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棉田中黑盲蝽和绿盲蝽危害症状异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黑盲$Adelphocorl,suturallsJakovlev.和绿盲吟吟guslucorumMeye,Der.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棉区的重要害虫,每年都有发生。由于作物品种布局及非栽培寄主等发生条件因素的改变,两种盲蟑在年度间及代次间种群比例交替升降,主次地位随之变化。盲峡对棉花的嫩头:叶、蕾、花、铃均能危害,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为鉴别两种盲峙的危害症状,以便于搞好田间诊断、了解消长动态、正确指导防治,我们采取大田调查和接虫模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了两种盲格危害症状异同点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后。王子叶期危害症状棉苗子叶刚平展时受中黑盲… 相似文献
2.
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不同抗性和虫害处理棉花的选择趋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和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对不同抗性和虫害处理棉花的选择趋性,为棉盲蝽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抗性棉花品种BR-S-10(抗性品种)和感性棉花品种科林08-15(感性品种),以及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分别危害处理后的该两种棉花植株为试验材料,以纯净空气为空白对照,共成对设置15个气味源组合,采用“Y”型昆虫嗅觉仪室内研究了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不同抗性和虫害处理棉花的选择趋性。结果表明,绿盲蝽显著选择感性品种、中黑盲蝽危害感性品种和绿盲蝽危害感性品种。中黑盲蝽显著选择绿盲蝽危害感性品种、中黑盲蝽危害感性品种和感性品种。总的来说,两种棉盲蝽趋向于选择敏感棉花品种,抗性棉花品种对供试昆虫有显著趋避性;绿盲蝽显著趋向选择中黑盲蝽危害感性品种和绿盲蝽危害感性品种,中黑盲蝽显著趋向选择绿盲蝽危害感性品种和中黑盲蝽危害感性品种。 相似文献
3.
黑肩绿盲蝽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亦称苍翅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嗜卵盲蝽属Cyrtorhinus(=Cyrtorrhinus)它分布广泛,是水稻产区稻飞虱等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早在1920年就发现对飞虱有捕食作用(Usinger,R.J.1939),1952年日本首先研究了黑肩绿盲蝽的捕食行为(Suenaga,H.et al.,1952)。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于70年代初已在东阳县病虫测报站开始观察其生活习性、田间消长情况和施药影响等。现将有关该天敌的研究概况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5.
7.
根据中黑盲蝽田间分布规律,初次提出以虫株百分率来估测百株虫量的简易调查法。经检验认为,估测百株虫量理论值与实查百株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用平行线式与随机式抽样方法比较估测法与实查法同总体平均数的差异程度,均表明前者差异相对最小。还明确估测法的相对允许误差水平在10%左右,同时确定了盲蝽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8.
9.
