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岩林  廉振民 《遗传》2002,24(2):155-158
本文首次报道中国螽斯科3种昆虫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中华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 2n♂=31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暗褐蝈螽Gampsocleis obscura 2n♂=31也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中华寰螽Atlanticus sinensis 2n♂=29第1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这3 种螽斯的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XX♀型。 Abstract:The karyotypes of three species belonging to three genera of Tettigoniidae were investigated.The diploid number of chromosomes for Tettigonia chinensis is 2n♂=31,for Gampsocleis obscura 2n♂=31,Atlanticus sinensis 2n♂=29.In the three species,the XO♂/XX♀type of sex determination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2.
鼓鸣螽属一新种及染色体核型研究(直翅目:螽斯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湖北省神农架地区露螽科Phaneropteridae鼓鸣螽属Bulbistridulous1新种:齿尾鼓鸣螽Bulbistridulous dentatus,sp.nov。,并对该种的核型作了初步分析。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中国昆虫染色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霍绍棠  薛增召 《昆虫知识》1992,29(1):57-60,9
<正> 昆虫染色体的研究,对昆虫分类学如分类系统的建立、近缘种的区分乃至种下分类;对遗传学包括分子遗传学及对害虫的遗传防治等;对昆虫的种类演替规律、种间种内进化甚至对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机理等自然奥秘的揭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从李汝琪教授于1930年首  相似文献   

4.
前肠作为昆虫的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的场所,不同的种类在内部结构上有所不同,并已证明其作为分类特征的可靠性.运用生理解剖及扫描电镜技术对螽斯总科拟叶螽科Pseudophyllidae 2属3种和螽斯科Tettigoniidae 2属3种螽斯的前肠几丁质内壁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前肠的内部形态,属间差异明显,可以作为形态分类的一个有用特征.此外还对螽斯前肠的内壁结构同食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华蝈螽与中华螽斯精子超微结构研究(直翅目,螽斯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中华蝈螽Gampsocleis sinensis与中华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两种精子的顶体复合体侧生于核上且包裹了核的一部分,顶体复合体横切面两侧角分离或两侧角与细胞核远离,或仅见其一侧角;中华蝈螽顶体外层在顶体本体两侧角外多呈晕圈状;轴丝为典型的9 9 2型;轴丝两侧的副纤维结构为2副微管;轴丝与线粒体衍生体之间的连接带3条;中华蝈螽有的横切面中两扁平膜池连接在一起;两种精子的中心粒侧体部位具五纵层细胞器.  相似文献   

6.
报道中国蛩螽科Meconematidae3新种:双带饰尾螽Cosmetura bivittata sp.nov.,叉尾剑螽Xiphidiopsis furcicauda sp.nov.和宽板剑螽Xiphidiopsis latilamella sp.nov.。标本采自浙江、福建。模式标本保存在山东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简要叙述了中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的现状,包括研究涉及的昆虫类群、核型分析结果、研究方法和手段、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变异、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等。我国学者对昆虫染色体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迄今已对蜉蝣目、蜚蠊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蚤目和膜翅目等10目481种昆虫的核型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蝗虫、蝽类、蚜虫、蚕类、果蝇、摇蚊及实蝇等。在染色体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蚕类和果蝇等有丝分裂;蜚蠊类、蝗类、蝽类和蚕类的减数分裂及性别决定机制;部分昆虫的联会复合体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蝇和蚊类昆虫的唾腺染色体;果蝇的B染色体;蚕类和蚊类昆虫染色体的缺失、易位和倒位等变异;蚕蛾类的数量变异。研究结果多应用于昆虫系统分类和进化的探讨,揭示昆虫遗传与变异规律。通过与国外研究成果对比,提出昆虫染色体研究的必要性,并对我国未来昆虫染色体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四种蝽科昆虫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郑乐怡  张虎芳 《昆虫学报》1999,42(3):234-240
研究了4种中国蝽科昆虫的核型和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 并首次在半翅目中采用核型分析软件对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4个种均为2n=14和X-Y性别决定机制; 减数分裂行为比较一致, 但在中期 I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排列方式各不相同; 核型分析后的结果表现出了种的特异性, 可为蝽科昆虫的形态分类及系统发育提供有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夜蛾科昆虫同工酶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夜蛾科 (Noctuidae)隶属于昆虫纲鳞翅目异脉亚目 ,是鳞翅目中最大的一科 ,包括 2万多种 ,其中有些是重要的经济昆虫 ,有些是粮食作物、果树及经济作物的害虫。由于夜蛾科种类多 ,形态特征区分又不很明显 ,给分类特别是种和种下分类带来麻烦 ,而幼虫和蛹的识别就更为困难 ,仅靠外部形态特征和生态差异 ,是很难解决的 ,更不用说更深层次的研究。利用同工酶电泳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同工酶的研究是从基因产物认识基因的存在及表达 ,由生化表现型来推断其基因型 ,将宏观的遗传现象结合到微观的分子水平 ,为分类学提供了更为精确的依据 …  相似文献   

