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兜兰属植物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英强   《广西植物》2000,20(4):289-294
分析了国产兜兰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兜兰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趋势与生态地理环境的关系。国产兜兰野生种共有 18种 ,主要分布于热带过渡地区 (南亚热带 ) ,主产西南各省区 ;大多数种类生长于石灰岩山地 ,多为半附生兰 ,呈丛生生长 ,另一部分生长于酸性砂岩面的腐叶土上 ,多为地生兰 ,呈单株生长或分蘖状散生 ;大部分兜兰分布于较高海拔地区 ;国产兜兰属中最原始的短瓣亚属绝大部分种类仅分布在滇东南地区与贵州、广西连成一片的岩溶地貌的石灰岩地区 ,而兜兰属中较进化的兜兰亚属大部分种类在本区皆有分布。以上说明滇东南的石灰岩地区可能是兜兰属的起源中心和演化中心 ,中国的南亚热带地区是兜兰属植物的生态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2.
1978年,内蒙古植物志第二卷中本属植物只收载了2种、1变种。本文记载了4种、1变种。本文把 Gypsophila dshungarica Czerniak.并入了 Cypsophila capi-tuliflora Rupr.。本文还指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1∶336,1982)把 Gypso-phila licentiana Hand.Mazz.错定为 Gypsophila acutifolia Fisch.ex Spreng.,北京植物检索表(99、1981)则把 Gypsophila acutifolia Fisch.ex Spreng.作为  相似文献   

3.
1.我国及其邻近地区松杉类特有属,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南部和西南 部,大约相当于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范围。其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100— 1800米之间,少数属可达2800米,但不逾越海拔3000米。 2.我国松杉类特有属分布地区的水热条件,大致为年平均温度在10℃-20℃之间,绝对最低温度为-6.3℃——11.3℃, 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左右。土壤pH 4.0—5.5之间,呈酸性反应。 3.我国及其邻近地区松杉类特有属数约占全世界松杉类特有属数的37.5%,是世界上最丰富、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些属的化石出现于晚白垩纪或第三纪时期。 因此,我国无疑是松杉类特有属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和保存中心。这对进一步研究松杉类植物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铁娟  赵一之 《植物研究》2001,21(2):245-251
依据植物标本及有关文献资料,绘制了蒙古高原绣线菊属各个种的分布区图,从而确定了每个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并对该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规律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蛛网菌属是我国的首次报道及其全球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蛛网菌属的模式标本及其所有种的分类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其系统分类位置及其分类界定。该属是肉座菌科中一个较原始类型。糙孢蛛网菌采于云南西双版纳;并与日本(主模式)和新西兰标本及其近缘种的标本作了微,宏观解剖形态学的比较,确定了本种的变异范围,该属的现代地理分布格局表明它是一个北半球温带分布属,然而其分布向南延伸至热带,历史上很可能它是一个东南亚热带起源的属,这一地域极可能是该属的物种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6.
广西杜鹃花属的修订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照   《广西植物》1995,15(3):193-208
本文在简述广西杜鹃花属分类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其作了全面修订,着重讨论了其中14种(变种)的分类存在问题,并对该属在广西境内的地理分布规律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重寄生属植物及其寄主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雪  丁雨龙 《广西植物》2005,25(2):117-120
通过对重寄生属植物及其寄主的地理分布状况的讨论,对重寄生属植物可能的起源时间、地点与迁 移进行了分析。重寄生属植物主要寄生在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上,重寄生属植物的分布区与其寄主 的基本一致,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重寄生属植物可能起源于第三纪之前某 一时期的华南热带地区,随后向周边地区扩散。在第三纪,重寄生属植物的祖先偶然寄生在桑寄生科某些寄 生植物祖先上,经过几千万年的协同进化,形成了今天比较稳定的寄生与寄主关系。  相似文献   

8.
