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吴兴亮 《菌物系统》1998,17(3):206-208
本文报道了采自海南岛南部地区笼头菌属(ChlthrusMich:Pers)一个新种,即:海南笼头菌ClathrushainanensisX.L.Wusp.nov.文中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拉丁文和汉文的描述,附有新种担子果和孢子(扫描电镜)照片,并讨论了新种与本属其他种的区别,主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学院真菌标本室(HGAS),副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鲤科、亚科的属鱼类分类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除增补和作必要更动外,还描记二新种,间,新种Hemibarbusmediussp.nov.和短鳍,新种Hemibarbusbrevipennussp.nov,重整后本属共计8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鲤科、Qu亚科的Hua属鱼类分类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除增补和作必要更动外,还描述二新种,间Hua,新种和短鳍Hua,新种Hemibarbus breuipennus sp.nov.,重整后本属共计8种。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跳小蜂2新种,好寄生蜚蠊Blattarid的弯带敌蟑跳小蜂,新种Dicarnosis sinuatis Xu,sp.nov.和采自陕西杨陵寄生寄蝇Tachinld的斜棒蝇克跳小蜂,新种Exoristobia hlinoclavalaXu,sp.nov.。敌蟑跳小蜂属Dicarnosis Mcrcet和蝇克跳小蜂属Exoristobia Ashmead在我国为新纪录属。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阳蝇属三新种: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安孝  冯炎 《四川动物》1995,14(4):139-143
阳蝇属三新种,双鬃阳蝇,新种Helinaduplicisetasp.nov;大斑阳蝇,新种Helinamagnimuculatasp.nov。欢愉阳蝇,新种Heliniahestasp.nov。模式标本I号存华西医科大学,Ⅱ,Ⅲ号存在于雅安地区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碧蝉属HeaDistant做了研究,并记述该属1新种──云南碧蝉Heayunn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四川西部云南鳅属鱼类一新种记述:鲤形目:鳅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产于四川西部安宁河(属雅砻江支流)的云南鳅属Yunnanilus鱼类一新种,命名为四川云南鳅,新种Y.sichuanensissp.nov.,详细葶了新种的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采自浙江省和湖南省的蜘蛛蝉蛛科Amaurobiidae一新属和两新种:花冠蛛属,新属Coronilla gen.nov.;蕾形花冠蛛,新种Cornilla gemata sp.nov。,装饰花冠蛛,新种Coronilla sigillata sp.nov.。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地区叶蜂新属新:膜翅目:叶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美才 《动物学研究》1997,18(2):129-138
本文记述中国西南地区叶蜂2新属10新种:短跗富槛叶蜂Togashiabrevitarsusgen.et.nov.,新属新种,模类秋叶蜂Apethymorhatypicagen.etsp.nov.,新属新种,西藏弓脉叶蜂Hematholphorustibetanussp.nov.,红跗长距叶蜂Mimathlophorusfulvitrsussp.nov.,平盾长距叶蜂Mimathlophoruspl  相似文献   

10.
假杆咽属线虫一新种及该属分类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四川省马边县采集的旋尾类线虫一新种,定名为马边假杆咽线虫,新种Pseudorhabodochona mabianensis sp.nov.寄生于西昌华吸鳅Sinogastromyzpon sichangensis Chang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肠道中,该寄生虫的发现证明假杆咽属Pseudorhabdochona Liu et Wu,1941年不应该合  相似文献   

11.
木兰科的分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主要以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为依据,以德坚木属为外类群,用分支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木兰科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有23个分支单位,选取32个性状,根据外类群比较原则和化石地层学资料,确定了性状的祖征和衍征。对数据矩阵的分支分析使用PAUP3.1.1和Hennig 86 v.1.5分别在Macintosh和IBM机上运行,前者以启发法,后者以BB命令运算,经严格一致化处理,得到一致化分支图。结果表明:1)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蕨科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晓思  徐养鹏  吴兆洪   《广西植物》1992,12(3):235-242
本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蕨科23个种代表9个属做了数量分类研究,通过23OTUs×37个性状的原始数值矩阵标准化后,用欧氏距离系数计算相似性,采用W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索各属之间的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其结果与我国植物学家经典分类处理基本上一致,并对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也做了修正,认为粉背蕨系(Ser.Farinosae)和银粉背蕨系(Sef.Argenteae)也可做为两个新属处理比较合理。另外对距离系数和结合线在类群划分申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报道丝孢纲假格链格孢属一新种一大戟生假格链格孢(Nimbya euphorbiicola W.Q.Chen et T. Y. Zhana)。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模式标本保藏于西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  相似文献   

