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西高原若尔盖地区的沼泽植被类型及其演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高原若尔盖地区自口我国近代史上中国工农紅軍长征时經过的“松潘草地”。它位于北緯32°20′—34°10′、东經102°15′—103°50′之間,正处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緣。現归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和紅原两县。本区是我国沼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沼泽中既生长着茂密的沼泽植物,又蘊藏着丰富的泥炭資源。中国科学院綜合考察委員会南水北調綜合考察队为了查清本区的沼泽资源,于1961—1962年組織了沼泽考察队。作者等参加了該队工作。在两年中进行了全区沼泽的普查和典型地段的詳查,以及半定位观測、試驗和室內的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沼泽植被作了初步研究,特写此文希讀者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2.
若尔盖沼泽夏季涉禽游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5月22日-6月19日,笔者在若尔盖沼泽观察到涉禽、游禽26种,隶属6目8科,其中:白翅浮鸥等13种属若尔盖沼泽夏季新记录;黑颈鹤等12种为繁殖鸟,绿头鸭等5种为若尔盖沼泽繁殖新记录;赤麻鸭、红脚鹬、普通燕鸥、黑颈鹤、灰雁等7种为优势种。调查区内共观察到黑颈鹤239只,估计整个若尔盖沼泽有黑颈鹤610只。建议在此建立面积23.9万公顷的湿地保护管理区。  相似文献   

3.
若尔盖地区22000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若尔盖RM孔上部637cm的花粉分析研究表明,在22000-18000aB.P.植被以高山草甸和荒漠草原为主,气候较现在寒冷干燥;18000-13000aB.P.,主要是高山、亚高山草甸,出现亚高山灌丛,气温趋于升高,但仍干燥;13000-11000aB.P.,植被以亚高山禾草草甸为主;亚高山灌丛发展,可能已出现亚高山常绿针叶林,气温进一步上升,到后期已接近现在,湿度有所增加;11000-7000  相似文献   

4.
若尔盖地区25万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根据RM孔上部60m210个样品的花粉分析结果,探讨了若尔盖地区25万年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过去25万年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可划分为7个阶段。在约250-195KaB.P.(7阶段),植被以亚高山莎草草甸为主,气温和降水与现在接近。在195-128KaB.P.(6阶段)和32-11KaB.P.(2阶段),植被主要是荒漠草原,反映寒冷干旱的冰期气候,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5-6℃,年降水量仅为现在的60-80%左右。128-71KaB.P.(5阶段)是过去25万年中水热条件最好的时期,植被主要是亚高山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大部分时间的气温比现在高1℃左右,降水量稍高于现在;但在此阶段的气温和降水仍有较大的波动,5e、5c和5a阶段的气温和降水高于5b和5d阶段。71-58KaB.P.(4阶段)的植被主要是高山草甸为主,年平均气温比今低3-5℃,年降水量约为现在的80%,在58-32KaB.P.(3阶段),早期植被以亚高山暗针叶林和草甸为主,晚期主要是亚高山禾草草甸,气温和降水均明显高于4阶段,在晚期气温呈非线性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1991年5月22日-6月19日,笔者的若尔盖沼泽观察到涉禽,游禽26种,隶属6目8科,其中:白翅浮鸥等13种属若尔盖沼泽夏季新记录;黑颈鹤等12种为繁殖鸟,绿头鸭等5种为若尔盖沼泽繁殖新记录;赤麻鸭、红脚鹬、普通燕鸥、灰雁等7种为优势种。调查区内共观察到黑颈鹤239只,估计整个若尔盖沼泽有黑颈鹤610只。建议在此建立面积23.9万公顷的湿地保护管理区。  相似文献   

