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不稳定性与人类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在进化历程中,突变可自然发生。保守的估计,自人类与黑猩猩区分的那一刻起,人类每代每个二倍体基因组平均发生4.2个氨基酸的突变(aminoacidaltering)。虽然这些突变至少有38%为自然选择所去除,但每代二倍体细胞中每个基因组仍可保留1.6个新突变[1]。已经证实,肿瘤细胞中存在许多生长调控基因(growthcontrollinggene)的突变。这些突变可分为4类:①DNA序列改变;②染色体数改变;③染色体易位;④基因扩增。这4种突变通常发生于一定类型的肿瘤,在正常细胞中难以见到。但是肿瘤中突变的存在并不说明…  相似文献   

2.
多效基因指同时控制多个性状的基因,当其突变后会引起多个性状的表型改变。研究表明,植物中存在许多多效基因,它们在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的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一个新的水稻多效基因DDF1,它同时控制  相似文献   

3.
大麦诱发基因突变的遗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植物诱变育种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大麦为材料,探讨了种子经诱变处理后诱发基因突变的遗传类型。 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穗原基细胞在一次诱变处理中所发生的突变数目的不同,由于突变在原基细胞间以及在同一原基细胞染色体上分布的不同,以及由于突变方向的不同,发生在原基细胞内的突变可分为单位点突变和多位点突变两大类。两者或可出现在M_1穗水平上,也可出现M_1植株水平上。而后者又可分为:1.嵌合突变;2.复突变;3.等点突变三类。其中每一类又可再分为若干类型。总计起来,我们将发生在穗原基细胞内诱发的基因突变共分为12种可能的遗传类型。 本文对上述的若干诱发突变的遗传类型给出了实例。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将不仅有助于对诱发突变遗传现象的深入了解,而且能为合理地筛选和利用突变体提供某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用三个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雄性不育两用系AB_(102-12-2),AB_(102-18-94),AB_(102-13-14)中的白化突变嵌合植株和正常绿色植株,以及自交系R_(23)的正常绿色植株作为亲本材料,配制成16个自交和杂交组合,并对杂种后代嵌合植株具相对表型性状差异的枝条进行了21个组合的杂交配组试验,以探讨大白菜白化突变的遗传规律。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中的白化突变的遗传符合细胞质遗传的基本特征,属细胞质遗传。白化变异是由细胞质基因突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突变”的概念可以三种方式参与机体衰老研讨:①在衰老过程中突变发生于体细胞的假说;②预测连续世代的生殖细胞系中突变累积的衰老演化说;③通过突变、转化或选择来鉴定在调控动物寿命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因。在本条目中,“衰老”一词被定义为一种发生于机体内的导致脆弱性升高和活力下降的退化过程。在此种意义上,衰老与变老(senescence)是同义的,因为我们关注的是该过程的退行性方面。根据对衰老演化的研讨,迫使人们思考年龄特异性生存率与年龄特异性生殖率双重下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衰老是一种由于体内生理退化所致的年龄特…  相似文献   

6.
司龙亭  张立  荆桂丽  张宝丸 《遗传》1992,14(4):12-14
选用三个大白菜(Brassica campessrts ssp pekinensis)雄性不育两用系AB102-12-2,AB102-18-94,AB102-18-14中的白化突变嵌合植株和正常绿色植株,以及自交系R,,的正常绿色植株作为亲本材料,配制成16个自交和杂交组合,并对杂种后代嵌合植株具相对表型性状差异的枝条进行了21个组合的杂交配组试验,以探讨大白菜白化突变的遗传规律。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中的白化突变的遗传符合细胞质遗传的基本特征,属细胞质遗传。白化变异是由细胞质基因突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庄永龙  周敏  李衍达  沈岩 《遗传》2004,26(4):514-518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完成,基因组突变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而越来越多的突变信息的积累,使得各种突变数据库相继诞生。本文根据各种数据库的功能,对目前的人类突变相关数据库资源进行了分类总结,分类为突变数据库、单核苷酸多态信息数据库、与疾病相关的突变数据库、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突变图谱以及特定基因的突变信息,分析该如何合理使用这些遗传突变数据资源,以及目前的突变数据库所存在的问题。Abstract:Researches on genome muta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ith the finish of human genome DNA draft. This review is to classify the existing human mutation databases, including mutation database,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databases, mutation databases about disease, mutation databases about proteins, mutation databases about map and mutation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gene. We also give advice on how to utilize these mutation databases, and discuss problems of existing databases.  相似文献   

