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以新生儿ABO血型不配溶血换得的血网织红细胞为材料,用酚-氯仿提取及Oligo(dT)纤维素亲和层析制备了人珠蛋白mRNA。并在变性条件下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证明它是9~10S的RNA。人珠蛋白mRNA在兔网织红细胞溶解物与麦胚体外翻译体系中的翻译活性与其浓度均有依赖关系。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及萤光显影鉴定了无细胞体系的翻译产物为人珠蛋白;并以醋酸纤维膜电泳分析了体外合成的人珠蛋白肽链组成,结果表明新生儿血中珠蛋白mRNA合成的α、β、γ珠蛋白肽链之比为3:1:2。  相似文献   

2.
 从人工贫血的北京鸭网织红细胞中直接提取总RNA,经Oligo(dT)-纤维素柱层析分离获得珠蛋白mRNA,并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首次得到了电泳单一条带的北京鸭球蛋白mRNA。从凝胶电泳以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鉴定其沉降系数为9S。在麦胚无细胞体外翻译体系中测定了它们的蛋白翻译活力。鸭珠蛋白mRNA促进了~3H-亮氨酸参入新生蛋白的活力,达到对照组的10倍。所翻译的蛋白产物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的电泳行为与天然鸭珠蛋白一致。 经Oligo(dT)-纤维素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珠蛋白mRNA,在AMV反转录酶及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合成了单链及双链cDNA。其双链链长,经凝胶电泳分析,约为500碱基对。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从人工贫血的兔与鸡的网织红细胞中提取珠蛋白mRNA,在麦胚无细胞体系中测定其蛋白翻译活力,与对照相比,兔、鸡珠蛋白mRNA促进~(14)C-亮氨酸参入新生蛋白质的活力分别达到32倍和10倍,所翻译的蛋白产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的行为与天然珠蛋白一致。上述mRNA在AMV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合成了单链和双链的cDNA及mRNA-cDNA杂交链,凝胶电泳分析其长度分别为500~700,550~800及500~800碱基对,550~800碱基对大小的双链cDNA约占总合成量的30%。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从人工贫血的兔与鸡的网织红细胞中提取珠蛋白mRNA,在麦胚无细胞体系中测定其蛋白翻译活力,与对照相比,兔、鸡珠蛋白mRNA促进~(14)C-亮氨酸参入新生蛋白质的活力分别达到32倍和10倍,所翻译的蛋白产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的行为与天然珠蛋白一致。上述mRNA在AMV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合成了单链和双链的cDNA及mRNA-cDNA杂交链,凝胶电泳分析其长度分别为500~700,550~800及500~800碱基对,550~800碱基对大小的双链cDNA约占总合成量的30%。  相似文献   

5.
 用改进的LiCl沉淀法和寡聚(dT)-纤维素亲和层析法由猪垂体制得总mRNA。在兔网织红细胞无细胞翻译体系中进行体外翻译的结果表明,制得的总mRNA具有一定的翻译活力。翻译产物与兔抗猪生长激素抗血清发生免疫沉淀,沉淀物占总翻译产物的10%左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翻译产物有一条很深的带,分子量约为24,000道尔顿,与猪前生长激素的分子量相近。以制备的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了双链cDNA。第一链的合成产率为10—35%,第二链的合成产率为84—115%。cDNA的平均分子长度为825bp。  相似文献   

6.
牛泌乳素mRNA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同海  陈昆明 《遗传学报》1992,19(5):410-415
本文报道了从牛脑垂体提取总RNA,经寡聚脱氧胸苷纤维素亲合层析分离获得牛脑垂体Poly(A)~+RNA。牛泌乳素mRNA经含羟甲基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估计其长度约为1200个核苷酸。根据牛泌乳素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推断并合成寡聚核苷酸探针,经Northern印迹杂交及放射自显影分析,证实了该mRNA中含有牛泌乳素mRNA的序列。在兔网织红细胞体外翻译体系中,牛泌乳素mRNA促进了~35S-甲硫氨酸参入,翻译合成的初级翻译产物能与兔抗羊PRL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沉淀反应,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放射自显影分析结果表明,牛泌乳素前体的分子量约25000。  相似文献   

