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雄 《生物学通报》2006,41(11):14-14
主要介绍孟买型与类孟买型血型的发现,家谱分析和产生原因。孟买型与类孟买型是ABO变异体中发现的一种罕见血型,该类血型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不能产生H物质,即使有A基因或B基因也不能产生A抗原或B抗原,在临床上常常被误认为。型血。  相似文献   

2.
张帆  刘向东 《昆虫知识》2012,49(4):900-905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存在寄主利用和迁飞能力上的明显分化,有棉花型和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之分。但是,棉花型与瓜型之间,以及迁飞型与滞留型之间是否能发生交配行为,尚无研究报道。本文在低温和短光照条件下分别诱导棉花型、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的性蚜,并进行性蚜间的交配行为观察。结果表明,迁飞型和滞留型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杂交时发生交配行为的个体比率与自交时无显著差异,但是杂交时雄蚜寻找配偶所花的时间要显著长于自交时,并且迁飞型雌蚜(M♀)与滞留型雄蚜(S♂)杂交时的交配持续时间也显著长于自交时。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同型交配容易完成,棉蚜的迁飞型和滞留型已在交配行为上产生了一定的分化。棉花型和瓜型棉蚜的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并且两品系在正交和反交时雄蚜的寻偶时间与交配持续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细菌拥有很多分泌系统,通过这些系统,许多分泌性蛋白和外露蛋白被输送到菌体细胞外,与宿主细胞发生相互作用而发挥其毒性。革兰阴性菌拥有5型蛋白分泌系统,其中Ⅲ型和Ⅳ型分泌系统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正日益受到各方学者的关注。本文对细菌Ⅲ型和Ⅳ型分泌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C型凝集素     
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代表一个识别碳水化合物配体依赖于钙离子(Ca2+)参与的糖原结合蛋白家族,含有一个或多个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同源的碳水化合物识别结构域。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C型凝集素能够识别体内的非糖类的配体,包括蛋白质和脂类等。这些C型凝集素在维持机体稳态、免疫防御以及免疫监视等重要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C型凝集素的结构、分类和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挑选已检测的病例 ,对所应用两种型号的抗体进行比较 ,从所着色的阳性物、颜色的鲜艳程度、定位及定性的准确性都没有明显的区别。即用型抗体的优点在于 :使用方便 ,不懂免疫组织化学基本知识的人 ,只要按说明使用 ,也可获得结果 ,不用冒抗体稀释不好的风险 ,不需配备许多昂贵的微量加样器。但也存在着不足 ,价格较贵 ,抗体不可作为常备抗体保存等。浓缩型抗体的优点是 :可作为各种疾病的常备抗体并作长期保存 ,价格低廉。它的不足在于 ,使用时需要稀释 ,需要具备免疫组化技术基本知识的人 ,需要各种微量加样器等。自 1 940年 Coon氏等开创…  相似文献   

6.
空间分布型的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国法  徐汝梅 《生态学报》1998,18(5):516-522
具合影个研究了广义空间分布型和复合空间分布型的形成问题,解释了空间分布型的形成机理,并给出了11种广义空间分布型和9种复事空间分布型;同时提出了空间分布型的3种判定方法:扩散系数法、空间相关法和参数变动法,它们以可用于区分常见的空间分布型,也可以用于判定分布型的形成过程;为研究空间分布型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以马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是复合负  相似文献   

7.
C型肉毒毒素与C型肉毒中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C型肉毒毒素的纯化、生物学特性,并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动物C型肉毒中毒的发生、中毒机理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进行了概述。对近年来C型肉毒毒素在分子水平、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9.
免疫酶技术鉴定 El Tor 型霍乱弧菌稳定 L 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稳定 L 型的形态、培养特性以及生化反应常与原菌不同,其菌落在盐水中不能乳化,故不能通过玻片凝集测定其抗原。对于这种一时不能回复为原菌的 L 型很难进行鉴定。本文采用免疫酶技术对由鳝鱼和鲫鱼胆汁诱导的 El Tor 型霍乱弧菌稳定 L 型进行了鉴定。实验证明 L 型的细胞壁可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稳定 L 型仍可能有少量“O”抗原存在。PAP 法比较敏感,即使少量抗原亦可以检出。  相似文献   

10.
分析比较了 33种不同来源的氨基酸产品红外图谱的差异 ,其中丝氨酸、门冬氨酸、醋酸赖氨酸、谷氨酸 (白色结晶性粉末 )、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盐酸组氨酸、盐酸精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等 13种与标准图谱完全一致 ;甲硫氨酸、盐酸赖氨酸、甘氨酸、谷氨酸 (白色结晶 )等 4种与标准图谱不一致 ,其原因是 :甘氨酸和谷氨酸由晶型不同造成 ,甲硫氨酸因旋光性不同而造成 ,盐酸赖氨酸与相应的生化试剂图谱一致。  相似文献   

