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酚、氰在凤眼莲-水体系统中的迁移、积累及净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具有成本低、花工少、简单易行等特点,便于在工厂中应用和推广。国内,在实验条件下,利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已见有报道,但具体应用于生产条件下尚少见有关报道。本研究着重于在工厂生产条件下,了解高等水生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钢铁厂焦化车间直接排放出的含酚、氰污水的净化效应,以及酚、氰在植物——水体系统中的吸收、运转和积累情况。  相似文献   

2.
处理焦化污水和化纤污水的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群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焦化污水和化纤污水的过程中,我们研究了所用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组成。因为它们的组成及其功能是污水处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材料和方法一、样品来源1.生物膜样品:采自含酚、氰污水的生物转盘(1,2,3级)上生长的生物膜。观察到有  相似文献   

3.
凤眼莲根分泌物对Enterobacter sp.nov.苯酚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本文利用从含酚废水中筛选出新的高效降酚菌株(Enterobacter sp.nov.)和凤眼莲根分泌物来探讨风眼莲与细菌之间松散的、非特异性的降酚机理。研究了风眼莲分泌物及其不同的组分对Enterobacter sp.nov.生长、降酚酶活性和降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根分泌物(≤1%V/V)促进细菌生长,提高降酚效率,而高浓度的根分泌物(≥10%V/V)虽能促进细菌生长,但会抑制细菌降酚酶的诱导,降低降酚效率。凤眼莲根分泌物各组分中还原糖是影响Enterobacter sp.nov.降酚的关键因子。提出了人工组建凤眼莲和Enterobacter sp.nov.系统,提高降酚效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长,沈阳为我国重工业基地,全市每日大约有1.0×10~6t 的污水排出(西部污水、南部污水、北部污水)。西部污水日排放量为4.37×10~5t,其中卫工明渠占3.87×10~5t,肇工明渠占5.0×10~4t,西部污水中工业污水占83%,生活污水占17%,全年酚排放量为207t,氰(CN~-)为43.4t,前者占全市酚排放量71%,后者占55%。根据多年对排酚、氰及其他有机污染源的各厂家连续监测证明,污水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两个明渠中,严重污染该地区地表水  相似文献   

5.
简讯四则     
安徽合肥制革厂: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厂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艰苦奋斗三年,完全实现了酶法制革,并进行了废铬液的回收和以废皮渣生产蛋白胨的综合利用,彻底改变了制革生产脏、臭、累的落后面貌,解决了制革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过去制革废水含石灰和硫化碱量很高,pH值在13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有无饱和酚、氯仿的情况下,利用银染法对家蚕AFLP分析产物进行检测,结果饱和酚和氯仿能明显地引起凝胶的撕裂。饱和酚、氯仿的涂布试验又显示这两种物质均无结合硅烷(bind-silane)的结合作用,表明饱和酚、氯仿(含1/25异戊醇)影响了结合硅烷的正常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银染DNA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油田含聚合物污水微生物处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油田日益增多的并且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而现有污水处理工艺难于处理的含聚合物污水进行微生物处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油田污水污泥中分离得到的七株聚丙烯酰胺(PAM)降解菌在合适的营养条件下协同作用,对大港油田的含PAM的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经过3d的处理,微生物菌群将补充了磷和氮的污水的COD降低了87.7%;经过18d的处理,微生物菌群将补充了磷的污水的COD由13499mg.L-1降低为283 mg.L-1,降低幅度达到了97.9%。因而这7株PAM降解菌对含PAM污水处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凤眼莲、芦苇、蒲草、杏菜、黑藻等高等水生植物对含砷、汞、镉污水的监测作用和净化能力以及温度、pH值等因子对植物的影响。初步认为凤眼莲是含砷污水的监测植物,同时又是含砷、汞,镉污水的净化植物。芦苇,蒲草是抗污能力较强的植物,并能吸收积累污水中的砷、汞、镉。水生植物对砷、汞、镉的忍耐力大小是因其植物生活型不同而异,一般为挺水植物>飘浮、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积累量为沉水植物>飘浮、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受温度和pH值等生态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异养细菌在凤眼莲根系和水体中的大类和数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葫芦(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在污水资源化中的作用,国内外科学工作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充分的肯定。用它净化含酚废水的研究,已经在生产中得到运用,并取得一定效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在苏州黄天荡渔场利用水葫芦使污水资源化的生态工程研究,同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微生物,是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水葫芦根系异养细菌在净化中的作用,虽早已引起  相似文献   

10.
隋健  韦桂峰 《生态科学》2005,24(3):233-236
酚类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含酚废水在我国水污染控制中被列为需要重点解决的有害废水之一。本文通过对本钢焦化厂含酚分废水处理工艺中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所含未知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过对酚的耐受性实验和降解率实验,得到处理酚的高效菌株。通过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细胞个体形态和菌群形态特征观察及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确定筛选出来的7株能高效降解盼的菌株为假单胞菌。本文的实验结果将有利于今后对含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煤气站含酚废水生化处理试验工作中,对活性污泥小口钟虫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小口钟虫(Vorticella microstoma)是纤毛纲缘毛亚纲缘毛目固着亚目钟形科动物。这种原生动物,在处理的含酚废水中,有游泳体、固着体和孢囊三种形式,见图1。在进水含酚浓度为70—100mg/l,可溴化物为250—280mg/l,出水含酚浓度为0.5mg/l及可溴化物50mg/l以下时,小口钟虫均大量出现。但是,在处理的不同流程中以不同形态出  相似文献   