短时高温暴露对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盲蝽和中黑盲蝽是危害棉花害虫的两个优势种,为探明短时高温暴露对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存活和生殖的影响,将在27℃饲养的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卵和初孵若虫每天暴露在不同高温(30、33、36、40℃)4 h,以27℃恒温饲养的为对照,比较两种盲蝽卵的孵化率、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27—4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绿盲蝽卵的孵化率先从27℃处理的84.25%上升至30℃处理的94.69%,而后开始下降,36℃处理的孵化率下降为76.84%,到40℃处理时降至44.30%;中黑盲蝽卵的孵化率则由27℃处理的79.27%上升至30℃处理的87.90%,后逐渐下降至40℃处理的60.24%。在极端高温40℃的处理中,中黑盲蝽卵的孵化率显著高于绿盲蝽卵的孵化率,表明中黑盲蝽卵较绿盲蝽卵更耐极端高温。在30—4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盲蝽若虫存活率降低,40℃处理后,绿盲蝽若虫存活率为零,中黑盲蝽若虫存活率为16.74%。同时,高温对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产卵量也存在显著影响。27℃处理下,绿盲蝽平均每头雌虫产卵量为64.78粒;30℃处理后,产卵量上升为70.03粒,后随处理温度升高产卵量开始下降,40℃时不能产卵;中黑盲蝽产卵量在27—36℃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平均每头雌虫产卵量为63—75粒,显著高于40℃处理的20.75粒。此外,短时高温暴露延长了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若虫历期,降低了绿盲蝽和中黑盲蝽雌雄成虫寿命。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对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卵的孵化率、若虫存活率、生殖及成虫寿命等均有不利影响,温度越高,影响越大。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在极端高温40℃处理下,中黑盲蝽耐热性明显高于绿盲蝽。两种盲蝽在极端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不同,可能是导致它们在棉田内种群季节动态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中黑盲蝽的寄主及其寄主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年的系统调查,揭示了中黑盲蝽在苏北沿海棉区的寄主有19科57种植物。寄主间变化是以成虫随着季节演替或植物性状变化而更换的,在常年间有4个转移高峰,进入棉田繁殖危害的途径有5条。文章就寄主转移与控制为害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狠治一代和重治四代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 1983年以来,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为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南通棉区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之一。本试验就中黑盲蝽的性外激素释放及产卵习性进行了一系列观察,旨在为预测中黑盲蝽的种群变化趋势及有效地防治中黑盲蝽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虫源 将田间四代中黑盲蝽老 相似文献
13.
在光周期L∶D=16∶8,温度(25±1)℃条件下对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羽化规律及交配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中黑盲蝽雌、雄成虫全天均可羽化,雌虫羽化高峰出现在亮灯后7:00—9:00am,雄虫的羽化高峰出现在亮灯后5:00—7:00am;羽化过程历时较短,仅5~7 min。成虫自4日龄开始达到性成熟;室内短距离条件下雌虫通过足摩擦腹部(有时会伴随着振翅)吸引雄虫,同时雄虫用足摩擦腹部并振动翅膀回应雌虫,定位雌虫后发生交配,交配时间约30 s。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2011和2012两年的田间调查,初步研究了棉盲蝽对12个不同棉花品种的选择偏好性及其种群总体发生动态。调查发现,华北地区棉田主要盲蝽种类为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Jakovlev),2011年中黑盲蝽比较偏好喜食的棉花品种是海7124,而不偏好的品种是N73DeltapineFO,2012年中黑盲蝽比较偏好喜食的棉花品种是苏联棉,而不偏好的品种是荆7516-1。分析中黑盲蝽的种群发生动态发现,中黑盲蝽于每年的6月底7月初开始在棉田出现,7月中下旬在棉田的种群发生数量达到高峰,并于8月底、9月上旬在棉田的种群发生数量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Jakovlev)具有植食性和肉食性,但对其肉食性缺乏研究。作者在室内环境下研究了中黑盲蝽对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Hufnagel)、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卵和初孵幼虫的捕食作用。研究显示:(1)中黑盲蝽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2)捕食量随着若虫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高龄若虫、雌性成虫与雄性成虫之间的捕食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2龄若虫。雌成虫对小地老虎卵及初孵幼虫、甜菜夜蛾卵及初孵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38.60粒和6.80头、56.62粒和5.80头,表明中黑盲蝽对小地老虎和甜菜夜蛾卵和初孵幼虫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黑肩绿盲蝽耐饥饿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早期释放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黑肩绿盲蝽不同虫态耐受饥饿及低温的能力。【方法】室内条件下,比较了稻苗+水、无苗有水和无苗无水三种食物条件下黑肩绿盲蝽耐饥力大小。【结果】适温(26℃)下,黑肩绿盲蝽3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在稻苗+水的存活时间显著高于无苗有水,无苗有水时的存活时间又显著高于无苗无水,表明稻苗对于黑肩绿盲蝽有营养作用,取食稻苗有助于提高黑肩绿盲蝽的耐饥力。黑肩绿盲蝽成虫耐饥力最强,3龄若虫和5龄若虫接近,有苗有水时,3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10、2.22和4.25 d。在低温(15℃)下,水稻苗对黑肩绿盲蝽成虫的存活不利,有苗有水时雌雄成虫的存活时间均低于无苗有水处理,其中雌成虫两处理间的差异显著(P=0.001)。【结论】黑肩绿盲蝽对饥饿和低温有较强的耐受性,以成虫最强,水稻生长前期田间释放时以成虫为宜。 相似文献
17.
