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檀丑舟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檀丑舟蛾是南岭黄檀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疏松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雌虫产卵于嫩叶上,成块。每雌产卵82-306粒。幼虫5龄,各代幼虫的危害盛期;第一代5月下旬至6旬上旬。第二代6月下旬,第三代7月下旬,第四代8月中旬,第五代9月下旬,第六代11月上旬至中旬。试验表明,20%杀灭菊酯4000倍液或80%敌敌畏2000倍液对幼虫均有良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黄檀树是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区紫胶虫主要寄主,广西90%以上的紫胶生产均赖该树种。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害虫逐渐发生,黄檀小卷蛾Laspeyresia sp.是重要害虫之一,在广西为害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Praia、黄檀D.hupeana Hance和紫花黄檀D.assanica Benfh等。 该虫分布在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在广西有桂林、柳州、恭城、阳朔、玉林、博白、北流、容县、合浦、浦北、钦州、来宾、柳城、大新、天等、德保、田东、田林、崇左、凭祥、灵  相似文献   

3.
多纹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 Moore)属鳞翅目豹蠹蛾科,是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木麻黄(Casuarina)的主要蛀干害虫。国内对此虫的发生规律研究,尚未见正式报道。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一、研究方法(一) 生物学特性观察在惠安赤湖林场,莆田县山星林场设立研究基点。(1) 每隔3—15天定期上山解剖有虫株,1982—1987年共剖木5748株;(2) 在不同方同设立3个林间养虫室,种植有虫木;(3) 野外套笼1382株虫害木;(4) 室内水培苗木饲养,养虫笼木段饲养,玻璃培养皿盛木屑饲养;(5)黑光灯诱蛾。各方法互相验证,取长补短。(二) 生态因子调查采取踏查和标准地  相似文献   

4.
三线钩蛾Pseudalbara parvula(Leech)是胡桃科和壳斗科树木的食叶害虫,核桃树受害很普遍。该虫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于4月下旬和7月下旬开始羽化。文章报道其分布、寄主、生物学特性和天敌情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梅木蛾Odites issikii Takahashi属木蛾科(Xylorycridae),是苹果树的一种食叶害虫。樱桃堆砂蛀蛾Odites perissopis Meyrick是它的同物异名。据文献记载,寄主植物还有樱桃、梅、梨、葡萄、李、桃、蔷薇、栀子和百合科、榆科、柳科等植物。国内已知辽宁、山东等省有分布。陕西省关中和陕北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局部地区为害有加重的趋势。过去对该虫未见系统报道,1977—1978年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忍冬桦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忍冬桦蛾(Mirina christophi Staudiger)属于鳞翅目桦蛾科(Endromididae),为旧北区独有的稀少蛾类,目前国内尚无报道。为此,我们于1983—1985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分布与为害: 忍冬桦蛾在国内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国外分布于欧洲。以幼虫为害金银忍冬(Loniceramaacki Maxim)和长白忍冬(L. Ruprachtiana Regel.)叶片,将叶咬成缺刻或全叶食光,仅留下短小的叶柄。 二、形态特征: 成虫(图1) 雌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9—48毫米;雄虫体长16—17毫米,翅展36—43毫米。  相似文献   

7.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795-799
为评估不同波长黑光灯对椰子木蛾的诱集效果,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设置试验点,利用8种不同波长的黑光灯进行诱集试验。结果显示:椰子木蛾对365 nm和368 nm的波长敏感,诱虫总量显著多于其它波长的黑光灯;365 nm黑光灯诱捕椰子木蛾雄虫最多,368 nm黑光灯诱捕椰子木蛾雌虫最多,均显著大于其它黑光灯诱集到的雌雄虫数量。23∶00-2∶00为最适宜诱捕椰子木蛾时段。为利用黑光灯监测椰子木蛾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山地木蠹蛾Dyspessa monticola Gr-Grsh.是紫胶虫Laccifer lacca(Kerr)的寄主树的蛀茎害虫,在云南省的紫胶产区,均有分布,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亦有为害。寄主树有豆科的牛肋巴Dalbergia obtusifolia、秧青Dalbergiayunnanensis、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翅荚木Zenia insignis;梧桐科的泡火绳Eriolaenaspectabilis;大戟科的长椭圆叶巴豆Groton obl-ongifolius;无患子科的久树Schleichera oleosa、荔枝litchi chinensis、龙眼Euphoria longan等。  相似文献   