7.
615近交系小鼠血红蛋白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615近交系及C_37BL、昆明种小鼠血红蛋白的表型进行了分析,观察到615小鼠及C_37BL小鼠的血红蛋白的表型均为Ⅰ型,而昆明种表现具有多态性。 615小鼠与C_37BL杂交时F_1不发生血红蛋白表型的分离,而与昆明种的Ⅱ型小鼠杂交时F_1表型发生分离。 615系小鼠网织红细胞体外培育合成血红蛋白肽链的分子同末梢红细胞血红蛋白肽链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Gilbert和Anderson及Pel-ham和Jackson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备了一个对tRNA和二RNA双依赖的兔网织红细胞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在有TMV RNA存在的情况下,加入兔网织红细胞总tRNA,氨基酸参入比不加tRNA的对照高40倍以上。在有兔网织红细胞总七RNA存在的情况下,加入TMVNA或Poly(rU),氨基酸参入分别比不加外源mRNA的对照高10倍和7倍以上。这个双依赖的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是检测单一tRNA和mRNA生物活性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双抗体免疫沉淀法,从牛垂体多聚核糖体中分离出牛生长激素特异多聚核糖体,由此多聚核糖体纯化的牛生长激素Poly(A)~+RNA,可以在麦胚体外翻译系统中和兔网织红细胞体外翻译系统中促进~(14)C-亮氨酸的参入。合成的含~(14)-亮氨酸的翻译产物中有91%可以被牛生长激素抗体沉淀。用SDS-11%PAGE对翻译产物进行鉴定表明,翻译产物在25KD处呈一条放射自显影带,与报导的牛生长激素前体分子量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制备了非孕兔、孕兔和绐孕兔注射高剂量[D丙‘,脯’乙基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 A)不同天数的子宫内膜多聚核糖体,并从多聚核糖体提取mRNA,在网织红细胞无细胞翻译系统中测定了活性。结果指出用LH-RH A处理后多聚核糖体mRNA量减少,其翻译活性降低,在体内实验中核糖体mRNA诱导兔子宫分秘蛋白的合成也受到抑制,特别是分子量大约为22,000和69,000左右的分泌蛋白合成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1.
首次应用非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12%和7.5%)电泳将胚胎、胎儿及成人溶血液中各种正常珠蛋白链分离。其电泳移动顺序为:α、β、Gγ、δ、Aδ、ε和ζ链,δ与Gγ链得到较好的分离。10例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血样的δ链光密扫描测定结果为2.62±0.76%。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Gγ与Aγ比1.09~1.27,各类样品的α/非α链含量比约为1。结合网织红细胞体外培育,~3H—亮氨酸标记新合成的珠蛋白链,以放射性荧光自显影技术测定了五例α—地贫患者的珠蛋白链合成速率,其α/β合成比均小于1(0.79~0.89),而正常对照为0.97。在珠蛋白链的研究中,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从亚洲蟾蜍(Bufo bufo asiaticus)的成熟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中分离纯化了染色质非组蛋白(NHP),并在体外转录系统中比较了两类细胞的NHP对RNA合成的激活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从网织红细胞中分离获得的NHP只能部份恢复被网织红细胞组蛋白抑制的模板活力,而成熟红细胞的NHP不仅能恢复被成熟红细胞组蛋白抑制的模板活力,而且还能恢复被网织红细胞组蛋白抑制的模板活力。此外,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中也观察到这两类细胞的NHP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野生大豆未成熟种子总mRNA的分离及其cDNA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玉平  米景九 《遗传学报》1989,16(3):167-173
用氯化锂沉淀法从野生大豆(G.soja)未成熟种子中制备总RNA,经oligo(dT)-纤维素柱亲和层析,获得总mRNA,在兔网织红细胞体系中表现出一定翻译活性。以总mRNA为模板,oligo(dT)_(12)(?)为引物,反转录酶催化合成第一链cDNA,RNase H-DNA聚合酶Ⅰ协同合成第二链cDNA。双链cDNA的长度大约为200—5000 bp,且不存在发夹结构。将双链cDNA修补后钝端连接到pUC 19质粒的Sma 1位点,转化E.coli JM107,获得800多个白色重组子克隆。快速电泳检测及酶切分析表明,多数重组子带有插入片段,其中3个重组子的插入片段长度大致为1700 bp、2600 bp和1400 bp。  相似文献   

