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田越冬代二化螟最早于4月26日开始羽化,其羽化高峰期为5月13-14日,而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的始见蛾日为5月5日,比水稻田二化螟迟了9d,羽化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均比水稻田二化螟迟2-5d,水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存活率和化蛹率明显比茭白田二化螟低,而二者的羽化率则差不多,水稻田二化螟羽化成虫的雌雄性比为1:1.44,而茭白田二化螟则接近1:1。室内选择试验表明,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均喜在高大的茭白植株上产卵,而幼虫则选择嫩绿的水稻。然而田间选择性试验证实,二化螟幼虫在钻蛀前无法越过田埂而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取食茭白的二化螟个体明显大于取食水稻的二化螟,两种寄生上二化螟幼虫的酯酶同工酶也存在着差异。不繁殖试验表明,茭白和水稻上的二化螟属于同一种,但存在着部分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2.
转Bt基因玉米对甜菜夜蛾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测定了2种转Cry1Ab基因的Bt玉米MON810和Bt11不同组织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初孵幼虫以及心叶对4龄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在田间比较了甜菜夜蛾幼虫取食Bt 和非Bt玉米雌穗的存活和为害情况。结果表明,转Cry1Ab基因的Bt玉米的不同组织对甜菜夜蛾初孵幼虫都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取食Bt玉米心叶、苞叶、籽粒时甜菜夜蛾均在幼虫期死亡; 取食MON810和Bt11雄穗的初孵幼虫化蛹率分别为5.2%和2.1%,羽化率为2.1%和1.0%;取食MON810和Bt11花丝的初孵幼虫化蛹率分别为1.0%和2.1%,但不能羽化。4龄幼虫取食MON810玉米心叶的化蛹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取食Bt11的化蛹率与对照差异显著; 取食两种Bt玉米心叶的4龄幼虫化蛹后的雌、雄蛹重和羽化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但蛹期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差异不显著,虽然对照组羽化的成虫平均产卵量高于Bt玉米组。田间接种初孵幼虫10 天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在MON810和Bt11玉米花丝上幼虫存活率分别为1.3%和0.3%, 而对照组分别为12.9%和16.2%;MON810和Bt11玉米雌穗被害率分别为18.3%和5.0%,而对照组分别为93.3%和9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杜鹃三节叶蜂Arge similis(Vollenhoven)是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为害杜鹃花科Ericaceae的多个栽培种类,严重影响植株的长势及观赏价值。本试验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对杜鹃三节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鹃三节叶蜂在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一年发生7代,以蛹越冬,翌年2月下旬越冬蛹陆续开始羽化为成虫,3月上中旬即开始产卵,4-9月份有明显的世代重叠,11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2-46 d。卵集中产在杜鹃嫩叶叶背与叶缘表皮之间。幼虫共5龄,具有暴发性、暴食性的特点,1-2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为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在植株基部周围的土壤中或枯枝落叶层间吐丝结茧化蛹,化蛹深度在距地表2-5 cm左右。  相似文献   

4.
椰心叶甲实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周荣  曾玲  梁广  陆永跃  崔志新 《昆虫知识》2004,41(4):336-339
自然温度条件下 ,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 (Gestro) 1年可发生 3代以上 ,世代重叠 ,主要以成虫越冬。成虫平均寿命 1 5 6d ,最长达 2 3 5d ,雌雄性比为 1∶1 ;雌雄虫一生均可交配多次。成虫产卵期长 ,产卵不规则 ,单雌平均产卵 1 1 9粒 ,最多可达 1 96粒。飞行磨测定的初步结果表明 ,雌虫飞行能力比雄虫强 ,2 4h未取食成虫最远飞行距离可达 40 0多m ;成虫和幼虫均具有负趋光性、假死性。成虫 3~ 5d不取食、高龄幼虫 7d不取食仍存活。幼虫经历 4~ 5龄 ,在温度或寄主不适宜条件下 ,可进入 6~ 7龄 ,或提前化蛹 ,从卵到成虫羽化大约需 3 6~ 61d。  相似文献   

5.
