化具有与后者(以及华北居民)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西安现代人脑颅的性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对西安现代人成年颅骨一百例(男50,女50)进行了廿个项目的测量。对其中性差非常显著的八项,进行了性差鉴别。 中颅、高颅和狭颅型的出现,两性均占多数,与湖南、长春男性的资料作了比较,高颅型的出现率在三个地区之间无差异,似乎可作为国人之代表型。  相似文献   

12.
西安现代人面颅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对在西安地区收集的现代人成年颅骨100例(男50,女50)的面颅作了测量和统计。依据两性差异非常显著的项目找出了12个判定面颅性别的拟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郑孙谦 《人类学学报》1983,2(2):152-156
本文对国人颅骨133例,266个颈动脉管外口形状大小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颈动脉管外口形状不一。可区分为圆形、卵圆形和南瓜子仁形三种,其中以圆形者为数最多。颈动脉管外口长宽径和距颈静脉窝及锥体尖端之间距离两侧不等,并具有地区性差异。鼓小管下口在个别颅骨缺如。颈静脉窝之大小深浅不一,其中以右侧较大而深者为最多。  相似文献   

14.
国人颅骨弧弦周长的测量及其性别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青岛地区出土、已知性别的成年颅骨249个(男142,女107)进行了弧、弦、周长的测量,计算了有关指数,对额、顶、枕骨的弧长作了比较和分型,并用判别分析方法鉴定颅骨性别。  相似文献   

15.
周春茂 《人类学学报》2002,21(3):199-209
本文对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遗址发掘出土的战国秦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在若干近代和古代对比组中 ,零口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近代华北组、新石器时代的宝鸡组和关中合并组、青铜时代的上马组和殷墟中小墓②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亚洲叶猴属(Presbytis)的颅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测量了亚洲叶猴8个种成年颅骨11项变量。通过童因子方差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包括差判别分析和由判别分析筛选的变量所组成的星状图等表明,亚洲叶猴能够明显地分成4个亚属;Kasi与Presbytis有更密切的关系。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线系分支图。  相似文献   

17.
香港地区现代人头骨的研究:性别和地区类型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王令红 《人类学学报》1989,8(3):222-230
本文报告了香港地区现代中国人头骨测量性状的性别差异情况和香港与太原的男性头骨的差异情况。在此基础上,使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各自的判别函数,正判率分别达到93.1%和85.3%。它们分别适用于华南头骨的性别鉴定和华南与华北男性头骨的区分。  相似文献   

18.
应用Fourier变换对东北地区成人颅骨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所用材料为已知性别、已知年龄的东北地区汉族成人干燥颅骨。应用Fourier变换,将额骨矢状弧的形态转变成Fourier极数,然后应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求得性别判别函数,判别符合率达到90.10%。对31例已知性别汉族成人颅骨盲测,正确率达到84.21% (男性) 和83.33% (女性) 。研究表明,颅骨的大小和年龄对本方法的判别结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扎赉诺尔汉代墓葬第三次发掘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泓 《人类学学报》1989,8(2):123-130,T001,T002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扎赉诺尔汉代游牧民6族墓葬第三次发掘出土的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研究。五例男性颅骨和三例女性颅骨的种族特征基本相似,均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西伯利亚(北亚)蒙古人种最为接近本文材料是对过去已恨表的扎赉诺尔汉代游牧民族颅骨资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