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种子带毒部位的测定,证实种子的胚部和子叶都带有病毒,种皮内基本上测不到病毒的存在。大豆花叶病毒是典型的种胚带毒类型。 [2] 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种子内的带毒率很高。种子成熟豆荚干枯后,种子的带毒率急剧下降。不同品种的种子带毒率下降幅度不同,造成品种间种子带毒率和传毒率的差别。种子在干燥贮藏过程中使种皮内的病毒钝化。贮藏时期中,种胚内的带毒率没有明显变化。 [3] 病株上有褐斑和无褐斑种子的带毒情况,虽然结果都是褐斑种子的带毒率和传毒率较高,但是褐斑粒也有不带毒和不传毒的。而无褐斑粒仍然有相当高的带毒率和传毒率。褐斑粒出现的多少还与不同品种和发病时期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因此,褐斑不能作为种子带毒与否的唯一指标。 [4] 测定病株上的无绒毛豆荚种子的带毒率都略高于正常豆荚的种子,但是这种差别不明显。 [5] 枯斑寄主(菜豆Top-Crop)检测种子带毒率的方法与直接播种检查种子传毒率所得到的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
SMV感染供试品种种子传毒率最高为29.60%,最低1.04%。SMV弱毒株系的传毒率高于其强毒株系。大豆品种营养生长的V_4时期以前感染SMV种子传毒率最高,花期感染种传率显著下降。供试品种中,有初花期感病种子即不传毒;有盛花期感病仍有很低的种传率;亦有结荚初期感病还有很低种传率的品种。SMV流行的收获种子传毒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大豆营养生长和花期田间病株率的高低。根据品种间早期感染SMV的最高种传率不同、花期感染种传率显著下降的特性,建立了SMV田间流行的种子传毒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用苗期症状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查了大豆种子内的大豆花叶病毒(sMV)的传毒率及带毒率,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带毒大豆种子产生的病苗,其症状主要有花叶、卷叶、叶脉束状、叶脉坏死、凸斑和单叶扭曲等类型。苗期症状观察得到的种子传毒率,与用ELISA法检查去种皮大豆种子的带毒率高度吻合,相关系数r=0.92(n=31),说明此两种方法检查种子传(带)毒率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意义。 本文提出了种子“群体病毒浓度”的概念。“群体病毒浓度”=群体内病毒总量/群体内种子总数。38个处理组合和3,591粒种子逐粒用ELISA法检查表明,“群体病毒浓度”与该群体的种子传毒率呈正相关,r=0.93(n=38)。将种子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用ELISA法检查的结果也证明,“群体病毒浓度”与种子传毒率呈直线相关。因此认为可以用ELISA法对种子群体直接进行测定来估计种子的传毒率。  相似文献   

4.
用SMV不同毒株接种大豆后,定期检测植株体内的病毒浓度。结果各毒株接种48小时后即在部分植株顶芽内洲出病毒,按种后20—25天植株内病毒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影响菜豆普通花叶病毒种子传毒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种子传毒的一些因素,不同品种,不同感染时期种子的传毒率有显著差异,苗期感病的植株,不同荚位的种子传毒率是:下部>中部>上部,花期感病者则是:中部>上部>下部,感病植株的斑驳荚种子传毒率,依品种的不同,比无斑驳荚者高3.2~9.3倍。  相似文献   

6.
