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首次采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胚萌发的3种因素(基本培养基、赤霉素和活性炭)进行优化, 并利用萌发胚建立了珙桐的高效再生体系。 利用回归方程得出胚萌发的最优条件为: 在含有0.5 mg.L- 1 IBA和1 mg.L-1 6-BA的1/2MS培养基中添加2.85 mg.L-1 GA3和0.25 g.L-1活性炭。在验证实验中珙桐胚萌发率为87.72%, 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 最优的芽诱导与增殖条件为: 添加0.1 mg.L-1 NAA和2.0 mg.L-1 6-BA 的WPM培养基, 增殖系数为4.34。在生根培养基中增殖的芽生根率高达90%, 移栽成活率为71%。  相似文献   

2.
以肥荚红豆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种子预处理、诱导萌发、不定芽增殖、壮苗、生根的方法,摸索培养基中激素的最佳配比,建立了肥荚红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5%~10%NaOH溶液浸泡种子1h的预处理有利于促进肥荚红豆种皮的剥离和种子萌发;适宜于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MS(Read)+6-BA0.5mg·L^-1+NAA0.1mg·L^-1,萌发率可达1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Read+6.BA1.0~1.5mg·L^-1+KT0.1mg·L^-1+NAA0.1mg·L^-1,增殖数可达每瓶23个以上;最佳壮苗培养基为Read+6.BA0-0.5mg·L^-1+NAA0.1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Read+IAA1.0mg·L^-1,其生根率可达90.54%。研究结果提高了肥荚红豆的繁殖效率,有效促进肥荚红豆组培规模化育苗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应用,对推动其产业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实生苗带芽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香果树带芽茎段愈伤组织的最适诱导培养基为含有1.0mg·L^-1~6-BA和0.01mg·L^-1 NAA的MS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添加2.0mg·L^-1KT和0.01mg·L^-1 NAA的MS培养基;在含有1.0mg.L^-1~6-BA和0.1mg·L^-1 NAA的MS培养基上,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效果较好,诱导率可达80%;在含有2.0mg.L^-1 KT和0.1mg·L^-1 NAA的MS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可达3—4;以含有1.5mg·L^-1 IBA的1/2MS培养基为生根培养基,香果树试管苗生根率达72.73%。移栽至大田后,香果树试管苗的成活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4.
以油茶‘华硕’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珍珠岩对其快速繁殖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腋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 6-BA+0.1 mg·L^-1 IAA,萌发率达88.68%;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WPM+3.0 mg·L^-1 6-BA+0.01 mg·L^-1 IBA+6.0 mg·L^-1 GA3,增殖系数可达11.27;最佳壮苗伸长培养基为:WPM+0.05 mg·L^-1 IAA+6.0 mg·L-1GA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 mg·L^-1 IBA+50 g·L^-1珍珠岩,生根率95.83%。炼苗后移栽到泥炭土、珍珠岩、黄土(1:1:1,V/V/V)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无籽罗汉果优良株系的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经消毒处理后,剪成带一个腋芽的茎段,在MS+6-BA0.5mg·L^-1+NAA0.05mg.L^-1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无菌芽苗,再以无菌芽苗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无籽罗汉果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1+IBA0.2mg·^-1+GA30.03mg·L^-1,30d的增殖系数为16.4;芽苗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05mg.L^-1+IBA0.1mg·L^-1+GA30.1mg·L^-1;芽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IBA0.5mg·L^-1:炼苗后,移入蛭石:珍珠岩:熟土=1:1:2(v/v/v)的基质中,成活率达98.1%。该体系的建立为无籽罗汉果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龙凤竹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风竹[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L.)Poit.var.nartus Dressler]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龙凤竹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以及试管苗继代保存培养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龙风竹茎段灭菌的最佳方法是用1.0g·L^-1HgCl2处理4~10min;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1.5mg·L^-1 6-BA和0.10~0.15mg·L^-1 NAA的MS培养基(含有30g·L^-1蔗糖和6g·L^-1琼脂粉,pH5.78~pH5.80);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含有0.2mg·L^-1 NAA的生根培养基(1/2MS,含有15g·L^-1蔗糖和6g·L^-1琼脂粉,pH5.78-pH5.80),试管苗生根率可以达到93.3%;经过炼苗并移栽后,龙风竹试管苗的成活率可达95.0%以上;龙凤竹试管苗的最佳继代保存培养条件为:在含有0.1mg·L^-1 NAA的生根培养基中,于温度15℃、光照强度20μmol·m^-2·s^-1的条件下继代保存。此外,龙凤竹愈伤组织可以直接分化产生大量丛生芽,达到龙凤竹试管苗增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当年生枝条的茎尖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结果表明:芽萌发及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2.0mg·L^-1 6-BA+1.0mg·L^-1NAA;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培养基是MS+1.0mg·L^-1 6-BA+0.05mg·L^-1NAA;芽增殖最佳培养基是MS+1.0mg·L^-1 6-BA+0.05-0.1mg·L^-1NAA,其增殖系数为6.59;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1.0mg·L^-1IAA,生根率为86.7%;采用珍珠岩二步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1 植物名称 离子草[Chorispora tenella(Pall.)DC.]。 2 材料类别 无菌苗茎段。 3 培养条件 (1)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1(单位下同)+NAA0.1;(2)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1.0+NAA0.5:(3)生根培养基:1/2MS+IBA0.5。上述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和0.7%琼脂,pH5.8~6.0。培养温度为23~26℃,光照时间为16h·d~,光照强度约34μmol·m^-2·s^-1。  相似文献   