8.
俞英  邓奕妮 《遗传》2012,(10):24-32
牛基因组中一些重要基因的DNA突变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功能来影响机体对疾病的抗性或易感性。控制牛疾病的DNA变异主要分为单基因座及多基因座两类。导致疾病的单基因座类型亦称因果突变,其遗传基础较简单,突变一般位于基因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多为单碱基或少数几个碱基的突变,这些突变导致氨基酸的错义突变、翻译提前终止或部分外显子缺失等。相比而言,多基因相关疾病的遗传基础较为复杂,遗传-病原体-环境间的互作是导致这类复杂疾病的主要原因。文章综述了由单基因座和多基因座遗传变异所控制的牛主要疾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在牛育种及生产中为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所采用的遗传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核酸内切酶9(CRISPR/Cas9)系统已经成为许多物种特定基因组编辑的强大工具.利用CRISPR/Cas9多基因编辑系统成功构建共敲除水稻(Oryza sativa)中8个农艺性状基因的载体.通过遗传转化实验和DNA测序,发现8个基因在T_0代有较高的突变效率,并且T_0代突变株的突变类型包括杂合突变和纯合突变.此外,还在T_0代突变株中发现了纯合的六突突变株、七突突变株、八突突变株.由于T_0代植物中获得丰富的突变体组合类型,因而,观测到靶基因多样的突变表型.该研究表明,CRISPR/Cas9系统在作物育种过程中快速引入遗传多样性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主要在骨骼肌中表达,参与调控骨骼肌的生长发育。MSTN基因在不同物种中具有极强的进化保守性,同时还具有较多的突变多态性。在牛的不同品种中,存在不同位点的有义突变,突变型牛均表现为骨骼肌发达,呈现双肌表型,生长速度与产肉率显著提高。同时,该基因突变也引起显著的生理性遗传效应。对国内外肉牛的MSTN基因突变类型、突变后遗传效应及在肉牛育种应用等方面作了重点阐述,以期为我国地方品种肉牛改良和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午来,由于科学家们对于辐射和遗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了电离辐射不仅危害动物或人体的组织,更严重的是它能导致基因的突变,而这些突变在许多的情况下为致死、半致死、及有病理性的。它能按照遗传的规律世世代代传下去,为无穷之害。因此,精确地研究和估计出由于电离辐射所产生在动物遗传方面的损害以及研究有效的防护方法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在确定辐射剂量的允许容限时,除考虑直接效应外,必须考虑到辐射对于动物或人类遗传所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是第二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多在青春期发病,发病率约1/10000,主要临床表现为大肠中多发的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如果不予治疗,几乎100%的患者会发展成为结直肠癌。一直以来,FAP被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由APC基因胚系突变引起。根据临床特点的不同,FAP患者可以分为经典型FAP(CFAP)和轻表型FAP(AFAP)。然而近年来,在一些无APC基因胚系突变的FAP患者中发现了Mut YH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突变。这种由于Mut YH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而无APC生殖突变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定义为Mut YH基因相关性息肉病[2](MAP)。MAP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FAP。另外,很多研究表明,APC基因的突变位点与结肠腺瘤病的严重程度、癌变的风险程度和某些肠外表现相关。MAP的发现和对FAP基因型-表型相关性的研究,完善了对FAP遗传病因学的认识,对于FAP患者及高危亲属的合理防治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多效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和组织修复作用,在用于组织修复时会导致血粘度升高,改变其结构降低副作用是其应用的关键。我们对EPO进行定点突变,筛选能够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的突变体,为进一步组织修复研究提供基础。本实验中我们利用定点突变试剂盒分别将人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中7个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原核表达并纯化突变蛋白;所得产物腹腔注射KM小鼠体内,通过检测小鼠血中的网织红细胞指数考察mEPO(mutantEPO)的活性。rhEPO(recombinantEPO)及7个mEPO组的网织红细胞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mEPO(K97Q)与rhEPO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原核表达的rhEPO及mEPO均具有促红细胞生成活性,mEPO(K97Q)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明显降低,可能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为进一步多点突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动物线粒体遗传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线粒体与人类疾病之间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线粒体DNA及其编码的13个多肽的功能和进化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作为有氧呼吸的后生动物主要的产能系统——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ETS)由线粒体和核基因组共同编码,自然选择被认为偏爱那些增强ETS功能的突变,此类突变可发生在线粒体或核编码的ETS蛋白中并引起积极的基因组间的相互作用,即"共适应"。线粒体DNA进化通常被认为遵循一种稳定的突变速率平衡中性模型,但有证据表明该假设可能并不可靠。对线粒体遗传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这对科学和合理地使用线粒体DNA分析技术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彩万志 《昆虫知识》1991,28(6):367-373
<正> 同源异形突变(homeotic mutations或homoeotic mutations)是指生物体一种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结构的突变。而突变所产生的个体叫同源异形突变型或同源异形突变体(homeo-tic mutants)。这种现象在动植物中均有报道;昆虫纲中,除果蝇外,还见于蚊、家蝇、蚕、  相似文献   

