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两种组建稻纵卷叶螟种群生命表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1987~1988年在江苏句容,1988年在广东阳江海陵对稻纵卷叶螟自然种群采用系统调查法和分段接虫法比较了各组分的种群控制指数(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PC),初步的结果认为分段接虫法对捕食作用的估计明显偏大。在稻纵卷叶螟自然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中拟采用系统调查法辅以天敌排除法测定自然存活率组建生命表为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在云南的发生与种群消长特点,为全省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10—2011年,我们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测报灯监测方法对云南主要稻区的滇西、滇西南、滇南、滇东南、滇东和滇东北白背飞虱的发生和田间种群消长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云南稻区白背飞虱的总体越冬虫量少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N23°55′164″以南,海拔高度为1 369 m以下有水源的稻桩、再生稻和落粒苗上,其中滇南和滇东南越冬虫量高于滇西和滇西南;灯下虫源始见期从3月初到5月下旬,滇西和滇西南最早在3月初,滇东北最晚在5月中下旬,全省有从滇西、滇西南向滇南、滇东南、滇东和滇东北逐渐延后的趋势;灯下诱集虫量表现为西南部低于东南部,全省迁入峰次数和灯下总虫量的高峰期集中在5月、6月和7月,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现1次回迁高峰期;滇西南和滇南田间种群活动高峰在4月下旬至6月,滇东南和滇东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滇东北的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结论】云南省白背飞虱主害代在5月、6月和7月,重点发生在滇南、滇东南和滇西南稻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组建了稻纵卷叶螟种群系统模似模型,它由系统亚模型和总模型二个部分组成.系统亚模型包括发育、死亡和繁殖三个子模块.系统总模型是作者提出的新模型,它综合了前人所提出的种群模型的优点,以差分方程形式给出,以生理时间为单位,考虑了种群内个体间发育速率的差异,不仅能模拟种群数量动态,而且能模拟种群年龄结构,同时能预测发生期.模型有效性检验表明,模拟结果基本上能吻合实测结果.文中还对5个影响因子进行了灵敏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组建了稻纵卷叶螟种群系统模似模型,它由系统亚模型和总模型二个部分组成.系统亚模型包括发育、死亡和繁殖三个子模块.系统总模型是作者提出的新模型,它综合了前人所提出的种群模型的优点,以差分方程形式给出,以生理时间为单位,考虑了种群内个体间发育速率的差异,不仅能模拟种群数量动态,而且能模拟种群年龄结构,同时能预测发生期.模型有效性检验表明,模拟结果基本上能吻合实测结果.文中还对5个影响因子进行了灵敏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该虫在陕南稻区可完成3个世代。第一、二、三代2~3龄幼虫盛发期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底至9月上旬。常年以第二代危害较重,此时为防治关键时期;但在5~6月份雨量≥400mm以上的年份,第一代也要及时防治。防治药剂为25%杀虫双水剂,每亩0.2~0.25kg防治两次,防治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1995年浙南早稻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纵卷叶螟CnophalocrocismedinalisGuen6e是我市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但自SO年代中期以来,发生危害程度均有减轻的趋势,但1995年的第三(2)代、四(3)代连续在早稻上大发生,是近1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本文就其大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探讨如下。l大发生特点l·l迁入时间早1995年稻纵卷叶螟迁入时间特别早,本站灯下4月22日始见蛾(为二()代),是1985年来最早的。三(2)代蛾灯下初见于5月万日,比近10年来平均初见期6月5日提早IO天(表1)。5月兀~3O日,我地从南到北田间都出现蛾迁入高峰。如平阳县为5月28日,苍南县为5月28~3O日…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的气候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在我国特大暴发,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为了揭示大发生种群形成的原因,本文对2003年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和气候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异常是2003年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的主要原因。(1)2月越南北方、华南南部气温异常偏高,导致成虫始见期为历史最早年份,初始虫源量成倍增长。(2)7月份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导致江南地区出现严重的高温干旱,促使江西、湖南早、中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大规模北迁至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区。(3)8月份下旬—9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撤较常年明显偏迟,高压区长时间控制我国华东地区,形成了秋季高温、季风转换推迟的现象,导致江淮地区六(4)代成虫未能回迁,而是滞留在当地,比常年多发生了一个世代。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2013年5-9月,采取5点取样,对云南省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及普洱暖热玉米种植区玉米蚜种群动态进行定期、定点、定株的系统调查,明确云南省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种植区玉米蚜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为玉米蚜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玉米蚜在玉米各生育期均有发生;玉米蚜在抽雄散粉期主要集中在雄穗为害,籽粒建成期以后转移集中在苞叶及雌穗为害;玉米蚜在玉米田始终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呈聚集—扩散—聚集趋势。