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报道了河北省丛藓科典型旱生藓类芦荟藓属(Aloina Kindb.)和盐土藓属(PterygoneurumJur.)植物4种,其中盐土藓属为河北新记录属,盐土藓[Pterygoneurum subsessile(Brid.)Jur.]和刺叶芦荟藓(Aloina cornifolia Delgad.)为河北新记录种。讨论了各种的主要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特点,绘制了形态结构图,并编写了河北省丛藓科芦荟藓属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疆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植物标本的野外采集和室内鉴定,报道了中国新疆地区柳叶藓科15属33种,青藓科12属51种,灰藓科11属30种,共计38属114种。其中,中国青藓科新记录种2种,新疆新记录4属37种。优势属10个,且以青藓属(Brachythecium BrushSchimp.)为代表的北温带成分为主;单种属19个,体现了新疆藓类植物区系的古老性和多样性。新疆3科藓类植物区系成分可划分为9种类型,其中北温带成分居主导地位,占中国新疆3科藓类植物总种数的52.08%,东亚成分次之,占25.01%,热带成分甚微。对中国新疆与中国内蒙古、中国西藏以及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印度7个邻近地区的区系比较发现,印度物种丰富度最高,俄罗斯和中国新疆次之;中国新疆与中国内蒙古、俄罗斯在物种组成上相似度最高。地理成分区系谱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疆与中国内蒙古地区的植物区系关系最为接近,而且与俄罗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报道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脉藓类植物一新记录科——孔雀藓科(Hypopterygiaceae)及科内新记录属种:孔雀藓属(Hypopterygium Brid.)和黄边孔雀藓(H.flavolimbatum C.Muell.),描述其形态特征并提供产地分布和照片。该种藓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其生长习性的观赏苔藓植物。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湿地藓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标本的基础上,根据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外部形态及其解剖结构和文献中对中国湿地藓属(Hyophila)系统位置的主要观点,鉴定出河南省分布有该属植物6种,其中花状湿地藓(H.nymaniana)、四川湿地藓(H.setschwanica)、匙叶湿地藓(H.spathulata)3种为河南省藓类新记录.编制了河南省湿地藓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的生境、分布及识别特征进行了概述.并对湿地藓属的系统演化位置以及该属植物在河南省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曹同  贾学乙 《植物研究》1989,9(4):83-86
树平藓属(Homaliodendron)隶属于藓类植物的平藓科(Neckeraceae),是由Fleischer于1906年建立的[1]。根据藓类植物索引(Index Muscorum)[2],世界记录有28种,除了有2种分布在非洲,另2种见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外,其余各种均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印度支那地区有16种(Ninh,1984)[3]。1986年Redfearn和吴鹏程在中国藓类植物名录中[4],记录了我国树平藓16种,广泛分布在南部各省区,但在东北地区未曾有过报道[5]、[6]。作者在调查研究辽宁省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时,发现了核属的刀叶树平藓(Homaliodendron scalpellifolium(Mitt.)Fleisch.),为我国东北地区新记录属种,特作报道并就其地理分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马潇蕾 《植物研究》1993,13(4):338-339
本文报导了东北地区藓类植物的一个新记录种:珠藓Bartramia halleriana Hedw  相似文献   

7.
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2~2015年间采集自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的2 600余份藓类植物标本进行物种鉴定和文献研究,分析了中越边境地区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点,并将中越边境地区与邻近地区和国家的藓类植物进行物种丰富度、属种相似性和区系谱的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共有藓类植物51科、155属、45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卷边麻锦藓[Taxithelium kerianum(Broth.)Broth.]为中国新记录种。(2)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共有优势科9科,优势属12属。(3)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以热带亚洲成分所占比例最高,达31.19%,其次为东亚成分(25.46%)和北温带广布成分(13.76%)。(4)与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属及种的相似性最高的分别是越南和中国贵州。(5)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与贵州、广东、福建及台湾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8.