该文在玻璃温室内的遮阴环境下,采用盆播方法研究了辽东栎种子特征(大小和种皮)和播种深度(0、3、6、10 cm)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辽东栎大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值和萌发指数在所有播种深度均高于小种子。其中非去皮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指数在0 cm播种深度的不同大小种子间差异显著,去皮种子所有萌发参数在6和10 cm播种深度的不同大小种子间均差异显著;去皮可促进大种子萌发,但抑制小种子萌发;不同大小种子所有萌发参数均在0 cm播种深度最大,在10cm播种深度最小。(2)不论有无种皮,大种子萌发幼苗的叶片数、单株叶面积、总干物质质量和根冠比在所有播种深度均大于小种子萌发幼苗;去皮种子萌发幼苗的株高、基径、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和总干物质质量在所有播种深度均不同程度地小于非去皮种子萌发幼苗,但前者根冠比在0、3、6 cm播种深度大于后者;随着播种深度增大,幼苗株高、叶片数、单株叶面积、总干物质质量和根冠比等生长参数均呈减小趋势,但基径随播种深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以锰超累积植物垂序商陆植株为材料,比较了不同供锰水平(0.005、0.1、1.0mmol/L)下种子成熟过程中各器官锰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所产种子的萌发率,旨在了解高锰条件下垂序商陆在繁殖期体内锰富集规律及其对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垂序商陆种子成熟过程中,各处理组植株的根、茎、叶、果实中锰含量均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加趋势,且植物器官中锰含量随环境中锰浓度升高而提高;种子内的锰含量变化规律在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不同,对照组(0.005mmol/L)先小幅下降后持续增加,而处理组(0.1与1.0mmol/L)则先持续增加,至末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2)相同锰浓度环境条件下,种子成熟后期各器官锰含量均表现为种子茎根果实(包括种子)叶。(3)GC-MS分析表明果汁中有机酸主要成分为草酸与少量的2-羟基丙酸,有机酸的成分与含量在各组间无明显不同。(4)随锰浓度增加,种子中锰含量增加,而萌发率则逐渐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垂序商陆植株各器官内锰积累量与环境中锰浓度密切相关,其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会对体内多余的锰在各器官进行合理分配,以减小锰富集带来的有害效应从而完成自身生命周期,并可能在种子成熟末期采取降低种子中锰的分配量来提高萌发率从而保证高繁殖能力,果浆的可溶性水环境及所含有机酸在繁殖期植株解锰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毒病媒介昆虫的传毒特性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晓斌  谢文  张友军 《昆虫学报》2012,55(7):841-848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癌症”, 至今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已知80%的植物病毒病依赖于媒介昆虫传播, 而媒介昆虫对植物病毒的传播是一个昆虫、 病毒、 寄主植物互作的过程, 历经获毒、 持毒和传毒等多个阶段, 昆虫体内一系列病毒受体或蛋白参与了这个过程。昆虫传播病毒的方式有口针携带式、 前肠保留式和体内循环式3类, 它们各自对应的持久性为非持久性、 半持久性和持久性, 不同昆虫获取这3类病毒的获毒时间、 在体内存留位置和传毒时间也各不相同。 这个过程受到媒介昆虫的性别及龄期、 寄主植物、 环境条件、 昆虫体内共生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关的蛋白主要有病毒衣壳蛋白(CP)、 次要衣壳蛋白(CPm)、 GroEL蛋白、 辅助因子(HC)和下颚口针蛋白等。近年来对植物病毒基因组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对昆虫传毒机制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进展, 包括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传毒方式、 影响传毒效率的因素、 传毒机制特别是昆虫体内与病毒传播可能相关的受体等。  相似文献   

9.
核型多角体病毒与侧沟茧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体内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存活率、发育历期、寄主感染病毒时间、病毒浓度之间的关系,并测定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传毒效率.结果表明,病毒对寄主体内寄生蜂历期无明显影响,寄生在幼虫体内的寄生蜂能在寄主病死前完成发育,存活比例因寄主感染病毒的时间和浓度而异.斜纹夜蛾被寄生后接种病毒(SINPV),距离寄生时间越长,饲毒浓度越低,寄生蜂完成发育的比例越大,但饲毒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从感病幼虫体内发育成的侧沟茧蜂或曾经在感病寄主上产过卵的寄生蜂,以及通过人工方式使产卵器被病毒污染的寄生蜂,均能携带一定数量的病毒.通过产卵活动,侧沟茧蜂成蜂能在寄主幼虫个体间传递病毒.当寄生蜂在感病的寄主幼虫上产卵带毒后,平均可传递病毒给2.14头幼虫;发育于感病幼虫体内的寄生蜂,平均可传递病毒给2.45头幼虫.通过用病毒液浸茧或用混有病毒的蜂蜜饲喂成蜂等方式使产卵器污染病毒的寄生蜂,传毒效率随饲毒浓度增加而提高,平均可传递病毒1.45头和0.94头幼虫  相似文献   

10.
