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2014,(1):4-5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在最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第四期报道了发现于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中的多刺甲龙亚科恐龙一新属种:金城洮河龙(Taohelong jinchengensis)。因此前多刺甲龙类只发现于北美和欧洲,金城洮河龙代表了该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对于研究甲龙类的演化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早白垩世地层中,出土了大量恐龙骨骼以及恐龙足迹化石,但是至今未有蛋化石的报道。根据发现于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组的蛋壳化石,建立一恐龙蛋新蛋属、蛋种,并将其归于一新蛋科:Polyclonoolithidae(多小枝蛋科)。新发现的蛋化石标本不同于所有已知的恐龙蛋类型,具有独特的显微特征组合:分叉的蛋壳单元向外延伸至蛋壳外表面,并未在靠近蛋壳外表面处融合成层;弦切面上具相互链接或独立的多角形的蛋壳单元;以及不规则的气孔道。中国的恐龙蛋化石大多出自晚白垩世地层,仅在辽宁有早白垩世恐龙蛋的报道。新发现扩展了中国恐龙蛋化石的地质和地理分布,也有可能为圆形蛋科蛋壳结构的起源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2006年作者在和政县发现了两件产自东乡龙担动物群的熊类化石:一完整下颌(HMV1422)和一个咬合在一起的头骨及下颌(HMV 1454)。熊类系龙担哺乳动物群中未曾描述过的新成员。这两件标本虽然有少许不同,但都和李亦征(1993)所记述的沂南熊Ursus(Protarctos)yinanensis十分接近,而被归入该种。该种修订后的鉴别特征是:头骨长头型,头长接近中等大小的现生黑熊,头骨最大宽约为最大长的一半;矢状嵴长,约为顶长的1/3;眶下孔与眼眶前缘相距近,两者均在M1上方;颧骨前端仅组成眼眶下缘,其后端止于关节窝前缘水平;硬腭短,齿列之后的腭长小于P4长的1.5倍或M2长的3/4。前臼齿数目全;P4原尖小,位于裂凹正内方;M1短长方形,宽/长~80%;M2跟座中长,M2宽/长56%~58%;M2长/M1长133%~153%。m1无前下后尖及前下内尖,分隔下三角座和跟座的横沟窄(前后),横沟中没有明显的嵴和沟;m2短于m1,其前、后接近等宽。与U.boeckhi相比,P4相对更小;臼齿相对更窄长;M1不呈五边形;M2跟座更大;m1横沟短,V形。现生熊亚科的6个种在分子和生化特性上非常接近,且其分异的时间非常短。这使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为研究手段的遗传学家越来越倾向于把它们归入同一个属,即Ursus。但是以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的古生物学家却大多依据形态上的明显差异而把它们分成多个属。不过古生物学家也常把欧亚大陆上新世-第四纪早期的熊类化石简单地归入Ursus一个属。在对比研究东乡熊化石时,我们对欧亚大陆同期的熊化石作了较仔细的观察,发现m1的形态变化在熊亚科的演化中分异显著,在分类中应具重要意义。结合头骨及牙齿的其他特征,这一时期熊类化石主要可以分为三组:1)m1形态简单者,无前下后尖和前下内尖,横沟表面基本光滑。2)m1具嵴形图案者,具前下后尖,但无前下内尖,在三角座后壁和横沟中形成V,Y或X形嵴。这一组熊类的m1和现生黑熊者最为接近。3)m1具前下后尖、前下内尖,次级附尖很发育,主尖及附尖多为圆锥形。这一组熊类的m1和现生棕熊者最为接近。属于第一组的有Baroth-Kopecz的U.boeckhi,沂南熊及Serrat d'en Vacquer的一件左下颌(1890年描述)。第二组包括产自Perrier,Weze,Layna,Wolfersheim等地点的熊类及Serrat d'en Vacquer的一件头骨及下颌(1892年描述)。第三组包括发现于欧洲众多地点(Val d'Arno,St.Vallier等)的U.etruscus。上述三组熊类在m1形态上的差异和组内变异的程度,使我们倾向于把它们分为不同的属,其属名分别应为:Protarctos,Euarctos和Ursus。Protarctos包括P.boeckhi(MN 14),P.ruscinensis(MN 15)和P.yinanensis(相当于MN 16-17)。Euarctos包括E.pyrenaicus(MN 15),E.minimus(MN 16-17)和现生美洲及亚洲的黑熊。