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其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光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水平居全国前列,其生物资源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特异性突出等特点,是水稻、玉米、甘蔗、大豆、热带果树、蔬菜、食用菌、花卉等种质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和重要的区域多样性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于2015-2019年对广西猫儿山及其周边的10个县(市、区)进行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共收集685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蔬菜296份,粮食作物219份,经济作物164份,果树6份,隶属于18科36属57种,其中地方品种511份,野生资源172份,国内引进品种2份。同时,通过对所收集资源的综合分析,明确了广西猫儿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特点,蔬菜主要在灵川县、灌阳县收集最多,粮食作物主要在恭城县收集最多,经济作物主要在荔浦市、恭城县、灵川县收集较多,果树资源收集相对较少,收集的资源以地方品种为主,野生资源较少,种植年代长的引进品种极少。并提出了该地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重庆部分地区的种质资源调查荞麦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重庆项目组,于2015年10月至11月初在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和石柱县3个县开展了农业生物资源的系统调查,通过深入村社和农户,调查了解作物种类与品种多样性情况,收集和挖掘古老、特有和稀少种质资源。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341份,其中粮油作物136份、蔬菜86份、果树57份、茶树5份、烟草22份、牧草30份、麻类5份。本文重点介绍在粮油作物中的荞麦种质资源调查和资源收集情况,在收集到的19份荞麦资源中,既有珍稀、古老的地方品种,也包括特有野生资源。荞麦承载了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荞麦的古老、珍稀和特有种质资源正在流失,建议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对古老、珍稀和特有的荞麦种质资源,进行农户或原生境保护,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种质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表型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95份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95份冬瓜种质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0....  相似文献   

4.
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开展了湖南省饭豆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与评价鉴定,并筛选了优异种质,为湖南省饭豆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收集到的76份地方资源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山区,0~600 rn的中低海拔地区.15项农艺性状表型分析显示其遗传多样性丰富;主成分分析将15个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与云贵高原相连 ,具有多样化的地形和亚热带气候 ,农作物类型丰富。本文回顾近 5 0年来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展和现状 ,从作物的种类、分类学、评价鉴定利用情况 ,以及同工酶分析等基础研究 ,与中国起源有关的作物野生近缘种反映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广西农作物资源的多样性迅速减少 ,本文对原地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项目组历时2年从重庆地区收集到49份绿豆种质资源,供发掘优异基因及育种利用,我们评估这些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和枯萎病抗性水平。结果表明:这些新收集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排序为:单株荚数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底荚高度荚宽荚长百粒重开花期单荚粒数成熟期出苗期;各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排序为:荚形分枝性复叶叶形粒形种皮光泽度生长习性、结荚习性熟荚色对生单叶形花色、主茎茸毛色子叶色粒色幼茎色。聚类分析将49份种质资源划分为5个类群,第Ⅰ类群主要表现为矮秆、宜机收,第Ⅱ类群主要是大籽粒材料,第Ⅲ类群可作黄籽粒特色材料加以利用。三维散点图中,前3个主成分将49份种质资源大致分布在2个区域,分布在区域Ⅰ的材料多为直立型材料,而分布在区域Ⅱ的材料多为半蔓生型材料。经枯萎病抗性鉴定,从49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中抗资源9份,抗病资源3份,高抗资源1份。本研究为后续优良种质的开发利用和抗绿豆枯萎病基因发掘提供了理论和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收集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为甘肃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利用提供基础材料。2011~2013年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布在甘肃干旱地区18个县(市、区)、48个乡(镇)、81个行政村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种质进行了收集。共收集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及野生资源材料845份,分属16科46属62种,其中抗旱种质27份,耐盐碱种质4份,高抗锈病种质14份。 本文对调查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西省27个县(市/区)收集到62份地方苋菜种质资源.对收集的地方苋菜种质资源的12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地方苋菜资源表型性状有着较大的遗传差异,质量性状以叶形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627,数量性状以根茎质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南省第一次(1956-1957年)和第二次(1979-1983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研究利用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湖南省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水稻、油菜、辣椒、茶叶等在资源创新利用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分析了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仍存在地方品种资源日益减少、资源收集困难、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不够完善、资源专业团队缺乏、资源利用率低等限制本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精准评价体系及共享共用机制等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工作良性循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西玉米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收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广西项目组从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采用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53个县(区)、71个乡(镇)、190个村(屯)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共收集和征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308份,鉴定评价玉米资源270份。对收集的玉米资源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桂西北和桂北地区,桂东和桂东南分布较少。凌云、乐业、田林、凤山、东兰5县最集中。垂直分布结果显示:玉米地方品种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为海拔400~800 m的中高海拔山区,占收集总数的39.6%。农艺性状初步鉴定结果:收集的玉米资源数量最多的是糯玉米,籽粒颜色最多的是白粒。鉴定评价获得墨白玉米、九节黄、珍珠糯玉米、忻城白糯、隆安爆玉米和天等爆玉米等6份玉米资源,分别在抗病虫、抗逆、品质等方面有优良的表现,对种质改良,选育高产、优质、广适的新品种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对收集到的玉米资源种类及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对调查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广西玉米地方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为广西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湖南地区新收集烟草种质资源的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湖南项目组经过系统调查共收集到烟草种质资源32份。