同一时期的大豆品种长农5号植株中硝态氮含量是,主茎大于叶柄大于叶片,前二者中硝态氮含量随着生育进程逐渐减少,生育前期由基部向上逐渐增加,鼓粒期以后各节位间无明显变化。营养生长期间,叶片中硝态氮含量较高,不同生殖生长期间或同一时期的不同节位变化不明显。硝酸还原酶活力是成熟叶片中低,幼嫩叶片中高,且随着生育进程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异黄酮的积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3个大豆品种种子中的异黄酮含量随着种子的发育进程而逐渐提高,尤其在种子成熟的最后1周内,异黄酮含量迅速增加,且与发育天数是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在种子积累的不同异黄酮组分中,以雨二酰基结合体的含量最多,达总量的65%左右,而游离态积累的较少。  相似文献   

12.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是为害大豆(Glycine max)的重要害虫,已给我国大豆生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测定大豆蚜危害胁迫后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2种防御性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大豆蚜危害胁迫对大豆叶片几个重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到大豆蚜危害胁迫的大豆叶片与未受为害叶片中所含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t0.01=11.814,df=4,P<0.01),且前者较后者含量明显增高1.73mg·g-1。与之相比较,非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此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t0.05=-1.104,df=4,P>0.05;t0.05=-2.639,df=4,P>0.05)。此外,受到大豆蚜危害胁迫的大豆叶片较未受为害叶片中所含POD活性有所升高,但在两处理间POD活性无显著差异(t=-2.639,df=4,P>0.05)。同时,受到大豆蚜危害的大豆叶片较未受为害的大豆叶片中CAT活性增强。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大豆蚜对大豆的危害机理,评价不同大豆品种对大豆蚜虫危害的耐受程度,也为大豆抗虫品种选育以及大豆蚜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促黄体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昆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小鼠经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8h后,摘取卵巢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分别在含不同浓度的LH和hCG的成熟液中,或将LH和hCG以不同的浓度组合加入到成熟液,进行体外成熟。结果经15.16h的成熟培养,5个浓度LH组中的极体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00IU/mL组显著高于50IU/mL、400IU/mL、300IU/mL组和对照组(P〈0.05);5个浓度hCG组的极体率与对照组极体率无显著差异(P〉0.05);协同组中15IU/mL hCG+200IU/mL LH组的极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各处理组。结论LH对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功能性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秋红  史作民  董莉莉  刘世荣 《生态学报》2010,30(21):5781-5789
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选择11个栎属树种的核心分布区,对各区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以及种子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功能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南北样带温带区,当外界环境变化时,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也会随之变化。由南向北随着温度的下降,年均日照时数增加,栎属树种的生长季缩短,而基于叶片面积和重量的光合能力(Aarea、Amass)增加,这使得它们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光合生产来维持其自身的生理活动。同时,种子去皮干重、种皮干重均随着温度的降低、年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增加。当降水条件变化时,栎属树种还会通过调节其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来适应其生境。其次,功能性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此外,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种间尺度至种内尺度),功能性状与气象因子间关系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大豆幼苗对套作玉米遮荫环境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本营  宋艳霞  陈圣宾  杨文钰 《生态学报》2015,35(10):3298-3308
以2个耐荫性不同的大豆品种为材料,田间试验设置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套作2个种植模式处理,研究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的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对套作玉米遮荫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中,玉米遮荫显著降低大豆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导致大豆幼苗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下降(P0.05),分别达37.9%、54.2%和42.4%,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Fv/Fm无显著变化,且光合速率的下降与气孔导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和CO2同化过程中能量不足所致;2)玉米遮荫显著降低大豆幼苗叶面积指数、叶片碳含量、叶片和根系干重及总生物量,且品种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叶面积指数下降是导致生物量减少的主要原因;3)玉米遮荫环境中,大豆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提高以增强光捕获能力,但它们并不能补偿因光截获面积降低而引起的光截获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大豆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浩华  薛峰  陈集双 《生命科学》2007,19(3):338-345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并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之一,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和种质衰退。