革苞菊属的分类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认为卵叶革苞菊是一个独立种。因此,革苞菊属包含了2个种。革苞菊为北阿拉善一东戈壁分布种,卵叶革苞菊为南阿拉善东部(桌子山-贺兰山)低山丘陵分布种,二者形成明显的替代分布格局。该属为阿拉善荒漠特有属,亦为蒙古高原特有属。  相似文献   

9.
基于蛛网菌属(ArachnocreaMoravec)的模式标本及其所有种的分类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其系统分类位置及其分类界定;该属是肉座菌科(Hypocreaceae)中一个较原始类型。糙孢蛛网菌(AscabridaDoi)采于云南西双版纳;并与日本(主模式)和新西兰标本及其近缘种的标本作了微、宏观解剖形态学的比较,确定了本种的变异范围。该属的现代地理分布格局表明它是一个北半球温带分布属,然而其分布向南延伸至热带,历史上很可能它是一个东南亚热带起源的属,这一地域极可能是该属的物种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
鹅观草属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鹅观草属是禾本科小麦族中的最大的属,现知全世界有4组,20系,126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中国有4组,18系,79种,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是鹅观草属植物种类最为集中的区域,尤其高原东北部的唐古特地区又是我国鹅观草属分布相对密集之地,有3组,12系,30种,而且其间不同等级,不同演化水平的类群均有分布,该地可能就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同时,唐古特地区多汇聚有鹅观草属不同等级的原始类群和与原始类群有很缘的短柄草属植物,其中最原始的大柄鹅观草特产于该区,而该区缺乏的是高级的大颖组类群,故推测唐古特地区可能又是该属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大约在青藏高原明显增高,气候转凉的晚第三纪初的中新世,鹅观草属起源后,在中国境内地质活动比较剧烈的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分化,但只有少数适应性较强的类群大概以3条路径扩展到国外,并向东到在北美的巴芬岛,向西延伸到大西洋滨岸,向北进入寒冻的北极地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青冈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我国水青冈属(FagusL.)植物的地理分布资料和1∶100万地形图资料,利用Krige空间统计方法对我国分布较广的4种水青冈,即长柄水青冈(F.longipetiolataSeem.etDiels)、亮叶水青冈(F.lucidaRehd.etWils.)、米心水青冈(F.englerianaSeem.)和巴山水青冈(F.bashanicaYang)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水青冈属植物显示出南北变化较小、东西变化显著,一些区域出现较周围地区较高或较低分布的“岛屿化”现象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与我国的地形特征以及水青冈的生态特性等有关。沿不同经向剖面,分析水青冈的分布高度与地形平均高度之间的关系显示,随地形高度的增加,水青冈分布上限的高度也逐渐增加,其趋势可用对数或直线拟合,但不同种对地形高度变化的反应存在差异。这些结果不仅从较大尺度上定量说明了我国水青冈分布高度的山体效应现象,也揭示了物种间山体效应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生态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椴树属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椴树属Tilia是椴树科一个形态特殊且唯一的北温带分布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构成典型的北温带分布格局,三个分离的分布区之间缺乏共有种。本文对各分布区的种类进行重新评价,确认全属25种。其中东亚17种,占68%,包含了现存种类各个演化阶段的类群,是现代分布中心;欧洲-西西伯利亚6种,属于木果组及壳果组;北美2种,均为木果组成员。化石分布与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基本相似,但分布纬度较现代分布偏北,达到北纬80°附近,且还出现于现今无椴树分布的亚洲大陆腹地,北美西部椴树至第三纪末完全绝迹,而东部到第四纪才有化石记录。根据现代地理分布,结合化石证据、地质历史、气候变迁及形态演化推测,椴树属可能在白垩纪晚期起源于中国东部亚热带山地,至少到始新世之前已散布至欧洲和北美西部。渐新世之后的全球降温和更新世大冰期对椴树属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查阅标本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调查,对秦岭地区紫堇属植物及其地理分布进行全面修订。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共有紫堇属植物28种,其中5种为秦岭特有种。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8种为秦岭广布种,7种为秦岭西部分布种,7种为秦岭中部分布种,1种为秦岭东部分布种,3种为秦岭中部和西部分布种,2种为中部和东部分布种。