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即产量和产值快速增加、栽培品种日趋多元化、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质量不断提升和食药用菌文化逐渐兴起。分析了目前在精准产业扶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方针政策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也指出了菌种混乱、异物同名、质量标准不规范、资源污染浪费严重、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缺乏轻简化的机械设备和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食用菌科学文化等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三维”农业理念、把“菌物药”纳入中药范畴、进一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和建设国家级菌物资源保育区等建议,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鲍大鹏 《菌物学报》2021,40(12):3061-3063
食用菌学科建设和食用菌产业发展密切关联,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转型升级中,产生了大量的科学问题和需求,这成为食用菌学科科学研究中最好的方向和主题,也是食用菌学科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泉.《菌物学报》作为我国重要的菌物科学研究的期刊,每年刊登许多与食用菌学科相关的研究论文,今年再次集中出版一期"食用菌遗传育种及生理生化"主题的专辑,共刊登1篇综述、23篇研究论文和3篇新品种快报,这些论文的选题体现出我国科研人员越来越密切围绕食用菌产业中的科学问题、持续开展科学研究、积累学科知识、不断促进学科进步和产业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菌物学报》2010,29(1)
<正>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承办的"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拟于2010年10月15-19日在上海召开。研讨会将展示我国近年食用菌科研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及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观点,为食用菌科研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信息共享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鲍大鹏 《菌物研究》2020,18(3):139-148
食用菌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的产物。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种植业中一种重要生产方式,中国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和消费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总结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探索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文中概况回顾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经历的4个历史阶段并总结了其主要的发展特征,并展望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食用菌学科建设的历史机遇、时代意义、建设任务、专业方向和重点内容等。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食用菌学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迫切需求,但是迄今为止食用菌学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希望本文能够在共同探讨食用菌学科建设路径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共同推动我国食用菌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的强力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霞 《菌物学报》2014,33(2):175-182
我国是世界食用菌产业大国,产量占全球总产80%,拥有全球最多的食用菌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者,近年来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科学需求。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的强力支持。本专刊集结了食用菌的资源与利用、遗传育种、组学分析、生理栽培、加工技术、活性成分、保健功效评价等方面的论文共计32篇。本刊论文还涉及了食用菌与病原菌的互作研究、野生菌的种类产地鉴定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全体食用菌人共同努力和集体奋斗的结果,李玉院士正是无数食用菌人的杰出代表。在李玉院士80岁寿辰之际,回顾和总结了李玉院士4个方面的先进事迹,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打造一流水平的菌物学科体系;坚持面向食用菌产业进步,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促进菌物粮仓建设和菌物种业振兴;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推进菌物药学科发展。进一步强调了中国食用菌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宣传和学习李玉院士先进事迹,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时代之变,以新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以新境界创造新未来。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回顾了人类对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介绍了我国对食用菌栽培利用的早期贡献和近代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贡献,以及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欧美双孢蘑菇和亚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世界食用菌产业格局的变化、生产方式和技术的转型,简述了食用菌科学研究的进展,同时对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全球食用菌产业将继续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及我国的生产方式将加快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菌物研究》2013,(4):F0003-F0003
“第十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单位承办,将于2014年3月在北京召开。大会主旨是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大会将从食用菌基础科学、公益技术、专业技术等不同层面开展食用菌科学技术交流。同时应广大食用菌从业者的要求,针对食用菌产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9.
后疫情时代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 《菌物研究》2021,19(1):1-5
回顾并总结了近年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食用菌产业的影响,以及给食用菌产业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后疫情时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产业发展形势与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路线图和产业链构成图,初步绘制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同时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知识产权与保护、资金与融资、市场与环境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边银丙 《菌物学报》2018,37(12):1557-1561
1978年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斐然,近年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各个领域迅速展开,科学研究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期《菌物学报》“食用菌专刊”共刊登了27篇论文,其中综述1篇,研究论文26篇。尽管这些论文尚不能代表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但基本上反映了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论文主要以香菇、侧耳类、金针菇、羊肚菌类、草菇等为研究材料,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食用菌组学分析、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和重要性状遗传等方面。总体而言,我国食用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对滞后,它亟需学术界凝聚共识,鼎力支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项目,提高我国食用菌基础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以子实体为收获物,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我国重要的食物安全战略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产值农作物,2013年产量3 169.68万吨(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直接产值1 707亿元,间接产值6 828亿元,从业人口逾2 000万。我国食用菌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但是,与食用菌产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严重匮乏,对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的空白,严重制约着我国食用菌育种和栽培等产业技术的创新,导致单产低、质量差,产业链难以延长,产业效益持续下降,产业升级艰难。科学基础研究的缺乏,已经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2014年立项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2014CB138300),紧紧抓住困扰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科学问题,开展食用菌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的分子机制、食用菌子实体形成发育的调控机理、食用菌温度响应的分子机制、食用菌活性物质及其合成代谢的分子基础和食用菌优异种质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拟阐释食用菌子实体形成的营养利用与遗传调控机制、食用菌抗逆性的温度响应机制和食用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代谢调控机理。构建食用菌科学理论体系,为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奠定科学基础,为优质高产提供理论指导,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提供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菌物研究》2003,1(1):48-48
根据中国菌物学会研究决定,2 0 0 4年6月2 8~30日在吉林省蛟河市召开第七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及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会议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承办单位: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和吉林省蛟河市人民政府。此次会议的内容包括:论文交流和学术研讨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食用菌资源和食用菌产销动态报告;新技术、新产品、新菌种、新工艺信息与经验交流;现场参观东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蛟河市黄松甸镇;展销洽谈食药用菌深加工产品,菌需新设备及物资、菌种、书刊等;长白山食药用菌资源考察参会人员:从事食用菌教学、科…  相似文献   

14.
