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位在自然保护区工作了30年,头发已斑白的技术员,他经历了大明山林区的采伐、造林和管护三个阶段,至今仍在这片绿地上默默耕耘。他给我们讲了几个小故事。当然,几十年的经历,故事肯定很多很多,但从这几个小故事中,我们仍可了解到大明山保护区坎坷的历程,也看到了绿色的希望。 汉江河的悲哀 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大明山林场,当时还没有建立保护区,刚来的第五天,场领导便将我分配到一个分场,因为要去的这个分场处在海拔900米的山顶上,所以场里安排一位工人帮我挑行李。路是沿着一条名叫汉江河的岸边七扭八拐地往上延伸,说是路,实际上是一条仅容得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近30年来广东省昆虫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0年来的代表性事件、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群落生态学、昆虫行为生态学、昆虫生理生态学、昆虫化学生态学和昆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继宗 《人类学学报》2013,32(3):256-263
法医人类学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起中国法医学界的重视。改革开放后, 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增加, 全国范围内无名尸体案件增加, 对骨骼个体识别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满足案件侦察的需要, 国内学者开始引进国外的有关研究结果, 并开始使用国人的材料对中国人骨骼个体识别的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中国学者近30年来在中国人骨骼年龄、性别及身高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对相关研究与国外情况进行了比较,对有关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声 《遗传》1990,12(1):39-40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59年9月25日。在这之前,最早叫“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创建于1951年7月,馆长是乐天宇同志。1952年9月改称“申国科学院遗传栽培研究室”,室主任为冯兆林教授。195‘年改名为“遗传研究室”,祖德明教授兼任室主任,冯兆林教授为副主任,行政上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59年9月25日,经国家科委批准,遗传研究室与动物研究所的遗传组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当时专职副所长为钟志雄同志,兼职副所长为祖德明教授;全所共有研究人员朽名,技术人员37名。胡含同志于1977年出任本所第一任所长。1987年换届后由李振声教授继任所长。现在全所共有4“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88人,中级研究人员149人。全所共有38个实验室,研究内容涉及植物遗传、动物遗传、微生物遗传、人类群体遗传、医学遗传、免疫遗传及进化遗传等一系列遗传学研究的领城。本所也是我国遗传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n-.师29人。三十年来,共取得科技成果332项:其中有国家级科技成果9项,院、部级科技成果53项,所级科技成果262项。近年来,本所承担的“七五”国家攻关课题有“ 项,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即“八六三”课题任务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以及一批横向联系的研究课题。所有这些项目的研究工作都在顺利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5.
植物名称是人类对植物研究与利用等活动的基础。植物名称的变化可能成为不同行业之间交流的障碍, 错误或含混的植物名称可能会造成不便甚至损失。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对于植物多样性信息变化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要求更高。及时并准确地更新植物名称的变化及其过程, 对于植物学工作者、园林工作者和与植物相关产业从业者都十分重要。本文基于过去30年间(1992‒2021年)北京各类维管植物的名称信息, 记录了自1993年《北京植物志》(1992年修订版)以来的维管植物名称的变化过程: 包括34个新类群、175个新记录、509个新异名, 49个错误鉴定, 以及50个存疑类群。过去30年间, 北京的维管植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结果可作为北京维管植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上城市是最近讨论、研究和探索利用海洋空间的焦点,国内外专家设计和畅想的蓝图多种多样,发展的观点各不相同,国内目前重点研究未来城市的雏形——大型海上旅游设施。在此以现实工程水平为基础,从多角度谈谈我国未来30年海上城市的发展路线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检修"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检修公司在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上发生了重大变革。为了进一步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条件,本文结合省检修公司实际情况,切实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提出近期和远期的档案建设发展规划。该规划阐述了公司总部以及各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根据有关规定提出近期以及今后30年的发展规划,对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28日是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日.三十年来,学会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自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怀念已故的生态学家和关注生态学事业的领导.他们是:蒲蛰龙、刘田夫、陈封怀、李沛文、庞雄飞、何绍颐、邹仁林、邹国础、伍尚忠、莫熙穆、毕志树、黄中强、金烈、胡怀默、贾云飞、曾天勋、沈汝锋、刘集汉、高佩章等同志.他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同时,我们对为学会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学会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他们是:张宏达、彭少麟、万洪富、骆世明、王伯荪、段舜山、龚峥、王绍仪、许炼烽、余金照、陈桂珠、何国梁、张金泉、赵成武、 薛加林、陸玲等同志.他们的奉献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西北植物学报>自1980年创刊至今走过了整整三十个年头,已成长为中国植物学科的品牌期刊.值此创刊30周年之际,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对多年来支持学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30年来与我们相互协作、共同耕耘,使<西北植物学报>成为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同步提高的优秀期刊.回顾30年的办刊历程,我们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植被—林业生态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少麟  周婷 《生态科学》2011,(Z1):57-62
文章以广东省获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的国家成果奖和省部一等以上重大奖为主要内容,综述了植被-林业生态领域里广东省生态学科技工作者三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我省植被-林业生态学工作者,在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学和持续发展生态学等生态学前沿领域进行不懈的探索,在林业经营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勇于实践,为创新学科前沿理论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昆虫生态学三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世骏 《昆虫学报》1979,(3):257-266
昆虫生态学的基础在解放前是极其薄弱的,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获得了显著发展,在理论、观点以及应用于控制农、林、卫生等害虫和发展资源昆虫方面,都做出了一定贡献。从发展过程来看,以往的三十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8年,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重要害虫的田间发生规律及一般的生态习性,也相应地进行了以生理生态特性为主要内容的实验生态学工作;第二阶段从1961年至1965年,这一阶段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种群生态学的数量动态和空间动态,包括数量变动的多因素分析、空间结构和大发生理论阐述,于此同时,随着粘虫迁飞问  相似文献   

12.