普洱暖热玉米种植区玉米蚜种群数量在玉米进入籽粒建成期后才有所增长;玉米蚜在籽粒建成期以后主要集中在苞叶及雌穗上为害;玉米蚜在玉米田基本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始终呈扩散趋势。两地玉米蚜自然种群消长、垂直分布动态,空间动态均具有一定差异,昭通温凉玉米种植区相对更适宜玉米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明确广东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种群周年消长动态及发生特征,根据2020年和2021年广东省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及田间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成虫及幼虫种群周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1)草地贪夜蛾在广东省大部分冬种玉米区可以周年繁殖,仅在清远、韶关、河源等地未发现幼虫为害;不同地区之间草地贪夜蛾越冬虫源基数差异较大,粤西发生为害较重,珠三角及粤东地区发生相对较轻;(2)周年繁殖区草地贪夜蛾成虫和幼虫全年均可发生为害,而季节发生区一般于3-4月才零星始见草地贪夜蛾成虫和幼虫,且诱蛾量、幼虫种群数量及为害程度均相对较低;(3)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种群消长动态呈多峰型,发生高峰期主要集中于5-10月,期间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高峰,但峰期、蛾量和虫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本研究明确了广东省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周年消长动态及发生特征,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东赤松种群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静态生命表分析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种群的生命结构与数量动态。结果表明,赤松种群具有不同年龄等级结构,死亡高峰出现在5~15年,此时正是幼龄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度过此阶段的赤松个体大多能达到生理寿命。由此看出,赤松种群静态生命表能较精确地反映赤松种群的数量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永福县早稻田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及虫源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8年通过调查和雌蛾卵巢解剖研究广西区永福县早稻田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的发生动态和田间种群的虫源性质。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在永福县早稻田可发生4代。稻纵卷叶螟第1、2代属于基本迁入型;第3代性质较为复杂,属于本地繁殖型,既有迁入又有迁出;第4代为本地繁殖、大部分迁出型。对暴雨期间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消长的研究表明,短时期的暴雨水淹对全县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蛾量消长总的影响不明显,但不同水淹情况的田块间虫量存在显著差异。还分析讨论2008年永福县早稻田稻纵卷叶螟暴发成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紫茎泽兰种子种群动态及萌发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紫茎泽兰的入侵地四川省德昌县, 选择撂荒地、农田和马尾松林3个不同的生境, 从种子雨、种子库角度研究了紫茎泽兰种子种群动态规律,及其种子在不同光照和土壤基质条件下的萌发特性. 结果表明,3个生境下紫茎泽兰种子种群仅存在于当年3~6月,于4月底达到年高峰值. 其年降种子雨量在撂荒地中高达2.4×105粒·m-2,并均分布于2 cm土层以上, 且在撂荒地生境下紫茎泽兰种子的千粒重和活力均显著高于另外两个生境. 到7月上旬, 3个生境下土壤中均未发现有活力的种子. 在实验的光照条件下, 全光照对紫茎泽兰的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而在28%光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砂壤土较适宜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生红土中其萌发速度及萌发率均最低. 相似文献
17.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全球恶性入侵害虫,2008年传入我国,目前已有13个省区报道其为害,2009年在云南省被发现,截至2013年3月,云南省共8个州(市) 10个县(市)已有分布。扶桑绵粉蚧寄主范围广,危害性大,适应性强。同时,云南省花卉、蔬菜调运及进出口贸易频繁,加之气候类型丰富、水热条件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等优势,有利于扶桑绵粉蚧的入侵、定殖与扩散,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关于云南省扶桑绵粉蚧的研究仍然缺乏,现就扶桑绵粉蚧在云南的发生现状、潜在风险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该虫的有效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周期分析法预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程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化州市早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主害代的历年发生程度资料 ,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寻找其显著周期 ,并提取其周期数组 ,重复这一过程 ,直到没有显著周期时为止 ,共提取出2个显著周期的周期数组。将这些周期数组外延和叠加后 ,进行拟合检验 ,结果表明 ,周期分析方法适用于拟合并预测化州市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年变化情况。于是对该市早稻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进行了多年预测 ,其中最初 3年的预测结果已得到证实 ,表明用周期分析方法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稻纵卷叶螟飞行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室内利用昆虫飞行磨系统和自主飞行监测系统研究了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的被动飞行能力和主动飞行意愿。