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因其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特异性强、绿色环保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饲料、医药、能源等各个领域中。随着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制造绿色化的需求急剧增加,食品酶在整个酶制剂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日益越大。大部分食品加工工艺都涉及高温、高压等较为严苛的条件,因此极端酶在食品工业中显示出了极大优势。综述了嗜热酶、嗜冷酶等极端酶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其耐热、耐冷等适应机制,并对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内生菌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如抗生素、有机酸、生物碱等,在抗癌药物、新型抗生素、植物促生剂、生物农药、纳米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内生放线菌在生态农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和环境治理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简要概述了目前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集成、平行化、多样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在新基因的发现、药物筛选和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我们简要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在我国临床医学、农业、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介绍了相关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多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数据结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垂牙  .刘来福 《遗传》1985,7(4):12-14
应用多元统计技术作多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已有一些报道,例如Ramand等〔,,、Bhatt[43以 及Hussaini等〔6l在七十年代的有关研究,引起 了广泛的注意。在我国,刘来福Ell、杨德等121也 都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潘洪乐 《水生生物学报》1988,12(1):65-69,i004
关于牛首科Bucephalidae Poche,1907在我国的研究情况,秦素美(1931)报道了海鱼的3种前吻属吸虫,潘金培(1965)D、郎所等(1964)及唐仲璋等(1976),分别在湖北、上海及福建等地记述了20余种本科吸虫。唐仲璋等(1976)还作了一些种生活史的研究。尔后,顾昌栋等(1975、1976)在海鱼内发现8新种。汪溥钦(1980)报道了福建省6新种。王溪云(1983)在江西鄱阳湖发现2新种。顾昌栋等(1983)又报道了海鱼上2新属7新种。最近,作者在广东境内的北江、东江和西江一些地方进行鱼病调查,亦捡得一些虫种。经整理鉴定有6种,其中2种为新种。  相似文献   

6.
川北广元、南江一带志留系的研究工作很早就有报导,我国地质学家最早在该地区工作的,有赵亚曾、黄汲清等先生(1931),他们在广元至神宣驿间进行过初步调查工作。以后侯德封、王现衍等先生(1939),在广元及南江地区作地质矿产调查时,对志留系也做过研究。杨敬之、谷德振等先生(1945),也对南江、旺苍等地的志留系进行了地层划分工作,并采集了三叶虫、腕足类及珊瑚等化石。至于本区志留系的头足类化石,迄今还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已经度过了13年。13年来,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领导下,在研究人员和本站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在应用基础研究,长期资料积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推动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而且在基础设施、基本建设、人材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广泛而较为坚实的基础。现在本站的研究课题不仅是“人与生物圈”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国际示范项  相似文献   

8.
199年夏,郭勇岭等在川西北地区进行地质观察时,一块工作的钟富道、李教容等同志在茂汶羌族自治县九顶山一带采到了大量的古生代化石。作者等对这批化石进行了鉴定和研究。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杨遵仪教授、何心一、林宝玉、池永一诸同志的热情帮助,苏联索柯洛夫教授在通信中也对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作者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化石的产地是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和凤仪间。其大地构造位置即惯称之龙门山槽背斜。根据钟富道等的观察,在凤仪东南九顶山区之岩性为千枚岩、矽质千枚岩与石灰岩  相似文献   

