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辐射诱变育种所需年限短、变异率高、后代性状稳定快,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已广泛应用.本文统计了我国近10年来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培育的在生产应用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部分优良新品种18个,说明通过辐射诱变可加速水稻变异,丰富水稻遗传图谱,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提供更多类型种质资源.此外总结了利用辐射诱变获得的各种类型突变,包...  相似文献   

2.
辐射诱变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与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辐射诱变育种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中子、质子或者射线等物理辐射诱变因素对种子进行辐照,诱发其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行为变异,从而得到可供利用的突变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本文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遗传》2008,30(2):224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技术、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辅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水稻产量性状、抗病虫性、抗逆性状、营养品质和特异种质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育种的最新进展、水稻基因设计育种数据库建设和水稻基因设计育种的展望,反映了在水稻分子育种方面获得的成果。全书共分12章,各章节前后呼应,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为了使水稻优异种质资源有效服务于水稻育种,促进水稻种质资源与育种的密切合作,提高水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效率,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粳稻优异种质资源现场观摩及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10-1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中国工程院董玉琛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述民副所长、吉林省农科院郭庆海副院长和董英山副院长以及来自全国18个省(市、  相似文献   

5.
由万建民教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稻遗传育种与品种系谱(1986-2005)》一书已正式发行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六章分别回顾了我国水稻育种的成就,综述了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超高产育种、品质育种、抗性育种和新技术育种的理论、技术和经验;下篇十章分别论述了1986年-2005年我国  相似文献   

6.
浅谈水稻超高产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超高主产育种继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后成为当前世界性热门课题,人们普遍认为这可能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人们迫切希望通过水稻超高产育种,带动水稻科技的超常规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增加水稻总产。1980年,日本首次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设...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国内外的水稻辐射诱变育种工作中,仍普遍采用辐照种子进行诱变。但一般说来,诱变频率都比较低。近年来不少育种工作者为了提高诱变频率,做了许多理化因素综合处理种子的诱变研究。而有关辐照水稻植株的研究,迄今除在γ圃进行慢性辐照外,在钴室里进行急性辐照的研究还不多。据了解,国内已有不少单位正在进行;在国外,Ken-chi Osone等(1970)曾报道用X射线辐照水稻开花后1—11天植株的M_1效应;Kaneo Adechi等(1974)也报道了用X射线辐照水稻开花当日至7天植株的M_0细胞胚胎学效应。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o~(60)-γ射线辐照水稻胚胎不同发育时期植株的辐射敏感性及适宜剂量,并试图用γ射线辐照水稻植株的方法提高辐射诱变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辐射育种已成为作物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外采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出不少农作物的优良新品种。尽管如此,它在巴西橡胶育种中的应用还不够普遍。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支持下,自72年冬开始进行了一些橡胶辐射育种研究工作,现将钴—60辐射处理巴西橡胶种子的生物学效应与最适剂量试验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离子束在生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辐射诱变育种是利用各种射线诱发生物遗传基因突变,促进基因重组和核外突变,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全体。诱变育种的辐射技术和方法在不断地发展看,辐射源由X射线、γ射线发展到快中子、电子束、空间辐射,离子束诱变育种是近十几年崛起的新技术,具有损伤轻、突变率高、突变谱广的优点,概述了这一新的品种改良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稻遗传育种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比  胡伟  邢永忠 《遗传》2018,40(10):841-857
我国的水稻育种经历了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和绿色超级稻培育3次飞跃,其间伴随矮化育种(第一次绿色革命)、三系杂交稻培育、二系杂交稻培育、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型育种和绿色超级稻培育等6个重要历程。育种目标从唯产量是举到高抗、优质和高产并重,育种理念从高产优质逐步提升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准备了大量的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水稻育种正迈向设计育种的新时代。基因组选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为培育“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 绿色超级稻保驾护航。本文对我国水稻遗传育种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指出了各种育种方法和育种技术的优缺点,系统介绍了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光温敏雄性核不育以及籼粳杂种不育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水稻株型、穗型、粒形和养分高效利用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阐明了产量与开花期联动的关系,凸显了我国水稻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指出,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方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育种理念也要与时俱进。未来,杂交育种技术要与现代育种技术紧密结合,选育水稻品种不仅要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更要具备绿色健康的特点,同时还要适应新耕作制度和新耕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稻转基因技术的现状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植物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分子生物学对作物育种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植物基因组的研究、RFLP和PCR等辅助选择手段相比,转基因技术以其把外源基因主动导入、定向改造植物的优点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转基因技术使基因可以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相互转移,克服了物种间的隔离,已成为一种新的育种手段。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而且一直是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许多学者报道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成功并获得其再生植株。这一成就必然打破水稻育种与发展中的生物技术之间的隔墙。本文将介绍这些技术是如何发展的,以及这些技术将如何有助于推动水稻育种。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许多学者用培养的水稻细胞,能容易地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并成功地使分离的原生质体经培养、壁再生、细胞分裂而再生成植株。在此研究中,用于分离原生质体的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的质量极为重要,因为水稻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利用航天诱变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稻新种质、新品种的选育,显著地提高其突变频率和突变类型,提高诱变育种的选择效果,育成1个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721”及一批优质水稻新种质和新品系(组合)。  相似文献   

