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性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2052例大肠埃希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MALDI-TOF 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质谱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应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2052例大肠埃希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泌尿外科患者占比最高,为17.50%,其次为肾病科患者,占12.87%。其中检出803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泌尿外科占比最高,为18.56%,其次是肾病科占13.95%,内分泌科占11.71%,重症医学科10.09%。2052株大肠埃希菌整体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米诺环素、头孢西丁等药物敏感率高,均>90%,头孢唑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敏感率低,均<50%,其中氨苄西林敏感率最低,只有28.17%。结论:大肠埃希菌泌尿系统感染主要发生在泌尿外科,产ESBLs大肠埃希菌整体检出率较高,临床应重视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尽量避免仅凭经验性用药,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庞先琼  赵学会  陈绍平 《生物磁学》2009,(14):2699-270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院内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发病机理、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从本院老年COPD继发医院革兰氏阴性杆菌(GNB)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213株GNB进行菌型分类,选用12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MIC药敏试验。结果:213株占COPD继发医院肺炎病原菌总数的69.6%(213/306)。老年COPD患者继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菌种分类为:铜绿假单胞菌(35.7%)、肺炎克雷伯菌(21.1%)、大肠埃希菌(17.4%)、阴沟肠杆菌(11.7%)、嗜麦芽假单胞菌(7.9%)、其他病原菌(6.1%);药敏结果表明,所有GNB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COPD继发GNB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重视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控制院内感染GNB的发生和日益增高的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分离自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的菌株,分析病原菌种类并测试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结果在215株细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155株(72. 1% )为主。分离前5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48.4% )、肠球菌属(10. 7% )、肺炎克雷伯菌(7.4% )、链球菌属(6. 0% )、假丝酵母属(6. 0%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共63株产ESBL,占52. 5%。产ESBL菌株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等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10%,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则超过70%。不产ESBL的菌株除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超过30%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肠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分别对呋喃妥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23和0/2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引起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由于不同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用药之前进行尿培养是避免因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造成感染慢性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老年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药敏结果,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340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病、糖尿病、肺部感染等);感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38.5%)、呼吸道(36.8%)和泌尿道(22.6%);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大肠埃希菌96例(28.2%);ESBL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第3代头孢、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所有菌株均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结果提示,该院老年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常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道,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除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外,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5.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流行情况及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128株大肠埃希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使用E-test方法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结果:从128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ESBL 26株,产ESBL细菌阳性率为20.3%.在12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好,敏感率为100%,其次为阿米卡星(90.5%).结论:产ESBL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只有正确使用抗生素才能降低ESBL的发生,而对于产ESBL菌株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应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女性泌尿道感染常见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住院及门诊女性尿路感染致病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门诊及住院女性尿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患者,分析其细菌培养结果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876株病原细菌,革兰阴性菌占76.7%(67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9.2%(431株),肺炎克雷伯菌占7.9%(70株);革兰阳性菌占23.3%(204株),其中粪肠球菌占7.5%(66株),屎肠球菌占5.4%(47株)。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均高达50%~80%以上,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菌药包括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革兰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结论女性泌尿道感染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菌株不断增多,临床治疗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07例老年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38株,革兰阴性菌163株,占68.49%;革兰阳性菌33株,占13.87%;真菌42株,占17.65%.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株的比例分别为36.73%、28.8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呼吸道菌群失调,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耐药率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菌株有较高比例,二重感染比例较高;革兰阳性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因此临床医生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于改善患者肺部微生态失衡,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临床分离病原菌构成及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10月)临床标本病原菌构成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结果 共检出细菌113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1.3%,革兰阳性球菌占38.7%,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24株)、铜绿假单胞菌(162株)、大肠埃希菌(152株)、肺炎克雷伯菌(128株)、不动杆菌属(76株)、溶血葡萄球菌(5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4株)、表皮葡萄球菌(37株)和阴沟肠杆菌(30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产ESBL分别是60%、44%和46%。细菌对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耐药,敏感株所占比例极少,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非发酵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索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 细菌构成与国内其他地区相近,但产酶现象比其他地区较为严重,常见细菌多呈多重耐药性,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以期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和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义乌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发生的60例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痰液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了解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分析引起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60例患儿样本共培养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27.8%,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52株,占72.2%,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6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占50%,肺炎克雷伯菌中13株为多重耐药菌,占56.5%,大肠埃希菌中6株为多重耐药菌,占46.2%,鲍曼不动杆菌中4株为多重耐药菌,占66.7%,铜绿假单胞菌中2株为多重耐药菌,占50%,嗜麦芽类单胞菌与阴沟肠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结论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海岛基层骨伤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率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标本经24h分离培养,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中共分离出1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55株,占29.73%;革兰阴性菌114株,占61.62%;真菌16株,占8.65%。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是感染菌谱的主要菌种。药敏显示大多数病原菌耐药性高,革兰阴性、阳性菌分别对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结论本院临床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用药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5年荆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尿路感染患者送检的尿培养和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分别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的判断依照CLSI M100-S24标准。