而Ursus则包括U.etruscus(MN 17)及许多后期类型,如U.spelaeus等,以及现生的U.arctos(可能还有U.maritimus)。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基干新角龙类恐龙黎明角龙属一未定种。标本发现于中国西北马鬃山地区俞井子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包括一关联的具有头骨带下颌的部分骨架。未定种与模式种(皱褶种)相比具有较长的吻部,较窄的鼻骨及其他一些特征。该未定种的发现使黎明角龙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向南东延伸了约100km,也使马鬃山地区的早白垩世成为世界上惟一保存大量基干新角龙类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长掌义县龙(Yixianosaurus longimanus)是发现于中国辽西下白垩统的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最初的研究认为它代表一种进步的手盗龙类,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工作质疑了这一系统发育假说,新的系统发育研究认为长掌义县龙代表一种原始的手盗龙类。鉴于长掌义县龙的系统位置会影响我们对兽脚类前肢和羽毛演化等关键问题的理解,因此需要评估哪一个系统发育假说更为可靠。本文评述了长掌义县龙所有可被用于系统发育研究的形态学特征,证明了这一小型兽脚类恐龙属于基干副鸟类,并很可能属于基干恐爪龙类。这一结论与最初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这一系统位置也与长掌义县龙可能具片状羽毛相吻合,并且否定了手盗龙类前肢演化历史复杂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离龙是一类生活在中侏罗世至中新世的半水生掠食性动物。白垩纪早期,部分离龙类演化为与现生鳄鱼形态类似的大型长吻爬行动物,称为新离龙类。报道了来自山东省下白垩统蒙阴组的一长吻型离龙新种——袖珍蒙山龙(Mengshanosaurus minimus),正型标本头骨全长仅35 mm,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新离龙类个体。根据未完全骨化的颅腔和额骨-顶骨间尚存未愈合的圆孔,推测蒙山龙正型标本为一幼年个体。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蒙山龙属于新离龙类,具有单个外鼻孔,单一鼻骨和下颞孔开放等新离龙类的共有衍征。在新离龙类内部,蒙山龙分类位置较为基干,为伊克昭龙属(Ikechosaurus)、车尔龙属(Tchoiria)、西莫多龙属(Simoedosaurus)和鳄龙属(Champsosaurus)组成的支系的姐妹群。蒙山龙区别于其他新离龙类的特征包括泪孔位于前额骨与泪骨之间,以及增大的腭面齿(宽度超过上颌齿的1/3)。蒙山龙具有长吻和紧密排列的尖利牙齿,推测离龙类幼体与现生鳄类幼体食性类似,以水生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为食。现生鳄类在发育过程中,吻部的形态常发生改变,牙齿也会从尖细的形状转向圆钝;而蒙山龙的吻部和牙齿的形态与已知大体型的成体新离龙类没有明显区别,这说明相较于现生鳄类,新离龙类在发育过程中生态位的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甘肃龙担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首次发现的一件丽牛(Leptobos)下颌骨,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丽牛下颌材料。依据p3、p4的下前尖与下前附尖分离,下后尖向后延伸不与下前尖愈合,m1-m3的下后尖和下内尖冠面形状近于圆形,连续发育有下外附尖,m2的下后附尖弱,m2和m3的下原尖和下次尖有前后向收缩等特征,以及相同地点产出的短角丽牛头骨,将新材料归为Leptobos brevicornis。新材料补充了丽牛的下颌形态特征:下颌骨水平支窄长,齿槽间隙对颊齿齿列的比例大,前臼齿列短,水平支与垂直支之间的夹角约为120°,下颌角约呈90°。这件下颌骨的前端保留有食肉动物袭击的痕迹,该伤痕可以被解释为由大型虎亚科动物攻击丽牛时犬齿刺穿形成。这样的骨骼证据表明,攻击猎物口鼻部而使猎物窒息死亡,这种与现生大型猫科动物类似的捕食行为在早更新世的虎亚科动物中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8.
