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在我国有三个亚种,在山西省关帝山地区分布的为西北亚种(P.i.mandellii)。有关该鸟的生态学资料曾有零星的报道。1982~1984年的3~10月,对关帝山地区黄眉柳莺的数量及其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本区位于山西省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处,东经111°27′,北纬37°50′。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米。黄眉柳莺多见于海拔1700~2500米的林间,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一、迁徒与数量(一)迁来与迁离:黄眉柳莺为本区的夏候鸟,每年4月上旬迁来。首见日期为:1982年4月9日,1983年4月6日,1984年4月7日。9月下旬迁离本区。最后遇…  相似文献   

2.
短耳鹗(Asio flammeus Pontoppidan)隶属鹗形目、鸱鹗科、耳鹗属,猛禽,又名“短耳猫头鹰”、“小耳木兔”、“田猫王”,群众称之为“猫头鹰”。此鸟在苏北分布数量不多,较为罕见,笔者于1983—1986年5月,在江都、高邮等地对短耳鸦进行了观察,现将短耳鹗冬季生态简要报道如下。一、越冬期短耳鸮是苏北地区的冬候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迁来,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迁离,1984年10月27日,曾在江都三周乡的爱民村见到6只,1985年11月16日,在江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嫩江高峰林区鸟类环志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8~2006年,笔者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这里是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9年共环志鸟类13目37科165种184273只,其中春季135种80366只,秋季140种103907只。环志最多年份为2002年,44633只。环志数量最多的种类是白腰朱顶雀Cardueli sflammea,272日3只,其次是黄雀C.spinus,20163只。在所环志的鸟类中,春季以小鹀Emberiza pusilla、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黄眉柳莺Phyllosco pusinornatus、栗鹀E.rutila、田鹀E.rustica、黄眉鹀E.chrysophrys、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黄雀等8种为优势种:秋季以白腰朱顶雀、黄雀、田鹀、黄眉柳莺、燕雀、北朱雀Carpodacusroseus等6种为优势种,占秋季环志数量的69.3%。系统的环志监测,为深入开展鸟类环志研究,探索鸟类迁徙规律,以及进行鸟类疫情监测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中华叶柳莺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叶柳莺(Phylloscopussichuanensis)是1992年才报道的鸟类新种[5],1993年首次发现山西省有分布[1]。其形态和黄腰柳莺(P.proregulus)十分相似,但二者鸣声、生境选择差别甚大,和黄眉柳莺(P.inornatus)则差别比较明显,中华叶柳莺腰部为黄色,而黄眉柳莺的腰部为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嫩江高峰林区2004年度鸟类环志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鸟类100种22 194只,其中春季84种10 256只,秋季82种11 938只,隶属10目30科。春季以棕眉山岩鹨(Prunella montanella)、田(Emberiza rustica)、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小(E.pusilla)、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栗(E.rutila)等7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数量大于500只),环志7534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73.5%;秋季以黄眉柳莺、燕雀、田、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黄雀(Carduelis spinus)、白腰朱顶雀(C.flammea)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环志8764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73.4%;通过环志,发现两种黑龙江省鸟类新记录———姬鹬(Lymnocryptes minimus)、棕眉柳莺(P.armandi-i),高峰林场环志的白腰朱顶雀、红喉姬(Ficedula parva)分别被挪威、俄罗斯回收。这是欧洲国家...  相似文献   

6.
黄眉柳莺繁殖期种群数量动态的观察任建强,贾建军,郭小明,郝映红,武建勇山西鹿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城030510黄眉柳尊(P灯I帖COpCI——。)在繁殖季节捕食大量的森林害虫所显示出的作用,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研究黄眉柳感的种群数量动态,则...  相似文献   

7.
鹰鴞(Ninox scutulata scutulata)每年4月下旬迁来长白山地区,在针阔混交林带内繁殖。9月下旬南迁。我们于1977年6月2日至1979年6月26日在长白山的二道白河和头道白河发现4个鹰鴞的巢,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池鹭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池鹭(Ardeola bacchus)是苏北地区常见的夏候鸟。在苏北的扬州、邗江、江都、高邮等地均有分布。由于池鹭的鸣音近似“洼”,故当地群众称它“洼子”,或“花洼子”。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逐渐迁来,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又陆续迁离,在苏北地区生活5个月到5个半月。笔  相似文献   

