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千岛湖岛屿化对社鼠的肥满度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以夹夜法对千岛湖区部分岛屿开展小型兽类种群数量调查,对其间捕获的优势鼠种——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进行解剖观察以及相应的测量,计算其肥满度指标K值(K=100W/L3);同时对岛屿化环境下,社鼠的肥满度与性别、年龄、生境类型、岛屿面积和捕获率等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岛屿化对社鼠两性之间的肥满度产生影响,其差异程度由大型岛屿的显著差异(P=0.015)至中小型岛屿的无显著差异(中:P=0.063;小:P=0.288);年龄组间,除个别相邻年龄组差异显著(大:♂,I与II,P=0.042;中:♀和♂皆为II与III,P=0.013和P=0.044)或极显著(大:♀,III与IV,P=0.000)外,其余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社鼠肥满度年龄组间的变化主要与其自身生理特征变化有关,与岛屿化关系不明显;岛屿的隔离作用,致使不同类型岛屿上的植被优势种及丰富度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影响到社鼠的肥满度差异;各岛捕获率所示的社鼠种群的相对数量与其肥满度并无显著相关性(Pearson-test,♀,r=−0.226,P=0.437;♂,r=−0.019,P=0.949),岛屿化对其种群数量不产生影响;不同面积岛屿之间社鼠的肥满度差异极显著(P=0.000),且肥满度均值与岛屿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 test,r=0.561,P=0.037),岛屿面积不同,对社鼠的肥满度之变化产生影响。总之,千岛湖岛屿社鼠的肥满度差异的产生,除了性别、年龄等因素外,与岛屿的面积、生境及种群压力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侧面也反映了社鼠对岛屿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2007年秋季和2008年春季,采用夹夜法对千岛湖14个岛屿进行小型兽类群落组成调查,研究其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两季度共布置夹16 800只,捕获小型兽类1 037只,隶属2目2科7属11种。其中啮齿目(Rodenria)鼠科(Muridae)9种,食虫目(Insectivora)鼩鼱科(Soricdae)2种。结果显示:千岛湖小型兽类群落呈非随机分布格局;嵌套分析表明,千岛湖岛屿小型兽类群落呈现极显著嵌套格局,植物丰富度和生境专属性两项参数对其嵌套格局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使适应力强的物种能够在多样的环境中生存,而适应力弱的物种则局限在特定的环境中。由于取样强度差异会过高地估计嵌套程度,故在研究中应尽量去除取样强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千岛湖两栖爬行类动物群落结构嵌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熙  王彦平  丁平 《动物学研究》2012,33(5):439-446
生境片段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采用样线法对千岛湖23个岛屿的两栖爬行类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植物种类调查数据和GIS技术提取的栖息地景观参数,使用“BINMATNEST”软件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这些岛屿上的两栖爬行类群落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千岛湖两栖爬行类群落整体上呈现嵌套分布格局;嵌套格局与岛屿面积和生境类型相关显著.因此,在制定千岛湖地区两栖爬行动物保护措施时,应优先考虑面积较大和生境类型多的岛屿.  相似文献   

4.