根据修订,给出了秦岭紫堇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短穗竹属 (BrachystachyumKeng)隶属禾本科竹亚科 ,是我国亚热带东部地区特有的单种属 ,含 1种 1变种 ,即短穗竹〔B .densiflorum (Rendle)Keng〕和毛环短穗竹 (B .densiflorumvar.villosumS .L .Chene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查阅标本和文献比对,对秦岭地区芍药属(Paeonia)植物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修订。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分布有芍药属8个野生种及1个栽培种,可分为牡丹组(Section Mouton DC.)和芍药组(Sect. Paeonia)。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芍药组内4个种:草芍药(P. obovata)、美丽芍药(P. mairei)、芍药(P. lactiflora)、川赤芍(P. anomala subsp. veitchii)和牡丹组中的牡丹(P. suffruticosa Andrews)、紫斑牡丹(P. rockii)为秦岭广布种,卵叶牡丹(P. qiui)和杨山牡丹(P. ostii)为秦岭中东部分布种,矮牡丹(P.jishanensis)为秦岭东部分布种。根据修订,给出了秦岭地区芍药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赖草属的地理分布及其起源散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赖草属(Leymus Hochst.)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起源散布,通过野外调查、标本查阅和文献搜集,同时结合地史、气候及类群演化关系的综合分析,对其地理分布及起源散布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结果显示,赖草属植物有3组53种(含变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中国有3组40种(含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以及西南地区,也是该属种类最为集中的区域;尤其是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唐古特地区又是中国该属分布相对密集之地,有3组22种,并且其间不同等级、不同系统演化水平的类群均有分布,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同时,阿尔泰地区多汇集赖草属不同等级的原始类群和外类群,故该地区极有可能是该属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大约在第三纪渐新世。赖草属起源后,在渐新世末期青藏高原不断隆升、气候与环境发生巨变,其在中国境内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区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分化,主要通过两个阶段和三条路径扩散成现今的地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8.
原块菌属的分类界线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原鬼笔科Protophallaceae我国的一个新记录种──日本原块菌protuberanipponicaKobay.,原记载其分布于日本,近来在我国云南南部发现,属于东亚特有分布种。并讨论了原块菌属ProtuberaMoller的分类界线,同意前人把ProtophallusMurrill、ProtuberellaImaietKawamura和KobavasiaImaietKawamura作为原块菌属的异名;亦根据现代地理分布格局推断原块菌属原是一个热带、亚热带分布属。  相似文献   

19.
丁香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起源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以及欧洲东南部。中国是丁香属的自然分布中心,丁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根据植物区系的演化规律,作者认为丁香属起源于中国西南,并以此为中心主要沿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西南-中亚-欧洲的路径散布。近缘种之间存在着遥远的地理隔离,中国原产的华丁香与分布在我国西北及中亚的花叶丁香、欧洲特有种欧洲丁香均为近缘种,表明欧洲丁香的散布与中国西北的种类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分子生物学试验表明羽叶性状是演化中的过渡类型,在研究该属系统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化石记录华北紫丁香在中新世时的华中地区已有存在,说明该属至少在中新世时完成了由西南向华中的演化、辐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疆白齿藓属(Leucodon)标本的系统整理,确认该属在新疆共有4种,其中3种为新疆新记录种,分别为朝鲜白齿藓(L.coreensis Cardot.)、垂悬白齿藓(L.pendulus Lindb.)和中华白齿藓(L.sinensis Thér.)。本文对上述4个种的形态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显微形态图版和墨线图。依据白齿藓属植物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推测秦岭地区可能是白齿藓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和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