9.
以欧石楠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对影响茎段不定芽分化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主导因子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其体胚萌发、生根及移栽;同时,采用树脂切片法对茎段脱分化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及体胚发育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在1/2WPM基本培养基上的茎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8.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定芽诱导率可达90.6%,平均分化倍数为3.6个,平均分化苗高3.82cm;体细胞经过成熟培养后。在添加1.0mg·L-1 ZT和0.3mg·L-1 IBA的1/2WPM培养基上萌发,萌发的体胚在I/2WPM附加0.2mg·L-1 NAA和0.3mg·L-1 IBA的培养基上形成完整的体胚苗植株,体胚苗生根率达到87.4%,经炼苗后移栽到蛭石:珍珠岩=3:1(V/V)的栽培基质中,成活率可达63.7%。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体细胞胚以间接方式发生,表现为愈伤组织外层细胞直接发生和愈伤组织组织内部细胞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以3个芋品种(‘石川早生’、‘虾籽芋’、‘叶用芋)球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脱病毒和快繁的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灭菌的最佳方法是剥鳞片→乙醇→新洁尔灭→剥幼叶→氯化汞;适宜茎尖分化的培养基为MS+1.0-2.0mg·L^-16-BA+0.2mg·L^-1 NAA。生物学方法和电镜观察显示:连续3代0.5-0.7mm茎尖剥离培养对芋花叶病毒(DMV)的脱毒率达100%。在培养基MS+0.2mg·L^-1 NAA中,适量添加6-BA和TDZ,三品种芋的试管苗增殖效果好;附加KT,试管苗生长健壮且利于生根:添加20-100mg·L^-1的精胺(spm),可促进不定芽的发生,与KT配合使用可促使继代增殖和成苗一步完成。完整植株在草炭土:蛭石=1: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超过97%,且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1.
以红椿种子为外植体材料,对其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红椿种子无菌苗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2 mg·L-1,适宜的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2/3MS+6-BA 0.5 mg·L-1+NAA 0.2 mg·L-1+GA3 1.0 mg·L-1,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1,以泥炭土、黄心土、河沙按1∶1∶1混合作为基质,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蓝型油菜和红菜薹种间杂种进行胚胎挽救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S+(1.0~2.0)mg·L^-1 6-BA+0.05mg·L^-1 NAA+0.5%活性炭+30g·L^-1蔗糖+7.5g·L^-1琼脂培养基对甘蓝型油菜和红菜薹杂交子房培养效果较为理想;相对于培养基和激素,活性炭对子房培养的影响更加显著。通过对取材时间的研究发现,取授粉后18d子房培养的结籽率最高,15d的次之。而通过对杂种萌发率的研究则表明,授粉后15d的子房培养获得的杂种萌发率最高,为57.03%,18d的最差,仅为38.49%。  相似文献   

