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黄线狭鳕骨骼系统的结构。有以下特点:鼻骨发达,背面形成一深沟;额骨、翼耳骨、前鳃盖骨和围眶骨有发达的感觉管;额骨上有囱门;泪骨很发达;耳石特大;下鳃盖骨特别肥厚;后匙骨上端亦很肥厚,呈槌状。  相似文献   

2.
中国鲑科鱼类地理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鲑(gui)在我国古书中见于东汉王充(27—107)论衡“鲑肝死人”,实为河豚鱼。杜亚泉等(1923)在动物学大字典中始称Salmonidae为鲑科。此科主要特征为“上下颌、犁骨、腭骨及舌常有牙齿。鳍无鳍棘及硬刺。背鳍2个,后一为脂鳍。腹鳍条多于7,腹位,鳍基有一长腋鳞。体被圆鳞,头部无鳞。有侧线。鳃盖膜分离且不连喉峡。鳃膜条骨7—20,有中喙骨及辅颌骨。顶骨位额骨与上枕骨之间(如白鲑属)或两侧(如鲑属)。有或无眶蝶骨及上前鳃盖骨。幽门盲囊11—210个。鳔有管通食道”。  相似文献   

3.
狗鱼(Esox,Teleostei)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山东龙口黄县洼里煤矿早始新世黄县组二段油页岩中的鱼化石。该鱼身体狭长,背鳍位置靠后;额骨侧面有长形的、狗鱼所特有的副筛骨;额骨甚长;顶骨相对来说甚短;口裂较长;齿骨、前上颌骨及颚部许多骨片均生有扁而尖的牙齿,但上颌骨口缘光滑;外翼骨甚粗壮;鳃盖骨略呈长方形;前鳃盖骨较直,中部略收缩,上、下枝夹角大(约为130°);匙骨纵枝短而水平枝长大。困此属于狗鱼科中惟一的狗鱼属是毫无疑问的。根据其头长与体长之比、额骨及顶骨的形状和比例以及背鳍条数目与狗鱼属其他种的不同,我们将它订为一个新种——龙口狗鱼。黄县的化石是狗鱼渐新世以前在北美以外地区的首次发现,也是狗鱼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黄县位于北纬37°7′,远较现生狗鱼在亚洲分布的地区(43°和46°以北)靠南。而始新世全球气候偏暖,巨南北温差较小,始新世狗鱼或较现生种类更适应较温暖的气候。早始新世狗鱼在中国的发现为当时跨太平洋鱼类区系的存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大口黑鲈和尖吻鲈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口黑鲈和尖吻鲈的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从整体看 ,大口黑鲈的脑颅较宽 ,吻短钝 ,眼后头部短 ;尖吻鲈的脑颅狭窄 ,吻部尖长而突出 ,眼后头部较长。各部分的骨骼特征 :大口黑鲈脑颅的中筛骨、侧筛骨、额骨、上枕骨、上耳骨、翼耳骨和围眶骨等与尖吻鲈有明显的区别 ;大口黑鲈咽颅中的前颌骨、齿骨、中翼骨、鳃盖骨骼、角舌骨、尾舌骨、下咽骨等与尖吻鲈又有显著的差异 ;大口黑鲈附属骨骼中的肩带骨、腰带骨、脊椎骨等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和不同可作为科间或属间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足动物的起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2006年,美国学者Daeschler E B和Shubin N H在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南部的埃勒斯米尔岛上发掘了一系列距今3.75亿年的Tiktaalik鱼化石。该鱼与希望螈(Elpisto-stegalian)一样均没有背鳍、没有鳃盖、子鳃盖、外肩胛骨;而具有宽大的背腹性明显的扁平颅骨,以及位于颅骨背面的眼睛,还具有成对的额骨、微鼻孔和位于末端的口,并具备了四足动物的一些特征,诸如较大的通气孔、可活动的颈部、伏瓦状排列的肋骨,胸鳍出现了挠骨的分化,并有骨质关节。这一发现填补了从海洋动物到四足动物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五种蝌蚪口器及舌鳃骨的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坤  吴民耀  周凤  王宏元 《四川动物》2012,31(4):593-597
采用体视显微镜和骨骼双染色法对5种不同栖息环境的无尾两栖动物蝌蚪的口器和舌鳃骨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5种蝌蚪口器由唇齿行、唇乳突和角质颌等组成。舌鳃骨是由关联骨Ⅰ、关联骨Ⅱ、角舌骨、舌鳃骨盘和角鳃骨等骨骼组成。蝌蚪的梅氏软骨若较发达,其摄食方式可能为刮食;蝌蚪的舌鳃骨发达,其摄食方式则可能为滤食。角质颌、唇齿以及角鳃骨上鳃耙的出现显著增强了蝌蚪主动摄食能力和对食物与非食物的主动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宁夏中卫纳缪尔期古鳕类化石一新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了产于宁夏中卫县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的古鳕类化石一新属新种——潘氏黄河鳕(huanghelepis pani gen.et sp.nov.)。新属种的个体中等大小,体形狭长,头长约为体长的1/6左右。颌悬挂很倾斜,具有长而窄的梯形鳃盖骨、相对较大的下鳃盖骨。全身覆鳞,体侧各有一列高度远大于宽度的长方形侧线鳞。这是在中国石炭纪地层中古鳕类化石的首次描述。  相似文献   

