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雄性生殖单位和精子异型性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胡适宜 《Acta Botanica Sinica》1990,32(3):230-240
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际范围内,研究被子植物的花粉生物学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在这些研究中尤为重要的是雄性生殖单位概念的建立和精子异型性现象的确认。它对揭开双受精作用中几个长期不解之谜有重大的意义,如精细胞的细胞质或其中所含细胞器是否遗传?精细胞对卵和对中央细胞的受精是否有 相似文献
2.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孙敬三刘永胜辛化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APOMIXISINANGIOSPERMSSunJing-san,LiuYong-sheng,XinHua-wei(InstituteofBotany,AcademiaS... 相似文献
3.
本文扼要回顾和评述了雄性生殖单位的发现、意义和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近十几年来在被子植物双受精中有关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进展。在被子植物的胚囊中,助细胞吸引花粉管进入胚囊,促进花粉管释放内容物,使精子达到受精的靶区。配子以细胞融合的方式进行精卵结合,雄性细胞质在某些种中不进入卵中而在某些种中精子细胞质进入印中。讨论了雄性细胞质传递与细胞质遗传的关系。介绍了精子二型性现象、倾向受精和精卵识别研究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5.
6.
从铅对睾丸与附睾形态、精子生成和发育以及生殖内分泌功能等三方面的影响综述了铅对雄性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并从铅对睾丸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对睾丸标志酶活性的影响,对染色体、DNA及基因的影响以及对CaM、Ca2 -ATP酶活性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铅对雄性生殖毒性作用机理。同时,提出了铅对雄性生殖毒性的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近来被子植物体外受精的实验操作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精细胞,胚囊与卵细胞的分离,配子的体外人融合等方面工作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植物的生殖讲座(五):被子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中,同形花与异型花均存在自交不亲和性。受精的障碍可发生在花粉萌发、花粉管进入柱头、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及进入胚囊中等不同阶段和部位。不亲和性由孢子体系统或配子体系统控制。用转基因技术研究发现甘蓝的SLG启动子能控制配子体型和孢子体型的表达。配子体自交不亲和的S基因产物具有核酸酶的活性,能选择性地破坏不亲和花粉管的RNA。本文简介了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方法及自支不亲和性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10.
内质网应激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 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维持哺乳动物细胞的胞内稳态,过度持续的ERS导致细胞凋亡。最新研究表明,ERS对哺乳动物雄性生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对精母细胞、睾丸结构及精子发生的影响。ERS是研究生殖细胞生存和凋亡的新通路。雄性不育可能是由过度ERS引起的。本文通过简述ERS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雄性生殖与ERS的关系,并从ERS调控雄性生殖角度提出新的理解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生殖讲座(七):——被子植物胚胎发生及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被子植物胚胎发生及发育的基本过程及近年来的某些研究进展,介绍了合子形成,原胚,胚的分化成熟阶段的基本特征,胚柄的分化发育,胚柄细胞的特点及胚柄的功能等,还介绍了胚胎发生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近年来取得较快进展的贮藏蛋白的合成,在植物发育中的变化及基因表达等。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拮抗剂对雄性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一种生物活性介质,除参与炎症,哮喘,血栓等病理过程外,也存在于雄性生殖器官,精子能产生PAF。研究表明,外源性PAF可增强精子的运动及体外授精能力,PAF拮抗剂具有相反作用,本文综述了PAF及其拮抗剂在雄性生殖中的作用,PAF调节精子活动的可能机理,PAF及其拮抗剂在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探讨生殖生理,并为寻找抗雄性生育药开拓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伊维菌素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新型抗寄生虫类药物,在我国农、牧、渔业均有广泛应用.为了评价伊维菌素对雄性鲫的生殖毒性效应,本文研究了口灌不同剂量伊维菌素对雄性鲫生殖腺指数、血清及精巢中性激素(睾酮和雌二醇)、血清及脑组织中的γ 氨基丁酸含量、精子超微结构及性腺组织的影响.分别以0、1、3、5倍治疗剂量,即0、0.3、0.9和1.5 mg·kg-1剂量对鲫进行口灌给药,分别标记为A、B、C、D组,每天1次,连续3 d,停药8 d后对供试鲫各组织进行检测观察.结果表明: 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供试鲫生殖腺指数逐渐降低,且C和D组显著低于A组;血清及精巢中的睾酮及雌二醇、血清和脑中γ-氨基丁酸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趋势,均在B组达到峰值;精子寿命逐渐降低,Ⅱ、Ⅲ和Ⅳ级精子运动时间逐渐减少,C、D组表现尤为明显;精子超微结构和精巢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表明正常治疗剂量伊维菌素对生产期雄性鲫未产生明显生殖毒性效应,但高剂量给药可对鲫造成严重的潜在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5.