9.
林逢秦  李雄权 《昆虫知识》1992,29(5):283-285
<正> 铜绿里叶甲Linaeidea aenea L.属鞘翅目叶甲科。该虫是西伯利亚赤杨Alnus sibiricaFisch的重要食叶害虫。国内已知分布于吉林、辽宁。国外分布在欧洲;西伯利亚;日本。近年野外调查发现,在有赤杨分布的地方,铜绿里叶甲普遍发生,并且数量也比较大。为了掌握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笔者于1988~1990年的5~9月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对该虫进行了较系统的室内外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红脉穗螟寄生蜂繁育技术,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饲养研究了红脉穗螟幼虫寄生蜂褐带卷蛾茧蜂和蛹寄生蜂周氏啮小蜂(海南种)对4种昆虫的寄生效果,并对最佳接种比例进行筛选。[结果]褐带卷蛾茧蜂对大蜡螟幼虫寄生效果优于米蛾幼虫,且对黄粉虫和大麦虫幼虫不表现寄生特性,褐带卷蛾茧蜂和大蜡螟幼虫的最佳接种比例为1∶1和2∶1,其中在2∶1接种比例处理中的寄生率和单寄主产蜂量分别为76.67%和34.60头;4种昆虫蛹均可用于繁育周氏啮小蜂,从寄主的繁育成本和寄生效果分析,以黄粉虫蛹效果较最佳,接种蜂虫比以2∶1为宜,此时的单寄主产蜂量为148.60头。[结论]寄主和接种比例不同会影响寄生蜂的寄生效果,本研究中褐带卷蛾茧蜂适宜寄主为大蜡螟,最优蜂虫比为1∶1和2∶1,周氏啮小蜂(海南种)适宜寄主为黄粉虫,最优接种蜂虫比为2∶1。  相似文献   

11.
三角新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leucaspisMeyrick ,别名黄三角黑卷蛾 ,属鳞翅目 ,小卷蛾亚科。该虫幼虫主要危害荔枝、龙眼嫩叶 ,分布于我国华南、日本、印度等地[1] ,但其卵、幼虫、蛹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等尚未见报道。由于此虫对广西荔枝、龙眼的危害日趋严重 ,已成为主要害虫之一 ,为此 ,作者于 1 991年开始对此虫进行观察 ,1 997~ 1 999年列为广西农业外资项目的子课题进行系统考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图 1 三角新小卷蛾形态特征1 成虫  2 卵 (放大 )  3 ,4 幼虫  5 蛹1 形态特征 (图…  相似文献   

12.
丝棉木金星尺蛾Abraxas latifasciata Warren,1894是绿化植物棉木科的大害虫。国内对其分类到生物学研究均不甚一致,现将我们1979—1985年的研究结果初报如下。丝棉木金星尺蛾属尺蛾科Geometridae枝尺蛾亚科Ennominae中Abraxas属的Calospilos亚属。已知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中南,西北,内蒙古,华东;日本(北海道至本州);朝鲜;西伯利亚东南。寄主经用各种植物饲养结果,仅取食丝棉木Euonymus bungeanus Maxim。但国内亦有报道取食榆、槐、杨、柳的记录。成虫本种的特征是翅比其近缘种宽阔,前翅横脉上的黑环明显,后翅外横线成一列。雄外生殖…  相似文献   

13.
伍中兴  李斯妮 《昆虫知识》1998,35(4):215-217
葡萄尼波羽蛾NippoptiliaVitisSasaki属鳞翅目,羽蛾科。我们于1994年在贵州施秉县城关发现该虫危害葡萄果实。据资料报道,此虫仅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台湾。有关此虫的发生危害、生物学以及防治方法在国内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94~1996年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9.0~12.0mm,6.0~9.0mm;翅展15.0~20.0mm,12.0~18.0mm,体色为灰色或褐色,头小,触角丝状,褐色。复眼圆形褐色,前翅灰色或褐色,其上着生褐色小鳞片。前翅分裂为3歧[1,2],第3歧退化似棍棒,棍棒上…  相似文献   