选取千岛湖29个岛屿建立长期监测样地,研究从森林边缘到林内的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以及植株密度、平均株高和平均胸径等群落特征的变化,探讨森林边缘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受边缘效应的影响深度超过50m,平均株高的影响深度波及到林内20~30 m,而植株密度和平均胸径的影响深度在林内10m.不同边缘梯度间的群落特征差异显著,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随距离梯度增大呈单峰型变化,而植株密度和平均株高沿边缘梯度呈增大趋势,平均胸径则呈减小趋势.5项群落特征与边缘梯度均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植物功能群(常绿/落叶种,乔木/灌木种,耐阴/不耐阴种)受边缘效应的影响程度不同.边缘效应对千岛湖片段化森林中不同群落特征和不同植物功能群的作用强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选取浙江千岛湖东南湖区的10个岛屿和1个半岛,详细研究了苔藓植物组成及生境片断化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有苔藓植物37科71属129种,其中浙江新记录3种。群落类型主要包括土生群落、石生群落和树生群落。苔藓植物区系以东亚成分为主,其次为北温带成分和热带亚洲分布,分别占总种数的39.45%、20.18%和18.35%,说明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东亚特征。岛屿面积对苔藓植物分布影响结果显示:不受岛屿面积影响的苔藓植物有29种,受岛屿面积影响的苔藓植物有58种;各岛屿苔藓植物物种数与岛屿累加面积存在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傅沛云  李冀云 《植物研究》1995,15(4):491-500
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是东北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它具有东北植物区种子植物的大部分种属,共有种子植物约109科496属1274种,是中国东北最丰富的高山型植物区系。此区系属于温带性质.特有现象明显,垂直替代与水平替代现象也均表现明显,地理联系广泛,但以与东亚其它地区特别是与日本的联系最为密切,种类成分复杂,共有17个分布型与17个分布亚型,其中包含有少量热带性质成分和一些寒带性质成分,而主要的则是以占半数以上的温带性质的东亚地区成分为主体,渗入了相当数量的北温带地区成分和若干其它温带成分所组成的。起源时间不晚于第三纪。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在对德夯风景名胜区种子植物进行多次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从科、属、种层面、不同特殊生境类型,并与邻近地区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探讨德夯的植物区系特征,深入揭示该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地位,为该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德夯种子植物类群丰富,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4科710属1 626种,分别占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4.48%、83.43%、54.00%,分别占湖南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3.33%、54.20%、33.46%。(2)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含12个分布区类型,属含14个,种含15个,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泛热带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种的地理成分以中国特有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特有现象明显,该区含7个东亚特有科、2个中国特有科,27个中国特有属,588个中国特有种,其中含39个华中特有种,29个武陵山地区特有种和6个德夯特有种。(3)该区植物区系成分随生境不同出现分化,台地、悬崖、谷地3种代表性生境区系成分差异明显,和邻近的壶瓶山、小溪、乌龙山3个地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总体上,德夯风景名胜区植物区系具有东亚植物区系特征,在武陵山地区植物区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卧龙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卧龙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44科658属1 648种及81变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33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原始类群和中国特有类群丰富;单型或单种的科属众多,占总属数的58.97%;含20种以上的科和含10种以上的属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14.58%和4.25%,它们构成了卧龙种子植物区系的主体;该区植物区系具有热带起源,温带分布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片段化生境中木本植物种子雨的基本特征,该研究根据2015—2020年(研究期间)在千岛湖样岛上的植物群落长期监测样地内每月收集的种子雨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木本植物的种子雨密度进行年际差异分析,对不同传播方式物种的种子雨密度进行月份间差异性分析,并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究岛屿空间特征(岛屿面积、距最近岛屿的距离、距大陆的距离)以及气候因子(0 ℃以上积温、降水量)对木本植物以及不同传播方式物种的种子雨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5—2020年6年间,在29个样岛用240个收集器共收集到877 178粒木本植物的成熟种子,属于26科40属52种。(2)动物传播是木本植物主要的种子传播方式,不同传播方式物种的种子雨时间动态存在较大差异。(3)木本植物的种子雨年密度与岛屿面积和年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4)自主传播物种的种子雨月密度与距最近岛屿的距离呈显著正相关,而动物传播物种的种子雨月密度则与距大陆的距离呈显著正相关,风力传播物种的种子雨月密度与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生境片段化通过岛屿空间特征影响了木本植物种子雨的时间动态。  相似文献   

10.
陕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静艳  张宏达   《广西植物》1998,18(1):11-18
陕西约有种子植物3907种,隶属于177科1115属,其中热带属328属(2944%),温带属645属(5811%),中国特有属53属(475%)。区系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北温带分布属是其植物区系的核心,反映出区系的温带性质。然而这些温带区系成分并非起源于北方,而是亚热带山区起源,是华夏植物区系的北向延伸,其与亚热带和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有着共同的起源,是华夏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成为多种地理成分的汇集之地,并表现出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此外区系中单、少种科、属及古特有属相对丰富,体现出区系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11.