6.
沼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泥炭资源,排干后可开垦耕地、育林或辟为牧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农、林、畜牧业发展对土地需求急剧扩大,排水疏干成为自然沼泽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比较了中国最大的两处沼泽湿地——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排水前后景观格局、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变化。排水后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出现不同程度沼泽破碎化;植物群落呈现从沼生到中生的演替;土壤表层有机质分解加速,使土壤碳、氮及其他营养元素含量下降。排水后水位下降是使沼泽湿地生态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排水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两处沼泽湿地在景观破碎化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等方面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土壤呼吸会影响全球碳循环,而湿地水位与土壤呼吸息息相关。然而,由于原位观测有限,目前尚不清楚高寒沼泽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如何响应水位下降。在若尔盖高原纳勒乔沼泽建立了水位下降控制实验平台,定位监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潜在联系。结果发现,水位下降对高寒草本沼泽土壤呼吸(Rs)没有显著影响,但自养呼吸(Ra)和异氧呼吸(Rh)对水位下降表现出明显不同反应。其中,自养呼吸速率下降了67.2%,异养呼吸速率上升了67.3%。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在土壤呼吸中的占比发生显著变化,水位下降后,Rh/Rs较对照增加了88%,Ra/Rs减少了61%。水位下降引起的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变化的驱动因素不同,植株高度、地上及地下生物量解释了自养呼吸的变化,土壤温度、C:N则是异氧呼吸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综上,在高寒草本沼泽生态系统中,水位下降对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强度及其驱动因素存在明显差异,这需要在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中加以考虑,以便更好评估高寒草本沼泽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大勇  杨永兴 《生态学报》2020,40(16):5602-5610
若尔盖高原沼泽区土壤沙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变化及其成因机制是亟待解决的区域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若尔盖高原红原县沙化沼泽区,研究了土壤沙化梯度上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容重和孔隙度的关系。随着土壤沙化程度增加,群落特征种组替代顺序为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种组→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种组→四川嵩草(K.setchwanensi)种组→黑褐穗苔草(Carex atrofusca subsp.minor)种组→粗壮嵩草(Kobresia robusta)种组;植物种数(单位样方物种丰富度和总种数)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单峰变化格局,但植物种数峰值出现在极轻度沙化的高山嵩草群落,地上生物量峰值出现在中度沙化的四川嵩草-黑褐穗苔草群落;β多样性表现为"U"型变化格局,最高值出现在未沙化的华扁穗草群落,最低值出现在极轻度沙化的高山嵩草群落;土壤湿度对植物种多度影响最大,可解释总方差的24.8%,其次为土壤容重,可解释总方差的1.4%;沙化过程中土壤湿度是影响植物群落生态分布和种类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影响群落...  相似文献   

9.
养分重吸收是植物重要的营养保存机制和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度变化会影响植物养分吸收。为了探讨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植物木里薹(Carex muliensis)草养分重吸收特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本研究通过野外模拟增温实验,测定木里薹草成熟叶片和衰老叶片的氮(N)、磷(P)含量并分析其重吸收效率差异。结果表明:木里薹草叶片N、P含量均值分别为11.44和1.19 mg·g-1,N重吸收效率(NRE)、P重吸收效率(PRE)均值分别为61.8%和69.0%,增温显著降低了成熟叶片氮含量,显著提高了衰老叶片磷含量(P<0.01),对成熟叶片磷含量和衰老叶片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增温显著降低了成熟叶片和衰老叶片N∶P(P<0.01)及NRE(P<0.05)和PRE(P<0.01);木里薹草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与成熟叶片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衰老叶片氮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木里薹草生长受P限制,而增温可能导致限制情况发生变化,木里薹草叶片养分重吸收还可能受到化学计量调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和预测若尔盖高原养分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并为气候变暖下高寒草...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若尔盖沼泽潜在CH4氧化与生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实验采集若尔盖草本沼泽3种生境(洼地、草坪、微丘草地)中的4个层位(0~5、5~15、15~30、30~50 cm)的土壤样品,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测定潜在CH4氧化与生成,分析其分布特征。草坪泥炭层与矿质层分明,两层都表现出显著的CH4氧化能力,与高、低亲合力CH4 氧化菌跟随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敦化地区晚全新世泥炭沼泽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桥泥炭地的孢粉进行了分析和年龄测定.根据孢粉组合、地层特征和14C年龄将剖面划分为4个孢粉带,分别为2 195±70~2 045±70 yr B.P.松为主的松-云冷杉-榛-栎-苔草组合带、2 045±70~1 745±70 yr B.P.苔草为主的松-桦-榛 胡桃-苔草组合带、1 745±70~705±70 yr B.P.松-榛-鹅耳枥-苔草-毛茛组合带和705±70 yr B.P.~1 950 yr A.D.松-云冷杉-桦-苔草组合带.周围植被由温带山地针叶林(类似现今海拔1 100 m以上)、温带针阔混交林下部(类似现今海拔400~600 m)和温带针阔混交林中部(类似现今海拔600~800 m)过渡到温带针阔混交林上部(类似现今海拔800~1 100 m).相应地,泥炭沼泽经历了孕育期、蓬勃发展期、继续扩张期和消亡期.  相似文献   

12.
养分重吸收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策略。该研究以若尔盖高寒草本沼泽中的木里薹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于8月、10月对绿叶和枯叶及土壤采样并测定养分含量,研究其在水位下降和自然水位下叶片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养分重吸收效率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叶片氮(N)含量、叶片磷(P)含量、土壤速效N含量、土壤速效P含量、叶片N:P和养分重吸收效率的差异,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土壤速效N、P含量和养分重吸收效率之间的关系,木里薹草叶片N含量、P含量、N:P和养分重吸收效率的关系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位下降后,木里薹草土壤速效N含量升高,速效P含量降低,进一步导致木里薹草绿叶N含量增加,P含量降低,枯叶N、P含量均降低,木里薹草叶片N、P重吸收效率升高,说明水位下降通过改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影响木里薹草绿叶养分含量,改变植物养分获取能力(如根数、根长)影响枯叶养分含量,进而影响养分重吸收效率。  相似文献   