14.
张英俊 《昆虫知识》1990,27(4):220-222
<正> 梳角枝尺蛾Amraica recusaria superaus(Butler)是大叶黄杨(日本卫矛)Evonymus japonica Fhunb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国内尚未见详细报道。笔者从1986~1988年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作了些研究,现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5.
胡霞  刘强 《昆虫知识》2008,45(1):58-61,F0002
中华食蜂郭公虫Trichodes sinae Chevrolat是西鄂尔多斯地区重要传粉昆虫火红拟孔蜂Hoplitis pyrrhosoma Wu的寄生性天敌。文章报道中华食蜂郭公虫除成虫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幼虫和成虫的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该虫在西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陆续羽化出巢,成虫取食植物补充营养后,开始交尾、产卵。1龄幼虫能够寻找并钻入火红拟孔蜂的巢室,取食火红拟孔蜂幼虫,直至结茧化蛹。室温条件下,卵期约6~8d,幼虫期约260~280d,蛹期约40~50d;雄虫寿命约28~30d,雌虫寿命约35~40d。  相似文献   

16.
刺槐掌舟蛾PhaleragroleiMoors属鳞翅目、舟蛾科,是危害刺槐的重要害虫。为探讨科学防治技术,1993~1995年作者在日照市东港区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危害在鲁东南日照沿海和苏北地区调查发现,刺槐掌舟蛾只危害刺槐,虫株率达引%,危害严重的植株,幼虫把叶片,叶柄和嫩梢全部食光,致使树势明显衰弱,影响生长。2生物学特性2.l生活史刺槐掌舟蛾在鲁东南沿海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10cm左右深土下化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产卵,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孵化危害,5月中旬开始老…  相似文献   

17.
<正> 桐黑异丽蛾Anomala antiqua(Gyllenhal)属鞘翅目、丽金龟科、异丽蛾属。是泡桐的大害虫,也为害女贞、悬铃木、桃、杜仲、樟、梓树、无花果等。浙江、江西、福建、河南等省均有分布,泡桐种植地区发生更为普遍。1982年以来,我们在兰溪对此虫进行了饲养观察,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寄主植物对云南紫胶虫自然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云南紫胶虫(Kerria yunnanensis)在聚果榕、南岭黄檀、钝叶黄檀和偏叶榕上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云南紫胶虫在钝叶黄檀上的种群初始密度最高,为181.17头·cm-2,聚果榕上最低,为145.27头·cm-2;雄虫占的比例以在南岭黄檀上最少,为0.19,偏叶榕和聚果榕上最多,为0.24;从幼虫到成虫的累积死亡率,南岭黄檀上最高,为90.03%,偏叶榕上最低,为87.05%;完成世代时间以在南岭黄檀上最长,为156 d,聚果榕上最短,为140 d;平均怀卵量以在南岭黄檀上最高,为536粒,聚果榕上最低,为345.86粒;虫体质量以在南岭黄檀上最大,为12.62 mg,偏叶榕上最小,为9.03 mg;世代净增值率以在南岭黄檀上最高,为48.51,聚果榕上最小,为32.79.综合比较4种不同寄主植物,南岭黄檀是云南紫胶虫夏季世代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最适宜的寄主.  相似文献   

19.
黑肾卷裙夜蛾Plecoptera oculata Moore是我国南方珍贵树种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种植区的一种食叶性害虫。【目的】初步研究黑肾卷裙夜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生活史等问题。【方法】通过室内观察和野外调查,数据精确测量与统计,总结与分析了黑肾卷裙夜蛾的形态、生物学特性等问题。【结果】黑肾卷裙夜蛾幼虫6龄,黑肾卷裙夜蛾一个世代发育需要(41.64±1.59)d,越冬代约为120 d,室内饲养存活率为61.37%±0.80%,其中卵发育历期(7.53±0.40)d,孵化率为(86.67%±1.43)%,幼虫发育历期为(18.42±0.41)d,存活率为61.30%±1.21%,蛹期为(8.67±0.58)d,羽化率为75.55%±1.14%,成虫寿命为(7.02±0.78)d,存活率为74.44%±1.12%,该虫在广东地区一年发生可以发生7~8代,且具有世代重叠现象。【结论】通过了解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切实可行的防控黑肾卷裙夜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南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属半翅目蝽科,又称厉蝽,是许多农林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有关它的饲养方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利用,国内外均未见有报导。为此,我们于1980—1981年,对它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此虫在国内分布于云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国外分布于越南。捕食虫种有丽缘刺蛾(Latoia tepida(Cramer))扁刺蛾纵带球须刺蛾(Scopelodes contracta Walker),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 Butler),榕树斑蛾(Phauds flammans(Walker)),细皮夜蛾(Selepa celtis Moore),珊毒蛾(Lymantria viola Swinhoe),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 (Rohw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