9.
朱琰  张丽 《生物技术》2007,17(6):91-94
魔芋葡甘聚糖是天然中性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增稠、共混、定型、凝胶和生物相容性等性能,在农业、环境、医药卫生、生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鉴于KGM的上述特性以及如今对环保型材料的热点研究,文章总结了KGM作为固定化材料在固定化领域里的应用。另外,就固定化载体的特点及较常见的载体材料、KGM的物理、化学的改性方法等作了简述。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已经在载体不溶性的处理、活化、改性、制备KGM微胶囊方面作了许多研究,今后可以注重发掘KGM在精细化工、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突破点,扩大KGM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雨水花园因其在雨洪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而倍受重视,在美国、欧洲等地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结合ASLA获奖项目,研究了雨水花园在3类典型场地中的应用方式、实际效益等,对案例中的场地属性、形态、下垫面、雨水引导方式、雨水花园的形式、选用植被的特征以及每类场地的特殊性等加以总结和比较,认为雨水花园具有建造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生态环保、自然美观、易与场地环境结合等特点,可用于多类型的场地,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量子点在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标记物近年来已在生物学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量子点的主要光学特性,其中包括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特性、量子产额、光漂白特性和荧光寿命等。重点综述了量子点在细胞标记、活体和组织成像、组合标记和光动力学治疗等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量子点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等主要问题,最后对量子点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发展快速,其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分子标记具有高效、可靠等诸多优点,它的快速发展为油茶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优良基因定位、分子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综述了RAPD、AFLP、SSR、ISSR和SRAP等几种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于 2 0 0 2年 1 0月 2 2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青年公寓隆重举行了“张树政院士八十寿辰庆典”活动。科技部徐冠华部长、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康乐局长等送来了贺信 ,邹承鲁、杨福愉、王志珍、李季伦、张广学、周同惠、田波、郑儒永等院士以及许许多多的张树政院士的同事、朋友、学生等近 2 0 0人出席了庆典活动。张树政院士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在近 50年的科研工作中 ,为推动我国酶科学的发展和糖生物学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建立了国内等电聚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新技术 ;首次发现了多…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甾醇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等方面功效显著,但因其脂溶性和水溶性较差,影响了其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的应用。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极大的提高了植物甾醇的生物利用性,具有绿色环保、低能耗、反应温和等诸多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的生理功能,阐述了脂肪酶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工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植物铝离子胁迫的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性土壤上,植物的生长受到很大的抑制,铝对植物的毒害是最主要的问题。为了揭示植物铝离子胁迫反应及其耐铝性的机理,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喜人的进展。根据前人研究,对植物铝离子胁迫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试验材料的处理方面介绍了大田栽培、室外盆栽、室内盆栽、营养液栽培等方法;在耐铝性鉴定方面介绍了受害症状、根相对伸长率等直接鉴定法和化学染色、有机酸分泌量等间接鉴定法;在铝离子胁迫基因研究方面,介绍了基因定位技术、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技术、蛋白质差异表达研究技术及转基因技术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川苔草是多年生沉水草本。通过为期1年的跟踪观察并记录,详细地描述了其形态、生物学和群落特征等信息,填补了该植物在生境、植株及花部特写等彩色图片的空白;并结合川苔草生境、花部结构和现有资料,提出了在繁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等领域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出的具有抗疟活性的药物成分,青蒿素内含的过氧桥结构可以生成大量的如蒿甲醚、蒿乙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衍生物,目前已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抗寄生虫、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等多重功效。介绍了青蒿素在临床应用的近期情况,并对其在抗肿瘤等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这种价廉、低毒的药物在救治身患疟疾的濒危患者的同时,在抗肿瘤治疗等领域中也能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地矿局区调大队等单位,在茅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中,在碳酸盐岩溶洞堆积层内,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骨骸及牙齿化石。其中经鉴定的有:水牛、鹿、犀科动物等。在茅山北坡华阳洞内,发现有牛、鹿角等化石,洞  相似文献   

19.
王光州  贾吉玉  张俊伶 《生态学报》2021,41(23):9130-9143
植物-土壤反馈理论最早源于农业生产,近年来已成为生态学上研究植被动态变化、群落组成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响应人为干扰、气候变化等众多热点问题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总结了植物-土壤反馈定义和类型,分析了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该理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物种入侵、群落演替、植物共存及多样性形成、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多营养级交互作用以及响应气候变化等关键生态学命题。探讨了植物-土壤反馈理论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该理论在提高多样化种植体系生产力、土壤污染修复、种植体系设计等方面的进展和潜在应用价值。提出了植物-土壤反馈理论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应用该理论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易悦  周卓  黄艳  承磊 《微生物学报》2023,63(5):1796-1814
产甲烷古菌广泛分布在湿地、水稻田、动物瘤胃、油藏、海洋和热液等缺氧环境,在全球碳素循环、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产甲烷古菌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产甲烷古菌的资源与分类、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功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产甲烷古菌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