本研究从收集到的烟草种质资源中筛选出23份特色种质材料,对其22个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普遍较高,多样性指数最高的3个数量性状分别是节距、叶数和叶宽,质量性状以叶形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柄,其次是株高和叶宽。对新收集烟草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其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的种质叶片数多,第Ⅲ类群的植株较高,可用于高产育种实践或作为中间材料使用。对特色烟草种质进行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发现13份种质材料对黑胫病、TMV或CMV表现出抗性,其中2份种质兼抗黑胫病和TMV,可用于抗病育种。由此可见,开展烟草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工作意义重大,可以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更丰富的亲本材料或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沿海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至2011年对分布在山东省沿海地区34个县(市、区)82个乡(镇)132个行政村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共收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地方品种及野生资源材料848份,分属15科39属54种。本文对调查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山东省沿海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若羌县、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新疆干旱半干旱生态区的典型代表,境内生态类型多样,气候干旱少雨、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至今仍存在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本研究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基础上,分析了两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演变规律;调查收集抗逆种质资源121份,隶属11科28属34种,分析评价了部分作物种质资源的抗逆性,以及与当地的生态条件、农业生产模式和百姓生活习惯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主要农作物品种演替的阶段性变化,讨论了新疆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庆项目组收集到的63份烟草种质资源入国家种质资源库进行编目和保存,对其进行田间鉴定和拍照记录。形态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供试种质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质量性状以叶形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数量性状中叶长、叶宽和茎围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聚类分析将新收集烟草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以黄花烟为主,第Ⅲ类群的植株最高、叶片最大,可用于高产育种。主要病毒病的抗性鉴定发现,有11份种质TMV和CMV的抗性均较强,其中2份种质对TMV免疫且高抗CMV,可用于抗病育种。另外,通过田间表型和SSR分子标记对拟编目资源进行鉴定整理,剔除了重复的种质资源。因此,烟草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工作对于丰富国家烟草种质资源库和新品种选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系统评价广西葛种质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特色薯类研究团队对广西全区50个县市,67个乡(镇)的153个村进行考察,共收集到葛种质资源283份。对收集的葛种质资源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葛种质资源主要分布于山区较多的桂北、桂西和桂东南各地。垂直分布结果显示:广西葛种质资源分布最集中的为海拔100~199 m的低海拔区域,占收集资源总数的44.52%。植物学鉴定表明,广西葛种质资源以粉葛及葛麻姆两个变种为主,其中粉葛数量占所有收集资源的62.20%,且形态学差异比葛麻姆丰富。鉴定评价获得了适用于食用、淀粉加工、药用及开发花茶的各类优异葛种质资源。本研究对收集到的广西葛种质资源的分布、植物学分类、差异性及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广西葛地方品种现状,为广西葛种质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西蔬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优异资源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对江西省27个县(市、区)的402个村开展地方蔬菜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1817份蔬菜资源.通过对收集到的蔬菜地方品种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特异性分析,从抗病、抗逆、商品性、加工功能等不同方面筛选出10份优异地方蔬菜种质资源.通过接种鉴定评价,从本次收集的5份...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旱区抗逆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收集、保存和了解陕西省旱区植物种质资源现状,对渭北旱塬和陕北地区的长武、蒲城、安塞、定边、靖边、府谷和神木等7县下辖的21个乡的63个村的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收集,共收集到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1049份。其中,粮食作物及其野生种质资源617份,果树种质资源25份,蔬菜种质资源250份,经济作物地方种质资源共157份,隶属于19科、44属、56种,其中,禾本科和豆科的属和种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9属9种和4属11种。通过对陕西省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对这些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浙江项目组共新收集到瓠瓜地方种质资源51份。本研究对该51份瓠瓜种质进行田间种植鉴定,共调查了15个主要农艺性状,发现这批种质在多个性状上变异丰富;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这批种质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I类群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可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利用22个瓠瓜核心SNP分子标记对这批种质进行基因型鉴定,基于基因型的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均将这批种质划分为2大类群,发现类群分布主要与种质资源的地理位置相关。综合比较2种种质资源聚类分析方法,认为在二者并非完全吻合的情况下,采用分子标记的方法区分种质资源更加准确和客观。本研究结果为瓠瓜地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5-2018年通过普查征集和系统调查,对广西13个地级市、44个县(区)、80个乡(镇)的辣椒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调查、鉴定,并分析其分布情况、类型、农艺性状和优异性状。结果表明,在广西共收集到144份辣椒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桂西、桂北地区,多集中在海拔0~300 m,指形椒、羊角椒是广西辣椒种质资源的主要类型;通过鉴定筛选出了上思彩椒、钟山大泡椒、黄坪辣椒、西林野山椒、荔浦指天椒、宁明辣椒6份特色优异的辣椒种质资源,为进一步利用和创制材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不统一、资源保存相对分散、信息网络设施薄弱, 制约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共享利用。本文提出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概念和架构, 它是一个虚拟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机构, 由国家长期种质库、国家复份种质库、国家中期种质库、国家种质圃和国家种质信息中心组成。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了由110种作物的描述规范、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组成的技术规范体系。提出了以信息共享带动实物共享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建成了拥有39万份种质信息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http://www.cgris.net/)。创建了日常性服务、展示性服务、针对性服务、需求性服务和引导性服务等5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服务模式, 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