13.
以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种胚为外植体, 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诱导产生体细胞胚, 并发育成苗。实验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基本培养基为MS无机盐+20 g·L^-1葡萄糖(glucose)+10 mg·L^-1腺嘌呤(adenine sulfate)+ 0.5 g·L^-1麦芽抽提物(malt extract)+0.1 mg·L^-1 6-BA+0.01 mg·L^-1氨氯吡啶酸(picloram)+10 g·L^-1type A agar; 将基本培养基中的氨氯吡啶酸浓度升高至0.1 mg·L^-1即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 早期子叶胚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胚体; 愈伤组织在添加0.001 mg·L^-1TDZ和0.3 mg·L^-1ABA的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上光照培养4周后, 去除其中的ABA, 并添加0.1 mg·L^-1NAA继续培养1个月, 体细胞胚数量最多可达87.43%, 该培养基是体细胞胚发生的最佳培养基; 将上述体细胞胚发生培养基中的6-BA浓度升高至1 mg·L^-1, 继代培养2个月后有小苗出现。组织学观察显示, 体细胞胚细胞核大、质浓且多数呈球形原胚状。  相似文献   

14.
以肉质叶为外植体,研究文采唇柱苣苔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 0.1 mg?L-1+NAA 0.1mg?L-1适用于初代培养时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MS+6-BA 0.5 mg?L-1+NAA 0.2 mg?L-1+10%香蕉泥和MS+6-BA 0.5mg?L-1+NAA 0.5 mg?L-1+10%香蕉泥分别适用于继代增殖及壮苗培养,60 d后的增殖系数分别为6.7和4.8;培养基MS适用于生根培养,培养30 d,生根率达100%。另外,对文采唇柱苣苔生根试管苗进行大棚移栽,移栽成活率约为94%。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火龙果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以火龙果茎段、幼苗和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培养基为1/2MS+2,4-D2.0mg·L^-1+6-BAO.5mg·L^-1,诱导子叶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是1/2MS+2,4-D2.0mg·L^-1+6-BA1.0mg·L^-1,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优培养基为1/2MS+6-BA4.0mg·L^-1+NAA0.5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1mg·L^-1+NAA0-3mg·L^-1。  相似文献   

16.
以南瓜品种‘蜜本’为试材,研究生理因素影响未授粉南瓜胚形成的结果表明:开花前1d的子房最适宜于胚的诱导;胚诱导前以35℃高温处理6d后胚形成能力显著提高;高浓度2,4-D促进胚的发生,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加有4.0mg··L^-1 2,4-D、0.5mg·L^-1 NAA和0.5mg·L^-1 6-BA的MS培养基上的出胚率最高(20.6±3.8)%,每个子房块的平均出胚数达11.3±3.2。  相似文献   

17.
甜高粱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甜高粱成熟种子和成熟胚作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再生途径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成熟种子在添加1.38 g·L^-1脯氨酸、500 mg·L^-1水解酪蛋白和3.0 mg·L^-1 2,4-D的MS培养基上可以较快地诱导出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成熟胚在添加1.38 g·L^-1脯氨酸、500mg·L^-1水解酪蛋白、2.5 mg·L^-1 2,4-D和0.1 mg·L^-1KT的MS培养基上也能诱导出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1 mg.L^-1 IAA+0.5 mg·L^-1 6-BA培养基上诱导芽,然后再转移到MS+3 mg·L^-1IBA培养基上生根后,可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18.
以狭叶小金梅草(Hypoxis angustifolia)当年花苞为材料进行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花苞的愈伤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8 mg·L^-1+NAA 0.05 mg·L^-1+TDZ 0.1 mg·L^-1;诱导芽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02 mg·L^-1+AC(活性碳)0.2 g·L^-1;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花宝1号1 g·L^-1+AC 0.2 g·L^-1,30 d为一个继代周期,增殖系数达10~20倍;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1+NAA 0.02 mg·L^-1+AC 0.5 g·L^-1。将生根苗移栽至泥土:蛭石按3:1配制旳基质中,盖膜保湿,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