9.
黄眉柳莺     
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 inornatus)为江苏南部旅鸟,当地称野绣眼,柳叶青,杨柳青。 旅迁 在苏南的旅居日期,据历年观察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彬  安玉亭  薛丹丹  王立波  许鹏  鲁长虎 《生态学报》2021,41(19):7870-7878
江苏盐城沿海具有广阔的平原与湿地滩涂,但缺少自然林地。经过多年的防风林建设,沿海海堤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南北走向的条带林生境,为迁徙鸟类提供了通道和停歇地,是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理想地点。柳莺属鸟类个体小,野外种类识别难,其迁徙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两个秋季,采用雾网法对盐城沿海海堤林带柳莺属鸟类的迁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秋季共捕获柳莺属鸟类8种608只,其中极北柳莺(Phylloscopus borealis)、冕柳莺(P. coronatus)、淡脚柳莺(P. tenellipes)和黄眉柳莺(P. inornatus)的捕获数量分别为245只、131只、107只和94只,占捕获总数量的95%,是秋季迁徙期的优势种。对优势种柳莺日捕获率进行比较:2019年极北柳莺的日捕获率显著高于淡脚柳莺和黄眉柳莺(U test,P<0.05)。对捕获数量随时间变化进行分析,4种柳莺都以集中在短时间内快速通过的迁徙策略穿越盐城沿海海堤林带,符合秋季小型雀形目鸟类迁徙采取时间最小化假说。不同种类的柳莺在通过盐城沿海海堤林带的时间顺序上存在显著差异(K-W test,P<0.05),2018年和2019年均以黄眉柳莺通过最晚。随着时间的推移,四种柳莺的脂肪度都逐渐下降。繁殖地纬度的差异可能是导致4种柳莺通过盐城沿海海堤林带时间差异的原因。盐城沿海海堤林带为柳莺属等雀形目小型鸟类的迁徙提供了非常理想的迁徙通道,应当加强海堤林带在鸟类迁徙和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嫩江高峰林区鸟类迁徙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10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鸟类173种238672只,其中春季142种102285只,秋季147种136387只,隶属14目41科。春季以小鹀Emberiza pusilla、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栗鹀E.rutila、黄眉鹀E.chrysophrys、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田鹀E.rustica、黄雀Carduelis spinus等8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75145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73.5%;秋季以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黄雀、田鹀、燕雀、黄眉柳莺、煤山雀Parus ater、北朱雀Carpodacus roseus等7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99335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72.8%。利用统计软件对气象因子中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水汽压、日最低气压、日最高气压、相对湿度、地面平均温度、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最大风速的风向、日照时数与春秋季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地面平均温度、日最高气温与鸟类迁徙的相关性很强。在春季,与鸟类迁徙的相关性很强的还有日最高气压,而秋季则是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在鸟类迁徙中呈很强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鸟类迁徙时间的影响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鸟类环志的方法分析了2010至2019年河北秦皇岛两种鸟类春季迁徙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差异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差异性的原因.选择环志数量较多的食虫鸟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和食谷鸟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  相似文献   