这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科研兴趣,研究内容涉及SMV株系划分与发生分布、传播流行方式、寄主上的症状和影响因素、基因组结构组成及各基凶功能、植物生理生化抗性、大豆SMV抗性遗传育种等各方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SMV的科研方向和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荧光染料尼罗红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观察技术,建立了油菜油体观察或生物体内中性脂类物质定性鉴定的研究体系。对高油品种宁油14号、宁油18号、ZH-088和低油品种ZL-366、NjY008、Westar共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子叶贮藏细胞内的油体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油体从着色不明显的小颗粒,逐渐发育形成着色清晰的球状大油体。种子成熟干燥后,油体间很少发生聚合。在成熟干燥的种子中,油体集中分布于子叶贮藏细胞中央,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较少为圆形。通过研究种子内油体与含油量的关系,发现高油品种组与低油品种组之间在单个子叶贮藏细胞内油体数量和截面积之和存在明显差异,而在高油品种组内或低油品种组内的差异不明显。结果显示,油菜种子细胞中油体的数量和总面积与含油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可作为高油分材料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油体数量及面积之和与含油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染料尼罗红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观察技术, 建立了油菜油体观察或生物体内中性脂类物质定性鉴定的研究体系。对高油品种宁油14号、宁油18号、ZH-088和低油品种ZL-366、NjY008、Westar共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子叶 贮藏细胞内的油体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 油体从着色不明显的小颗粒, 逐渐发育形成着色清晰的球状大油体。种子成熟干燥后, 油体间很少发生聚合。在成熟干燥的种子中, 油体集中分布于子叶贮藏细胞中央, 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较少为圆形。通过研究种子内油体与含油量的关系, 发现高油品种组与低油品种组之间在单个子叶贮藏细胞内油体数量和截面积之和存在明显差异, 而在高油品种组内或低油品种组内的差异不明显。结果显示, 油菜种子细胞中油体的数量和总面积与含油量之间存在正相关, 可作为高油分材料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9.
烟粉虱传播双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纠敏  周雪平  刘树生 《昆虫学报》2006,49(3):513-520
综述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对双生病毒的获取、传播及存留等方面的特性。烟粉虱最短的获毒和接种时间为15~30 min;双生病毒在烟粉虱体内可存留1至数周,有的终身存在。烟粉虱对双生病毒的传毒效率除了随其获毒及传毒时间的延长、传毒烟粉虱个体数量的增加以及病毒体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外,还与烟粉虱的龄期及性别有关。双生病毒除了在植物与粉虱之间直接传播外,还可通过烟粉虱交配及经卵携带的途径在烟粉虱个体和代别间进行传播。寄主植物、双生病毒的一些特殊蛋白以及烟粉虱内共生菌产生的GroEL蛋白,都可影响烟粉虱携带的双生病毒种类及传毒的可能性。双生病毒可对烟粉虱的发育、存活和生殖产生不利或有利的影响。雌成虫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后,存活力和生殖力均下降; 而携带番茄斑驳病毒(tomato mottle virus, ToMoV)后,生殖力提高。此外,植物感染双生病毒后,其对烟粉虱的适合性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20.
温度和水分及盐分胁迫对银沙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了温度、湿度、干旱和盐分胁迫等生态因子对银沙槐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索银沙槐种子对各种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结果显示:(1)银沙槐种子在20℃、25℃恒温和15℃/25℃、20℃/30℃、10℃/20℃变温环境中的发芽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其在20℃恒温、15℃/25℃、20℃/3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指数较高,但差异不显著。(2)土壤含水量在1%~5%之间,各水分处理间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P<0.05),而在5%~25%间种子发芽率变化不显著。(3)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对银沙槐种子的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种子萌发率(P<0.05);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渗透势和NaCl浓度增大而显著减小(P<0.05);恢复萌发率随渗透势和NaCl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研究发现,银沙槐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恒温和15℃/25℃变温,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0%~25%;种子萌发对盐分和干旱胁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萌发过程中主导抑制因素为渗透胁迫,离子毒害作用甚微;银沙槐种子休眠机制和萌发特征表现出它对生境的良好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