亚麻荠对小菜蛾幼虫取食和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麻荠是一种很少有害虫危害的油料作物。用室内生测和Y 型嗅觉仪研究了亚麻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取食和成虫行 为反应的影响。以甘蓝作对照,用亚麻荠叶片喂养的小菜蛾初孵幼虫3天后校正死亡率为79 .2%,显示了较强的致死作用;喂养小菜蛾3龄幼虫至化蛹,其存活率、化蛹率、蛹重及成 虫寿命都显著降低,表明亚麻荠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在幼虫的取食选择实 验中,有甘蓝叶供选择时,小菜蛾幼虫不取食亚麻荠;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小菜蛾幼虫也 取 食亚麻荠叶片,但取食量很小,与取食甘蓝叶的量相比,差异极显著。行为反应测试表明, 小菜蛾成虫对甘蓝和亚麻荠植株的挥发物都有明显的趋性反应,与对照(净化空气)相比, 差异极显著,而在甘蓝和亚麻荠之间无选择性。说明小菜蛾成虫对亚麻荠植株的挥发物具有 较强的定向反应。  相似文献   

6.
椰眼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尚文 《昆虫知识》1998,35(5):265-266
椰眼蝶ElymniashypermnestrahainanaMr.取食假按榔ArchontophoenixalexandlWendletDrude等棕桐科园林植物。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或蛹在叶片上越冬。4月上旬成虫羽化,幼虫5龄。喜食叶片顶端,叶片基部仅在大发生时才取食。5~6月、8~9月、11月为取食高峰期。幼虫可被螳螂、绒茧蜂、广大腿小蜂等天敌控制,蛹可被瘤姬蜂等寄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松墨天牛 Monochamus alteratus 成虫及越冬幼虫体型大小的差异,探讨该虫越冬后成虫体型大小和越冬幼虫体重大小关系及原因。【方法】于2014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浙江富阳野外诱捕松墨天牛,通过测量野外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体长、体宽,确定林间松墨天牛成虫体型的差异;松墨天牛越冬幼虫的采集和称重测量明确越冬幼虫的组成和体重大小差异;进而通过对越冬幼虫单头跟踪饲养至化蛹、羽化,确定越冬幼虫体重大小与发育所得蛹和成虫大小的关系,阐明林间松墨天牛成虫体型差异的原因。【结果】浙江富阳野外诱捕发现,松墨天牛的活动期间很长,从5月中旬到10月初一直能诱捕到松墨天牛成虫,高峰期在6和7月份。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体型差异很大,雌虫平均体长和体宽分别为20.59±0.19和6.59±0.06 mm;雄虫平均体长和体宽分别为19.90±0.26 和6.44±0.08 mm; 雌虫的平均体长明显高于雄虫,但二者体宽没有显著差异;并且雌雄成虫体长和体宽呈显著正相关。越冬幼虫的头宽测定表明头宽的变化很大,最小为2.20 mm,最大为4.24 mm,经比对越冬幼虫由4龄和5龄幼虫组成;幼虫体重差异大,平均体重为304.2 mg, 介于71.6~858.0 mg之间,其中5龄越冬幼虫显著重于4龄越冬幼虫。进一步将越冬幼虫单管饲养跟踪研究发现,越冬幼虫体重大小决定蛹和羽化后的成虫的大小,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由4龄越冬幼虫发育所得的蛹和成虫显著轻于由5龄幼虫发育所得的蛹和成虫。【结论】松墨天牛成虫体型差异很大,这与越冬幼虫体重差异相关;越冬幼虫的体重大小决定了其化蛹后的蛹重和羽化后成虫的体型和体重的大小;造成越冬幼虫体重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松墨天牛成虫扬飞周期长导致的产卵期长而使得天牛发育进度不一致以及寄主不同部位营养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肾毒蛾Cifuna locuples Walker是2007年在武汉发现危害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 L.)的一种新害虫,幼虫能取食千屈菜叶片和花朵。室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结果表明,肾毒蛾在武汉市1年发生3代,以低龄幼虫越冬,次年3~4月开始为害。5月初越冬代成虫出现,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第2代成虫羽化。成虫羽化1d后即可分多次产卵于叶背,卵粒数十几到两百多粒。幼虫有5龄,初孵幼虫群集为害,2龄以后分散取食,4~5龄取食量大。幼虫在叶背吐丝结稀疏的薄茧化蛹。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对不同寄主植物和主要杂草的取食选择及适应性,以玉米Zea mays、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花生Arachis hypogaea、大豆Glycine max、香蕉Musa nan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莎草Cyperus rotund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鹅肠草Malachium aquaticum作为寄主,采用叶碟法测定草地贪夜蛾各龄幼虫对5种寄主植物和6种杂草的取食偏好,并测定了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单头蛹重、化蛹率以及单雌产卵量等。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5种寄主植物和6种杂草上均可完成世代发育。寄主作物中,香蕉处理的草地贪夜蛾成虫前期最长,为29.66 d;甘蔗处理下草地贪夜蛾蛹重和化蛹率分别为250.44 mg和71.67%,显著低于玉米和花生处理的蛹重和化蛹率;草地贪夜蛾取食花生后单雌产卵量最高,为768.93粒,与玉米上产卵量差异不显著,香蕉上最低,为498.76粒;1~2龄幼虫对玉米和香蕉的取食选择率有显著差异,3~6龄幼虫对玉米取食选择率显著高于其他寄主植物。6种杂草中取食莎草的成虫前期最长30.21 d,且单雌产卵量最低526.33粒;取食鹅肠草蛹重最低188.00 mg;取食马齿苋化蛹率最低为72.37%;草地贪夜蛾取食马唐后其蛹重、化蛹率、单雌产卵量最高,与取食其它5种杂草有显著性差异;2~4龄幼虫更偏向取食马唐,与其它5种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植物种类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其中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和马唐具有较高的取食偏好。  相似文献   

10.