14.
微孢子虫一新种的描述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业的发展, 传播性寄生虫病给水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微孢子虫是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原生物之一, 迄今, 已报道的鱼类寄生微孢子虫多达100 余种。    相似文献   

15.
王向华  刘培贵 《菌物学报》2001,20(2):159-162
首次报道了产于中国的原迷孔菌属(新拟)Protodaedalea Imaz.。对本属所处的分类位置进行了探讨,认为本属与Elmerina 接近故置之于Aporpiaceae中较为合适。该属为一个东亚特有属。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采自藏东南林区的炭角菌属一新种──委陵菜生炭角菌(XylariapotentillaeA.SXusp.nov.)。该种子座直立,头部分叉或柄基分枝,地上部分高2~4.5cm,顶端可孕。子囊座柱状或圆锥状或扁平,长1~3cm,宽3~7mm,表面精糙,桑葚状,黑色5内部蜡质,中实,白色。柄柱状,直或扭转,具纵皱折,地下具延伸的假根。子囊壳卵圆形,450~500×200~300μm,孔口突出,盾状或疣状。子囊棒状,70~100×6~8μm,8孢子,顶端遇Melzer's试剂变蓝部分为长方体状,6×2.5μm。子囊孢于单行排列,梭形、不等边椭圆形至半球形,10~163×5~7.5μm,成熟后褐至黑褐色,光滑,芽缝不明显,直,稍短于孢子长度。侧丝多,细长,径15μm,无色,无隔。地下假根寄生在蕨麻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的活根上。模式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17.
一株代谢煤油兼性厌氧菌的筛选鉴定和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大港油田的油层水样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煤油为碳代谢生成表面活性剂、产酸和产气的菌株DG7,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兼性厌氧,运动,能在NaCl浓度为18.5%的培养基中生长,经鉴定,可能为气单杆菌属(Aeromonas sp.)中的一个新种,但学需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杭子梢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沛云 《植物研究》1987,7(4):11-55
本文叙述了杭子梢属(gen.Campylotropis)植物的研究历史,说明在中国一共记录过59种杭子梢属植物,经过著者的研究整理,确定并提出了14种新的异名名称,经过详细考订,本属植物在中国已确知为29种、6变种、6变型。其中包括经发现和研究整理的新种4、新变种3、新变型3、新组合变种2、新组合变型3。此外尚有2个存疑种有待今后采集调查解决。本文历述了关于本属是否应该并入胡枝子属(gen.Lespedeza)这一问题所存在的长期争议之后,详细论述了本属与胡枝子属在特征上的异同诸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据此,明确地肯定本属与胡枝子属亲缘关系极为相近,但特征的分化已经必须确认本属应是与胡枝子属有明确区别的独立的属。此外,从特征分析中也可得出本属应是由胡枝子属大胡枝子组(sect.Macrolespedeza)演化发展而来的。本文在讨论了属内主要特征的演化趋势与种群关系之后,论述了本属在世界主要分布地区的种数和分布概况,同时将此与胡枝子属大胡枝子组的分布概况作了比较和分析,明确地认定我国机子梢属植物的大部分种类是本国西南地区发生的(中国有20个特有种),我国的西南地区是本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也是本属植物从较原始特征开始分化的一个特征分化多样化中心,并且此地区正是胡枝子属大胡枝子组与本属多数种类包括较原始种类分布相交叉的地区,因而我国的西南地区有可能即是本属植物的起源中心,并且这一起源应是与胡枝子属大胡枝子组植物分布到中国西南地区以后的分化发展想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of various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Callithamnion lejolisea Farl. shows that this species is incorrectly referred to that genus. It is proposed that C. lejolisea should be, made the type species of a new genus, Ptilothamnionopsis. In addition, various other Pacific algae possibly referable to this genus are brief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紊蒿属一新种和对该属分类及演化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宗元  梁存柱  王炜  刘钟龄 《植物研究》2003,23(2):147-153,T004
对新种多头紊蒿(Elachanthemum polycephalum Z.Y.Zhu et C.Z.Liang)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从形态和生态特征、地理分布及其区系起源等方面探讨了紊蒿属(Elachanthemum Y.Ling et Y.R.Ling)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紊蒿属与百花蒿属(Stilpnolepis Krasch.)在形态上虽有相近之处,但花、果实和花粉等形态差异明显,因而不能并入百花蒿属,而应独立成属。该属起源于第三纪亚洲北部的古蒿类群(Pro-Artemisia L.),是蒿类中较为原始的属,为古地中海东部残遗的旱生成分,也是现代亚洲中部荒漠(戈壁荒漠)的持有属;多头紊蒿新种的发现,使紊蒿属从单种属变成寡种(双种)属,表明荒漠植物区系的物种分化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