脑循环功能检测技术近三十年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循环功能的异常改变往往早于形态学和影像学改变,这对于脑血管的早期检测以及治疗过程中疗效的评价有显著意义。国内外脑循环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已有30年左右的历史,本文综述了脑循环动力学参数的生理背景及脑循环功能检测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学会成立以来,迄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值此庆祝三十周年之际,回顾一下学会的过去史绩,展望今后的光明前途,是具有继往开来的实际意义的。解放前的历史中国动物学会于1934年8月23日在江西庐山莲花谷宣告成立。签名发起者计30人。当时召开第一届年会,拟订学会章程,按照会长制选举职员,处理会务。至1945年第五届年会改为理监事制。会址借用上海前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并设通讯处于南京。成立时约有会员五十余人,其中从事研究历史最久的是秉志教授,自1915年到现在一直继续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学会创立以后,会员人数年有增加,1936年为185人,1943年为212人,到1948年解放前夕,则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发育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面积的高寒湿地,在气候调节、水源补给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它也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预警区,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青藏高原主要湿地类型在湿地面积、湿地土壤、湿地水文、湿地动植物等要素方面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并提出青藏高原湿地研究的重点方向。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变暖和变湿;湿地面积在1970—2000年总体呈现减少态势; 2000年后,湿地萎缩态势减缓,面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湿地土壤表层湿度降低,碳排放能力增大,植被覆盖呈现退化趋势;气温升高、地表蒸散发量增大、降水量增加、鼠害增加等是导致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还受牲畜数量增加、资源开采、道路工程建设等人为影响;受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限制,高寒湿地研究缺乏基础数据支撑,未来应主要集中在应用遥感技术和长期定位监测手段收集基础数据资料,开展相关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陕西太白山地区鸟类三十年变化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从1956—1985年间,对太白山地区的鸟类作了分析对比,据文献记载,该地区计有192种和亚种,占秦岭鸟类的57%;而1982—1985年的采集调查中,共获151种和亚种,占秦岭鸟类的44.7%,30年后,下降了12.3%,目前已有41种鸟类未采到标本。 由于环境的变化,鸟类的分布不断向上迁移,同时分析了种类下降和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说明了生态环境是影响鸟类分布和种群数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DNA三十年     
分子生物学似乎(无疑是暂时地)陷入了一种“困境”,这种困境曾给十九世纪初期的生物学带来过不好的名声。在高等生物的基因中“点缀”着至今表面看来尚无功能、被称之为内含子的DNA片段,这一认识看来已激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使他们怀着强烈的神奇和惊异的心情专心致力于这一令人迷惑不解的难题。隐藏在这“扑朔迷离的迷宫”背后的信息将会对了解基因之为基因以及它们如何控制自己和相互控制的机理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昆虫生理学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俊德 《昆虫学报》1979,(3):241-248
昆虫生理学,是昆虫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现代实验昆虫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放以前,我国的这一研究领域几乎是空白;三十年来我国昆虫学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创立了有关的研究单位,培养了研究人材。在几次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列入了有关的科研项目,促使本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 全球昆虫数量和多样性均处于下降趋势, 而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本文基于森林、草地、农业、水生和土壤生态系统, 以植食性、访花、捕食性、寄生性、食果以及食腐昆虫为重点功能昆虫群, 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昆虫多样性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 并分析了发展趋势。近年来, 昆虫多样性的研究维度不断拓展, 形态多样性研究不断深入, 系统发生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也显著加强。此外, 昆虫多样性研究的空间尺度也逐步扩大, 大尺度区域性研究甚至全球范围的调查持续增长。昆虫进化历史也被引入多样性格局研究中, 并随着系统发生信息学方法的普及而被整合到生态系统建成和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中。未来需要加强关键昆虫类群整合分类学研究、功能性状多样性、林冠昆虫多样性、互作网络结构等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三十烷醇(C_(30)H_(36)OH)是一种新的植物激素,是美国密执安州园艺学家里斯(S.K.Ries)在1975年发现的。我们的试验指出:用三十烷醇喷施稻田的细绿萍(Azolla filicu loides)、大绿萍(Azolla japonica)及绿萍(Azolla imbricata)茎、叶上可使萍体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20.
<正> 百日咳是儿童中最普遍的一种传染病,发病可达儿童人口的60%。与欧洲和北美的大部份国家一样,日本在过去30年中百日咳的发病率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段时间期内为了预防百日咳进行了广泛的预防接种,对菌苗质量和接种方法也作了改进。由于这种原因以及其它医疗与社会经济上的原因,百日咳的病例以一种“升-降”的形式下降,由1947年的152,072例降低到1974年的393例,没有一例死亡(见表Ⅰ)。在这样一种流行病学状况下,由于百日咳菌苗引起的神经毒素反应(如脑损伤)与注射剂量增加有关,从而导致了无休止的关于菌苗使用利弊的讨论,并由医学问题而演变为社会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