结果表明,羽化后14日龄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但不同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差异显著。其中1日龄雌蛾飞行距离、时间和速度均显著低于2日龄,以羽化后2日龄飞行能力最强,4日龄的飞行距离和时间均开始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同时,无论是从飞行距离还是从飞行时间的角度,强、中、弱飞行个体的比例均随日龄而呈现明显变化,以2日龄强飞个体比率最高,1日龄的最低;但是雄成虫各日龄飞行能力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时长吊飞结果表明雌蛾能进行一次性持续飞行的最大有效时长为12 h,超出此范围雌蛾的飞行距离和时间均不再延长。稻纵卷叶螟的自主飞行活动频次在进入暗期后显著上升,并且整个飞行活跃期集中在暗期,白天几乎无飞行活动;此外,1日龄的自主飞行活跃度显著高于其余日龄,可能与稻纵卷叶螟此时期具有较强的飞行意愿有关。以上的研究结果丰富了稻纵卷叶螟的迁飞生物学理论,对改善与提高其预测预报技术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Wenjin Yu Mingyang Shao Manliang Ren Hongjian Zhou Zhihong Jiang Dongliang Li 《农业工程》2013,33(6):317-324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global warming trend is an increasing cause for concern. Frequent extreme weather events occu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global change.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drought disasters using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a prime research problem. I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ridity and drought causes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We collected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6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1956 to 2010 in Yunnan Province of Southwest China, and used a composite index (CI)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 to analyz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s in the province. Based on daily CI values of each station during the 50 years, drought processes there were confirmed individually. Occurrence frequencies, scopes and severities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s were computed and analyzed to reveal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occurrence pattern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vinc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emperature in the province, showing the well-being of the turn, has an obvious 4-year principal cycle. Temperature gradually rose after 1980. Fluctuation of precipitation was relatively stable, with a cycle of about 2 years. (2) On the spatial scale, drought occurred over wide areas in the province. Its overall distribution showed a gradual increase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Drought days were the most numerous in the southeast, and fewer in the southwest. (3) Examining seasonal variation, the occurrence of spring droughts was high. The multi-year average of drought frequency exceeded 70%. The frequency of summer and autumn drought was less, and that of winter drought was highest. (4) The causes of drought are complex, compris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geography, and human factors. There was a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drought days and precipitation anomaly values. With warming temperatures, the chances for regional drough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t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remains unexplained and should be explored in the future. The climate in Yunnan Province ha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temperature and extreme weather of recent years has certainly changed in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has caused regional disasters. The aforementioned mechanism represents the next research dire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