11.
薛妙男  黄广  麦适秋   《广西植物》1985,(2):107-110
本文以沙田柚为材料,对其染色体组型及带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组型分析:染色体数目2n=18,根据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分成大小染色体两种类型,前者包括1、2、3、4和5对,后者为6、7、8和9对,根据臂比,9对染色体能够被分成中部着丝点和近中着丝点染色体两种类型。即第5、7,9对为亚中部着丝点,其余为中部着丝点,第6对染色体上有随体;Giemsa带型:除第二对染色体只显中间带外,其余都显着丝点带,并在3、4、8对染色体短臂上和2、3、1对染色体长臂上均显端带,第2、3,6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C带显示杂合性。  相似文献   

12.
有性生殖是真菌的生殖方式之一,是真菌遗传重组的重要驱动力。交配型(mating-type,MAT)位点控制真菌性别,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类型真菌MAT位点的基因组成、排列方式和编码蛋白不尽相同。近年来,MAT位点和MAT基因的功能与调控网络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对子囊菌交配型位点的基因组成及分布、MAT基因的功能、MAT位点与有性生殖调控通路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分枝杆菌L型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TSA-L培养基上,应用D-环丝氨酸50μg/ml和异烟肼1μg/ml成功地诱导出耻垢杆菌和结核杆菌L型。其L型与原菌相比,表现有形态学的改变和抗酸染色性的变化,并且发现可能是由于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其诱导结果也不尽相同。同时实验证明,在分枝杆菌L型的培养和诱导过程中,平皿胶布封口培养可以代替目前常用的烛缸培养,能减少污染又便于观察。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是新疆草原的主要危害害虫之一,为了从形态上精确区分群居型和散居型意大利蝗,本文用数值分类学的方法对两型成虫的10个形态指标和5个形态指标比值进行了数量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型成虫在所测量的10个形态指标上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形态指标比值中前翅长...  相似文献   

15.
赵洪礼 《微生物与感染》1997,20(1):12-13,25
汉坦病毒肺型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的汉坦病毒所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该病毒与汉坦病毒有交叉抗,但它们之间有差异。临床表现以发热,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特征,病死率高达50-70%。  相似文献   

16.
真菌的L型     
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恶性肿瘤、AIDS 发病率的升高,真菌对人类的感染日益增多。尽管真菌细胞壁坚硬而复杂,但也因受到体内外某些因素的影响发生细胞壁缺损变为 L型。真菌 L 型的形成自发形成:真菌能自发形成 L 型,将念珠菌接种在营养缺乏的培养基上,使其处于饥饿状态,长出的菌30~50%缺乏细胞壁。若在培养基中加入人血,反而不利于 L 型的生长,若将此 L 型继续培养,菌落周边长出假菌丝,2周后又逐渐回复成典型的  相似文献   

17.
贻贝核型及染色体带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琼  童裳亮 《动物学报》1994,40(3):309-316
本文对贻贝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为:2n=28,12m+10sm+6st,NF=50,TCL=103.90μm,CL:2.735-4.774μm。第1、2、4、8、11、12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3、5、7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m)。对贻贝染色体的G带,C带、银染色带进行了分析。银染结果表明,贻贝细胞中有四个银染核仁组织区,分布在第3、5对染色体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ABO和RhD型检验用红细胞试剂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估。方法利用红细胞保存液的pH、直(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原特异性试验、红细胞抗原强度试验及亲和力试验5项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对44株红细胞试剂进行质量评估。结果 44株红细胞试剂pH均在6.24~6.95之间,直(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其抗原特异性、抗原强度及亲和力性能均符合指标要求。结论 5项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可用于ABO和RhD型检验用红细胞试剂的质量评估,为建立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种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间杂交是一种拓宽栽培作物遗传基础和转移优良性状的重要手段,已经广泛地用于作物品质的改良。本研究通过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和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L.)种间杂交,将芥菜型油菜的有利性状转移到白菜型油菜中,创造新型白菜型油菜,以改良白菜型油菜的农艺性状、提高抗逆性和拓宽其遗传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以芥菜型油菜作母本、白菜型油菜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较易获得杂交种子,杂种F1植株营养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但花粉完全不育;以白菜型油菜回交获得的BC1植株间表型差异明显,平均花粉可染率为34.8%,介于 0~84%之间,群体自交不亲和;BC1F1和BC2群体变异广泛,出现自交亲和植株和黄籽植株,平均花粉可染率分别为79.7%和7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