10.
两种草螽精子超微结构比较研究(直翅目,螽斯总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比较研究了长翅草螽Conocephalus longipennis与鼻优草螽Euconocephalus nasutus精子的超微结构。两种精子的顶体复合体侧生于核上且包裹了核的一部分;轴丝为典型的9 9 2型;轴丝两侧的副纤维结构前者为2副体,后者为2副微管;线粒体衍生体横切面前者为鞋履形,后者卵圆形;轴丝与线粒体衍生体之间的连接带前者为5条,后者3条;近线粒体衍生体的两扁平膜池在长翅草螽中连接在一起呈飞燕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剑螽属四新种记述:直翅目:螽斯总科:蛩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整理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时,发现剑螽属4新种,即膨基剑螽Xiphidiopsisinflata,sp.nov.双叶剑螽X.bifoliata,sp.nov.凸顶剑螽X.convexis,sp.nov.及叉尾剑螽X.divida,sp.nov.模式标本均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四川进行昆虫调查时 ,采集到双带麻螽TapienabivittataXiaetLiu ,1992雌雄性的标本。双带麻螽是夏凯龄、刘宪伟 1992发表的 ,当时仅描述了雌性 ,模式产地是贵州梵净山和四川峨眉山。本文描述的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双带麻螽TapienabivittataXiaetLiu ,1992  (图 1~ 2 )雄性 体中型。头顶较宽 ,稍狭于触角第 1节 ,背面具宽的纵沟。复眼卵圆形 ,显著向两侧突出。下颚须第 5节约为第 3节与第 4节之和。前胸背板背面较平 ,前缘中部微凹 ,后缘宽圆形突出 ,侧隆线平行。前胸背图 1~ 2…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平脉树螽属五新种记述:直翅目:螽斯科:树螽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中国平脉树螽属5个新种。每个新种皆有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形态特征图。所有模式标本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15.
记述了中国湖南寰螽属1新种,即湖南寰螽Atlanticus hunanensis sp.nov.,新种与近似种中华寰螽Atlanticus sinensis Uvarov,1923进行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常岩林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98,41(4):414-416
本文记述了螽斯总科蛩螽科一新种,长齿拟柯螽I>Pseudoduzicus longidentatus,新种。该新种在雄性腹部末节背板、尾须和下生殖板同该属的已知种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蝗虫科昆虫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梁铬球  郑哲民 《昆虫知识》1994,31(2):119-121
  相似文献   

18.
五种蝽科昆虫的细胞分类学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5种中国蝽科昆虫的核型和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并采用核型分析软件对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驼蝽Brachycerocoris camalus Costa、滴蝽Dybowskyia reticulata(Dallas)和红玉蝽Hoplistodera pulchra Yang3个种的染色体组成均为2n(♂)=14,具有X-Y性别决定机制;减数分裂行为比较一致,但在中期-Ⅰ时,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排列方式各不相同,可为蝽科昆虫的形态分类及系统发育提供有用的证据。二星蝽Eysarcoris guttiger(Thunberg)的染色体组成为2n(♂)=15,具有X1X2Y性别决定机制,进一步证明了在半翅目昆虫的性染色体进化中碎片化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黑斑二星蝽Eysarcoris fabricii(Kirkaldy)的染色体组成为2n(♂)=16,具有X-Y性别决定机制。后2种的核型结果,可为二星蝽属分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露螽科四种昆虫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常岩林  廉振民 《遗传》2000,22(6):385-388
本文以螽斯精巢为实验材料,经过低渗、固定、压片、空气干燥、Giemsa染色制备染色体标本,对螽斯总科露螽科4种螽斯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Phaneroptera falcata 2n♂=27, Phaneroptera gracilis 2n♂=25,Ducetia japonica 2n♂=29,Isopsera sp.2n♂=31,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XX♀型, X染色体为染色体组中最大的染色体。作者认为,Isopsera sp.(2n♂=31)可能是露螽科中较原始的种类,Ducetia japonica(2n♂=29),Phaneroptera falcata (2n♂=27),Phaneroptera gracilis (2n♂=25)可能是由2n♂=31进化来的衔接融合在露螽科染色体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Abstract:Karyotypes of four species belonging to three genera of the Phaneropteridae were investigated.The diploid number of chromosomes is as follows: Phaneroptera falcata species 2n♂=27(XO),Phaneroptera gracilis 2n♂ =25 (XO),Ducetia japonica 2n =29 (XO) and Isopsera sp.2n♂=31(XO) ,all chromosomes are acrocentric,the X chromosomes are the largest members of the sets.It may be assumed that Isopsera sp. 2n♂=31 represents the basic number of chromosomes.The other species,Ducetia japonica 2n♂=29, Phaneroptera falcata 2n♂=27, Ph.gracilis 2n♂=25 could originate 2n♂=31 .Tandem fusions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karyotype evolution of Phaneropteridae.  相似文献   

20.
比较分析了新疆短翅姬螽Metrioptera brachyptera(Linnaeus)、疣谷盾螽Decticus verrucivorus(Linnaeus)、灰螽斯Platycleis grisea (Fabricius)和长瓣螽斯Tettigonia caudata(Charpentier)雄性鸣声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短翅姬螽和疣谷盾螽雄性鸣声具单一脉冲序列,灰螽斯和长瓣螽斯雄性鸣声具有多个脉冲序列组成.短翅姬螽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290 s ~0.525 s,间隔时间较长,每个脉冲组有6~7个脉冲构成.疣谷盾螽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80 s±0.003 s,有6个脉冲构成.灰螽斯的脉冲序列数较多,脉冲序列持续时间为0.20 s~0.27 s,间隔时间较短,为0.20 s~0.40s,有3~4个脉冲组组成,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66 s±0.003 s,脉冲组重复率为13.2次/s.长瓣螽斯脉冲序列持续时间为2.590 s ~6.670 s,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09 s-0.018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