8.
谭锴  王曦  卢立伍 《古生物学报》2015,54(2):174-183
本文记述的标本采自宁夏中卫晚石炭世土坡组下部,属于个体较小的扁体鱼类,身长与身高近相等,约3cm。眼眶大,眶下感觉管明显。鳃盖骨大致呈长条形,下鳃盖骨大小与鳃盖骨相近,前鳃盖骨呈椭圆状,匙骨强壮。锁骨保存于匙骨前上部。背、腹棘鳞发育。胸鳍小,腹鳍没有保存。背鳍中等长,臀鳍与背鳍等长,均起点位于身体最高点后。尾鳍呈外形对称的歪型尾。全身覆盖长条形鳞,胸鳍下方具有一枚异常大型的鳞片。经过与北美、澳洲以及中国浙江的扁体鱼类标本对比,发现其间有明显差异,应为一新属新种——小型宁夏扁体鱼(Ningxiaplatysomus parvus gen.et sp.nov.),归于扁体鱼亚目,科不定。  相似文献   

9.
暗纹东方鲀年龄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耳石、脊椎骨、鳃盖骨等识别和鉴定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Abe)的年龄,在描述其轮纹特征基础上,比较其在判读暗纹东方鲀年龄和生长特征上的异同与准确性。结果表明,耳石磨片上的轮纹特征明显、清晰且规律性强,是最好的年龄鉴定材料;脊椎骨轮纹也很清晰,但测量时有一定难度,也是较好的年龄鉴定材料;鳃盖骨上年轮较难判定,只能作为辅助材料。本文还对牙齿能否作为年龄鉴定材料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分布于中国云南省的懒猴头骨形态作初步研究,并与树鼩及部分灵长类动物的头骨在某些方面进行比较。 懒猴的头骨整体表面光滑,成体骨缝紧密愈合;肌嵴发达,雄性有发达的矢状嵴。吻鼻部稍长;眼眶与颞孔直接相通,无骨片形成骨墙封闭。头骨长宽比有性别差异;前上颔骨不与额骨相连。懒猴的腭指数有性别差异并且比值较高;颞窝中的骨间关系属于顶一蝶缝相接型。  相似文献   

11.
1955年冬,河北昌黎泥炭中发现了两块乌鳢(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化石。在同一地层中还有四不象鹿和赤鹿等哺乳类化石。所发现的两块化石,代表两个不同个体的鳃盖骨。鳃盖骨略呈等边三角形。外侧的放射肋纹及生长线,因有原先复盖在上面的鳞片的印痕,故显示不清。内侧的关节窝较大,略呈椭圆形。鳃盖上的鳞片彼此复盖形成不规则的五边形。  相似文献   