Following habitat fragmentation, the remnant faunal community will undergo a period of species loss or 'relaxation.' Theory predicts that species with particular life-history traits, such as a small population size, small geographical range, low fecundity and large body size, should be more vulnerable to fragmentat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bove life-history traits and the fragmentation vulnerability index (the number of islands occupied) of five lizard species inhabiting recently isolated land-bridge islands in the Thousand Island Lake, China. Data on life-history traits were collected from field surveys (population density) and from the literature (body size, clutch size and geographical range size). The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 for lizards sampled from the mainland versus on the island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e.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habiting islands was decreased relative to similar-sized areas on the mainland), indicating that species extinction has occurred on all of the study islands following isolation. For the fragmentation vulnerability index, model selection based on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identified natural density at mainland sites as the best correlate of vulnerability to fragmentation,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rare species are most vulnerable to local extinction and will be lost first from fragmented landscapes. In contrast, there was little evidence for an effect of lizards' snout–vent length, clutch size or geographical range size on fragmentation vulnerability.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traits that render some species more vulnerable to fragmentation than other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and can be used to aid direct management efforts.  相似文献   

12.
修建大坝形成水库蓄水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的原因和形式之一.本研究选取了浙江千岛湖库区景观破碎化的典型区域小金山林场,调查了74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研究了面积对植物物种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使物种多样性最大化的几种植物物种保护方案:小岛组合、中岛组合、大岛组合、大中小组合岛.调查共记录到乔木物种56种,灌木物种79种.将岛屿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将相对应分布的乔木、灌木绘制成植物物种分布表.结果显示:乔木中分布不受面积影响的物种有15种,受面积影响的有11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有30种;灌木物种中不受面积影响的有24种,受面积影响的有16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有39种.将乔木、灌木和总物种数分别累加,同时将相对应的岛屿面积按不同组合累加,绘制累加物种和面积关系图,发现在特定的相同累加面积下,组合岛的累加乔木、灌木、总物种数最多,小岛组合次之,大岛组合最少.因此,建立相同面积的保护区时,组合岛有利于保护更多的物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千岛湖岛屿景观参数对地表蚂蚁群落物种α和β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 作者分别于2017和2018年的5-8月, 采用陷阱法、凋落物分拣法和手捡法调查了千岛湖33个岛屿上的地表蚂蚁群落, 并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捕食性蚂蚁和杂食性蚂蚁。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全部蚂蚁、捕食性蚂蚁和杂食性蚂蚁群落α和β多样性与岛屿景观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岛屿面积对全部蚂蚁、捕食性蚂蚁和杂食性蚂蚁的物种丰富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隔离度则无显著作用。蚂蚁群落的β多样性由空间周转组分主导。岛屿面积差对全部蚂蚁、捕食性蚂蚁和杂食性蚂蚁群落β多样性的嵌套组分有正向影响, 隔离度差只对杂食性蚂蚁的总体β多样性有正向影响。因此, 岛屿面积是影响千岛湖地表蚂蚁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 并且岛屿面积通过嵌套组分来影响蚂蚁群落的β多样性, 表现出选择性灭绝过程。此外, 不同食性蚂蚁可能因为扩散能力的差异对岛屿景观参数产生不同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以千岛湖地区13个岛屿上的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13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13个社鼠种群的遗传现状,并探讨了种群遗传现状与岛屿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3个社鼠种群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7.385,5.95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与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819,0.93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60,说明13个社鼠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3个种群间的分化系数(Fst)为0.053,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小。