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了前脑中SOM样神经元对孤束核中食管前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当PRV注射于大鼠颈部食管后,在大脑皮质前部嗅沟背侧的无颗粒型岛叶皮质后部和嗅沟腹侧的梨状前皮质前部可见较多PRV和SOM双标记细胞。在终纹床核、内侧视前区、外侧视前区和正中视前区、终板血管器、穹隆下器、以及嗅结节等处也可见少量PRV和SOM双标记细胞。本文推测脑对颈部食管运动的调节是由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大鼠脑内5-HT能神经元对咽肌的支配及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RV和5-HT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方法研究脑内5-HT能神经元对咽肌的神经支配及调控。观察到中缝核群的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中缝大核、中缝桥核、中缝正中核、中缝背核、和中缝尾侧线形核等部位有PRV和5-HT双标记细胞,直接证明中缝核群的5-HT能神经元投射到支配咽肌的疑核运动神经元和孤束核中的前运动神经元,调控咽肌的运动。并推测脑干中缝核群中的5-HT能神经元对咽肌运动的调控可能经由5HT3和5HT1A两种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3.
用PRV和NPY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了大鼠孤束核中NPY样神经元对咽肌运动神经元的调控。PRV注射大鼠咽肌后,在孤束核的中介亚核和中间亚核中可见许多PRV和NPY双标记细胞。首次证明了大鼠孤束核中的NPY样神经元和咽肌运动神经元的联系。推测NPY可能对咽肌运动的精确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PRV、SOM及NOS三标记方法研究了SOM和NOS样神经元在疑核咽肌运动神经元中的共存。将PRV注射入大鼠咽肌后,先进行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再进行NADPH反应。结果在疑核半致密部中观察到有少量细胞呈PRV、SOM和NOS三标记。SOM和NOS样神经元在疑核咽肌运动神经元中共存的意义还不清楚,推测可能和咽肌运动的精细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PRV和PY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了大鼠孤束核中NPY样神经元对咽肌运动神经元的调控。PRV注射大鼠咽肌后,在孤束核的中介记叙 中间亚核中可见许多PRV和NPY双标记细胞。首次证明了大鼠孤束核中的NPY样神经元和咽肌运动神经元的联系。推测NPY对咽肌运动的精确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异丙肾上腺对心内神经节中肽能神经递质 SS的影响 ,本文在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5 m g/ kg,连续三天 ,固定后取心房后壁 ,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大鼠心内神经节中肽能递质 SS的变化。对照组大鼠心内神经节中含有 SS免疫反应 (SS- IR)阳性神经纤维和细胞 ;实验组大鼠心内神经节中 SS- IR阳性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的积分光密度均明显减低。结果说明异丙肾上腺素可降低心内神经节中 SS含量 ,提示 ,异丙肾上腺素的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可能通过降低 SS的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对Wistar和SD大鼠封闭群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闭群大鼠的遗传质量对其医学生物学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缺乏遗传检测方法和标准.本研究应用6个微卫星标记及其荧光标记一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北京和上海2家单位分别提供的Wistar和Spague-Darley(SD)大鼠封闭群进行了遗传检测和评估.6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在两大鼠群体共发现等位基因36个,每位点等位基因数5-8个,其多态信息含量(PIC)从0.5892(D11Mgh3)到0.8019(D6Mit1),平均为0.688l.6个位点在Wistar和SD大鼠分别发现25和26个等位基因,其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O.6260和0.6249.两群体的各组遗传多样性指数间无显著差异.群体间的不同微卫星位点Fst范围0.046l到0.4363.平均为0.2069,表明其遗传分化程度较大;Nei(1972)遗传距离和Nei(1978)无偏遗传距离分别为1.2862和1.2726,表明了2群体之间较大的遗传差异: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表明Wistar大鼠在所有检测的6个位点均非常显著偏离Haraly-WeinJaerg平衡,SD大鼠在2个位点(D6Mit1和D11Mgh3)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且偏离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缺陷.因此研究表明,Wistar和SD大鼠封闭群均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且两群体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和分化程度,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特征,偏离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是其繁育过程中较多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结果将为两品系大鼠遗传检测方法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缺氧对大鼠膈肌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慢性缺氧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对大鼠膈肌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使膈肌SDH活性降低,Ⅰ类纤维极显著减少,运动终板ChE活性极显著降低,线粒体肿胀变性,神经肌肉运动终板突触前部囊泡减少,突触间隙模糊,终板模电子密度降低;参麦治疗可恢复缺氧膈肌的SDH活性及Ⅰ类纤维数目,显著提高终板ChE活性,线粒体结构恢复正常,运动终板突触前部囊泡丰富,突触间隙清晰,终板膜电子密度正常。表明慢性缺氧降低膈肌有氧氧化能力,影响其能量代谢及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减弱其收缩力,而参安治疗可改善缺氧造成的上述损害,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3H]-QNB 为放射性配基,研究 M-胆碱激动剂或阻滞剂对大鼠脑皮层、腮腺和豚鼠小肠纵肌中 M-乙酰胆碱受体竞争结合的影响。经量-效比式计算后,证明它们的作用斜率(b)约为1,表明它们作用在相同的 M-乙酰胆碱受体。阻滞剂对皮层中 M-胆碱受体的抑制结合强度次序为:QNB>阿托品,东莨菪碱>苯海索>M-8218>B-7601>M-8225>7911;而它们对腮腺中 M-乙酰胆碱受体的抑制作用次序有明显不同,即 M-8218>QNB>7911>M-8225>B-7601>苯海索>阿托品>东莨菪碱,其中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的抑制结合强度分别为皮层的1/111和1/315。这提示不同靶细胞中的 M-乙酰胆碱受体与相同配基结合时有不同的专一性。试验证明包公藤甲素抑制[~3H]-QNB 的结合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它们均为激动剂,对受体的亲和力比阻滞剂弱100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0.