12.
鱼类的年龄鉴定及其最佳骨质材料的选择,是鱼类年龄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鱼类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利用2012年4月于黄山九龙峰采集的132尾尖头鱥标本,研究了其鳞片、鳃盖骨、脊椎骨和耳石等骨质材料的年轮特征,并以根据全长分布频率确定的"真实年龄"为参照,比较了鳃盖骨、脊椎骨和微耳石在年龄判读中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尖头鱥体侧部和尾柄部的鳞片均无任何年轮标志,星耳石磨片上暗带和明带排列无明显规律,但鳃盖骨、脊椎骨和微耳石上存在明显年轮。鳃盖骨、脊椎骨和微耳石3种骨质材料的年龄判读精确度或准确度差异视不同年龄组有所不同。总体上,脊椎骨年龄判读的精确度最高,鳃盖骨次之,微耳石最低;但年龄判读的准确度正好相反,即微耳石最高、脊椎骨最低。因此,微耳石是尖头鱥年龄鉴定的最佳骨质材料,而其较低的年龄鉴定精确度及其对准确度的潜在影响可通过提高磨片质量和优化判读方法来改善。  相似文献   

13.
(鱼句)亚科花(鱼骨)型鱼类骨骼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花型Hemibarbuspattern鱼类作了骨骼系统比较,结果表明,此类型鱼类脑颅较长,副蝶骨平直或稍弯曲,眶蝶骨腹纵嵴发达(铜鱼Coreius septentrionalis例外),下颞窝和咽突中等大,基枕骨后突发达;脑颅中的上筛骨的后突、侧筛骨的外筛突,蝶耳骨的外突、上耳骨的后突、围眶骨和后颞窝等均有明显的差异;咽颅中的舌颌骨、尾舌骨、鳃盖骨和下咽齿的列数等又有显著的区别;附肢骨骼中的腰带骨、脊椎骨中的复合神经骨和第4椎骨腹侧的悬器等也有不同之处。据此,这些差异和区别可作为属间或种间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衡  樊伟  张健 《动物学研究》2009,30(1):109-112
2008年5月在崇明岛西端潮间带水域进行鱼类调查时,发现一尾长江河口及上海地区的鱼类新记录种——长身鳜,隶属鲈形目鮨科。主要特征如下:体较细长,近似圆筒形;头长,稍平扁。吻尖。口裂大,下颌明显突出;上颌达眼下方。前鳃盖骨后缘有10枚细锯齿,腹缘有向前倾斜的鳃盖骨棘2枚。鳃盖后端有1枚扁平棘,其上端有较小的短棘1枚。体黄褐色,头背和体侧具不规则的黑点和黑斑。近数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水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其资源量急剧减少,已被我国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目前,关于长身鳜的资源状况研究十分薄弱,尤其是其繁殖习性、食性和发育等生物学特征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亟待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海蛇鳗科一新纪录属及一新纪录种(鱼纲,鳗鲡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南海蛇鳗科1新纪录属Echelus Rafinesque,1810和1新纪录种Echelus ur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1846).该属的特征为:尾鳍、胸鳍存在;背鳍起点在胸鳍后端之前;头部无额骨孔、眶后孔和上颞骨孔;鳃孔中等大;鳃膜骨条连于舌骨或上舌骨尖前.该种的特征:尾尖柔软;颌齿和犁骨齿颗粒状,带形;后鼻孔在上唇边缘外侧.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石拐群古鳕类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内蒙古石拐地区石拐群召沟组中的长腹鳍大青山鳕(新属、新种) Daqingshaniscus longiventralis gen. et sp. nov. 是在我国中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一比较原始的古鳕类.其头骨眶后部分短,鳃盖骨大于下鳃盖骨,背鳍位于腹鳍与臀鳍之间,腹鳍基线长,鳍条都从基部分节、远端分叉,棘鳞仅见于尾上叶,全歪型尾,鳞片呈菱形.大青山鳕既与苏联南哈萨克斯坦 Karatau 地区的 Pteroniscus 很接近,又与我国新疆的维吾尔鳕 Uighuroniscus 及西德北部的 Stadthagen 地区的 Indaginilepis 相似.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新疆玛纳斯古近纪安集海河组发现的鲤科(Cyprinidae)一新属、种——刘氏天山鱼(Tianshanicus liui gen.et sp.nov.)。新属具有臀鳍分叉鳍条多于7根、体长形稍侧扁、口端位、下咽齿近锥形而齿尖前后略侧扁、背鳍和臀鳍均无硬棘、背鳍起点略在腹鳍起点之后以及尾鳍深分叉等特征,表明它应属于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 sensu Cavender & Coburn,1992)。然而,它又具有额骨前宽后窄、顶骨长方形、膜质蝶耳骨很大、齿骨冠状突较低、鳃盖骨近长方形等特征而有别于本亚科中其他属。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却见诸于现生的胭脂鱼类Myxocyprinus中,这将对研究雅罗鱼类的起源很有意义。根据鱼化石和哺乳化石的证据,认为含鱼层的时代为晚始新世。  相似文献   