13.
2015年7月,于四川省若尔盖县采集到亚洲蝮属蛇类标本2号,雌雄各1号,经形态学比对和基于线粒体基因ND4片段的单倍型网络分析,证实该蛇为阿拉善蝮(Gloydius cognatus),系四川省蛇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15.
湿地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地下碳库有直接与间接影响.以若尔盖高寒草本沼泽为对象,分析草本沼泽生物量季节动态及细根周转特征.结果 表明:若尔盖高寒草本沼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型曲线,其中,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最大值分别为518.3和2147.4 g·m-2.7、8、9月0~10 cm...  相似文献   

16.
王好才  夏敏  刘圣恩  王燚  展鹏飞  王行 《生态学报》2021,41(7):2663-2675
了解高原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对认识高原湿地生态特征及演化过程至关重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局域尺度上研究了四川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通过进一步测定土壤及植物基本理化指标,量化采样点之间的地理距离,比较了细菌群落不同成员(稀有种和丰富种)的空间周转差异,分析了土壤环境变量和空间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若尔盖泥炭土壤细菌群落主要由绿弯菌门(Chloroflexi)(26.2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3.21%)、厚壁菌门(Firmicutes)(10.56%)等优势物种门类组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群落结构相似性随采样点地理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细菌群落的周转速率表现为总细菌群落 > 丰富种 > 稀有种;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与细菌群落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影响稀有种空间分布特征的环境因子还包括土壤硫含量、活性磷、Mn和土壤pH值;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局域尺度上的土壤因子对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壤细菌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大于空间因子,土壤异质性是影响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关键因素。研究为开展高原湿地泥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揭示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湖南茶陵湖里沼泽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研究了湖南茶陵湖里沼泽中水毛花 (Scirpus triangulatus)、疏忽蓼 (Polygonum p raetermissum) ,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和莼菜 (Brasenia schreberi) 4种植被类型的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4种类型中共萌发了2 9种植物 ,种子平均密度为 5672粒· m- 2。不同植被类型的种子库的物种数和平均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疏忽蓼斑块的种子库中萌发 2 2种 ,平均密度是 10 0 89粒· m- 2 ;而普通野生稻斑块种子库中只有 14种 ,平均密度仅 2 50 0粒· m- 2。在地表植被中共鉴定出 18种植物。 4种植被类型中 ,其地表植被的物种数和 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低于种子库。地表植被与种子库的物种相似性系数的范围从 0 .43 75至 0 .692 3。每种植被类型中 ,均有一些物种只在种子库中出现 ,而另有一些物种只在植被中出现。表明种子库在湿地保护和受损湿地的恢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移植法进行湿地植被恢复时 ,应综合考虑种子库与地表植被、以及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物种组成的特点 ,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湿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福建地区沼泽田鼠生态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沼泽田鼠(Microtus fortis)属于仓鼠科(Criceti-dae)田鼠亚科(Microtinae)的田鼠属(Microtus),是本省西北山区农业害兽。为保护农业增产,研讨它的分布、生活习性等,针对其生态学特点,提供根除杀绝的办法是很必要的。兹将作者现有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植物多样性与种间相关性是植物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问题, 然而有关二者之间关系的综合研究尚不多见。该文以若尔盖高原排水干扰下不同退化阶段的沼泽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 应用Spearman秩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沼泽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种间相关性的变化及二者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沿排水梯度, 从相对原生沼泽至极度退化沼泽, 不同植物种群均有其特定的生态分布范围; 群落总种数、样方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Whittaker指数均单调增加; 植物种间相关强度增加; 正相关种对比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以极重度和极度退化阶段的较高, 相对原生沼泽和轻度退化阶段的较低, 负相关种对比例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Shannon-Wiener指数与正负相关种对比例均具有显著线性关系(p < 0.05), Whittaker指数均无显著关系(p > 0.05)。人为排水作用通过提高群落生境异质性, 促进正相关种对的共存, 增加沼泽群落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表土壤动物与植物群落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若尔盖沼泽湿地受扰现状,为若尔盖沼泽湿地恢复提供依据。2018年7月与2019年7月对若尔盖10处典型湿地(参照区4个,受扰区6个)地表土壤动物与湿地植被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74个候选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相关分析,确定中生性植物、一年生植物、龙胆科植物、一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比4个植物核心指标,地表土壤动物总个体数量、中小型动物类群数量、蜘蛛目物种数量、菌食性土壤动物与腐食性土壤动物5个核心指标,构建若尔盖沼泽湿地地表土壤动物与植物完整性指数。以所有采样点95%分位数为最佳期望值,四分位法确定研究区域未受干扰、轻度干扰程度、中度干扰与重度干扰4个等级,作为判断若尔盖沼泽湿地受扰状况。结果显示,若尔盖沼泽湿地相对原始沼泽、花湖沼泽化草甸2、长期低强度排水疏干区、短期高强度排水疏干区分别处于未受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与重度干扰状态。所调查的若尔盖典型湿地中,20%的湿地未受到干扰,30%的湿地受到轻度干扰,30%的湿地受到中度干扰,20%的湿地受到重度干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地表土壤动物完整性指数与植物完整性指数存在显著正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