福州近郊分布的渔游蛇睾丸精子发生在10月达最高峰。全年出现二次雄性激素高峰。肾性节在10月份达发育高峰,其上皮细胞中的分泌颗粒含糖类、缩醛磷脂、酸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不含酸性粘多糖、碱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或含量(活性)极低。肾性节的组织变化与睾丸的精子发生活动呈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雄性生殖系干细胞(Male germ-line stem cells, mGSCs)是一群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是雄性成体内唯一可复制的二倍体永生细胞。转基因技术与雄性生殖系干细胞异体及异种移植技术相结合, 将会为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生产及一些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机遇与途径。本试验采用组合酶消化和选择贴壁法, 对5月龄、6月龄牛胎儿及新生牛雄性生殖系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 睾丸支持细胞对雄性生殖系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所必需的, 同时对数期睾丸支持细胞对雄性生殖系干细胞贴壁、增殖与分化效果明显; 共培养16 d后, 牛雄性生殖系干细胞分化为长形精子细胞, 试验建立了牛雄性生殖系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分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C对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Vc的人工配合饲料 ,研究了Vc对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的影响。实验分为 5组 ,其添加量分别为 0mg 1 0 0g饲料 (实验 1组 )、2 0 0mg 1 0 0g饲料 (实验 2组 )、40 0mg 1 0 0g饲料 (实验 3组 )、60 0mg 1 0 0g饲料 (实验 4组 )和 80 0mg 1 0 0g饲料 (实验 5组 ) ,实验为期 5 0d。结果如下 :1 )肝胰腺、精巢和副性腺中Vc的积累量以实验 3组最高 ,分别为 2 2 61 μg mgprot、1 0 2 1 7μg mgprot、7 661 μg mgprot;2 )肝体指数和性腺指数以实验 3组最高 ,分别为 0 0 5 2 3和 0 0 2 68;3 )增重率同样以实验 3组最高 ,实验 1组最低 ,分别为 3 1 3 3 %和 2 1 2 %;4)睾酮含量以实验 2组最高 ,为 1 2 5 7ng ml,但实验 3组的睾酮含量与实验 2组接近 ;5 )SOD酶活性与其Vc含量呈负相关 ,且精巢和副性腺的酶活性高于肝胰腺。结果表明 :适量添加Vc可促进雄蟹肝胰腺、精巢和副性腺对Vc的积累 ,同时可促进精巢的发育及睾酮的分泌 ,而过量添加可能会对精巢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河蟹体内的抗氧化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协调和平衡 ,生殖期性腺对其自身的抗氧化保护需求要高于其它组织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精子体外短期孵育表明:渔游蛇紧性节具有营养精子的功能,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性电泳分离得到了肾性节特异性蛋白A、B、C三因子。其中A因子能显著提高精子在体外的存活率,由A1A2两个亚基构成,分子量分别为60000和32000。而B、C因子对精子存活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生殖讲座(三)──胚囊的超微结构赵云云,田汝岭(首都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037)被子植物的胚囊发生过程中,在珠心中的大抱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有功能的大孢子就是胚囊细胞。胚囊细胞是雌配子体的第一个细胞,它经过几次有丝分裂后就形成成熟的胚囊(雌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