16.
Ras/Raf/MEK/ERK 通路是调节细胞生长与增殖的重要信号传导通路。在Ras/Raf/MEK/ERK 通路中某些成员的突变往往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B-Raf 激酶是该通路中Raf 家族最重要的亚型,其主要突变形式B-RafV600E 在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中高度表达。选择性B-RafV600E 抑制剂vemurafenib 和dabrafenib 的上市使得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进入新纪元,但是耐药性和副作用依然限制了二者的使用。综述目前Raf 激酶抑制剂耐药性与副作用产生机制以及Raf 激酶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南宁市某县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人群中治疗前pol区遗传特性及蛋白结构变化情况,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pol区部分序列并进行测序,将序列同源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分型确定毒株亚型和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性数据库比对,分析耐药相关位点;SWISS-MODEL蛋白质同源数据库进行建模分析氨基酸的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在90份HIV-1标本中获得46个pol区有效序列,共发现4种亚型,其中CRF01_AE占76.08%(35/46)、CRF08_BC占15.22%(7/46)、CRF07_BC占(3/46)6.52%、CRF59_01B1占2.17%(1/46);46个序列中有4例(8.69%)出现耐药突变位点,没有针对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的耐药突变;针对蛋白酶类抑制剂(PIs)1例,PR蛋白酶的柔性部位I47V位点发生突变,β折叠结构的I84V位点发生突变,都是异亮氨酸突变为缬氨酸;针对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有3例,2例位于活性中心的Y181C位点由酪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1例位于转角处的E138G位点由谷氨酸突变为甘氨酸。研究表明,南宁市某县HIV-1病毒CRF01_AE重组亚型比例最大,未经抗病毒治疗HIV1感染者中已经出现pol区耐药突变株,突变位点主要位于活性中心及柔性部位,传播水平已经处于中等流行状态。深入分析蛋白质与抑制剂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为艾滋病抗病毒及耐药性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间隙连接蛋白β2(GJB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密切相关,其广泛的突变类型及特异性的热点突变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致聋基因。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17个物种的GJB2蛋白进行了系统发育、保守性、跨膜区结构、三维结构和错义突变的分析,并结合已有报道的实验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分析预测获得了166个固定的氨基酸位点、2个非保守区以及2个空间结构保守位点;关联性分析证实发生在保守位点的突变致病性高,非保守区突变的概率致病性小,跨膜区且改变氨基酸性质的突变,可能影响蛋白的空间结构而改变膜通道的通透性。本文为进一步研究GJB2基因突变与聋病的关联性及分子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这种研究思路对其它疾病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植物叶色突变体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叶色变异是比较常见的突变性状。叶色突变体在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中越来越显得重要。文章概述叶色突变体的分类方法、来源、遗传方式和突变的分子机制,着重介绍其应用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女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和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的BRCA1/2基因突变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2月~2014年10月于解放军307医院乳腺外科确诊的54例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及24例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应用PCR-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全编码外显子基因序列。结果:54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共发现8例致病性突变,突变类型均为单个碱基置换,BRCA1和BRCA2的总突变率为14.8%,BRCA1突变率为11.1%,BRCA2突变率为3.7%;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RCA总突变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突变率(28.6%vs 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遗传性高危人群中共发现2例致病性突变,均为BRCA1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3%。结论:用BRCA1/2突变检测"金标准"的一代测序法再次发现在中国汉族女性家族性乳腺癌中存在的BRCA1/2突变,与三阴性乳腺癌有关,并发现碱基置换突变也是重要的突变类型;在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BRCA1突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