昆都仑鱼(Kuntulunia)在陕甘宁盆地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记述了在宁夏六盘山群的李洼峡组和马东山组发现的长鳍昆都仑鱼 (Kuntulunia longipterus Liu, Ma et Liu 1982) 化石.此项研究,加深了对昆都仑鱼形态与分布的了解,并根据六盘山群鱼类化石的不同分布及其地层层序,提出六盘山群侏罗—白垩系的界线划在和尚铺组与李洼峡组之间;志丹群泾川组与和尚铺组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西藏林芝的1新种Euphitrea excavata Wang etYang,sp.nov.进行了描述,并对采自云南泸水片马红缘凸顶跳甲Euphitrea rufomarginata Wang的雄虫进行了首次描记,新种模式标本和重新描述的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亚洲近颌龙属(Caenagnathasia)首次报道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晚白垩世Bissekty组,时代为土伦阶(Turonian)。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大巴苏组的一件下颌联合部分,根据以下特征将这件标本归为亚洲近颌龙属:齿骨完全愈合,齿骨愈合部分未向下倾斜,齿骨背侧边缘的前部侧面观略凹,侧面的咬合面具有舌嵴,舌嵴上具有尖状突起,血管槽和相关的孔未延伸到齿骨愈合部分的背面,具有前部的咬合槽。新的标本将亚洲近颌龙的生存时代和地理分布延伸到了中国的坎潘阶(Campanian)。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江苏省东海县南古寨孟疃组发现了数种恐龙足迹,包括兽脚类足迹和蜥脚类足迹。这些足迹出现在同一层位的四个相邻的足迹化石点。这些足迹化石点至少保存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兽脚类足迹和未成年—成年的蜥脚类足迹。南古寨三号足迹化石点的兽脚类足迹和蜥脚类足迹出现了"回填"现象,这是在足迹所附带的沉积物与基底地面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流体和塑性行为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最新的国际年代地层表,侏罗/白垩系界线是显生宇系一级唯一没有GSSP(全球界线层型与点位)的界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的江孜地区,发育了连续的侏罗/白垩系界线地层,是目前国内海相侏罗/白垩纪界线生物地层学研究最具潜在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本文在西藏南部江孜地区甲不热北沟剖面甲不拉组底部往上3.9米处及19.3米处首次发现了胶结壳底栖有孔虫动物群,共计4属11种:Ammobaculites agglutinans,Ammobaculites sp.1,Ammobaculites sp.2,Ammobaculites sp.3,Ammobaculites sp.4,Ammobaculites sp.5,Glomospira charoides,Haplophragmoides gigas minor,Haplophragmoides sp.1,Haplophragmoides sp.2,Reophax texanus。根据该动物群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推测,甲不拉组底部往上3.9米处就已经属于白垩系地层。因此甲不拉组底部胶结壳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支持了将甲不拉组划归白垩系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驰龙类恐龙在分类和形态上多样化程度很高,其中的赵氏小盗龙曾被认为是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兽脚类恐龙之一.然而这个观点依据的标本都处于相对早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因此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的体型下限仍不明确.本文依据一件产白辽宁省凌源县四合当下白垩统义县组(热河群中部)的标本,描述驰龙类一新种,杨氏钟健龙.这一新种可归入小盗龙类,但它在很多特征上不同于其他小盗龙类,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其相对长的钩状突愈合于背肋上,肱骨具有强烈内倾的近端,肱骨三角嵴上有一窗孔,尺骨略长于肱骨,并具有窄跖型的足.最重要的是,已为成年个体的杨氏钟健龙正模估计体重约为0.31 kg,这证实了热河生物群的一些驰龙类恐龙属于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恐龙.初步分析显示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有生态位分化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中生代恐龙动物群中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14.