秦岭藓类植物区系特点与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1.秦岭藓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森林分布的格局是相一致的。垂直分布以北坡为例可划分为5个带;海拔2400—2900米是白齿藓属(Leucodon)种分化特别活跃的一带,作者认为秦岭地区可能是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亦或是起源地;2.秦岭藓类138属中,热带和亚热带的属有21个,而且其中有14属仅各有1种,其它各属均为2—3种。这充分证明,秦岭南坡已是亚热带藓类分布的北部边缘。秦岭有80个属为温带属,在秦岭藓类植物中占有显著地位,这也充分说明秦岭藓类植物的地理成分是以温带为主,也就是泛北极区系成分为主;3.园枝藓属(Pterogonium)和拟直毛藓属(Kiaeria)是新分布于中国的属;4.秦岭藓类植物区系与我国西藏、东北两地藓类植物区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亚洲新生代藓类植物化石非常稀少,漳浦琥珀是目前已知的我国低纬度地区唯一含苔藓植物化石的新生代琥珀矿床。漳浦琥珀源自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14-17 Ma)的龙脑香树脂,温暖潮湿的热带季雨林气候和广泛分布的龙脑香科植物,为藓类植物的生长、多样性演化和三维立体保存提供了条件。本研究共报道了漳浦县中中新世藓类植物化石3个属种,包括:白发藓属Leucobryum Hampe、牛舌藓属Anomodon Hook.et Taylor和扁枝藓属Homalia(Brid.)B.S.G.。首次利用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研究了白发藓属化石,发现其与现生种短枝白发藓Leucobryum humillimum Cardot非常相似,因此将其命名为短枝白发藓(相似种)Leucobryum cf.humillimum。此外,当前牛舌藓属Anomodon和扁枝藓属Homalia化石是东亚地区的首例记录。漳浦琥珀中的藓类植物化石揭示了中中新世时期苔藓植物的多样性,丰富了东亚低纬度地区新生代苔藓植物的化石记录。  相似文献   

10.
滦河上游地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琳  赵建成  边文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671-1676
于2001~2005年在滦河上游地区共采集藓类植物标本1 810份,并对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地区共有藓类植物27科75属175种1亚种12变种2变型,分别占全国藓类植物科、属、种(含种下分类单位)总数的41.54%、18.16%和7.74%.其中,河北省藓类植物新纪录6种1变种.该地区的优势科为丛藓科、柳叶藓科等6科,优势属为真藓属、青藓属等11属.该地区藓类植物可划分为10种区系成分,北温带成分居各种区系成分的首位,占该区系总种数的64.42%,东亚成分次之,占13.50%.该区系中温带性质的的种共计158种,占整个区系总种数的83.16%,而热带性质的种仅5种,显示了该地区藓类区系显著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1.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廖文波  张宏达   《广西植物》1994,14(4):307-320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共有219科1434属4986种。其中:①热带区系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约占非世界属的62.3%,表明广东区系受到热带区系的强烈渗透,次之为亚热带(至亚热带山地)成分约占32.2%,及中国特有分布占5.6%;②以单型属(72属),单种属(585属)和寡种属(562属)占绝对优势,共占85.0%,充分显示了广东区系的古老性和过渡性特点;③从区系组成和植被结构的特征成分来看,以华夏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包括:亚热带分布,亚热带山地分布,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及一些亚洲热带分布中以亚热带为主的属:④在这些属中有东亚特有属132属,中国特有属75属以及华南—西南—中南半岛特有属68属等;这些属的存在毫无疑问地说明,广东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核心地区之一,同时也显示了热带区系与亚热带区系有着不可分隔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2.
广东楝科植物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广东楝科植物种类的初步整理、研究,记载了16属33种7交种,包括本省产的13属27种7变种和外来引种的3属6种。其中有1个新变种(封开地黄连Munronia hainanensis How et T. Chen var. microphyllina X. M. Chen),3个新组合(曾椤Amoora tsangii (Merr.) X. M. Chen, 雷楝Reinwardtiodendron dubium (Merr.) X. M. Chen, 毛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M. J. Roem. var. schensiana (C. DC.) X. M. Chen), 3个分布新记录[雷楝属Reinwardtiodendron (我国新记录),鹧鸪花Trichilia connaroides (W. et A.) Bentv. var. connaroides(广东新记录),海南(木坚)木Dysoxylvm hainanense Merr. var. hainanense(广东大陆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面积82260hm^2,是全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根据我们过去三年的初步调查和研究,石门台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33科89属158种(含1亚种3变种),其中广东新记录属3属,分别是Eccremidium、Phyllodon和Stereodontopsis;另外,Eccremidium brisbanicum等23种为广东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4.