14.
辐射育种实践已经证明,利用~(60)Co-γ射线改造水稻生育期、株高等是有效的,而且辐射第二代(γ_2)是突变选择的重要世代。因此研究γ_2突变及其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对辐射育种是有意义的。辐射能诱发熟期、株高、株型、穗型、穗重、粒型、粒重、叶型、叶色等多种类型的变异。本文是对~(60)Co-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迟熟中籼泰引一号γ_2早熟突变的调查结果,同时把获得的早熟突变作为一个群体,对主要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TILLING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是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应用的一种反向遗传学技术。它能高通量低成本地在EMS诱变群体中鉴定出发生在特定基因上的点突变。在其基础上发展出的EcoTILLING技术则可发现种质资源中的SNP位点及小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位点。水稻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也是已经完成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有丰富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可以利用的基因组研究模式植物。水稻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将在育种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基于特定基因的种质资源鉴定、EMS诱变育种、及水稻功能标记开发等方面论述了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水稻基因组育种芯片是将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国际最先进的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芯片技术相结合,构建的服务于育种的基因组技术工具。实践表明,水稻基因组育种芯片在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基因鉴定、基因定位、育种材料基因型选择、品种基因指纹检测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水稻基因组育种芯片的应用将推动水稻育种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地制宜的选育、推广优良品种,逐步更新原有品种,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具有积极意义。杂交育种是目前国内外水稻育种的主要方法,它对水稻品种的改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杂交后代性状的重组和分离,所以获得一个稳定品系需要的年限较长,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就设想能找到一种方法以加速后代性状的稳定,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直到1964年印度人Guha和Maheshwari等人从毛叶曼陀罗(Datura innoxia)的花药培养获得花粉植株,1968年新关等培养水稻花药诱导产生水稻花粉植株后,才把这种设想变成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邓达胜 《遗传》1981,3(4):22-24
辐射育种实践已经证明,利用‘60Co-'Y射线 改造水稻生育期、株高等是有效的,而且辐射第 二代(Y2)是突变选择的重要世代[1,4]。因此研 究了:突变及其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 对辐射育种是有意义的。辐射能诱发熟期、株 高、株型、穗型、穗重、粒型、粒重、叶型、叶色等 多种类型的变异。本文是对60Co-Y射线不同 剂量照射迟熟中釉泰引一号Y:早熟突变的调 查结果,同时把获得的早熟突变作为一个群体, 对主要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了分 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农林水产省染色体计划的成果的育种事业从1995年初委托给民间企业。 这项“利用DNA标记开发新育种技术”事业是从1994年到2000年7年间,研究水稻染色体及家畜染色体DNA标记的制作、供应、评价(委托给农林水产尖端技术振兴中心(STAFF)的研究所—农林水产尖端技术研究所)和使用DNA标记进行作物及家畜的选拨育种。1994年将水稻、小麦、大豆、牧草、饲料作物和猪的利用DNA标记的育种技术的开发委托给地方自治体的农业试验场和畜产试验场。但是没有委托民间企业。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农水省农研中心育种工程研究室大??义昭室长和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应用基因重组方法,成功地育成了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将目标基因导入水稻在世界上尚属首创,从而使基因重组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该项研究成果于一九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