大白鼠中缝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脑和脑桥部中缝核被认为与睡眠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重要脑结构。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NOS)组织化学结合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证实在中缝核群中,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定位于这两个脑部的中缝核内,NOS产生的NO能使脑血管扩张,参与脑血流的调节。提示这二个脑部中缝核内的NOS阳性神经元可能作为多种因素之一,参于睡眠状态下基本脑血流的维持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 NADPH组织化学和 5 - HT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显色方法研究了 5 - HT和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和中缝核簇神经元的分布特征及共存情况。结果表明 ;(1 )在 PAG腹外侧区中观察到大量的 NOS阳性神经元和 5 - HT样免疫阳性神经元 ,但是 NOS/ 5 - HT双标神经元较少 ,仅占该区 5 - HT样免疫阳性神经元 2 0 .1 % ,并且主要分布在该区的内侧部 ;在 PAG的背外侧区中观察到密集的 NOS阳性神经元 ,但是几乎未见 5 - HT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2 )在中缝核簇的大多数亚核内均可观察到大量的 NOS神经元和 5 - HT免疫阳性神经元。在中缝背核的内侧部、中缝背核的尾侧部、中缝正中核、尾侧线形核、中缝大核和中缝隐核内双标神经元分别占所在部位中 5 - H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 44 .6 %、5 3.4%、 44 .4%、 2 6 .2 %、 2 6 .7%和 2 1 .8%。然而在中缝苍白核内仅偶见少数双标神经元。研究结果表明 ,在 PAG和中缝核簇的一些神经元内 5 - HT可以与 NOS共存 ,提示这两种神经活性物质在功能上可能存在着某种相关性 ,有关这些双标神经元的功能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郭畹华  庆宏 《动物学报》1995,41(3):314-321
中脑黑质是中缝核5-HT神经元最早期的靶组织之一。为了分析神经元对其靶细胞的作用是受某种特异性蛋白或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本文用中缝核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中脑黑质神经元,证明了该提取液能促进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其活性部分是分子量大于30kD的组份,经SDS-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呈现一条主带,分子量在43kD左右。  相似文献   

13.
鲤形目鱼类咽齿形态及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舜平  乐佩琦 《动物学报》1997,43(3):255-262
对鲤形目所属6科类的咽龄形态及个体发育模型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得出除双孔鱼科鱼类未形成咽齿外,其它5科鱼类在咽齿发生的过程中具有齿着生方向完全相反的两种发育模式。以亚口鱼科,鳅科和平鳍鳅为一类的齿后向增长的类型和以鲤科另一类的齿同增长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稀有鲫是一种2,4-4,2齿式的小型鲤科鱼类,通过对其胚后发育连续材料的观察,作者认为:1.成体中咽齿的副行齿是遗留的早期替换齿;2.成体中排成一行的主行齿实际分属两代齿,其替换过程与幼体中齿的替换无本质上的差别;3.整个咽齿的替换过程可用Edmund的齿序理论和Osborn的假设共同解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定位向咬肌运动神经元投射的最后一级运动前神经元在脑干内的分布。方法注射麦芽凝集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至咬肌神经逆行跨突触追踪,然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了该类神经元。结果这类神经元分布在双侧三叉上核(Vsup)、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侧部(Vpdm)、小细胞网状结构(PCR)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侧部(Vodm),以及对侧三叉神经运动核(Vmo)。数量上,Vsup,特别是注射侧Vsup中,标记的神经元数量最多;其他核团内,双侧标记的神经元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一侧咬肌运动神经元直接接受脑干双侧多个区域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