18.
记陕北子长晚三叠世一新的古鳕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记述了陕北子长晚三叠世古鳕科(Palaeoniscidae)一新属新种──子长瓦窑堡鳕(Wayaobulepis zichangensis gen. et sp. nov.)。其一般形态特征如身体长纺锤形、背鳍基长,后部对着腹鳍和臀鳍之间的空隙、鳍条粗壮、饰缘棘鳞细小、悬挂骨倾斜、鳃盖骨很高大、鳞片小及横列鳞数目多等,与澳大利亚中至晚三叠世的Myriolopis很相似,但新属具有吻较尖、背鳍鳍条数目较少、鳞片具有众多的斜嵴、后缘成梳齿状以及具有背嵴鳞等显著特征区别于Myriolopis。瓦窑堡鳕在体形、鳍的位置、鳃盖骨高大及鳞片的纹饰等方面也与欧洲中至晚三叠世的 Gyrolepis相似,但新属以背鳍基较长、臀鳍基较短、背峪鳞发达及鳍条粗壮等特征区别于Gyrolepis。根据瓦窑堡鳕的性质和化石层位的情况,将合鱼化石地层的时代定为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19.
法老鱼科(Anotopteridae)物种是一类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冰洋中高纬度的寒冷海区,共有1属3种,以往在中国海域没有记录。我们在整理20世纪80年代初采自中国南海的馆藏鱼类标本时,发现了该科1种,即尼氏法老鱼(Anotopterus nikparini Kukuev)。其主要特征为,体甚柔软而细长,近圆筒形。口裂大,上下颌延长,上颌具1行短齿;腭骨有1行镰刀状的大型齿;下颌有1行扁薄的大齿。鳃裂甚宽,鳃膜不与颊部相连;鳃耙退化。鳃盖骨扁薄而柔软。体表无鳞。背鳍缺失,脂鳍发达。各鳍无棘,臀鳍15,胸鳍14,腹鳍11。侧线完全,有侧线孔85。脊椎骨80。法老鱼科、法老鱼属(Anotopterus)和尼氏法老鱼是中国鱼类的新纪录科、新纪录属和新纪录种。标本保存于上海海洋大学鱼类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西藏双须叶须鱼八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耳石、星耳石、脊椎骨、鳃盖骨、臀鳞、胸鳞、侧线鳞和背鳞等8种年龄鉴定材料识别和鉴定西藏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以确定适宜的年龄鉴定材料。结果显示: 臀鳞形态特化严重, 胸鳞、侧线鳞、背鳞的年轮特征不明显, 与微耳石比较的平均百分比误差(IAPE)分别为41.63%、51.26%、50.50%和51.26%, 其他4种年龄材料与微耳石比较的IAPE相差不大, 依次为: 星耳石(12.28%)、脊椎骨(15.67%)、鳃盖骨(17.81%); 低于23龄时, 微耳石鉴定的平均年龄与耳石和脊椎骨鉴定的平均年龄较为接近(P>0.05), 分别为14.39龄、13.13龄和13.20龄, 显著高于鳃盖骨和4种鳞片(P<0.05); 高于23龄时, 7种年龄鉴定材料都显著低于微耳石所鉴定的平均年龄(P<0.05)。用微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49龄, 星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35龄, 脊椎骨鉴定所得最大年龄为34龄, 鳃盖骨为34龄, 臀鳞为22龄, 胸鳞为19龄, 侧线鳞为16龄, 背鳞为17龄。微耳石年龄鉴定的年龄读数与体长呈极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P<0.01)。综合分析认为, 微耳石最适宜作为双须叶须鱼的年龄鉴定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