叉斜线网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林  黄水生 《昆虫知识》1993,30(6):339-341
叉斜线网蛾是木本中药材凹叶厚朴的食叶害虫。此虫在浙江松阳1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内越冬。成虫分别在4月上旬和6月下旬开始出现。幼虫共5龄,均隐蔽于虫苞内取食。1~3龄幼虫作三角苞,只取食苞内的叶肉,不咬穿叶片;4~5龄幼虫取食时不再保留上表皮,故改作席简状的纵卷苞,取食卷筒内的叶片,只留最外一层叶片以掩蔽身体。以40%氧乐果原液注于或涂茎,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胡霞  刘强 《昆虫知识》2008,45(1):58-61,F0002
中华食蜂郭公虫Trichodes sinae Chevrolat是西鄂尔多斯地区重要传粉昆虫火红拟孔蜂Hoplitis pyrrhosoma Wu的寄生性天敌。文章报道中华食蜂郭公虫除成虫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幼虫和成虫的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该虫在西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陆续羽化出巢,成虫取食植物补充营养后,开始交尾、产卵。1龄幼虫能够寻找并钻入火红拟孔蜂的巢室,取食火红拟孔蜂幼虫,直至结茧化蛹。室温条件下,卵期约6~8d,幼虫期约260~280d,蛹期约40~50d;雄虫寿命约28~30d,雌虫寿命约35~40d。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云毛虫(柳杉云毛虫),在福建漳平一年发生1代,以6龄幼虫越冬.3月中旬幼虫开始取食.6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成虫羽化。林间防治试验表明.在大发生初期采用油烟剂防治.在一般发生年份应用白僵菌防浩越冬幼虫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腐胺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腐胺处理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 3龄幼虫取食量、存活、羽化率、蛹重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胺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羽化及保护酶活力均有明显的影响。经过腐胺处理后,3龄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率、化蛹率及体内SOD和POD活力均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但腐胺对其蛹重、蛹的羽化率及体内CAT活力却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化螟水稻种群与茭白种群光周期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用水稻和茭白分别饲养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光周期反应。光周期反应曲线显示,用水稻饲养茭白种群或用茭白饲养水稻种群,无论是在短光照还是在长光照条件下,绝大多数幼虫被诱导进入滞育,丧失了各自原有的光周期反应特性,表明这两个种群已分化到仅适应其本身寄主的程度。用水稻饲养的茭白种群仅有5%~6%的个体化蛹,且其幼虫期较用茭白饲养的延长了15~18天;而用茭白饲养的水稻种群有30%~40%的个体化蛹,其幼虫期与水稻饲养的仅相差3~8天。茭白种群用水稻饲养时32日龄幼虫体重仅为茭白饲养的53.1%,而水稻种群用水稻饲养时32日龄幼虫体重为茭白饲养的79.5%。这些结果表明,茭白种群不适应取食水稻,而水稻种群对取食茭白则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根据这些结果,我们认为:(1)这两个种群已出现种下分化的迹象;(2)茭白种植不会对水稻田二化螟的发生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亚洲玉米螟幼虫中肠消化酶主要为胰蛋白酶:利用慈菇蛋白酶抑制剂研究它对玉米螟消化酶的影响,发现这种抑制剂体外强烈抑制玉米螟幼虫中肠消化酶:同时我们又比较了长时间取食(三龄至五龄第二天)和短时间取食(四龄未取食48小时)抑制剂的幼虫体内胰蛋白酶活性,当它们短时间取食抑制剂后,体内消化酶水平迅速下降,取食更长时间时,胰蛋白酶活力下降更明显,仅为对照的27.2%。由此可见,慈菇蛋白酶抑制剂严重影响了玉米螟的正常消化,阻断了玉米螟营养与食物间的联系.使玉米螟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6.