14.
在体网织红细胞微观流变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苯肼使动物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方法,诱发动物体内新生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通过对新生网织红细胞的变形、取向及电泳率等指标的连续72h的测量,发现网织红细胞在转变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中,其流变学特性有明显改变.这对研究由于贫血等原因造成的网织红细胞增多情况下全血的微观流变学特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也对新生网织红细胞的微观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cell-free protein synthesis,CFPS)是一种在体外快速合成目标蛋白质的方法,通过构建含有CFPS系统的人造细胞,能够实现蛋白质的高通量表达和功能性膜蛋白的体外重构.本文详细综述了4种CFPS系统(包括大肠杆菌裂解液、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小麦胚芽提取物、酵母提取物)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总结了基于CFPS系统构建的人造细胞体系内蛋白质合成的研究现状,以及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蟾蜍成熟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分离纯化了总组蛋白,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证明在正常或贫血的蟾蜍红细胞内都具有细胞特异的组蛋白H_(50)。在蟾蜍贫血后,网织红细胞内的组蛋白H_1有显著增加。用Bi0-gel P60将总组蛋白进一步柱层分离,并对组蛋白H_1与H_5含量的比值作了分析,证明蟾蜍成熟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内组蛋白H_1与H_5在量的比例上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反转录-PCR技术,从黑色素瘤细胞中扩增出t—PA cDNA 5′末端460bp的片段,再经重组获得含完整5′-UTR的t—PA cDNA克隆,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物中翻译和COS-7细胞中表达发现,t—PA mRNA 5′—UTR对其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t—PA mRNA 5′—UTR用苜蓿病毒RNA 5′—UTR替换,使t—PA的表达水平提高3-7倍,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翻译起始区的二级结构与t-PA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的体外蛋白合成体系并对其合成产物进行电泳分离和分子量鉴定。方法 :分离大鼠脑组织线粒体 ,用3 H 亮氨酸掺入法探索线粒体体外翻译的最佳条件 ,3 5S 蛋氨酸掺入并对翻译后产物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进行分子量鉴定。结果 :分离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程度高 ,呼吸控制率(RCR)在 3.5~ 5 .5之间 ;体外3 H 亮氨酸的掺入活性在 6 0min内近似线性增长 ,而后维持在一相对稳定水平 ;3 H 亮氨酸的掺入活性随线粒体蛋白浓度而增加 ,而单位线粒体蛋白的掺入活性在 1mg/ml时最高 ;3 5S 蛋氨酸掺入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可观察到清晰的 8条自显影带 ,分子量分别为 (单位Kda) 86、6 6、5 6、43、33、2 9、2 5、18。结论 :用此方法建立的脑线粒体离体翻译反应体系具有高活性和翻译忠实性等特点 ,是研究脑mtDNA在翻译水平的表达及调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血红素不但能作为血红素蛋白的重要辅基参与细胞电子传递、送氧、酶作用等重要生理活动,而且是红细胞稳态及分化的关键调控者.本综述主要从3个方面小结了红细胞中血红素的研究进展.首先,在血红素生物合成方面,介绍了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其起始及中间产物的跨膜运输及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其次,重点阐述了血红素作为红细胞稳态及分化的调控者对红系特异基因的转录调控、mRNA稳定性及翻译、蛋白稳定性、miRNA加工合成等过程的调控机制.最后,简单总结了血红素的合成异常导致的疾病及可能的治疗策略.总之,红细胞稳态的维持需要协调平衡血红素合成,蛋白(尤其是珠蛋白)产生以及铁代谢等生物过程,对它们调控关系的阐明有助于深入了解红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同时也对红细胞相关疾病的研究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湖北地区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以便更准确为临床提供服务。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75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静脉采血,采用迈瑞BC-6800血液分析仪进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建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M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FR%)和幼稚网织红细胞百分比(IFR%)的参考区间。结果:RET%、RET#、LFR%、MFR%、HFR%和IFR%均呈非正态分布,建立的参考区间分别为:RET%:0.54~1.80;RET#:男0.029~0.098、女0.024~0.093;LFR%:男89.9~98.7、女92.4~98.8;MFR%:男1.3~9.6、女1.2~7.3;HFR%:男0~0.5、女0~0.1;IFR%:男1.3~10.3、女1.2~7.4。健康成人男性LFR%、MFR%、IFR%结果存在年龄组间显著性差异,女性未发现年龄组间存在差异性。结论:湖北地区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6项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存在地区特异性、性别差异性以及年龄差异性。不同地区实验室应根据当地调查情况,适当的调整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以便更准确的为临床提供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