12.
从含酚废水处理池污泥中驯化分离得到一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菌株FD-1。经18SrDNA和ITS序列的BLAST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FD-1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的近缘种。FD-1对苯酚的降解能力较强,能够完全降解浓度为1 000mg·L-1的苯酚溶液。初步确定了FD-1在降解苯酚溶液时的最适温度为30~35℃,pH为6.0~7.0,并且通过探讨加入无机盐、培养基原料以及改变接种量三个因素对苯酚降解的影响,其耐受盐的浓度可达5%,对实践中应用微生物降解含酚废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凤眼莲与其根际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凤眼莲及其根际细菌的相互关系明显地受营养条件的影响,生长在含糖培养基中的凤眼莲根分泌物不改变其根际细菌的生长动态,但在含酚和无机营养条件下生长的凤眼莲根分泌物分别使其根际细菌出现2次和3次增长;而且在含酚环境中,根际细菌对凤眼莲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根际效应.细菌的代谢产物能提高凤眼莲体内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却抑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减少其体内酚的富集量;然而接菌后的凤眼莲,其体内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同时得到激活,且酚富集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胶合板厂当中的含酚废水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而除尘废水当中的粉煤灰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充分利用这个作用,针对胶合板厂的含酚废水实施处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鉴于此,本文详细讨论了粉煤灰处理胶合板厂含酚废水成效与优势,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江苏省扬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出口处取活性污泥样品,驯化、培养、分离得到降解氯代酚类芳烃化合物的复合菌作为微生物源,采用细菌生长抑制法分别进行了2-氯苯酚、3-氯苯酚和4-氯笨酚的24h急性毒性试验,求得了相应的24h半数抑制浓度值及24h毒性效应-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复合菌群较自然水体中混合细菌对氯代苯酚有更强的耐受性.采用实验室摇瓶法得到了这三种受试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曲线,对应的降解速率常数K分别为:2.氯酚K=0.0112(h.1)、3.氯酚K=0.0556(h-1)、4-氯酚K=0.0038(h-1);降解半衰期t1/2分别为61.9(h)、12.5(h)和182.4(h).三种化合物在100 h内均达到了降解平衡,且降解平衡时的降解率分别达到:2-氯酚56.3%,3-氯酚81.7%,4-氯酚36.4%,属于高效复合菌,发挥了微生物对外源性化合物的巨大降解和修复潜能.  相似文献   

16.
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的选育及降酚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一绝缘材料厂的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可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JY01, 该菌株的形态和理化特征与Bacillus基本相同, 其16S rDNA序列与Bacillus simplex (AM9216370)的相似性为99.01%。在接种量为2%的条件下, 该菌在pH为6.0~9.0和温度为18°C~36°C的范围内保持对苯酚良好的降解能力; 30 h内, 当苯酚浓度为1100 mg/L和1300 mg/L时, 其降解率分别为99.16%和74.76%。这将为进一步采用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提供了可靠的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17.
艾氏腹水癌细胞和肉瘤S-180细胞是抗肿瘤药物筛选常用细胞株.实验采用取自小鼠腹腔的第7~8天的艾氏腹水癌和S-180细胞,用31P磁共振谱测得了细胞内小分子含磷代谢成分;计算了细胞内pH值;还用31P谱探讨了作用机制不同的三种抗代谢物:碘乙酸、2,4-二硝基苯酚及棉酚对艾氏腹水癌细胞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效苯酚降解菌细胞固定化方法与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酚废水是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目前常利用细菌处理含酚废水。但利用细菌处理含酚废水存在一些缺点,为此将1株高效苯酚降解菌进行细胞固定化。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确定了该菌株固定化的最佳条件,并且考察了该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该菌株的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能力和耐受苯酚能力均大于游离细胞,经36 h可将1 800 mg/L苯酚降解完全。其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为30℃,最佳pH值为5~9。  相似文献   

19.
模拟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运用自行设计的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处理人工污水,研究了污水在系统中的净化动态和最佳停留时间,并初步探讨了pH、Eh和气温对净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树系统5天内的净化率分别为:BOD_594.8%,总氮93.0%,总磷95.0%,氨氮99.5%。当Pb、Cd浓度分别在2500mg/L和250mg/L以内时,系统对Pb、Cd的净化率为99.9%以上,并可在3小时内基本完成。即使在“土壤”含Pb量达2.86g/kg和含Cd量达0.29g/kg的情况下,系统对Pb、Cd的净化率仍可达96.2—98.5%。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饲料添加测定了0.5%的棉酚和烟碱对棉铃虫的生长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简称P-450酶系)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测定浓度下,高龄棉铃虫短期取食含棉酚和烟碱的人工饲料后,对幼虫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由此表明,棉铃虫对其主要寄主植物中的次生物质棉酚和烟碱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棉铃虫中肠微粒体P-450酶系的蛋白组成和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有升有降,有的没有变化。棉铃虫可能通过调整P-450酶系的各种蛋白含量和酶的活力水平,来适应对植物次生物质的代谢解毒的需要。另外,棉铃虫取食棉酚和烟碱后,细胞色素B5含量均显著提高,而细胞色素P-450含量均显著降低,细胞色素B5在棉铃虫对棉酚和烟碱的解毒代谢中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