小盗龙亚科是驰龙科兽脚类恐龙中新近发现的一个亚群,多数属种产自中国辽宁西部下白垩统热河群。本文描记一件产自辽宁省朝阳县大平房地区九佛堂组(热河群上段)的小盗龙亚科的新标本,该标本具有一些未曾报道过的有趣形态特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特征呈现出介于中国鸟龙和小盗龙之间的过渡状态,其中部分来自牙齿和坐骨。这些特征突出显示了在更接近典型驰龙类的中国鸟龙和具有许多伤齿龙科特征的小盗龙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形态变异。然而,这些变异特征在分类上的意义尚未得到充分评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标本中相互愈合的耻骨和肠骨,这一特征有助于阐明复合骨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演化模式。初步分析显示许多鸟类的复合骨都是通过在过型形成过程中各组分的顺序愈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武春生  方承莱 《昆虫学报》2008,51(8):861-867
首次报道铃刺蛾属Kitanola Matsumura及环铃刺蛾K. uncula (Staudinger)在中国有分布,并记述7新种,即针铃刺蛾K. spina sp. nov.,小针铃刺蛾K. spinula sp. nov.,线铃刺蛾K. linea sp. nov.,灰白铃刺蛾K. albigrisea sp. nov.,蔡氏铃刺蛾K. caii sp. nov.,短颚铃刺蛾K. brachygnatha sp. nov.和宽颚铃刺蛾K. eurygnatha sp. nov.。编制了本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提供了成虫彩色照片和外生殖器特征图。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驰龙类恐龙在分类和形态上多样化程度很高,其中的赵氏小盗龙曾被认为是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兽脚类恐龙之一。然而这个观点依据的标本都处于相对早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因此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的体型下限仍不明确。本文依据一件产自辽宁省凌源县四合当下白垩统义县组(热河群中部)的标本,描述驰龙类一新种,杨氏钟健龙。这一新种可归入小盗龙类,但它在很多特征上不同于其他小盗龙类,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其相对长的钩状突愈合于背肋上,肱骨具有强烈内倾的近端,肱骨三角嵴上有一窗孔,尺骨略长于肱骨,并具有窄跖型的足。最重要的是,已为成年个体的杨氏钟健龙正模估计体重约为0.31 kg,这证实了热河生物群的一些驰龙类恐龙属于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恐龙。初步分析显示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有生态位分化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中生代恐龙动物群中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讨CREB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不同品级脑部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地高辛标记法原位杂交技术对拟黑多刺蚁工蚁、雌蚁、雄蚁3个品级脑部CREB mRNA的表达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CREB mRNA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脑部均有广泛表达。阳性反应主要分布在蕈形体冠部的Kenyon细胞、视叶和嗅叶等部位。在3个不同品级蚂蚁的脑部中,工蚁的嗅球和蕈形体内有较明显的CREB mRNA阳性反应,雄蚁的视叶具有较强的阳性反应,与工蚁和雄蚁相比,雌蚁脑部各个部位的阳性表达都较弱。推断CREB可能在视觉和嗅觉信息的获取与整合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不同品级蚂蚁的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19.
β-六六六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生命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01、0.01、0.1、1、10、100和1000μg/L)的β-六六六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种群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00μg/L的β-六六六显著降低了多刺裸腹溞出生时的生命期望和净生殖率,100和1000μg/L的β-六六六显著降低了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0.1和1μg/L的β-六六六显著提高了多刺裸腹溞的种群内禀增长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