粤东代表山地铜鼓嶂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铜鼓嶂植物区系种类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3科598属116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属6种,被子植物158科593属1160种,含有16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铜鼓嶂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区系中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同时也受到温带成分一定程度的影响,铜鼓嶂植物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联系强于温带地区。铜鼓嶂特有科仅有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1科,中国特有属8个,在种的水平上特有现象很强,中国特有种515种,占44.9%,其中中国温带一热带亚热带特有种25种,中国热带亚热带特有种490种(包括广东特有种9种,粤东特有种6种)。  相似文献   

15.
广东山区兰科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英强  陈邦余 《广西植物》2001,21(2):137-145
初步统计 ,广东山区共有兰科植物 71属 2 0 8种。其中以热带分布属 4 7属 ( 66.2 % )为主 ,占绝对优势 ,其次为热带—亚热带属 1 3属 ( 1 8.3% )。主要属为虾脊兰属、羊耳蒜属、玉凤花属、石斛属、兰属、石豆兰属 ,其中 2属为世界分布属 ,2属为热带分布属 ,2属为热带—亚热带分布属。广东山区兰科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多样 ,以热带亚洲成分 (占 39.4 % )为主导成分 ,其次为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成分 ( 1 6.9% )。广东山区没有特有属 ,但特有种丰富 ,产中国特有种 39种 (占 1 8.8% ) ,其中广东特有种 6种 (占 2 .9% )。广东山区具有兰科植物从最原始到最进化各类型的代表。区系成份比较表明 ,本区与云南、广西和中南半岛兰科植物区系有较密切的联系。结果表明本区兰科植物区系的古老原始性 ;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与热带亚洲兰科植物区系具有密切的关系 ;可能是中国兰科植物演化中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横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对横县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横县有野生种子植物1 269种,隶属于163科658属,以被子植物占优势,而裸子植物则贫乏。在科属种组成上,以大科、区域单型属和少型属为主;生活型组成反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藤本植物种类丰富。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兼备亚热带和温带成分。与邻近地区相比较,横县种子植物区系与广东紫金县相似性较高,区系成分组成则与广东新会区、紫金县相近。因此,横县地区野生种子植物种类丰富,热带性质明显,呈热带至亚热带过渡性质,起源古老,具有一定特有现象,与广东地区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广东裸子植物区系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云龙  廖文波   《广西植物》1995,15(4):319-322+223+324
广东省裸子植物共有8科18属34种,分别占中国同类的80.0%,52.9%和17.6%。其中泛热带分布2属,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1属,热带亚洲1属,北温带5属,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1属,东亚分布3属,中国特有分布5属,即热带成分共仅4属占22.2%,而亚热带至温带成分14属占77.8%为绝对优势。分析表明:广东裸子植物区系体现了东亚裸子植物区系的特点,其原始中心和现代分布中心都在中国亚热带。同时论文还将广东裸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划分为20个亚型。  相似文献   

18.
广东植物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广东植物分布新记录9种:毛杆蕨、棒花风仙、海南地黄连、线状紫金牛、纽子果、长苞蓝、簇花球子草、光叶球穗山姜和黄花羊耳蒜。其中毛杆蕨属和长苞蓝属为广东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广东7个新记录种,即绣球藤、尾囊草、栀子皮、白花过路黄、曲轴黑三棱、线叶玉凤花、丝瓣玉凤花。其中黑三棱科为广东新记录科;尾囊草属、栀子皮属及黑三棱属为广东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20.
广东珠海万山群岛的植物资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珠海万山群岛共有维管植物176科,547属,972种(含栽培84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27属35种,裸子植物6科8属11种,被子植物139科510属926种。万山群岛共有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11种,均为Ⅱ级;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4种;药用植物492种、材用树种约109种、观赏植物143种、饲料植物21种、纤维植物105种、淀粉植物62种、油脂植物81种、芳香植物72种、鞣料植物58种;此外,还有其他用途植物若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