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对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沧州地区绿盲蝽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杂草上越冬,在多年生枣股芽鳞内的越冬卵占总卵数的91.5%,在地面双子叶杂草上的越冬卵仅占总卵数的8.5%。该虫1年发生5代,枣树和棉花是该虫的主要互为寄主,1—2代危害枣树,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转主高峰为6月19—25日,3—5代危害棉花,第5代成虫于9月初开始返回枣树产卵越冬。1—3代若虫孵化时间集中、成虫羽化高峰明显。根据绿盲蝽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抓住关键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主之前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白背飞虱及其天敌黑肩绿盲蝽的趋光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及其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对紫光(410415 nm)、蓝光(455415 nm)、蓝光(455458 nm)、绿光(515458 nm)、绿光(515518 nm)、黄光(587518 nm)、黄光(587590 nm)、红光(615590 nm)、红光(615618 nm)、白光(6 000618 nm)、白光(6 0006 500 K)6种LED的趋光率。白背飞虱对蓝光和绿光较为敏感,且光波对白背飞虱趋光率的影响效应与暗适应时间有明显的互作;光照强度、羽化日龄及暗适应时间对白背飞虱的趋光率无显著影响。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黑肩绿盲蝽对蓝光的趋光率达19.25%±1.12%,显著地高于其它5种光波。 相似文献
19.
四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中黑盲蝽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使用瓶膜法确定4种常用杀虫剂(毒死蜱、硫丹、氯氟氰菊酯和吡虫啉)对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 1日龄成虫的亚致死剂量(LC10,LC20和LC30),并研究了其对中黑盲蝽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L20剂量处理成虫均能降低雌雄虫的寿命,延长下一代卵的发育历期,但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的影响;毒死蜱和硫丹能缩短产卵前期,氯氟氰菊酯和吡虫啉能降低产卵量。毒死蜱亚致死剂量LC10和LC30处理过的成虫与未处理过的成虫交叉配对后雌雄虫寿命均显著缩短;LC10各交叉处理能够缩短产卵历期,降低单雌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延长卵的发育历期;LC30♀×CK♂和LC30♀×LC30♂的下代若虫存活率为28.00%和36.36%,显著低于对照71.88%。结果说明这4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对中黑盲蝽生殖均有不利影响,接触杀虫剂与未接触杀虫剂的成虫交配对其后代也有不利影响。研究对于中黑盲蝽区域性综合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揭示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的致病机制,并探索盲蝽生物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白僵菌菌株Bb-Ⅷ对中黑盲蝽成虫的侵染过程.[结果]接种白僵菌后,其分生孢子在中黑盲蝽的体壁褶皱、凹陷处或虫体连接部位附着;接种16 h后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并借助机械压力和酶的作用侵入中黑盲蝽体壁;36-72 h时,菌丝体相继侵入中黑盲蝽的肌肉组织、脂肪体和肠体绒毛内,并在昆虫血腔内进行出芽或分隔生殖;接种48 h后中黑盲蝽死亡,虫体内的菌丝体伸到体外并萌发成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继而布满虫体.[结论]白僵菌的附着受中黑盲蝽体表物理结构的影响,其分生孢子在接种48 h内完成对中黑盲蝽的寄生并最终导致虫体发病死亡,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菌丝入侵的机械破坏力和酶类的水解作用是白僵菌对中黑盲蝽的重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