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
韩斌  邹晓明  付永能  陈爱国 《生态学报》2004,24(12):2915-2919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目标出发 ,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以西双版纳地区爱尼族大卡老寨为研究点 ,选择 4 1个因素作为参评变量 ,建立区域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结果表明 ,目前大卡老寨的土地经营管理仍处于初步可持续管理的前期阶段。主要因为土地生产力过低 ,其他保护性、安全性、生产性均处于较低水平。作者针对提出了改变土地经营模式等参考建议 :1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提高土地生产率 ;2应用科技成果 ,提高良种普及率 ;3保护耕地 ,推进规模经营 ;4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5提高人口素质 ,改变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着重分析了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农业用地应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外向型农业,因地制宜地开发未利用土地资源;对非农用地要做好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工作,统筹规划,城镇用地内函与外延并重;合理调整农业和非农业用地结构;加大土地资源管理的力度,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学相关基础研究,重点进行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保护,运用海洋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是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长久发展的可行策略。着重分析了海洋生物资源状况及其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色林错渔业生产的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林错裸鲤(Gymnocypris selincuoensis)是藏北色林错湖泊中惟一的一种鱼类。本文介绍了色林错渔业的开发利用情况,并对色林错裸鲤最小捕捞年龄、捕捞强度、最小网目以及最佳年捕捞产量进行了探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们认为对色林错鱼类资源的利用必须以保证现有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为核心,在满足维持一个足够数量及年龄结构的繁殖群体的基础上,以获得最佳持续经济利益为目标。以往强调甚至采用的最大持续产量理论在高原极端环境条件下并不能作为鱼类资源利用的追求目标或确定渔产量的标准,而只能作为对其捕捞强度的参考。总的允许渔获量应当根据最适捕捞死亡率F0.2来确定。本文最后提出了色林错湖泊鱼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8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过遗传改良的重要造林树种有100多种,全国年均提供各类林木种子2300万kg,年均生产各类良种壮苗约130亿株。林木良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综合增益,其中用材林平均生长增益达10%~30%,经济林平均产量增益达15%~68%。中国每年进口林木种子15万kg以上,涉及50多个树种;每年出口林木种子30万kg和苗木400多种。近10年来,中国林木遗传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利用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优先考虑对已保存的林木遗传资源的维护和资金补贴,加强种苗市场监管和信息服务,进一步提高林木良种的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成都平原经济区土地不仅关乎经济区的经济社会与土地资源的协调发展, 还影响着整个四川省甚至西南地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借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模型, 对成都平原经济区(成都市除外)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指数计算, 同时探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2006—2015年, 成都平原经济区整体和各地级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各有不同, 但整体趋势良好;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耕地数量和质量、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农林产品的收益、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和人口的规模和增速等。各地级市之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差距将逐渐缩小, 区域有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一直很少注重其空间格局分析,以大兴安岭林区塔源林场的森林资源为对象,采用GIS技术对该地区森林资源现状结构进行了分析,生成森林资源保护作业区划图,同时绘制了分别与采伐、抚育和更新造林等信息相对应的多层专题图。将这些专题图与保护作业区划图进行叠加分析,显示1996-1998年该地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空间格局,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皖南山区蝶类资源和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诸立新 《四川动物》2001,20(1):25-26
调查了皖南山区蝶类资源及属种区系成分,对蝶类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节白蜡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节白蜡(FraxinushupehensisCh′ü,ShangetSu)的分布、数量和利用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其分布范围狭窄,资源贮量有限,有较大利用价值。近年来,由于重利用轻保护,尤其是为制作树桩盆景而被大量采挖,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此,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廖金凤 《生态科学》1999,18(4):39-4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均土地仅0.065hm2,人地矛盾突出;工业用地偏大,农业用地严重不足。土地利用较粗放,土地环境质量下降。必须以全局观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整体效益。挖掘土地潜力,开发利用荒山、海涂,利用推平未建土地。城建用地挖掘内部潜力。保护农业用地和水源用地。完善绿化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质量,使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辽东湾湿地环境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引 言辽东湾湿地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河口湿地(图 1 ) ,仅次于罗马尼亚的多瑙河河口湿地 ,居世界第二位。它东起营口市老边区 ( 1 2 2°2 6′) ,西至凌海市小凌河口 ( 1 2 1°8′) ,南起盖洲市大清河口 ( 40°2 5′) ,北至北宁市沟帮子 ( 41°2 1′) [1] ,陆地面积为1 2 9× 1 0 6ha,- 5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为 4 4× 1 0 5ha(包括盘锦市的全部及营口和锦洲市的部分地区 ,其中 90 %以上的湿地位于辽河三角洲地区 ) [2 ] 。目前 ,仅双台子河口东西两侧百余万亩芦苇沼泽尚存有湿地风貌 ,辽东湾湿地已岌岌可危。60年代以后 ,辽东…  相似文献   

13.
天河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天河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天河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年总价值为140486.6万元,其中房地产升值价值134956.0万元,休闲游憩价值5000.0万元,生产有机物价值43.5万元,涵养水源与净化水质价值287.5万元,土壤保护价值24.4万元,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价值110.4万元,调节小气候价值16.5万元,净化空气价值20.8万元,卫生保健价值27.5万元。  相似文献   

14.
村落与农田及土地利用关系的生态学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村落与农田在农村生态系统中既对应又统一;村落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在农村的一切生态经济活动中,都是围绕着村落的建设和土地的耕作进行的。从史前时代直到当今信息社会,村落和土地一直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因而从生态学角度探讨村落与农田及土地利用关系具有...  相似文献   

15.
以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为对象,研究了该区各类草场生境特点及生态条件,探讨了该地区草场草种组成及生产力变化因素,根据典型样区草场物种及生镜,将本区草场资源划分为低湿地草甸草场、农田隙地草场、干草原草场、草甸草原草场及人工灌木草丛草场5个类型,并对其产量及载畜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低湿地草甸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最高,牧草质量好,但仅占总土地面积的0.5%左右。只能作为辅助草场;干草原草场面积最大,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1%左右,但单位面积产草量较低,而人工灌木草丛草场群落总盖度70%左右,产草量3500kg/hm^2,载畜量最大,是该区主要草场。同时本文对天然草场的更新能力及人工改良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草补种、轮封轮收、固定草场使用权等草场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潮安县大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潮安县大山的植物资源,并从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提出大山植物资源保护及其利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广州农业发展很快,粮食、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等产量迅速提高,农业结构和基础设施较好,但是也面临着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服务体系滞后,农业生产不适应现代化水平要求等,为此,必须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发展可持续农业科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空气负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和对人体多种疾病具有抑制、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采用美国Alphalab公司生产的AIC1000型空气离子测量仪,对各旅游景区的空气离子含量进行调查测定表明,山岳型旅游区的瀑布下、溪流河谷地带以及海滨、湖滨旅游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空气质量特优,是建设品氧谷,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在溶洞洞穴内和高海拔旅游区,空气负离子浓度也高。旅游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夏秋季节高,冬春季节低,同时与天气变化也有关系。为了在生态旅游中更好地利用空气负离子资源,在旅游区游道设计,生态休闲度假地选址和生态品氧谷建设等方面,要充分开发空气负离子资源。在城市或大型旅游接待中心,喷泉则能显著提高周围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