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明确不同取样方法对分析农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方法]以大豆田间节肢动物群落为对象,采用网捕(WB)、吸虫机(XC)、定点定株(DD)、黄盘(HP)诱集和陷阱杯(XJ)诱集5种取样方法进行大豆田间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并通过比较不同取样方法所得样本进行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的差异性,明确不同取样方法的优劣与可替代性.[结果]WB法采集到的类群最多,且与XC法无显著差异,DD法采集到的类群最少.从采集各目的科数、物种数和个体数看,WB法和XC法可采集大多数昆虫,DD法采集缨翅目昆虫最多,HP法采集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跳虫目和蜱螨目种类较多,XJ法采集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跳虫目昆虫较多.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WB法和XC机法相似性为0.75,效果相当,而其它方法之间相似性均小于0.42,相互间差异较大.在农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时,采用WB+DD、WB+HP、WB+XJ 2种方法组合与WB+XC+DD+HP+XJ 5种方法组合获得的取样相似度均大于0.75的群落特征指标,选用WB+DD+HP、WB+DD+XJ和WB+HP+XJ 3种含有WB的方法组合与WB+XC+DD+ HP+XJ 5种方法组合获得的取样相似度均大于0.85的群落特征指标.[结论]正确选择或组合不同取样法进行群落调查可在有效提高群落生态研究的质量的同时减少调查工作量,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可根据群落对象特点和所关心的主要群落生态指标对调查取样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的技术基础之一是对害虫种群动态的全面了解,其中种群数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动是害虫种群动态的基本形式。怎样才能准确地掌握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动呢?最科学和简便的方法是作田间虫口密度的调查。田间调查是采用抽样技术非全面地估计害虫种群数量,但是抽样技术的应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害虫种群内部个体空间分布型的影响较大,影响样本估计值的正确程度,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田间昆虫种群数量的研究工作中,要正确地估计出该种昆虫种群在其种作物田内的总体数,或它对某种作物的为害程度时,比较经济和有科学依据的办法是应用抽样方法。因为抽样理论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对被研究对象的适当抽样数量,而且还可告诉我们抽样估值的误差情况,这样就使研究质量有了保证。但如何能准确地反映出被研究对象的实况,和保证抽样指标与总体中同一指标的标准离差为最小,则除对被研究对象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外,必须熟悉抽样的理论,然后根据这些知识才能确定采用适合于它的抽样方法。 抽样的方法,按组织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种: 1.简单随机抽样法(或称纯随机抽样法); 2.分层抽样法(或称典型抽样法、分区抽样法); 3.集团抽样法(或称成组抽样法); 4.二阶抽样法; 5.双重抽样法。 在上述每种抽样法中,又分为无放回抽样与有放回抽样两种,前者又称不重复抽样,后者称为重复抽样。由于抽样时是用随机抽取,而随机抽取的方法,室内常用的是抽签法或随机数表。田间在昆虫方面所常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昆虫种群调查常用抽样方法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作者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5.
活动于土壤地表的捕食性甲虫——步甲与隐翅虫,种类丰富、种群密度高、在农田害虫控制和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集调查这两类昆虫的种类、数量和变化,特别是与所捕食害虫种群动态相关联的季节变化,对于害虫控制是极为重要的。根据作者多年经验,筛选两种有效的田间采集与取样方法——陷阱法和草堆诱集法,本文重点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情况、田间设置的技术关键与规范、操作流程等,并对它们的样地设置原则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讨论,从而方便这两项技术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二化螟田间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生命表是研究昆虫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的科学方法,通过它阐明种群特征、数量动态,对全面掌握昆虫群体的一生成长过程,及探明其影响原因是有帮助的。生命表来源于实践,是根据田间和实验室的试验调查记录,系统地高度概括,编制而成。只有根据昆虫田间分布动态、数量动态和天敌动态,决定正确的取样技术和方法,才能有利于生命表的编制和分析。本文是根据1980年试验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香蕉枯萎病田间分布型及病原菌在植株上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香蕉枯萎病大田病株及其体内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porum f.sp.cubense)的分布情况,首先对大田病株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布频次检验、聚集指标测定、Taylor幂法则、Iwao m*-m模型等对田间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检验聚集均数λ,分析其聚集原因。同时,在香蕉植株不同部位取样,检测病原菌在植株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大田病株的理论分布符合聚集类型,各项聚集度指标均满足C1、I0、m*/m1、CA0、K0。大田病株的空间图式也趋于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升高,病株间互相吸引,以病株群为单元在蕉地分布均匀,其相对聚集度随种群密度变化的速率为(11.0962+0.1752)m,密度越高,相对聚集度随密度变化速率越大。这种聚集分布是环境作用导致。建立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后,根据一定置信水平下的允许误差值可估测相应发病情况时所配套的最适理论抽样数,且随着病情加重,配套抽样数随之减少。在进行序贯抽样时,假如累计病情等级高于判据上限即可视为防治蕉地,若累计病情等级低于判据下限可视为安全蕉地,如果累计病情等级在判据上限和下限之间,需增加抽样量,但可以理论抽样模型中的最大抽样量终止抽样。最适宜的抽样方法为棋盘式取样法和单、双对角线取样法。此外,枯萎病菌在香蕉植株体内的分布因样地发病程度和植株部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植株球茎的平均含菌量显著高于其它部位。  相似文献   

8.
西花蓟马在黄瓜和架豆上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虹  宫亚军  石宝才  宋婧祎 《昆虫学报》2007,50(11):1187-1193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已在北京部分蔬菜园区成功定居,对蔬菜生产造成危害。为了解该虫在蔬菜田的种群空间分布型,指导田间取样,本文应用几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以及Taylor、Iwao的回归方程式,分析和测定了西花蓟马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黄瓜和架豆上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一致,均为聚集分布型;该虫的空间分布型不受种群密度的影响,并且也不随取样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种群数量动态研究显示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在黄瓜植株的中部叶片分布较多(从顶部向下数第4叶至第17叶片上成、若虫的分布数量多于其他叶片上的数量),未展开的叶片、嫩叶和下部老叶危害较轻。用Iwao回归法中α、β参数计算出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9.
莫建华 《昆虫知识》1994,31(1):32-34
昆虫卵期死亡率一般通过抽样调查估计,抽样时间常选为产卵盛期[1,2],或产卵高峰期之后数天内,具体抽样时期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产卵期(产卵开始回到产卵终止日的历期)较长时,如此确定的抽样时间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文提出一种确定最佳抽样时间的数学方法。1最佳抽样时间的选择准则抽样时间通过两个途径影响昆虫卵期死亡率的估计值精度:1.可供抽取卵量;2.卵期样本的平均田间暴露时间。显然,可供抽取卵量因抽样时间而异。当该值较低时,卵期死亡率的样本估计值仅反映某个较短时间区间内所产下卵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叶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系统调查与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以株和区组面积两种抽样单位,以随机取样和定点定株取样两种抽样方式下叶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测度的变异程度分析表现,在菜心田苗期以区组(0.11m^2)为抽样单位,定苗后生长期~成熟期以株为抽样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变异程度较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菜田节肢动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等指标同样方数量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苗期、生长期、成熟期分别抽取12、30、20个样方,可以达到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