李玉作为我国唯一的食用菌院士,是中国菌物学科专业的创始人,食用菌科研领域的开拓者,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在种质资源上,创建了“一区一馆五库”的菌物保育体系;在栽培技术上,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木腐菌草腐化”的创新理论,破解作物秸秆基质化利用技术难题;在深加工利用方面,构建了“食用菌主食化和全株高值化综合利用”的新思路;在应用推广方面,创造性提出了“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战略,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食用菌“五位一体”科技扶贫新模式;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创立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菌物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菌物学科和食药用菌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食药用真菌产业发展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食用菌的归属问题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和菌物的关系。食用菌早期放在微生物范畴,由于食用菌是担子菌中肉眼可见、手可摘的大型菌,包括虫生菌、木腐菌、草腐菌、菌根菌等。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菌物,如密环菌等一些较大的真菌,占地890公顷,重量10 t。据报道中国已知的菌物不足世界已知菌物的百分之一,所以中国菌物资源调查与开发面临艰巨的任务。什么是菌类作物?菌类作物等同于果树作物、蔬菜作物等作为一个独立的作物而存在。菌类作物是指野生可驯化栽培的蘑菇。中国已知有967种,占世界50%,其中药用菌540种,占世界70%。市场上可见的菌类作物种类约240种,其中可栽培菌类作物有60种左右,包括香菇、平菇、黑木耳、滑子菇、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贫困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管理粗放、优质优品意识不强、包装标识不科学、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实现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历史渊源、种植习惯、政策支持等角度,分析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贫困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特点,对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生产管理质量不高、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产业链条延伸拓展不足等问题进行探讨。从发挥政府职能、落实政策保障、培育职业农民、扶持龙头企业、加强投入品监管、强化全程质量控制、培育农产品品牌等方面提出高质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和需求也在日益增高,人们对食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食用菌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应该顺从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们的需求进行生产发展。食用菌这一绿色食品的生产产业所需投资较少、效益收入快、供不应求,在近几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进步。本篇文章就主要围绕陕西省的食用菌产业展开,深入了解这一地区的气候、位置等多个因素,总结食用菌产业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如何更好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才慧  徐爽 《广西植物》2023,43(8):1446-1456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求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维持机制的原则,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的实现路径。云南拥有全国乃至全球都极为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形成了独特的“菌文化”。然而,随着天然菌类产品越来越受欢迎,野生食用菌的采集销售量大增、产值高涨,背后潜藏野生食用菌数量锐减,部分野生食用菌类群处于濒危、易危的境地。该研究在调查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薄弱、无序采集、乱采、滥采等因素都危及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生存和发展; 与此同时,相关产业标准的缺失也极大阻碍了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鉴于此,该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加快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与发展的专门立法,不能停留在目前碎片化或者混同化的立法状态,也不能只满足于本地的政策性保护。(2)构建野生食用菌采集、销售(包括国际贸易)、加工、运输等标准体系,对野生食用菌进行分类分级精准保护,尤其对采集国家保护类群应当逐步建立起采集许可证体系。(3)强化全产业链技术支撑,推进野生食用菌种质保藏、人工培育、精深加工等科技体系建设。期望该研究有助于野生食用菌的采集、加工和流通有标准可依,资源的保护利用有政策可查,并为野生食用菌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召开研讨会和论证会等方式开展了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现状调查,从纵向和横向2个维度,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从方针政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阐述和分析了中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的现状;结合目前形势,展望了中国未来食用菌工厂化发展前景,引出食用菌工厂化产业的着力点、布局、结构等战略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20.
正鲍大鹏,1969年12月出生,博士,三级研究员,浦江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队"。现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副所长、遗传工程室主任,兼任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食用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理事、《菌物学报》副主编、《菌物研究》《食用菌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