石坚  王原  梁佳  杜娟  赵章武 《昆虫学报》2021,64(9):1080-1091
【目的】神经肽F(neuropeptide F, NPF)是无脊椎动物特有的一类神经肽,因其C末端是苯丙氨酸(F)而命名,参与昆虫的取食、生物节律、学习记忆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本研究旨在明确NPF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害虫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一种基于工程菌高效合成靶向昆虫基因的dsRNA的方法经济有效地敲降npf,用低浓度(0.01%)和高浓度(0.02%)dsNPF和dsGFP(对照)分别饲喂亚洲玉米螟1龄初、3龄初和5龄初幼虫直至化蛹,检测5龄幼虫平均取食量、体重、体长、存活率和化蛹率,蛹羽化率和成虫产卵量,以及幼虫各龄期、蛹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结果】从亚洲玉米螟1, 3和5龄初幼虫开始饲喂0.01%和0.02% dsNPF时,与饲喂相应浓度dsGFP的对照相比,除个别点外,5龄幼虫的取食量、体重、体长、存活率和化蛹率,蛹羽化率和成虫单雌产卵量均显著降低,幼虫各龄期、蛹发育历期均显著延长,成虫寿命显著缩短。且dsNPF处理幼虫的龄期越早对发育的影响越大。其中0.01% dsNPF处理的1龄幼虫和0.02% dsNPF处理的3龄幼虫有90%的个体在蛹期死亡,而0.02%dsNPF处理的1龄幼虫有90%的个体在幼虫期死亡。【结论】结果提示NPF对亚洲玉米螟的发育和取食具有调控作用,这为探索新型绿色的害虫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亚精胺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经亚精胺处理后,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3龄幼虫取食量、存活、羽化率、蛹重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精胺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羽化及保护酶活力均有明显的影响。经过亚精胺处理后的大部分时间段,3龄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率、化蛹率及体内SOD和POD活力均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对处理后24和36h CAT活力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亚精胺对其蛹重、蛹的羽化率却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沈阳地区国槐尺蠖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宝玲  柳丽婷  佟忠勇  宋菁 《昆虫知识》2010,47(6):1194-1200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对国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mer et Grey各虫态(成虫、卵、幼虫、蛹)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国槐尺蠖的行为习性、生活史以及田间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槐尺蠖在沈阳一年发生3代,无世代重叠,以蛹在树下松软土壤中越冬。国槐尺蠖幼虫共有7龄,1~4龄取食量小,5龄以后食量大增,进入暴食期,取食量占全幼虫期的80%~90%,而且随着虫龄的增长,其存活率增加。国槐尺蠖幼虫发生期为5月到9月,6月上旬、中旬至7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9月以后种群呈递减趋势,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19.
竹金黄镰翅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竹子重要食叶害虫竹金黄镰翅野螟Circobotys aurealis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浙江省每年发生1代,以预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到6月上旬化蛹,4月底至7月上旬出现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幼虫29~38 d后老熟,越冬期长达6~7个月。本文详细报道了各龄幼虫的体长、头宽和取食竹叶量,以及成虫夜间活动及扑灯时间,分析了该虫近年来危害趋重的原因,提出了捡拾当年新竹的笋箨和黑光灯诱杀成虫等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含Bt杀虫蛋白基因(单基因)烟草和常规烟草为对照,系统测定了含Bt与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蛋白基因(双基因)的抗虫烟草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1~3龄幼虫取食转双基因烟草3d后死亡率为80.5%~99.3%,取食6d后死亡率达100%,均显著高于转单基因烟草。2龄幼虫取食转基因烟草3d后转至正常饲料,转双基因烟草对幼虫死亡率、存活虫体重、化蛹率和化蛹时间等生长发育的影响,均显著高于转单基因烟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