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兰花蕉科(Lowiaceae)植物开花时,位于唇瓣的特殊腺体结构——气味腺(osmophores)能够产生和释放类似粪便的腐臭气味吸引传粉者。本研究以该科植物长萼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var.longisepala)为材料,采用中性红染色法初步确定气味腺的位置,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气味腺表皮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散发腐臭气味的气味腺位于长萼兰花蕉唇瓣上端近轴面;气味腺由多样性的表皮细胞及表皮下1~2层分泌细胞构成,腺体细胞具有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等特点;长萼兰花蕉花气味的释放主要依靠角质小泡的破裂完成,推测挥发性的小分子有助于花气味的释放。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兰花蕉科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了解植物的传粉过程。  相似文献   

2.
濒危植物兰花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濒危植物兰花蕉及其变种长萼兰花蕉的核型。结果表明,兰花蕉中期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5.00~7.78μm,核型公式为2n=6x=54=23m+3sm(1sec)+1st(sec);而长萼兰花蕉中期染色体相对长度为5.00~7.92μm,核型公式为2n=6x=54=22m+4sm(2sec)+1st(sec)。按Stebbins的分类,两者均属2A型。根据核形态的有关数据分析,进一步支持将长萼兰花蕉作为兰花蕉变种处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广东省的濒危植物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T.L.Wu)的7个居群137个个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用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清晰谱带101条,其中58条具有多态性,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7.43%。居群水平相对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在6.93%-35.64%之间,平均为18.24%。经POPGENE1.31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Nei基因多样性为0.1254±0.1686;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00±0.2429;Nei基因分化系数为0.5481,表明54.81%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间,45.19%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内。物种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8855-0.9511之间。我们认为红花潭是其最适合生境,建议在此建立自然保护区;鉴于兰花蕉居群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兰花蕉的遗传多样性,建议在自然居群间进行相互移栽,以提高群体间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4.
兰花蕉花的形态解剖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的子房室顶部闭合后向上延长成延长部,实心,但有花柱沟和隔膜蜜腺管通过,隔膜蜜腺管,可分为中央蜜腺管和三条侧蜜腺管;中央蜜腺管位于三个心皮连接处,自子房室区下部产生,向上于延长部的部顶端终止;三条侧管分别位于两个心皮连接处,于子房室区近中部产生,开口于花柱基部。兰花蕉子房室区与延长部均具6枚雄蕊的维管束系统,即3枚心皮背束的伴束与3枚隔膜束,近轴面1枚事膜向上进入唇瓣的维管束系统,位于唇瓣的中央,致使兰花蕉仅具5枚功能雄蕊,唇瓣具双重结构,本文还讨论了兰花蕉科的系统发育位置。  相似文献   

5.
兰花蕉属植物染色体新计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了国产兰花蕉属植物2种1变种的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其中兰花蕉及其变种长萼兰花蕉为2n=54,为六倍体;海南兰花蕉为2n=18,为二倍体。分析了世界范围内兰花蕉属植物染色体数及其倍性的地理学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兰花蕉科植物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国产兰花蕉科2种植物(兰花蕉及长萼兰花蕉)的花粉形态。它们的花粉粒呈豆形、两侧对称、异极、无萌发孔,中间部分的表面具稠密的条状雕纹,两端的为皱波状雕纹。两种花粉的雕纹有些区别。兰花蕉科花粉形态特征特别,不同于姜国其他7科的花粉,属特殊的花粉类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观察并采用杂交指数(OCI)测定、花粉/胚珠比(P/O)检测、人工控制授粉等方法,对长萼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var.longisepala(D.Fang) T.L.Wu)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柱头与"V"形黏盘的结构与形态。结果表明,长萼兰花蕉单花花期一般为18 d,依其花部形态的变化可分为蕾期、花萼未反转期、花萼反转期、唇瓣枯萎期、花萼枯萎期5个时期;根据杂交指数值为4、P/O值为253.89 ±21.09、人工异花授粉结实率分别为45%(2014年)和75%(2015年),显示出长萼兰花蕉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且需要传粉者。石蜡切片观察到长萼兰花蕉黏盘区与柱头可授区之间是光滑的表皮细胞,结合人工授粉实验与分泌物含糖量测定结果表明,长萼兰花蕉的"V"形黏盘不具有可授性,其作用可能是分泌黏液附着在传粉者背部使其便于携带花粉。长萼兰花蕉整个花期环境湿冷、多雨且开花同步性较低,这些因素很可能造成其有效传粉媒介缺乏,影响了传粉成功;另一方面,长萼兰花蕉有性繁殖受到限制,其主要通过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后代,所以分布范围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8.
广西单子叶植物五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鼎  覃德海   《广西植物》1996,16(1):3-8
广西单子叶植物五新种方鼎,覃德海(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南宁530022)关键词仙茅科,球序仙茅,兰花蕉科,长萼兰花蕉,姜科,裂舌姜,少斑姜,长腺姜FIVENEWSPECIESOFMONOCOTYLEDONEAEFROMGUANGXI¥FangDing;...  相似文献   

9.
兰花蕉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T.L.Wu)的胚珠倒生,具厚珠心和双珠被。内外珠被形成珠孔。假种皮从外珠被的项端发生。造孢时期,胚珠具有一层周缘细胞。造孢细胞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的线形四分体,少数三分体。合点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属蓼型。成熟胚囊的合点端狭长,胚珠具有珠心冠原和承珠盘。反足细胞寿命长,胚珠维管束属于合点后多维管束类型。胚乳发育属核型。种子脱落时,胚尚未分化出胚芽和胚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考证及部分产地的野外考察,对中国特有的虎颜花属(Tigridiopalma C. Chen)植物的分类学地位和应用价值、产地与生境、濒危原因及保护建议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自1931年在广东信宜首次采到标本和1979年命名虎颜花(T. magnifica C. Chen)、成立虎颜花属以来,至今分别有90年和42年的历史,其分布区范围从最初的广东信宜、阳春等地,扩展到广东高州市,乃至广西金秀县、贵州黎平县、印江县等地,基本位于粤西或更西北;新近有学者在粤东龙门发现虎颜花属新种--无翅虎颜花(T. exalata S. J. Zeng, Y. C. Xu & D. F. Cui),其野生种群略大于粤西的虎颜花。虎颜花属植物濒危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人为干扰和破坏是主因。对其资源的保护应加强宣传教育、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自然回归等。  相似文献   

11.
《Ibis》1930,72(S1):458-461
A part from considerations as to where it is best wedged into the linear sequence, the brachyptera group is defined in general terms as a compact group of four small or very small species which resemble one another in many important specific characters and the other thirty-six species classified here as Cisticola in so many ways of form, coloration and behaviour as to make them best understood by classifying them also under that generic name.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