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和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从尿路感染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共检出各类非重复病原菌2 306株,其中门诊患者中检出19种100株,住院患者检出56种2 206株。导致尿路感染最多的两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分别检出1 241株和232株。导致尿脓毒血症最多的两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检出36株和10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达67.9%,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60.0%。粪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50.0%,仅对呋喃妥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2.0%和38.7%;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粪肠球菌。结论导致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是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情况严重;为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临床医生应注重相关病原学和药敏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PROM)产妇羊水感染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以探讨PROM的病原学特征,并为围产期感染的用药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对2010年4月至2010年7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送检的199例PROM产妇羊水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以法国梅里埃的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VITEK-2 compact)对分离出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临床送检中段尿标本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生素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患者送检中段尿标本中,分离的1272株细菌(剔除重复菌株)临床分布及耐药性。采用美国BD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应用WHONET5.6分析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从分离到的l272株细菌中,检出前5位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分别为20.3%、14.4%、14.2%、9.4%和7.4%。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3.9%,耐药率较低的有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B,它们的耐药率在10.5%~15.9%。非发酵菌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高在90.1%~100%,对多粘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7%和16.9%。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呋西地酸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6%、7.2%、8.8%和8.8%;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为0.8%,对呋哺妥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利奈唑胺、利福平的耐药率在2.5%~10.7%。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肠杆菌和肠球菌,由于各病原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医师应根据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血培养标本用Bact/Alert-120自动血液分析系统和Vitek60鉴定仪进行血培养及鉴定,药敏用K-B法,用Whonet 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3 680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细菌348株,阳性检出率为9.4%,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分离出189株,占54.3%,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15.5%,肺炎克雷伯菌占12.4%;革兰阳性菌138株,占39.7%,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4.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1%;链球菌占6.6%.血培养中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较为敏感.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是血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而产ESBLs菌株、MRSA、MRCNS耐药严重,提示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临床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2009年至2010年,共调查135例糖尿病足患者.结果 检出细菌株数为10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株,占41.1%;革兰阴性菌57株,占53.3%;真菌6株,占5.6%.需氧菌感染80例,检出率59.3%.以金葡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感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治疗以亚胺培南首选,也可选用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结论 检出革兰阴性菌57株,革兰阳性菌44株,应根据药敏情况合理应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16.
了解胆汁中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343例胆道疾病手术患者抽取胆汁进行常规培养及应用英国OXID血液增菌瓶和ATB自动细菌鉴定统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343份胆汁中共培养出10种113株细菌(不包括厌养菌)阳性率为37.4%,主要菌种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比率较高。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三代、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利福平敏感性较好。胆道感染多由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引起的,为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了解2009年至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培养标本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924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血培养瓶,所有分离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或BD Phonenix 100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细菌菌谱和耐药性分析。28179例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3295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1.69%,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649株,占50.05%;革兰阴性杆菌1331株,占40.39%;真菌112株,占3.4%。分离率最高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4.26%),其次是大肠埃希菌(10.44%)、肺炎克雷伯菌(8.22%)、鲍氏不动杆菌(5.13%)、金黄色葡萄球菌(4.8%)、铜绿假单胞菌(3.28%)、屎肠球菌(3.28%);葡萄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46.2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85.74%;革兰阴性杆菌(除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较好,对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分别占57.56%、36.9%。引起菌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复杂,多种菌株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变化及耐药性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用药。  相似文献   

18.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采用自动化细菌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和BD Phonenix 100)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ICU病房共分离出100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ESBLs株48株,占48%,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普遍高于不产ESBLs株,产ESBLs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啉等全部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也大于80%,对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四环素,对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磺胺类中的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均大于5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西丁等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高度敏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象严重,及时监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旧肠杆菌的2种解释标准,分析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2种解释标准的临床意义。收集本院2009至2010两年临床分离的912株大肠埃希菌、328株肺炎克雷伯菌,用Kirby-Bauer法作药敏试验,用WO-NET5.4软件先设置CLSI推荐的旧的肠杆菌解释标准,分析耐药性。再设置CLSI推荐的新的肠杆菌解释标准[1]修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解释标准,分析其耐药性。用肠杆菌旧的解释标准分析常规检测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236株产酶株;肺炎克雷伯66株产酶株;产酶株比非产酶株的耐药率高。用新的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解释标准:对于大肠埃希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提高5.2%;头孢他啶提高10.4%;头孢噻肟提高10.2%;氨曲南提高7.1%;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提高6.7%;头孢他啶提高4.3%;头孢噻肟提高10.1%;氨曲南提高2.5%;未向临床报产酶株。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新的解释标准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分别提高了0.4%和0.6%,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提高了0.2%和0.6%。新的肠杆菌解释标准更能客观分析肠杆菌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耐药株的蔓延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切口中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进行表型确证试验。结果 14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42.14%;产ESBLs菌株对一~四代头孢菌素、广谱青霉素、氟哇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非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以外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率;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口术后大肠埃希菌的感染较严重,且产ESBLs菌株多药耐药明显,临床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