13.
中国柳莺属分类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柳莺属Phylloscopus一直是中国鸟类分类学中问题最多,研究最不完善的类群。在上世纪末的10年中,新增加了12种柳莺,包括新发现的3种和亚种被提升到种地位的9种。本文回顾和介绍了我国柳莺属分类研究概况,包括四川柳莺P.sichuanensis,海南柳莺P.hainanus和峨眉柳莺P.emeiensis3个新发现种。黄腰柳莺青藏亚种P.proregulus chloronotus和甘肃亚种P.p.kansuensis,黄腹柳莺P.affinis subaffinis亚种。黄腰柳莺青藏亚种P.proregulus chloronotus和甘肃亚种和P.c.sindianus亚种,黄眉柳莺P.inormatus humei亚种等的分类地位已由亚种升为种,但黑眉柳莺P.ricketti goodsoni亚种分类地位仍存在着争议,最后提出了目前我国柳莺属分类上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百色在广西丘陵区与云南高原的交接地带,是右江河流两岸的典型低洼盆地(海拔自110—130米)。这个地区,一年内种早、晚两造玉米(有的也种一造中玉米),早玉米多在2月上旬至3月下旬播种,晚玉米7月上旬至8月下旬种植。玉米螟为害比海拔高的土石山区(海拔500—900米)和高寒山区(海拔1200—1500米)严重,晚玉米重于早玉米,早玉米常年被害株率在20—60%左右,晚玉米在40—95%,损失很大。 右江盆地玉米螟一年发生6个完整世代(个别有7代)。越冬代蛾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一代蛾在5月上旬至下旬,二代蛾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三代蛾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4代蛾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5代蛾在10月上旬至下旬,6代蛾(少数)在11月上旬至中旬。绝大部分以第6代幼虫在玉米、高粱、小米秆内越冬。 群众对王米不同播种期与玉米螟的为害关系说法不同:有的说提早播种能减轻受害;有的说推迟播种螟害轻。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我们于1962—1963年进行了考察,现将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地区白眉姬鹟的一些繁殖生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兴录  张良吉 《生态学报》1983,3(4):332-332
在长白山北坡安图二道白河地区,白眉姬鹏(Ficedula zanthopygia)一般4月下旬迁来,雄鸟要早于雌鸟10天左右;9月上旬南迁。居留期4个半月。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遇见率为0.7—0.8只/公里/小时。 在长白山居留期,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剖检8只成鸟,胃中检出有天牛科、拟天牛科的成虫及叩头虫、瓢虫、金花虫、尺蠖、波纹夜蛾等幼虫。所食昆虫绝大部分是农林害虫。 繁殖于较开阔的森林中,筑巢于天然树洞、啄木鸟弃洞或人工鸟箱内。巢洞离地面高度,测15巢为1—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银川利用室内自然条件比较观察了莱氏脊漠甲Pterocoma reitteri Frivaldszky和洛氏脊漠甲Pterocoma loczyi Frivaldszky的生物学特性。莱氏脊漠甲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羽化成虫7月上旬开始出现;洛氏脊漠甲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月中、下旬出土活动,并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化蛹,羽化成虫6月上旬出现。2种脊漠甲的幼虫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均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相似文献   

17.
鲁西南甘薯天蛾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天蛾在鲁西南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7-15cm深处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第1代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2代于7月上旬至下旬,第3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而第4代则于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发育起点温度15.6±1.3℃,有效积温370.6±13日度。温度、天敌、降水是影响此虫发生的重要因素。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点灯诱杀、保护利用天敌等措施综合防治甘薯天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9月,在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试验站设置黑光灯,系统诱集金龟甲并鉴定种类,分析金龟甲种群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陕西杨凌地区黑光灯可诱到金龟甲3科17种,从5月上旬至9月上旬均可发生,以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发生盛期;优势种类为铜绿丽金龟、赤绒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和暗黑鳃金龟,发生盛期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7月上旬和6月下旬至7月下旬。  相似文献   

19.
2002~2005年在吉林省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南沟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这里为长白山低山丘陵区,是候鸟经长白山脉、乌苏里江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4年共环志鸟类126种63386只,其中春季103种9761只,秋季113种53625只,隶属13目37科。春季以黄喉鸦(Emberiza elegans)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环志2467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25.3%;秋季以黄喉鸦、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大山雀(Parus major)、白眉鸦(E.tristrami)、极北柳莺(P.borealis)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33586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62.6%;通过环志研究发现,被认为是留鸟的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Aeghhalos caudatus)、沼泽山雀(P.palustris)、长尾雀(Uragus sibiricus)具有定期的迁徙行为。  相似文献   

20.
黑颈鹤越冬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黑颈鹤为我国特产珍稀动物,作者于1975和1978至1984年间,对它的越冬生态进行了观察。观察得知,黑颈鹤每年10月中、下旬迁来草海,翌年8月中下旬离去,越冬期为5个月左右。越冬期,有3种不同的集群形式,即家族群、同种集群和混种集群。主要食物为植物。黑颈鹤在草海越冬的数量,已由1975年的35只,增加到1984年的305只。黑颈鹤除在草海越冬外,还发现于威宁东南的普安县,是迄今所知在我国分布最南和最东的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