3个面积较大且相近岛屿上社鼠种群,即高仙阁种群 (Gaoxiange Island,G);乌石T岛种群 (Wushi T Island,WT);东门岛种群 (Dongmen Island,DM)间的Fst值均小于0.05,表明种群间无分化,而小岛种群与大岛种群间的分化却比较明显。此外,一元回归结果显示,多态信息含量(PIC)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与岛屿面积大小之间均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说明,在社鼠种群进化过程中,生境面积的缩小可能使种群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并有可能导致种群的快速进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栖息地片段化对鸟类巢捕食风险的影响,我们于2010年4-8月,在千岛湖地区选取16个岛屿,分别在岛屿边缘和内部区域用放置鸡蛋(大型卵)和鹌鹑(Coturnix japonica)蛋(小型卵)的方法进行人工模拟地面巢试验,研究不同体积大小鸟卵的巢捕食率及其差异,分析巢捕食率与岛屿面积、隔离度、形状指数和植物物种丰富...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吊罗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吊罗山位于海南岛东南部 ,约 1 8°5 0′N,1 0 9°5 0′E,为北热带地区 ,其种子植物区系共有种子植物1 71科、846属、1 90 0种 (裸子植物 4科 5属 1 0种 ,被子植物 1 67科 841属 1 890种 )。区系分析表明 :(1 )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非世界属总数的 84.2 9% ) ;(2 )纯热带成分不形成区系和植被的表征 ,许多泛热带、热带种类已接近其分布北限 ;山地成分表现出热带、亚热带 -温带成分相互渗透的特点 ;(3 )该区系在海南岛整体区系中占重要位置 ,特有现象较突出 ,有海南岛地区特有属 4个 ,其它中国特有属 6个 ;吊罗山包括邻近的陵水县有 2 3 7个海南岛地区特有种 ,占全部 5 3 6个海南特有种 (变种 )的 44.2 2 % ;吊罗山特有种 5 2个 ,占海南全部特有种的 9.7% ,这表明该区系在海南森林区系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态学报》2017,41(10):1033
Aims Plant-herbivore interaction is a hot topic in the study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s. Herbivores can negatively affect seedling growth and therefore can alter the dynamics of plant recruitment.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do not fully reveal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on herbivory intensity and rarely link herbivory to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plant species.Methods Here, we measured 11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seedlings of 16 common woody species in the subtropical forests on 29 islands in Thousand Island Lake, East China. We then use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d variance partitioning to test the contribution of functional traits an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to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of insect herbivory intensity.Important findings Our study found that both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e.g. carbon nitrogen ratio, leaf thickness) an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woody specie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herbivory intensity, and they jointly contributed 54% of the variance of the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factors, species with higher defensive ability, lower nutrient content and higher relative abundance had lower herbivory intensity. We suggest to consider both individual level traits (functional traits) and community level attribute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in future herbivory studies.  相似文献   

18.
吴强  王彦平  丁平 《动物学杂志》2015,50(2):204-213
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食性变化普遍存在于无尾目类群中。我们于2012~2013年,对千岛湖地区的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进行抓捕采样,测量体长、体重以及头宽等身体指标,同时鉴定胃内食物并加以测量和分析。调查期间,共捕获花臭蛙838只,测量胃内食物2 178个。结果表明,花臭蛙食物种类丰富,食物类群隶属78科,但食谱宽度较窄。随着花臭蛙体长增加,其摄食的食物总体积和单个食物体积显著增加,但摄食食物数量显著减少。同时,不同体长的花臭蛙对不同食物的摄食频率也有不同。半翅目、膜翅目以及等翅目等小型食物的摄食频率随花臭蛙体长的增加而变小,而直翅目以及鳞翅目幼虫等大型食物的摄食频率随花臭蛙体长的增加而变大。综上所述,千岛湖地区花臭蛙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食性变化,因此在以后无尾目类群的食性研究中,应将个体发育的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9.
20.
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子午岭林区计有种子植物94科361属689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8属10种1变种;被子植物91科353属678种。中国特有属8个,特有种271个,子午岭特有种1个。其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是: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多种成分交汇;区系组成以华北成分为主体,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南北区系成分存在差异,垂直分布带谱不明显;在中国植物区系上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植物亚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